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禅讲记 死而不亡者寿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什么叫向上一路?当你驴推磨的时候,要坏掉心识,究竟一相。向上一着谁给你传?那没有先例,先例都是人家祖师大德自己的超越,用不上!必须要自己转正觉,“出自己见解”。咱们现在说的转正觉,转到细微处,禅宗就叫“拨转玄关”。我们转正觉,转到无所转,那最后怎么办?悬崖撒手!放舍心身。舍不舍?昨晚上讲一切放舍!

一切放舍,就是要大死一场。把什么死掉?你先看老子的智慧:“死而不亡者寿”啊!什么叫死而不亡?死,死掉什么?死去识心识念,佛法中就叫“坏心识”,也就是彻底超越极性,进入非极性的究竟一相,自然开显不生不灭的无漏涅槃,成为“久远实成本有法身常住无量寿佛”,故曰“不亡者寿”。

吾人本性无生无死,生死亦是自性的相用。自性本体推也推不掉,死也死不了,无来去,永不枯没。只因吾人的识心识念分割一相的自性,造成极性二相妄心的信息结构,依妄心信息结构的运转程序进行运转,这就是生死过程。修行只要死掉识念,不再对一相的自性本体进行极性分割,自然就恢复无二无别一相的清净本体。死掉的是你的识心、识念,死掉的是有限的业报心身,不亡的是我们无限而本有的常住法身。如果没心识的时候有没有心物?没有。心物一如就是既非心又非物,一如不二。这个境界只能唯证所知,只有亲临其境,这个时候就是般若空智啊!所以,明心见性、开悟就是究竟一相的般若空智。你要牢牢地体悟“唯此一心,只此觉性,本无一物”。那么,坏心识的根本,就是超越二相极性的思维定势。这一种定势把我们卡得死死的不能解脱,超越心识我们就解脱了。如何超越?

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就叫八万四千种超越心识的办法。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迂曲的,但究其实质都是为了超越心识,坏掉心识。 

所以,转物为己,“会万物为己”,不就是一种超越的办法吗?心是物,物是心,本自如如。 

死而亡不亡?不亡!那把命要了怎么办?把命要了也是“死而不亡”,何况还活着哩!就是真的死了,都没有亡!生命能不能断灭?不能断灭。

何况这只是叫你断识心识念,斩断识心识念就是死。“寿者”乃指没有死了,再不死了,达到永恒了,就是无量寿。所以,证悟是把识心识念造成的有限的妄心死掉,换了个不死的无量寿、无量光。死妄心,显真心,脱假见真,也叫明心见性,这就是“死而不亡者寿”。 

你要注意,必须把你的逻辑思维逼至绝境,到绝境了就是死嘛!“死而不亡”就是死此岸显彼岸。到彼岸了,就叫风落熟果。你看,风能吹下的果子肯定熟了。你在此岸极性思维逼到绝境上的时候,把我们心识的桎梏就解脱了,就显出自性本来的属性,也就是自性开显了。 

佛家说放下,“离一切诸相”;道家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即是放下!佛道两家的大智者,修行的原则是相通的。本无需修,一切现成。只因学人心中有执著诸相之障,不得见性达本,才需修,才需放下。所以,修是无所修,只是放下就行,舍去就行了。把什么舍去?

把须弥山装不到芥子里面的观念舍去。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只能把芥子装到须弥山里面,现在要把须弥山装到芥子里面,这一个“不习惯”的观念、知见要舍掉。梦中的须弥山和芥子,你看梦醒了之后,大小还在不在?不在!梦中的那个感受都没有了。现在在这个世间的梦中,你有“大小”的这个梦,你要知道我们现在说的大和小是怎么来的?这是名、相、妄想,你有个大、小的名,是因为有个大、小的相。“大小”等这些极性的名和相都是什么?全是妄想!叫妄想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为什么是假的呢?

吾人不知,有限心身的二相处理得到的一切现象,皆是虚妄不实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在二相的根尘相对中产生的一种识心识念,是一种自我的主观感觉,并不是“如如”。但吾人都处在这种根尘发识的感受中,都受自己感官感受的诳骗,皆因是共业共受,故“约定俗成”为“真实”。只有证到一相的大智圣者,才见到真正的“如如”相,也就是真正的本来面目,叫真如实相。见到真如实相的圣者,佛法中就叫“如来”。如来者,是将其本来如是的面目展现给人们的大智慧者。所以,如来才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上如来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指吾人二相的唯识所现的现象,都是虚假幻化的,并非真实存在。老子就叫“有欲(二相的感官认识)观其徼”。“徼”者,指吾人感官处理出的非真实的虚妄相也!只有达到“无欲”的认识层次,才能“观其妙”,也就是如来说的“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观其妙”就是“见如来”, 这里的如来就是指本来面目的真如实相。我们不能“观其妙”,只能“观其徼”,故我们所见,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佛陀叫我们“应作如是观”,就是要我们经常如梦如幻的看待我们见闻觉知的一切现象,这就叫“离一切诸相”。能“离一切诸相”,则不被虚假幻化相所诳骗,就是“正智”。正智者,即见“如如”相的大智慧者,故曰“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所以,“离一切诸相”,老子就叫“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死而不亡”的“死”;“则名诸佛(佛者,法身常住)”,老子叫“谷神不死”,“不亡者寿”。 

作如梦如幻的“如是观”时,你就看到我们见闻觉知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般的虚假相,这些虚假相老子就叫“道之华”。老子叫我们“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居其实”者,是“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居其华”者,是指“离一切诸相”,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认假为真,不见相著相。“故去彼取此”者(“去彼”是死其识心识念,“取此”是“则见如来”),则是“死而不亡者寿”。一切修证都是为“死而不亡者寿”,禅的目的,禅的精髓亦在“死而不亡者寿”。“拨转玄关”、悬崖撒手都是禅宗对“死而不亡者寿”的形象描述。禅宗有公案讲:“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则又丧身失命。”此公案是对进入“死而不亡者寿”的“拨转玄关”的绝妙表达。  

老子说,圣人的心常“不离辎重”,意指圣人时时在“不亡”的本性上,“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荣观”者,一切虚假相及其识心识念也,“燕处超然”就是“离一切相”,死去“荣观”的识心识念,不被外境所转,才能入“不亡”的“寿”。老子又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你看,老子给我们连具体的操作都讲了,“化而欲作”就是死灰复燃,识心识念再起,只能“镇之以无名之朴”,也就是只要契入究竟一相的涅槃妙心即可!

“无名之朴”就是“如来”,就是本来面目,只要时时契入本来面目就是禅。

“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入禅,亦是“死而不亡者寿”。佛陀讲:“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妄心就是“欲作”,不能以妄息妄,因为以妄息妄,妄更妄,犹扬汤止沸,最好的办法是“镇之以无名之朴”。因为“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妄即是真,波即是水。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知妄者乃相也,不著相则见性。“于无了知,不 辨真实”,则即相乃性,一相再无分别,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死“欲作”,则复归于“不亡者寿”的“无名之朴”。

一切是现量,我们把任何一个现量用比量去分析,一分析,法就来了。

本来就是本来,识心极化,不影响本来,只是随缘展现出于识心相应的现量来。你看,一念无明起,山河大地生。山河大地只是一念无明的现量,有一念无明,现量就“哗”地现前,实际上无明与现量是同时、同在,并无先后。究竟地说,并没有生,“不生不灭”嘛!只是现量当前,现在观察者面前。演化了没有?没有演化!但极性观念的执著,就要问个那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因先开花后结果,所以就有先后的极性观念。所以,禅者证悟到一切都是现量,到了这个境界,就不能再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因其是现量,故道不生“一”,而是现“一”。镜子前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是“现”非“生”!你好好地体悟其中的道理!佛家也讲,一念无明起三细六粗,有没有过程?有过程。如果没有过程,那开花就能吃苹果了。苹果是花开完了,慢慢地长着才有苹果,不是开花就有苹果。看起来是这个道理,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个极性世界里太熟悉了,极性世界里的一切都是现量,把这一个个现量联系起来之后就成了比量了。

老子是随顺人们的习惯思维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

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在这个境界上是对的。

佛陀也说三细六粗,但佛陀明确地讲“随有所念,境界现前”。这说明了实际上不是那回事情,是一个个现量的连续展现。 

你看一看电影胶片就明白了。演《三国演义》的时候,开始是三战吕布,后来是六出祁山,是不是一片一片地放?但实际上没必要一片一片地放,幻灯片是你随便抓一片放上去就是“现量”,如果有成千上万张《三国演义》的幻灯片,你不需要从三战吕布开始,你找到五丈原的片子一放,就现出五丈原;你找一个长板坡的片子,当下就是长板坡的现量。这个电影胶片一格一格都是独立的,一格一格在屏幕上都是现量。哗!当下就现出来了。你感觉到有变化,那是连续转动的结果,一个个现量的展现迷惑了我们。我们的这个世界,你感觉到有变化,那也是我们的那个“电影胶 片(就是咱们第八识软件排下的业的运转程序)”展现的结果。你造业的时候,不能一下子都造,是身、口、意三业一件件地连续进行。这和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电影的道理一样。所以,放电影的时候还是这个道理,感觉一个接着一个,其实都是现量!所以“曹源一滴水”,就是“曹源一滴水”。

这个宇宙本体就是我们说的自性,自性是浑然一体的,你用语言一分别,一想,一思维,就都分成片段了,但自性是不可分不可割的。为什么说不可分不可割呢?你用你的识心识念分割的时候,实际上是不变随缘,如镜现像,镜本不变,谁来谁现!随你的缘在变现,本体不变。 

我们极性分割,形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个系统,犹如一个西瓜切成六块了。于是,眼睛只能看,把我们的实相本体转变成眼见的色相。通过眼,见性转变成色相了。耳根上,转变成音尘了,其它类似!究其实质,自性本体上没有根尘,但是能随人的识心识念产生万事万法的信息结构,一系列的识心识念在不可思议的“自组织”下产生不可思议的信息结构,不可思议的信息结构产生不可思议的幻妄相,这些不可思议的各种机制缀连起来就是“一切现成”,这正就是如来讲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世间相常住”就是“一切现成”。 

自性具足一切,虽无根尘万象,但能现出一切。“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既然是心造万法,当它没有形成的时候,原本就没有根尘万象的一切。故《心经》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什么都没有,那么有什么?只有“空”,但空不异色,空不异受想行识;空即是色,空即是受想行识。这就明明白白地知道,“一切浮尘诸幻化相”都是“空”的现相,可见此“空”就是具足一切的自性。所以,惠能说“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空”即万法,万法即“空”,“万法不离自性”,万法即是自性。故“空”者,乃自性也,真空实相也!所谓“一切现成”者,乃真空实相所显现的“影像”耳!故凡所现量,皆是实相本体存在的见证。从而见相见性,相即是性,性即是相,圆融不分,万境自如如。这就是“一切现成”的真实在。 

到了“一切现成”的境界,心即境,境即心,心境一如,不二随顺。

于是,通身一只“眼”!“什么是曹源一滴水?”“是曹源一滴水。”这样就 圆满了。你再加上其它的,就是你的识心识念,那就多余了。 

所以,一相是现量,这是机制所在!是应念现前现着出来的,戴上墨镜,当下现出墨色的世界,有什么比量?!比量就是我们二相的识心分别。

当我们不识心分别的时候,一切就是现量,当下一相,全体周遍。所以你看,地藏桂琛禅师给法眼文益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哗!法眼文益当下证悟了! 

佛法是不二法,不二法是一体一相,池鱼摆尾,水即成波;风吹浪起,自然成纹,当下“一切现成”!“一切现成”,不需要你思考什么、思维什么,“一切现成”,本来如是,一切比量皆是多余。故老子称为“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但我们无始劫识心分别的习气使我们难以做到“一切现成”。要坏心识,去掉识心分别谈何容易!“物或恶之”,是指禅者皆厌恶识心识念的干扰,皆讨厌分别拣择的无奈。“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故有道者不处”也!“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只有坏掉心识,才能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天下(心地)“安平太(可以取天下)”。老子要我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学无学”,“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大顺”了,就“一切现成”,本来如是! 

我们难的就是不能“大顺”,不能“唯道是从”。如来说我们不断其首,就是我们不坏心识。不坏心识就不能断微细的极性观念,如果我们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还存在什么?首断则无思维识念,不进行思维活动了!还需要坏心识吗?!你的那个自性还在吗?那个自性仍在,只是识心妄想不进行了。不进行还好,再不干扰自性,亦不产生妄相,恢复自性的如如,就是从“一切现成”到“本来现成”。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念不生全体现”者也!像这个水晶球,堵上一个白衬底,清清白白,一无所有,再无幻相。一切妄相皆缘自妄心而有,心生法生。 

老子讲:“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也是讲如镜现像,一切现成,本无生亦无灭,何演化之有?都是现量当前,是“无为”的“明白四达”。镜不留像,这就是“生而不有”;随缘显现,不著不住,这就是“为而不恃”;镜像虚幻,非是真有,故曰“长而不宰”。明白了这种“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式的应念现前机制,就是 “妙观察智”。这种“妙观察智”老子称为“玄德”!到“玄 德”的境界,就体悟禅的“一切现成”了!虽“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大制不割”,随缘不变,本无生灭,凡所有“器”皆是虚妄,若见诸“器”非“器”,才见“一切现成”的“大制不割”!

老子讲:“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什么意思?你心放到多大,你的灵觉就是多大;“以天下观天下”,是指你的心已经遍天下了。“以乡观乡”呢,你的心是一乡。比如说,你是个县长,你是个父母官,你就操的你这一县,你的心就在这一县上。邻县的事你就不操了,因为你的心波及不到那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老子在这里说的正是要把你的心胸放开,把你的心量放大,使你的觉知性从“身”放到“家”“乡”、“国”、“天下”,这就是使你有限的心身扩大到无限的心量,从而使你完成从物质到能量、从能量到信息的转换。使有限的极性心识过渡到非极性周遍的觉性,从二相的极性世界转到一相的非极性世界,从虚妄的幻化相转到真如实相,从见闻觉知转到无知无见,从有漏转到无漏,从有感受转到无感无受,从视而有见转到“视而不见”,从迷惑转到智慧,从众生心转到同体大悲心,从有限的幻化相转到无相的周遍法身,从见相著相的识心转到妙观察的智心,从有为转到无为,从有意造作转到无作妙德,都要通过扩大心量来完成。 

你看,如来为什么能够知道恒河沙数世界之外下几滴雨呢?他的心周遍十方,无处不在处处在。咱们的小心就只观注在自己身上,从而极化分割,身外无知觉,造成了主客内外的炽然二相。 

你看,我们的身体任何一处扎一针都有感觉,脚后跟上痒痒,你也有感觉,头皮上痒痒你也有感觉,觉知性到哪里(其实就是心到那里了)哪里就是你。初地菩萨心到百佛世界,故能知百佛世界之事;二地菩萨心到千佛世界,故能知千佛世界之事;依次类推,十地菩萨心遍十方,故法身遍满,无处不在处处在,“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可见,修证的果位就是心量扩大的程度。到了佛的境界,心即法界,法界即心,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无作妙德,自在成就,无为而无不为,一切所为犹如我们举手抬足,无障 无碍,自如自在。 

你看,证悟的人是“哗”一下心放开了,所谓的顿悟就是把你的灵觉性、妙明性全部放开,周遍法界了,所以山河大地都是你了,“信手拈来不是尘”了!你才感觉到,唉哟!这都是我!心放开了。其实原本心就是周遍,只是识心妄念的极化造成了“界限”,将周遍的心束缚在妄心的有限信息结构中,害得我们成了小心的凡夫!所以,老子讲“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就是我们极化形成的“界限”,也是“限界”。因为,我们的妄心的有限信息结构造成了我们物质的有限形态。反过来,身将我们的心囚禁着不能周遍,还尽管产生着私心杂念、贪欲妄想,毒害此身此心,进一步堕落!所以,禅就是打破此“限界”,是拯救你出牢笼的钥匙,是舒展你囚禁心恢复本然状态的法宝。老子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假若我们没有身的“限界”,不就成了“无边身”了吗?“无边身”就是法身,就是如来,就是解脱,就是道,就是禅! 

放舍小心,扩大心量,回归本有的大心,老子就叫“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容”、“公”、“全”、“天”、“道”,都是表示扩大心量,归根复命而显现本有大心的状态。“没身不殆”,就是舍弃小心小身后,得到了法身遍布的无量光和无量寿,自然无生死终结的烦恼痛苦了。入禅的关键就在心量能否舒展到无量?!如若不能则就是老子讲的“不知常,妄作凶”。一个人在小心眼下,只能产生私心、贪心、瞋恨心、嫉妒心、愚痴心、傲慢心等极性的众生心,有了这些心必然“妄作凶”。“以天下观天下”,就能“执大象,天下往”,“安平太”。放开心量,放到与“大象”一样大,就叫“执大象”。“大象”者,佛家称为不动周圆的法身,法身无处不在。老子叫“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也是周遍法界之意!只有心遍十方,才能“安平太”!才能大顺于道,才能契合“涅槃妙心”!

老子与禅讲记 死而不亡者寿
“不居其华”者,是指“离一切诸相”,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认假为真,不见相著相。“故去彼取此”者(“去彼”是死其识心识念,“取此”是“则见如来”),则是“死而不亡者寿”。一切修证都是为“死而不亡者寿”,禅的目的,禅的精髓亦在“死而不亡者寿”。“拨转玄关”、悬崖撒手都是禅宗...

《老子与禅讲记》守真常
”惠能的“不断百思想”和“对境心数起”正就是空如来藏的妙用,所谓真空妙有者也,亦即不空如来藏。这就说明了空如来藏虽空而不死寂不断灭,活活泼泼妙用无穷。妙用所产生的一切仍是真空本体,不碍空如来藏的属性状态,所谓妙有真空者也。由此可知,空如来藏等于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等于空如来...

忏悔自己往昔的不是,关于业的问题
我自己以前也是承受过今生种下的因所导致的果,曾经一度迷失在这个世界里,曾经痛不欲生。后来用了一些方法,现在的生活平顺很多,运气也慢慢好起来 忏悔。找一个宁静晚上,最好就是这几天,诚心回忆今生的过错,回忆一点,就忏悔一点,哪怕再小的事和人也要忏悔,并且是诚心诚意忏悔,保证以后尽量不...

谁能告诉我有关“净心”的佛学,或经纶,经常可以背诵的
夫生辄死 此灭为乐 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 一切要坏 人命亦然 如河驶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 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 亦养命去 千百非一 族姓男女 贮聚财产 无不衰丧 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寿之消尽 如ℋ䨍水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众生相克 以丧其命 随行所堕 自受...

怎么学习易经,那本书比较正规而且易懂
要真正认识中华文化,不可不了解《易经》。然而,易理艰深,读者每视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门而入。怀师的《易经杂说》从“变易、简易、不易”和“理、象、数”这些基本法则入手,将《易经》知识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把有志学易者引入门径。《易经系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怀师在另一部易学讲稿《易经系...

南怀瑾 简介
修身是内明与外用之间的重大关键。二千年来隐晦不彰的原本《大学》精义经怀师讲解而灿烂大白,提供现代人作为修身处世的指南。《易经》为五经之首,是儒道乃至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共同的来源,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思想。要真正认识中华文化,不可不了解《易经》。然而,易理艰深,读者每视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门而入。怀师...

南怀瑾易经杂说这本书怎么样?
然而,易理艰深,读者每视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门而入。怀师的《易经杂说》从“变易、简易、不易”和“理、象、数”这些基本法则入手,将《易经》知识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把有志学易者引入门径。《易经系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怀师在另一部易学讲稿《易经系传别讲》中,不仅对《易经》有更精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