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5
老年人容易产生老朽感、黄昏感、孤独感、被遗弃感、忧郁感等各种负性情感,并认为这就是老年情绪的一般特征。那么,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你都了解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让你对老年人兴趣爱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老年人的情绪特征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主观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与情感、情操构成人类整个情感体系。与人的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叫基本情绪,比如愉快、悲伤、惧怕、厌恶、愤怒、惊奇等等。基本情绪是其他各种复杂情绪产生、发展的基础。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叫社会性情绪,是情感、情操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形式,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比如母亲见到自己孩子所产生的愉悦,是母爱这一情感的情绪表现,便是一种社会性情绪。
老年人由于各自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和行为需求存在差异,因而他们所处的情绪状态也会不一样。又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随着年岁的增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社会交往圈子的缩小,空闲时间的增多,会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体验。具体讲,老年人有以下情绪特点:
1、自尊感与自卑感共存
所谓自尊感是指他人的言行满足尊重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凡是自我评价积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人,其自尊感比较强。老年人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感。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可以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作用。老年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在有损自尊的行为面前有所约束,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和尊严;自尊感还有利于老年人延长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当自尊感的需要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时,老年人往往会以愤懑的情绪表现出来,或者走向事物的反面枣产生自卑感。
所谓自卑感,是指个体过低地评价自己或自尊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对于老年人而言,更多的是因自尊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感。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失去了原先的工作关系,就认为权力缩小、权威性和影响力降低或消失,别人不再尊重自己而开始自卑起来;有些老人发现自己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步伐,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日渐丧失,也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它可以抑制老年人的自信心,使老年人自我封闭、自我孤立、自我退缩,减少社会交往。严重的自卑感甚至诱发老年人自我否定,走上轻生道路。
2、空虚感与孤独感共生
所谓空虚感是指个体在空闲状态对时间高估,不知如何打发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个人对时间的估计受“对空时高估对实时低估”的心理规律所支配。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不会有空虚感,有事业追求和精神寄托也不会有空虚感。老年人离退休以后,可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多了,如没有新的内容来充实,缺乏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感到百无聊赖,时辰难熬。空虚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容易引起老年人失眠、不宁、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甚至对人生意义悲观失望。
所谓孤独感,是指个体由于社会交往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往往给人带来寂寞、冷落、甚至被遗弃的体验。个体进入老年期以后,社会环境变化比较明显,因离退休,社会交往频率降低,交往圈子缩小,容易产生离群后的空寂感;因突然遭受丧偶、故友亲朋生离死别的强烈刺激而陷入缄默寡言,长期独处,与世隔绝;因搬迁、子女分居而造成没有谈话对象的无奈。孤独感是老年期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严重的孤独感易导致老年人人格变态,有碍健康,甚至影响寿命。
3、焦虑感与抑郁感相伴
所谓焦虑感是指个体在面临现实存在的或预计会出现的对自身会产生某种威胁的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年期是角色转变最频繁的时期,有些老年人或因不适应新角色或因没有及时退出旧角色而引起角色冲突,手足无措,产生焦虑感;有些老年人或因退休后收入减少,经济窘迫或因担心自尊心受到损害而产生焦虑感。从积极方面看,焦虑感起到增强老年人改变现状紧迫性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焦虑感给老年人带来消极作用。
所谓抑郁感是指个体因目标追求受挫折而悲观失望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年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种种坎坷,他们为社会上的某些不尽人意的现象而忧心忡忡,为自己身体的某些不适迟迟不能排除而担忧疑惑,为得不到子女和周围人的理解和体谅而郁闷伤感。轻度的抑郁,使得老年人对周围的一切不予关注,缺乏兴趣,或常有莫名的烦恼和不快,但这些现象只要不再受新的刺激会自行消失。严重的抑郁症应及时求医治疗。
4、衰老感和怀旧感同现
所谓衰老感是指个体面临正常生理衰老现象或退休、丧偶等生活事件而产生的“老不中用了”的心理体验。衰老感使老年人受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加剧大脑功能的衰老甚至病变,从而产生短期记忆明显下降,临时遗忘显著;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变得固执、怪僻,过度关注自身的生理变化,自我封闭;严重的衰老感甚至会引发濒死感。
所谓怀旧感是指个体面对老年期的处境而产生的对年轻时代或故人、故物怀念留念的一种心理体验。大多数老年人都有这种心理状态。有些老人将其作为同衰老抗衡的心理自慰方法;有些老人喜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就不容易从现实困惑中解脱出来;还有些老人过分怀旧,尤其是个别丧偶老人,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极度思念之中,难免心绪忧伤,悲观失望。这种怀旧心理无疑会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二、老年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指某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特点,是个体在其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可以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品质意志、情绪反应、以及理智特征等诸方面。人在两、三岁时,具备性格的雏形;到学龄时,逐渐构成性格特征;青春期随着生理上的变化,性格也有较大的发展;到成年期性格趋于稳定;到老年期性格又趋于变化。美国老年心理学家皮克曾根据社会心理特征来分析人们自30岁以后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格状态:尊重智慧胜过尊重体力枣社会的人际关系胜过两性的人际关系枣情绪的淡漠胜过情绪的丰富性枣心理上的刻板性胜过心理上的随和性枣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工作枣关心身体健康胜过关心心理健康枣以自我超脱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感。在个体之间性格的差异比较大,按照老年期的适应程度的差别,可将老年人的性格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成熟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热爱生活,顺应社会进步;具有自觉、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淡泊宁静,经常处于愉快开朗的情绪状态;有独立见解,善于分析问题,富有创造力。
2、安乐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安于现实,能够较好地顺应退休后的角色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生活;依赖性比较重,期待得到组织和家人的照顾,自己对社会活动缺乏兴趣;心境平和,情绪稳定,知足常乐;但是懒于思考。
3、自卫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不愿正视衰老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不服老,常常调动心理防御机制来抑制自己对衰老的恐惧,来抗衡老年期自尊的丧失;他们独立性强,有自制力;经常处于紧张、戒备的情绪状况;凡事力求稳妥、保险、追求完美。
4、愤怒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和新生事物都看不惯,将个人所经历的不顺利均归咎于他人;容易对他人发脾气,暴躁,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自制力差,常抱有对立情绪,对人对事难以宽容大度;以自我为中心,兴趣比较狭窄。
5、颓废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一生坎坷或疾病缠身,境遇不尽人意,将所有的不幸归咎于自身,怀有负罪感和自责感;遇事顾虑重重,胆小怕事,踌躇不决;情绪上则常常长吁短叹,抑郁寡欢,萎靡不振,陷于沮丧、悲观之中。
三、调适情绪,优化性格
根据情绪认知理论,个体情绪的产生受环境刺激、生理变化和过去经验、需求、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会产生什么性质、什么程度的情绪,与个体的认知评价有密切关系。因此只要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消极情绪是完全有可能得到控制和改善的。
有些人未老先衰,并不一定是身体或疾病的原因,而是缺乏生活热情、待人冷漠、自我禁锢等不良性格特征使然。老年人可对自己性格特征进行评价,对某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加以矫正。
调适情绪、优化性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道德修养。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东西。老年人虽说早在二、三十岁时已基本形成人生观,但因为年老退休意味着“第三人生”的开始,仍有必要重审人生观,是否乐观向上,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老人守则”反映了老年人积极的人生观:
(1)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2)得之于社会的还要还之于社会,把自己的学识尽可能交给下一代,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培养好接班人,不要使学识财富殉葬。
(3)确保晚节,天下固然没有无暇白璧,但一生做事总可以及世自清,不留遗憾,力求在永息之刻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4)天天锻炼,力保健康,争取长寿。
(5)为儿孙做个好榜样,不要为其物质享受多费心计,要培养其依靠自己力量克服逆境的能力。
2、调整期望值,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绪指数是期望实现值与内心期望值之商。降低心理期望值,是调节情绪的一个有效方法。老年人对物质生活、名誉地位不抱奢望;对日常事物采取“大事清醒,小事糊涂”态度;对子女家人不过于依赖也不过于干涉,知足而常乐。心境是一种微弱但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渲染性,对人的活动施予很大的影响。保持愉快的心境可以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也可以改造忧郁、冷漠、沮丧等不良特征。
3、培养广泛兴趣,体验生活幸福感。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某项活动的倾向和选择。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把一天应做的和爱做的事妥贴安排好,老年人不仅能生活得充实、愉快,还可以形成乐观进取、耐心持久、观察精细、平易和蔼等等性格特征。同时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使老年人处于激动、欢跃的情绪状态,体验晚年生活的乐趣,增加幸福感。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一定了解了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的知识,老年人情绪问题不容忽视,它会影响到家庭和谐和老人的健康安全。如果想要了解老年人情绪如何疏导以及相关的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那么裕祥安全网是最好的选择。

青少年情绪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情绪纷扰而不稳定,情绪反应的激动与起伏程度较高,同时对情绪刺激敏感多疑;其次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性与爆发性;第二,情绪具有从易感性迈向稳定性的过度性质,容易受暗示并且倾向从众,随着年龄的递增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将趋于稳定;第三,情绪反应直接,情绪力量强烈,情绪变化快速,也常常压...

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征
4、愤怒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对社会的一切变化和新生事物都看不惯,将个人所经历的不顺利均归咎于他人;容易对他人发脾气,暴躁,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自制力差,常抱有对立情绪,对人对事难以宽容大度;以自我为中心,兴趣比较狭窄。5、颓废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一生坎坷或疾病缠身,境遇不尽人意,将所有的不幸归咎于自身,...

人到中年心态有哪些变化?
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主要特征之一。智力是人理解和利用周围环境的一种能力,它包括缜密的逻辑思维,全方位的做事能力。一个人智力上的成熟与否,通常体现在观察、理解、思考这三个方面上。人到中年,一般都能较仔细地观察并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及相互关系,从而比年轻人更能看出前千丝万...

中学生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1、过渡性,中学生处于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这种过渡性主要表现在于身心发展既有幼稚期的特点,又有成熟性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另外,青少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2、闭锁性,闭锁性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

情绪不稳定的人有什么特征?
情绪不稳定的人可能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1. 易受挫折影响:情绪不稳定的人可能会因为小事而感到失落、悲伤或愤怒,而这种情绪会很快地影响他们的整个情绪状态。2. 情绪剧烈波动:情绪不稳定的人可能会经常经历情绪的剧烈波动,例如快乐与悲伤、愤怒与宽容等等。3. 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情绪不稳定的人可能...

青少年情绪的特点
3. 第二个特点是青少年追求远大目标,通常持有乐观情绪和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他们独立性增强,依赖性减少,自信心强,很少感到自我怀疑。他们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对成年人和同龄人往往持批判态度。4. 青少年时期,自我监督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加上生理激素变化的影响,导致他们情绪兴奋性高,易激动、紧张和...

老年期的心理有哪些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性格的转变、脑功能的衰退、情绪的波动、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以下是老年期心理特征的详细描述:1. 性格变化:老年人可能会变得更加固执,倾向于坚持自己的经验,而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可能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接受...

老年心理学变化特点
在老年心理学领域,老年人的认知与情绪变化具有显著特点:首先,健忘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年龄增长,智力逐渐衰退,但个体差异很大。有些老年人因为自我认知不足,过度担忧智力下降,但实际上,智力下降是一个渐进过程,50岁相当于15岁的智力水平,80岁后明显减退。约有10%至25%的人可能并不明显受到影响。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如下: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变化迅速,但不持久,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情绪反应的激动与起伏程度较高,同时对情绪刺激敏感多疑。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具有从易感性迈向稳定性的过度性质,易受暗示并且倾向从众,随着年龄的递增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将趋于稳定。

老年人的情绪特点和表现是什么
4、较为多变 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的变化,时而天真单纯,忽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5、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