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数量增长显然没人增长快,目前社会如何运行?
而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应届生需求同比减少4.5%,是近年来最惨淡的春招。恰逢一季度互联网大厂动辄15%-30%的优化比例,更是雪上加霜。
2022,可能是应届生的最难就业年
一场淅沥春雨,李洋参加的又一场校招结束了,他却空手而归。“985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经验丰富”,换作往年,任何一条都足以撬开大厂高薪之门。但今年不行。“企业缩招,薪资下调,边走边看吧。”一股失望情绪,在李洋心底蔓延。有失望者,更有绝望者。中文硕士吴梅,经历了20多场校招,投递100多个简历。但,一个回音也没有。他们本打算用文凭增加竞争力,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毕业季与裁员潮。在这背后,是1076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潮水,始作俑者则是长达20年的扩招。
2012年4月,教育部明文规定,“未来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一声呐喊,却无法叫停狂奔的人。随后几年,高校生规模始终在急剧膨胀。
2000-2022年,从95万到1076万,中国高校毕业生每一年都创下历史新高,累计培养了约1.25亿大学毕业生,接近日本的人口总数。其中有扎根本土的赤子,还有海外学成归来的英才。 按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预计,2021年海外留学生归国人数第一次超过100万。考虑到疫情阻隔,未来这一数字还会大概率提升。供给激增,就业严峻,不少毕业生见招拆招——继续深造。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净增80万,同比增速超21%。
研究生的扩招,等于给劳动力创造了一个两年多的缓冲期。但两年之后,研究生们也要重新面对社会,躲不开就业大潮的席卷。
然而,火热的劳动力供给,被需求端的一盘冷水浇醒了。这主要源自几个关键行业的萎缩。
首当其冲,便是房地产进入“黑铁”时代。
房地产关联性极强,每栋楼背后都有一大堆跟着吃饭的人。这个龙头熄了火,建筑、装修、建材,包括家居家电也都跟着暗淡。仅恒大一家,拖累的上市公司就超30家,为其承担建筑施工的南通三建更是直接凉凉。
而一些工商业不发达,全靠房地产维持财政的四五线城市,公务员已经发不出工资…教育培训行业持续出清,所容纳的岗位数量直线下降。据BOSS直聘统计,2022年春季,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岗位规模收缩幅度超过30%。“公司都快倒了,还招什么人”,一位从业者这样诉苦。
一向坚挺的互联网大厂,疲态尽显。
BOSS直聘研究院《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春招旺季以来,互联网行业招聘规模同比增长13%,创下2019年以来最低点。
放眼一季度,互联网提供给应届生的岗位数同比减少1.78%。全行业面向应届生的招聘职位,同比下降了4.5%。 千万应届生,直面缩招之困。但现实情况,可能更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校招,小米拿出了1000+个就业岗位,字节提供了6000+岗位,腾讯发放8000+职位,美团招工10000+,京东招工20000人……但这只描述了企业的名义需求量,并没有反映企业的真实需求变化。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官方微信统计,2021年7月-2022年3月中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京东、网易、微博、哔哩哔哩、蚂蚁集团12家企业总招聘人数29.59万人。但若扣除总离职人数21.68万人,12家互联网企业净增用工仅7.91万人。
校招不会一直持续,应届生不会一直有“绿色通道”。有经验的失业者,最终要与千万应届生同台竞争,让就业市场彻底卷起来。裁员是无奈之举,大厂有自己的苦衷。
从2021年2月16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高点算起,一年多280只中概股平均跌幅超60%,有66只中概股跌幅超过90%。这其中罪魁要数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与此同时,国内反垄断也在重塑行业。国内外市场监管引发了市场动荡,企业必然也要经历剧烈阵痛,甚至是恐慌。相信阿里、滴滴、美团,都深有感触。2月21日,雪球上一条“腾讯又被锤了,而且是重锤”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后大家没有等到实锤,但这则消息本身却成了市场最大的锤,当日腾讯股价在恐慌中跌去5.23%。腾讯集团公关部无奈辟谣道:“谣言的穿透力,往往强大得让人无法想象。”在股市外衣下,大厂的“里子”也在变得单薄,头部大厂中,阿里净利腰斩,京东、美团也变为亏损……
就业,事关稳定大局。为保就业保民生,政策层面出手迅猛。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市场主体成为保就业的重要举措。针对中小微市场主体,税收减免、融资支持、保费降低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被实实在在用在了企业身上。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2.5万亿,用1000亿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鲜活的数字,让市场更有底气的 为创就业机会,国家亲临战线。 202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国有企业连续两年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国企充当了一把护盘侠角色。
2022年国考招生招录人数首破3万(31200人),同比增加21%。校招比例也从2019年的42.02%升至2022年的67.3%。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3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书记(校长、院长)每年走访企业不少于100家。
如此硬性规定,实属历史首次。校长进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引荐人才,也能摸底企业招人需求,长远来看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短期内,校长刷脸效果有限。一个高职院校校长反馈,“去了几家企业,企业领导很客气,招待很热情,就是真没岗位。”
甚至,创业也再被提及。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公告》,从税收优惠、担保贷款、资金扶持等方面全方位引导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在杭州、天津等地,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创业支持政策也已浮出水面。
在经历招聘的种种失意后,毕业生变得清醒了:国企招工名额,不能一直持续;公务员扩招,但报录比更高了;互联网腾笼换鸟,但不会开绿灯;当下环境创业的成功率不会太高……
社会上的确有结构性就业机会,但只留给了一小批有准备的人,这其中也包括毕业生。
需求遇冷,供给却创出新高,2022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1600万人。大多数劳动者,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供需失衡是表象,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不适配,才是问题根源。
许多HR反馈了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很多企业也招不到人。 在2021年应届毕业生中,人文社科占比51.5%,高于理工科。现实中,无论5G、AI、元宇宙技术,还是传统制造业,都倾向于理工科学子。
当然,这不只是学科匹配问题,也包括教育体制弊端,很多毕业生空有专业但并不专业:学中文的写不好稿子学会计的看不懂报表,学经济的连供求也分析不出来。而薪资结构不合理,又加剧了这种不适配。 日前《中国青年报》针对679所高校生形成了5244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最被看好的行业,依次是互联网IT、文娱与教育。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也显示,IT/互联网最受期待,其后依次是房地产/建筑业、文娱传媒与金融业。
但现实中,最具需求力的,却是制造业。
根据人社部数据,在2021年三季度中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有58个与制造业有关。到2025年,国内制造业前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达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广东顺德的一家电器零配件老板一直忙着招人,“去年走了50号人,今年只招到20个,工资都提了10%还是没人来。大家不爱进厂房,都去送外卖了。”制造业吸引力低,是有原因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在18个行业门类中,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17754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851元)”、“金融业(133390元)”,而制造业只排第13位,平均工资只有82783元。
低薪,让传统制造业失去了市场吸引力,也造成了行业的用人荒。
破除这些不适配,非朝夕能实现。拥抱这波数字产业变革浪潮,才是求职者真正的机会所在。
【高端制造的“大机会”】
BOSS直聘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指出,2022年春招中,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用人需求暴增,同比增幅超过40%。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其统计的48个行业中,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行业平均薪酬分列第7位、第11位、第17位、第20位,平均薪资分别为11448元、10975元、10254元、10094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招聘薪酬水平。
随着“工业+互联网”战略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薪酬较上季度提升了1.3%,同期互联网与游戏行业薪资则下跌下降了2.5%、8.7%。
比亚迪去年在济南建厂,年后便开启了热招。“现在每天电话咨询量超200个,每天都能收到两三百份简历。”一个多月里,比亚迪已与100人签订了劳动合同。薪资待遇高,人才需求大,政策支持强,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产业势力正成为最强的人才蓄水池。
在十四五规划中,科创经济、智造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将构建起全新的经济业态,并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这正是千万毕业生的新机会、新出路、新归宿。
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中国有近六成毕业生选择了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毫不相关的岗位。在移动互联与全民学习浪潮下,跨学科就业只会越来越容易。
也就是说,即便学科发展跟不上产业进程,劳动力依然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让自己变得专业。
但从源头看,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还要从教育教学入手。尤其教育部门要加速推动产学研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就业与经济发展的适配。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高职院校扩招计划,扩招人数100万人。近年,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强化培养高技工人才队伍建设。
但教育层面的变革,是一项长周期的工程。
关键时期,所有的市场主体不能躺平。
就业者应该调低预期,即便工资低一点,工作辛苦一点,也先踏踏实实干起来;政府要考虑给企业端更宽松的用人和劳动政策,降低其用人负担和风险,让其更愿请人,更敢请人;企业也要把握低谷中的“揽才”机会……
如此共克时艰,或能完成保就业、保民生、保经济的大棋。
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全方位发展中,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发展,岗位数量也在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就业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岗位数量增长显然没人增长快,目前社会如何运行?
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全方位发展中,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发展,岗位数量也在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就业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全球人口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十个国家
目前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7%,预计从2020年到2025年,年平均增长率将下降到1%,尽管世界人口的出生率略有下降,但过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将使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并不会有减少的趋势。这表明,世界人口已经发展到一个紧要关头,未来10年人口的增长将决定下个世纪世界人口增长的格局。另据联合国长期人口预测,按1.67%的增长...
一个公司工资一年涨1000,大家觉得还有必要继续吗?
所以,这个12000元就是中位数,如果你的月薪资在12000以下,而年涨薪能到1000块,这说明你是超过了平均的涨薪幅度的,如果各方面还可以的话,完全有必要继续干下去。因为你的工资增长幅度超过了大多数人。如果你的月薪资在12000以上,而年涨薪只有1000元,说明你的涨薪幅度已经低于平均数了,这个时候就要好好考虑了,有...
文明的代价———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
在处于原始状态时,人口数量增长不快,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能够与其他生物维持平衡。但在近一二百年来,人口数量激增,而且大量向城市集中,作为生物群体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每日排放的污水中生活污水最多:未经处理的固体生活垃圾累计已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108m2,约有200多座城市处于垃圾污染...
有人说“如今社会,家里没有车的,都是穷人”你怎么看?
3、有的人找父母啃老,自己赚不到钱,还要拖累老人。 很显然,买车、不买车,各有各的原因! 但是往前推30年,买得起车的确实是富人,那时候开一辆桑塔纳,妥妥的高富帅、白富美。 可如今 汽车 越来越普及,哪怕没钱没工作,也可以零首付、零利息买车。 用车判断身价已经不准了: “家里没车就是穷人,有车就是富人...
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
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人口的发展。所以,人口数量是国之本源,是国家战略问题。人口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世界,无论是高度发达的美国还是经济落后的非洲,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重中之重。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首历史上的一幕幕,中国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金戈铁马开始休养生息的时候,人口增长六...
人口增长过快有好处吗?
一、人口增多的利处1.劳动力增加,消费拉动,经济水平高。这是一个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人多力量大,经济一定会更加快速的增长,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也一定会快速。并且人多了以后就有更多的消费能力,从而刺激生产经济运转速度更加稳定与快速。当人口增加时需求增多,促进生产,在反过来刺激生产。社会系统运转...
全球人口即将突破80亿大关,地球的资源能承受住吗?
全球的总人口即将突破80亿的大关。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因为全球范围内的总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需增长,在全球的总人口即将突破80亿大关的时候,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源匮乏的情况。与此同时,总人口的数量增多会进一步导致各种工业消耗品的使用率提高,这个现象也会进一步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地球的资源...
人口增长过快生产的问题
人口迅速增长带来了庞大的就业压力。1994年末,我国城镇失业人数达到480万人,国营企业隐性失业人数为20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0%-15%。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严峻。预计到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将超过5.4亿。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和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数量计算,届时种植业仅需1.6亿劳动力,意味着...
中国人口现状及当前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1.2 整体来看,中国人口增长情况不容乐观,生育率和育龄人口都可能会继续减少,未来可能会老龄化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未来中国人口的四个预测结果,分别是 2032 附近达到人口峰值、 老龄化程度翻倍、人口结构重心上移和几乎只有 55 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第一,在人口峰值方面,本文预测人口峰值可能在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