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德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感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20
作为一个技术学生如何看待德育课

何为德育教育 ?

浅议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小学 王山桃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①。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分析,我认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社会化是增强德育工作“三性”,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

“学校即社会”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强调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实践看,农村小学生思想单纯,好奇心强,理念空泛,从外界接受的信息容易内化形成情感意志,因此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不仅要完成思品课的教学任务,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还要与社会建立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确立德育工作的目标,构建德育工作的网络。达到小学德育教育社会化的目的②。

一、建立组织机构

要想德育教育社会化有序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教育的效益。校内应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任副组长,中队辅导员任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制度,职责明确、分工负责、项目包干、定期考核、实行目标管理。校外,以乡镇团委书记为主任,成立“社会教育委员会”,吸纳妇联、大型厂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街道居民小组组长、村委会主任参加,下设办公室,每学期定时召开会议,专题办公,研究布置德育工作方案、确立考核办法等,使德育教育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二、确立德育目标

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表明了德育教育的规律性,显示出德育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心理因素及一般行为表现特征,分阶段确立相应的德育目标③。具体讲,就是依据思品课《课程标准》制订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德育工作方案》,这个方案可按六年一个周期循环,并将各年级、各学期德育目标、任务要求、实施途径等,分解到年级、班组和个人。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要求低年级必须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中年级进一步联系实际继续进行养成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劳动光荣的教育,督促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如学会洗红领巾、扫地等活,高年级主要是通过参与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组织学生采茶、饲养小动物等。再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升国旗来说,要求低年级学生认识国旗、国徽、升旗时排队行注目礼。中年级升旗时,做到会唱国歌,严肃认真,立正行队礼。高年级看指挥唱好国歌,严肃庄重,立正敬队礼。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小学生从跨入校门第一天起到毕业,经过六年各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认知、情感内化训练与导行,达到较强的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具备情感健康,行为规范及初步唯物辩证水平。

三、构建德育网络

为了使学生在“校内有人教、校外有人管”,形成社会化德育网络,还必须调动家长、居民、村委会成员等社会人士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让大街小巷、家庭、村庄、田间地头的人们共同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设立校外活动站。以居民小组或村委会为单位,按地域划分,设立校外活动站,聘请共青团、妇联干部、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工人、老干部、老教师和村长担任校外辅导员。这支活动在希望田野上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平时帮助、指导家长管教孩子,收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建议,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也把学校的阶段性德育教育内容、要求及时传递给家长,配合学校实施和检测学生在校外的道德表现。寒暑假,他们亲自把学生从学校接回活动站,督促他们到田间采茶、放羊、放牛……;参加家务劳动:养猪、洗碗、扫地……,有组织地开展文艺、体育、书画、手工制作等兴趣活动,慰问军烈属,帮助孤寡老人做好事,带领他们参观访问、旅游,还辅导他们完成假期作业等。开学时,给学生签写《假期活动鉴定表》,并亲自送该组学生报名注册。使学生既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等方面的教育,而且体验了劳动的艰辛,陶冶了情操、还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乐趣,终身受益。

二是建立德育教育基地。除了强化校内教育功能(诸如加强少先队工作、主题班队活动、优化思品课教育学、其他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等)外,建立校外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也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途径之一④,它有利于受教育者直接感知社会的伟大,有利于学生用实践知识验证课本知识,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建立乡镇“少儿文化宫”、“小小交警队”、“敬老院革命回忆讲座室”、“镇工业园区”、“派出所案例展览厅”、“学农园田”等德育教育基地,让他们走出校门,听革命前辈讲述我国近代史、发展史,亲眼目睹运用法律武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实例,亲自参加上路指挥交通,领略警察叔叔们的辛苦与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严肃性。还可以到工业园区(开发区)欣赏社会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体验农民“粒粒皆辛苦”,潜移默化受到熏陶。

三是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旨在提高家教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们接受一定的家教知识、掌握与学校德育相适应的家教方法,按国家培养目标、教育方针管理好子女,教育好后代。实践表明,家长学校能有效提高德育社会化教育程度,避免家教中简单粗暴、过分溺爱等传统观念的产生,避免逆向教育、甚至落后思潮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接受家庭的正确德育教育导向,启迪思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行为。

总之,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让学生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章《教育与社会》中规定的那样:国家、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见,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由之路⑤。
浅谈新时期农村初中德育教育




近期,中央及时出台了确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当前的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中掀起了一股探讨劲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

一、抓常规,常抓常新

要做好德育这篇文章,必须重新定位德育的份量,德育是整个育人工作的重头戏,学校德育氛围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学生的品德及其思想活动,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加强学校德育氛围,做学问,必先学会做人,即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狠抓常规,把日常工作作为创新德育工作的基础。具体的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利用《新守则》、《新规范》的学习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利用演讲比赛,升旗仪式,班团活动,结合实践课,运动会……继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初中阶段,可以分年段逐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培养,逐步让学生走上思想、学习、品德的良性轨道上来。

二、利用新课程,加强教学内容与德育研究相结合

新课程在全国各地推行,给德育活动注入了新鲜活力,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注重研究性学习,注重活动,注重实践,注重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生动形象的新教材为德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让学生懂得自然规律,争做大自然朋友,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继而转化为学生热爱学校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环境的精神等,在政治教学中,抓住社会热点、焦点。例如:我国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32金的骄人成绩,100米跨栏平了世界记录,冲出黄色人种的运动极限,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女排们勇夺世界冠军,中国成功战胜SARS------这些经典的事例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等,这些活生生的内容,开辟了德育教学的新天地。围绕这些开展德育工作,易懂、易学、易感悟、易转化。

三、利用校本课程开发,渗透德育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给德育教学带来生命力。例如: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就紧紧围绕本校特点和区域特点,利用峡江文化、大坝文化,桔柑生产,屈原故土,高山种植,移民迁建组织内容,让学生接受乡土文化,熟悉种植分布,为以后升学分流做好前期准备,这些也可以陶怡情操,激发学生爱好家乡,将来报效家乡的激情,学习知晓移民政策,感悟党英明决策。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也可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社会的良好习惯。

四、抓好社会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一些良莠不齐的东西透渗到日常生活中来,甚至冲击纯洁的校园,市场上各种不良影视光碟,灰色书刊、网络黄色文化介入日常生活,一些腐朽思想迎面而来,势必影响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我们要抓好社会大课堂,例如:可聘请社区民警每周进行一次法制讲座,加大正面舆论宣传,传播先进文化;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建立课外校外活动实践基地,亲身实践,用实践活动帮助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健全学校教育设施,开辟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吸收优秀的精神食粮。

五、不断学习,提升育人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作为育人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在新一轮课改中不断充实自己,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平等友爱的方式去育人,放下架子,抛弃师道尊严,以人为本,开创人文主义教育。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同样也居于首位,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xiang),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在西方,古希腊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所谓德育,其实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德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及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的过程。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按孔子所说,自由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所谓道德悟性,就是指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我们所倡导的“大德育”,并非新概念,也非新观点、新思想,它主要是针对单一的德育课程、德育教学和德育活动而言,是把德育延伸、拓展,并置于整个学校和所有教师教育教学及活动的高度来定位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学校教育本质的回归,对教师职业本质的回归。我们用三句话简要概括什么是“大德育”,这就是传扬上悬挂的:“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育人环境”、“课课都渗透品德教育”。这三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学校”。这里的“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德育的空间大——整个校园应是一个德育大教室、大课堂、大世界,这意味着实施大德育,我们必须营造一个德育大环境,即校园“处处都是育人环境”;二是德育的主体大——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负有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甚至学生也应是德育的主体——当我们把学生置于不是被动接受德育的对象而是主动成为有德之人时,之意味着每个教职工,不管你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导向和示范,“人人都是德育教师”,赋予了每个教职工更为神圣的育人使命;主体大同时还意味着学校德育工作中,尤其需要教师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自身品德养成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被动和消极的接受者;三是德育的含量大——不仅德育课程、德育教学、德育活动是德育,而且所有课程、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都应是德育。德育应涵盖学校的全部工作,课课有德育、事事有德育。由此,所谓“大德育”,即是在“人人都是德育教师”、 “处处都是育人环境” 、“课课都渗透品德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唤醒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积极开展德育教学,挖掘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阵地,开辟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活动开展中得以有效进行,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逐步树立美好的道德理想、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和道德习惯,并为成为有德之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必须完成的课题。价值观作为一种
社会意识,对个人和社会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
值观起阻碍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指向就
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自己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培
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典范人物,
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
情操。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
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

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
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
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当代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首先,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中学期间,同学
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
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
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
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
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
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
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
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最后,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
强法律意思,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
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中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
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它既有社会共性,又有群体特性。

二、当代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1.
爱国主义教育抽象化。
当代中学生,大多是
“90

””
00

后。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
是什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大多数觉得抽象而茫然。

2.
集体主义观念淡漠化。主要表现在:
(1)
不爱惜集体财产、国家公物
;(2)
以自我为

中心
;(3)
个人利益
;(4)
过分注重自我张扬。

3.
理想主义教育功利化。
当今不少中学生的心目中,
读书学习或者所做的一切努力,
都是为了自己。短期目标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经济奖赏,长期目标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个好
工作,有个好前途。

我认为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因素。
如今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
七八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个人至上、
唯我独尊的性格自然而然养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缺乏团队精神与集体观
念。

2.
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集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早已日趋淡薄。再加上
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作为心理成长转折期的中学生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3.
学校教育。以成绩优劣评价学生,决定学生未来命运
;
以教学质量和升学率高低来
评价一所学校的价值导向,事实上一直在主导着多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三、如何有效重塑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小事做起,
讲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首先就要从培养学
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家乡、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入手,进而升华到对民族、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

2.
课堂教学,
发挥教师核心价值教育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
始终都是进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教育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每一位教
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循序渐进,注重核心价值教育的层次性。七年级作为起始阶段,主
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通过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初步培养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八年级作为发展阶段,在继续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九年级作为升华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与理想教
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加强实践活动:

实践感悟是打开少年心灵、
培养优良品质的钥匙。
根据不同层次
的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郊游、踏青、野营
等户外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
成立

志愿者服务队

,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提供各种的义务劳动,使他们感受到劳动
的艰辛、合作的重要,增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城里的孩子帮助务工农民子女,
使他们感受到

帮助别人,
……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有了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
生活的机会和舞台,在实践中将优良的思想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质,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使知行得以完美结合。

总之,小学跟初中乃至高中时期是一样的,都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
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刻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
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智育并德育,通过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开
展各种有意义活动,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宽松、快乐、健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当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
作者必须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实践的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引导,
让学生逐步形成,并在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遵纪守
法的社会公民。

没什么。。。。。。。。。

如何树立德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感
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 情操。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 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中学生是...

应该树立何种德育功能观
应该树立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德育功能观。全面发展的德育功能观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树立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德育功能观。这一观点认为,德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使其在道德、智慧、体质等多个维度上得到有效的提升。培养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德育功能...

您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何建议
1、加强学习,提升德育工作理念,要引领全体教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共同架构起“全员、全程、全生”的大德育工作体系,共同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重任。2、学校层面也要相应制定各种德育工作制度和评价办法,明确目标职责,理顺机制制度,使德育工作有序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的适度,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样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可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 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如何加强青 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

学生立德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示范带头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影响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实际行动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否则的话,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

大学生五德践行感悟1000字怎么写?
大学生五德包括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种美德。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践行这些美德,弘扬优秀品质,在校园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态度。下面就是关于大学生五德践行感悟的写作参考: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我深知在校园中,除了学术表现,德育素质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五德,是中华...

如何在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辅相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

试析中职班主任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班主任的工作要持之以恒,有信心有决心,不要抓一段时间,有成效了就放松,贵在坚持。四、利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德育教育 让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组织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和富有实效的德育课,是班级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

说一说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道德部分内容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一点也是我们德育课的落脚点。比如:我们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见义智为的中学生的时候,就可以花较大的力气给学生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该如何做,德育课只有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才会让学生懂得思想品德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成长有帮助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应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