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来历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的
筷子在古代传说故事中是妲己发明的,这源于她喂商纣王吃饭的一个故事。
筷子,最初出现于商代。对于筷子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兼论中华民族复兴统一伟大思想新武器
当西方“四大发明”载人飞船、原子弹、克隆术、网络业风行于世时,史称拥有东方“四大发明”的那个国度没寂了。这是由于率先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的先贤没能给炎黄子孙带来永久的殊荣。曾几何时,西方的造纸与印刷术反超中国,指南针令尔等发现了新大陆和诸多殖民地,火药与洋枪洋炮最终轰开了自家的门户。非但如此,中国四小发明陶瓷、纺车、景泰蓝、地动仪,与四件国粹丝绸、茶叶、中药、京剧也每况愈下,难怪不少国人作忧天状,嗟叹中国有几多当代发明就有几多遗憾。难道没有一件中国古代大发明可以振奋当代同胞的自豪与自尊?
天方日谈——第一发明
面对这困扰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真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孩子们加以诠释。我只是凭着多年来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因而近乎偏执地自信,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必定有一种先于古代四大发明、优于异国异邦文明起源的造化物。否则何以在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南部能出息繁衍全人类最庞大的一个族群。物择天竞,适者生存。适应这伟大族群生存与发展的力量和智慧以怎样的载体、作何等的传承呢?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自华宗汉祖之先民自从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时的某种需求。由于火焰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出现了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树枝。显然,单枝独箭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最质朴的思维已经懂得了灵巧的拇指可藉作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狩猎和劳动的技能已将手指锻炼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播舀、煎卷烤炸,真乃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由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其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对于发明创造赋予的三大定律: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可用来加工批量制作。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除发明创造了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那么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为树枝、木条、竹枝、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规。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和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伸手夹取食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这一见解十分重要,先民的长度概念难道真的同筷子有关吗?事实上,原始人对距离与长度的最初确认,往往是按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以自我为尺度来确认的,包括拳头、手指、步幅,又引伸到长矛和箭的射程,但这类成法显然不如筷子来得便捷。由于筷子的诞生,不但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空间人数的惯例。最终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地方圆说相关。既然天圆地方自居中国,将方圆把握于掌股之间亦理所当然。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决定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之邦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燃点竖着的木竹筷子以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似能起到驱避蚊蝇虫蚁并驱赶饿鬼厉鬼的作用,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固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才有了蜡烛与燃香问世,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筷子果然妙用无穷,是由于先民赋予它巨大的可塑性,它又转而启迪着同胞的创造性。因为原始人部落人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筷子担当了无可取代的角色。在筷子成为长度单位的同时,人们对量与数引起同等的关注。如何记录劳动果实呢?在数字诞生前,人们开始以筷子作筹码,一二三Χ正的递进式和记码法应运而生,但当数量累进需使用太多筷子时,为便于替代因而以长短粗细为制,以十根短的换取一根长的,以十根长的换一根粗的,十进位制数学由此形成。初期创造的方块数字即是长短不均的筷子,加上弯曲的和长短折剩的筷子头尾,基于形成了横竖勾折撇捺点的数字雏形。以象征和会意为特征加上筷子形制创造的古汉字,必然形成方块字型,因为作为造字和书写工具的硬笔原本也是随手拾起的一支筷子。木竹牙骨之笔在地上桌面墙面勾画之余,又发现在笔端扎上羽毛兽毛,醮上植物矿物中提取的颜料或最初的土色兽血,居然大有用场。筷子中尤以竹筷一端空管中充塞羽毛最为易行,于是大量书写描绘工具的使用产生书法绘画及涂满屋宇祭坛物件衣饰上的色彩和纹样。附着于筷子毛笔上的削刮绘烙雕刻诸般工艺,也堂而皇之附着于甲骨钟鼎岩玉墙壁殿堂之上。适逢礼祭天文战事之需,长于玄学道术的先祖立地为坛,划地为方圆阴阳曲直,设一把筷为占卜问卦之籖,复将长长短短的籖围绕阴阳鱼之圆心而为阴阳之爻,这乃是首以象牙为箸的纣王始所未料的。其实,筷子最初即以“箸”相称,因俗民讳言其音与“住”相近,复改而寓“快”之意而称“筷”,认定取食宜快而进餐更属人生一大快事,何能往而不进?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令人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以致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横型,相沿至今的古建寺塔宫楼中,筷式排列或严谨有序或勾心斗角,当然那鸟笼和牢笼也属筷子的造化。由此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左刀右叉一字排开乃至成为长条餐桌。没有筷子的乐趣,造字成因于手语与指掌的变化,写字得力于一管羽毛。至于垒屋造房,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彻,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然后才明白全人类最文明的美筵绝不是舞动刀叉者流,巧用两支精美的筷子,随心所欲地作相对运动,可见“炎黄斯坦”的原始相对法要早于西方人数千年。
岂只是原始相对法则呢,中国人仅仅从一双筷子中感悟到了太多太多的事物,又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筷子情绪与筷子哲学。毫不夸张地说,纵观几千年中国文明史,还有什么东西比筷子这项发明创造更为伟大的了。倘若笔者把筷子描述为情感的载体和文化的传承,描绘为中国古代“第一发明”,难道会有人非议我的浅陋和偏颇?是的,自从十余年前的某一天笔者食不裹腹、迫于饥寒而咬定筷子作杞人状时,恍然顿悟的我立刻将嘎然咬断的筷子攥在手心,突发奇想的狂人不禁捧着断筷如获至宝。是的,断筷令我当时鬼使神差般玄想着两个有关筷子的寓言。其一说的是:公元前周灭商前世道大乱,各地义将聚会为公推首领而纷争不止。某将当即命众人把餐桌上筷子拿起折之,果然轻折即断。该将复使一把筷子攥在手中竟折而不断,便晓以众人抱团结帮之理。众人因之折服称臣,公推其为周武王,商朝于是灭于西周。其二说的是:古时某大家族因人口众多,常因取食不均而生事端。家长为此特制三尺长竹筷命家人执筷取食。无奈筷长而不能自喂,只能取食喂于对桌之人。家长因而晓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义家规,明理义而使事端烟消云散。“筷子如此不凡,我当为筷子立言立传,为列祖列宗立典立碑!毕竟是凭这寻常而非凡的筷子佐餐四十年,才明白同胞们每逢佳节,置筷思亲的至德。原来人如筷子,而摆开的筷子就是人字啊……”写罢一段似乎天方日谈的文章,笔下更涌动无尽情思。
罗氏物语——筷子情绪
第一双中国筷子始于何年何代,发明于何氏何人,皆已无可考。限于学识和佐证,笔者只能以天方夜谭的方式杜撰筷子的变迁史。尽管历经十余载研究探索,其间亦撰写和发表过数篇关于筷子的文章。其中尤以1998年7月16日发表于《中国改革报》学者论坛栏目中的署名文章《艺术新表现主义的哲学思考》;1996年10月在京城大学所作的“哈罗新表现主义演讲”;以及2000年12月23日发表于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办的《科学时报》头版文章《第一发表——筷子及其哲学》引人关注。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我毅然勇敢地担负起了罗氏筷子学说的相关责任,不厌其烦地将同胞们咬来嚼去、伸来缩去的筷子们当成研究对象和话题。我明知缺乏任何史料和佐证,却要凭着臆想断言筷子的种种神话,纵然这种推断有着极大的合理性,但究其学术价值终究难免令人置疑。因此,我宁肯寄希望地执笔提出反证的人们加以辨析或共同探讨,否则还得容笔者滔滔不绝地在“罗氏物语”篇中说下去。究竟“筷子情结”又是为何物?
且不说“置筷思亲“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年夜饭前父母总将美味佳肴上插满筷子,请祖辈赏光品尝。中秋佳节倍思亲,往往在缺席者的空酒盅旁置筷为念。幼童上桌入席的第一课即是执筷之法以及使筷子就近夹菜的家训。至今记忆犹新的平生第一次家法,就是因为夹菜位置靠前因而被家父当头一击,便听得两根筷子点击着我硕大的脑门。初学字习文时为节省纸笔,便是仿效家父以筷子醮水在一方石块上涂抹汉字。儿时的寓言又是母亲讲授的“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弯”。母亲不但知书达理,还工于编织与玻璃画。她用来编织棕床藤椅的竹针便取材于几支竹筷,儿子们的毛衣更是用竹筷削成的毛衣针织成,后来我也如此这般把筷子削细切短,串起一堆木珠子,制成了蒙童就读后的第一把土算盘。我想,祖先发明第一把算盘时,大概也是用筷子串珠而成。此后我用筷子缠上布条,制成少儿打水仗时所用的竹筒水枪中的活塞杆,还截成二胡共鸣筒上的小小琴码,或削成小风筝上的细龙骨。但此举未及同妈妈商量便擅自盗用了一小把筷子,还在削龙骨时被菜刀划伤了小嫩手。妈妈操起筷子要打儿子的小手心,这才看到手指上伤口和血迹,竟又伤心得落下泪来。是的,筷子要紧儿子更要紧。她二话没说,买回一根竹子来,用她年轻打工时削过蜡烛芯的双手剖开楠竹,削了大把竹筷子和风筝龙骨。“自己动手做比什么都强。筷子太短竹子才够长,这叫物有所短亦有所长……”听了母训,我们有所悟,因为我见识了筷子,更看到了竹林。被誉为中国楠竹之乡的湖南益阳,到处有成百上千亩竹林,用做竹筷的竹子,还被生产成驰名海内外的竹席竹帘竹器的竹工艺品。大到竹楼竹墙竹床,小到竹凳竹笼竹勺,令竹乡的百姓世代受用。及至我完成初等学业时,正赶上当地政府为发掘继承千百年的竹器工艺而批准竹艺厂招收艺徒,不足14岁的我因具有美术和雕刻基础,被破格录入厂学艺。听技艺精湛的老师言传身教,第一堂课当然是讲竹艺传统。“知道吗,这些竹器原本是我师傅的老师傅的老老师傅传下来的,到底谁是宗师谁也说不清,但第一件产品就是筷子,传说益阳还是竹筷的发祥地呢!”言者无心闻者有益。我至少亲眼所见全国的第一架竹筷机诞生在此地的厂房中,那质量与工效简直令手工劳作的匠人们咋舌惊呆。我看着雕刻机、烙花机之类在筷端上完成的福寿喜字或龙凤花纹,看着成双成对的礼品筷精品筷封入精美的包装盒中,益发感受到工友们夜以继日的辛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赋予竹筷们怎样的情愫。直到某年某月得悉筷子包装盒上添加了“中国制造”的字样,才得知近如咫尺的邻邦国家中除华侨华人,还有着众多喜欢筷子和中餐的洋人。因为在他们看来,筷子是中国人的特殊情结,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所为在日本韩国和新马泰境内,筷子比比皆是,使用筷子的人们在享用中餐时彼此总多一分好感。
筷子的确是这样的不可思议。一个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伟大族群,几千年来总是不离不弃这件国粹。我想其外观不及金樽玉簪银盘瓷碗富丽奢华,而其价值也远不及与之匹配的礼器祭器饰器食器般珍奇昂贵,但人无分尊卑长幼在筷子面前总看似平等。特别是就其实用性而言,委实是大多数日常器物所无法比拟的。然而,筷子就是筷子,尽管因为它的存在而衍生出那么多造化物,尽管由于它的功能而影响到亿万万人的饮食生存,它却安于其名份和地位,扮演一个极为寻常的角色。时至今日,甚至没有人把它奉为中国古代一大发明,更鲜为有人从它的诞生发展过程中去诠释它对于中国文明有过怎样的伟大贡献。
筷子仅仅是筷子吗?如前文所述,岂是一个是与否字能解答的,倘若笔者解析筷子的上述说法能够成立,那么,由于筷子而激发的实用主义原则和理想主义思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投射在国人的精神层面中,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国人的思维和情感。又由于这种世世代代的影响力,转而使人们对筷子赋予了某种人文主义的内涵。就像国人杜撰的生肖,赋予那十数种动物以人格,同时也赋予子虚乌有的龙凤、朱雀、麒麟之类以人格。人既然可以用诸多生肖来比照自身作自我观照,必定也可以将自己的许多造化物藉以自比。其实四大发明、四小发明、四大国粹一度是国人最引为自豪的东西,也一直以这些造化物观造自我,并由此提升自我形象和自我人格。只是由于长期以来将国粹们提升到了不适当的高度,一旦在这些领域中面临着后来居上的西方人,大多数人便顿时失去了荣耀感和自尊,少数人甚至惶惶然妄自菲薄,一改往日唯我独尊的那等仪容。恰恰在这时,筷子们不卑不亢地挺起了脊梁,不但砥柱了中国人的神经,还像阿基米德描绘过的那杠杆,显示出它足以撬动地球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有谁能大略地计算出一个亿万万人口的大国,几千年间鲸吞过多少吨食物,味必这天文数字一般沉重的食物不足以与地球相比。奇迹就在于这么沉重的食物,原本不过以两根袖珍型的杠杆便轻而易举地叼进了嘴巴里。这就是筷子式的逻辑思维,源于筷子情结,却激发成了难以言述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力。无怪于仓颉要把筷子拿将过来构文造字,难怪老子要把筷子拿将过来制爻作卦,假如当代人不把筷子也拿将去精心打造,那能对得起喂他养他的这双筷子、能对得起令他口舌生津精神为之一振的中国筷子吗?至少“罗氏物语”有如筷人筷语,道出也其中的许多真谛。我辈莫如扪心自问,使筷子吃尽的滋味!只是劝君有些些留心,万莫狼吞虎咽般暴食筷子,这直来直去的两根线条可不会随着胃肠转弯。
盛世奇言——筷子哲学
当好端端的白纸上第一次显现“筷子哲学”这一异化于经院体系的新词条时,这支笔便因此履行着义不容辞的注释权和辩护权。笔者何其荣幸,大可写一篇哲文来传承中国人亘古相传的一双筷子。尽写出筷子文化、筷子情结,一如祖先们最初祭祀神灵般将筷子插满三牲,而今尽可将筷子遍插我的灵肉,我宁愿把自己供奉在哲学的神圣殿堂里。
绝没有人敢斗胆冒犯和亵渎先哲。我明白以筷子二字为哲学冠名,确乎会引起大不敬的嫌疑。因为尽人皆知筷子原本不过是区区两条直线,倘若将其从繁复的功能中抽象出来,这两条直线还那么神秘而不可测吗?答案是肯定的。正所谓愈是简单的事物,往往富有极为艰深的道理,筷子的高深玄妙也就在这两条直线之间。笔者因而年复一年地面对这两条直线,试图发掘和总结筷子哲学的确切定义。“直面中国古人发明的两根筷子,从其复杂的材质与功能表象中提取两根抽象的相辅相成的直线。基于其相对运动中平行或交叉排列,因而呈现所富有的哲学涵义,即:1、人与物体在运动中对立统一的关系;2、一组几何线条同周边事物产生互动的联系;3、古代厚德载物伦理与筷子情结教范释义;4、实用美学造型及黄金分割点的形成概律;5、人体工程学与力学杠杆作用原理的应用;6、中国古算数量概念及汉字符形成之推论;7、两条直线导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之意义;8、筷子文化寓意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研究范畴。这八大探讨课题构成了筷子哲学所涵盖的新颖性、潜在性、交叉性、应用性研究领域;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发明”筷子特殊定位的物质属性、实用价值、文化内涵、理念特质;从而确定了本哲学命题的研究方向与目的——全面论证第一大发明筷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与传承,全面论述筷子哲学并弘扬筷子文化这一国粹和瑰宝所象征的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营造祖国千秋盛世而打造品牌和武器。因为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象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特殊品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振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特殊武器。“我不得不写下这么一段冗长凝重的“定义”。好在绝无任何人委托笔者起草教科书中的新八股教条,我也没有理由为了简练而割舍筷子哲学的教义。且不说笔者为了探竟此定义,迄今已耗费了整整15年的心血,真乃“笔下万字文,心血十五春”,未曾成篇,我倒要为自己这番苦心而感动了。
岂只是感动或陶醉,我整个灵肉都为这定义而由衷地震颤了。就凭着我们中国人发明和拥有的这双筷子,就足以表明了中国的伟大。难道还有外人能像超越“四大发明”一般超越中国筷子的造物主么?虽说从制造水准而言,当今日本人使用的日本产漆艺筷、韩国人使用的韩国产不绣钢筷、南洋人使用的南洋产高档塑料筷各有千秋。然而,唯有中国人自产的竹木筷子才富于浓厚的筷子情结、筷子文化与筷子哲学内涵。只是这“哲学”二字,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天经地义般写来道来更何妨。
让我们回到筷子哲学的基本定义上来,从这两条相辅相成的直线中,诠释相关的哲学概念。首先,请允许笔者回到问题的起点,用较为规范的文字表述中国筷子与中国人之间的最基本关系。简而言之,发明于中国古代的筷子,乃是以木竹骨牙或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的中式餐具。使用人以右手或左手的四根或三根手指执筷,靠指关节、手腕、肘臂的协调运动,使筷子按人的意愿和进餐规范,将可供餐用的主食和菜肴送入口中食用。于是乎,关于中国筷的一组相关数字便由笔者推算出来。这组天文数字包括5000年间中国总人口、总食用量、筷子的生产总量。
A、中国5000年概念推算人口数:设定5000年前人口基数为20,000人;每30年繁衍1代。迄今共繁衍166代;每300年基数人口增加1倍,迄今共增加17倍。以此法则推算,可知5,000年前基数人口为20,000人,5,000年后基数人口已达1,310,720,000,累计5,000年间中国总人口为157.9亿人(计算数为157,900,20,000人≈157.9亿人)。
B、中国人口总食菜肴数量:设定人均寿命60年,日均食物1公斤,每人一生60年食用量为21,600公斤,即21.6吨。人均食用总量与人口总量两组数字相乘,共计全体中国人5,000年食用总量为340,964,432,000吨≈3,400亿吨。
C、中国筷子5,000年间生产制作总数:设定中国人均寿命69年,年均使用筷子1双,每人一生筷子使用量为60双。已知中国5,000年人口总量为157.9亿,将总人口数与人均筷子使用量两组数字相乘,共计全体中国人5,000年间使用筷子总量为9474亿双。设定中国筷子总产量为总用量加上10%的库存流转量,即为总产量=总用量9474亿双+总库存流转量947.4亿双,共计生产总量为10421.4亿双≈10,000亿双。
结论是:中国人在5,000文明史中,为总人口159.9亿生产制作了约1万亿双筷子,并用筷子佐餐,输送了3,400亿吨食物!
天文数字啊,若再联想到筷子的其他相关数字,如总产值、总材耗、总重量等,更会令世人瞪目结舌。不妨作一道趣味数学题,计算5,000年间中国筷子总产量的总长度。已知5,000年间筷子总产量为1万亿双、2万亿根,设定每根筷子平均长度为0.25米,则总产量与每根长度相乘,乘积为5,000亿米,又为5亿公里长。已知地球赤道长度约为4万公里,则中国筷子总长度可绕赤道12,500圈。又知地球全部经纬线共计约为120万公里长,则中国筷子总长度约为地球经纬线总长度的416倍!416倍于经纬线总长度的中国筷子。能密密匝匝地将地球捆上12,500个圈……
这就是中国古人发明的、被排斥于伟大发明之外的、能将地球捆得死去活来的筷子么?
这就的集18般功能、若干材质、若干纹样、适应为餐具、礼品、祭器的第一发明筷子么?
这就是衍生出香烛尺笔、筹码八卦、篱笆屋檩、算盘字符乃至中国古算+-×÷><=的筷子么?
“中国第一发明”——筷子及其哲学
——兼论中华民族复兴统一伟大思想新武器
当西方“四大发明”载人飞船、原子弹、克隆术、网络业风行于世时,史称拥有东方“四大发明”的那个国度没寂了。这是由于率先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的先贤没能给炎黄子孙带来永久的殊荣。曾几何时,西方的造纸与印刷术反超中国,指南针令尔等发现了新大陆和诸多殖民地,火药与洋枪洋炮最终轰开了自家的门户。非但如此,中国四小发明陶瓷、纺车、景泰蓝、地动仪,与四件国粹丝绸、茶叶、中药、京剧也每况愈下,难怪不少国人作忧天状,嗟叹中国有几多当代发明就有几多遗憾。难道没有一件中国古代大发明可以振奋当代同胞的自豪与自尊?
天方日谈——第一发明
面对这困扰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真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孩子们加以诠释。我只是凭着多年来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因而近乎偏执地自信,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必定有一种先于古代四大发明、优于异国异邦文明起源的造化物。否则何以在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南部能出息繁衍全人类最庞大的一个族群。物择天竞,适者生存。适应这伟大族群生存与发展的力量和智慧以怎样的载体、作何等的传承呢?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自华宗汉祖之先民自从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时的某种需求。由于火焰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出现了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树枝。显然,单枝独箭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最质朴的思维已经懂得了灵巧的拇指可藉作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狩猎和劳动的技能已将手指锻炼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播舀、煎卷烤炸,真乃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由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其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对于发明创造赋予的三大定律: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可用来加工批量制作。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除发明创造了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那么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为树枝、木条、竹枝、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规。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和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伸手夹取食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这一见解十分重要,先民的长度概念难道真的同筷子有关吗?事实上,原始人对距离与长度的最初确认,往往是按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以自我为尺度来确认的,包括拳头、手指、步幅,又引伸到长矛和箭的射程,但这类成法显然不如筷子来得便捷。由于筷子的诞生,不但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空间人数的惯例。最终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地方圆说相关。既然天圆地方自居中国,将方圆把握于掌股之间亦理所当然。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决定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之邦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燃点竖着的木竹筷子以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似能起到驱避蚊蝇虫蚁并驱赶饿鬼厉鬼的作用,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固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才有了蜡烛与燃香问世,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筷子果然妙用无穷,是由于先民赋予它巨大的可塑性,它又转而启迪着同胞的创造性。因为原始人部落人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筷子担当了无可取代的角色。在筷子成为长度单位的同时,人们对量与数引起同等的关注。如何记录劳动果实呢?在数字诞生前,人们开始以筷子作筹码,一二三Χ正的递进式和记码法应运而生,但当数量累进需使用太多筷子时,为便于替代因而以长短粗细为制,以十根短的换取一根长的,以十根长的换一根粗的,十进位制数学由此形成。初期创造的方块数字即是长短不均的筷子,加上弯曲的和长短折剩的筷子头尾,基于形成了横竖勾折撇捺点的数字雏形。以象征和会意为特征加上筷子形制创造的古汉字,必然形成方块字型,因为作为造字和书写工具的硬笔原本也是随手拾起的一支筷子。木竹牙骨之笔在地上桌面墙面勾画之余,又发现在笔端扎上羽毛兽毛,醮上植物矿物中提取的颜料或最初的土色兽血,居然大有用场。筷子中尤以竹筷一端空管中充塞羽毛最为易行,于是大量书写描绘工具的使用产生书法绘画及涂满屋宇祭坛物件衣饰上的色彩和纹样。附着于筷子毛笔上的削刮绘烙雕刻诸般工艺,也堂而皇之附着于甲骨钟鼎岩玉墙壁殿堂之上。适逢礼祭天文战事之需,长于玄学道术的先祖立地为坛,划地为方圆阴阳曲直,设一把筷为占卜问卦之籖,复将长长短短的籖围绕阴阳鱼之圆心而为阴阳之爻,这乃是首以象牙为箸的纣王始所未料的。其实,筷子最初即以“箸”相称,因俗民讳言其音与“住”相近,复改而寓“快”之意而称“筷”,认定取食宜快而进餐更属人生一大快事,何能往而不进?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令人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以致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横型,相沿至今的古建寺塔宫楼中,筷式排列或严谨有序或勾心斗角,当然那鸟笼和牢笼也属筷子的造化。由此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左刀右叉一字排开乃至成为长条餐桌。没有筷子的乐趣,造字成因于手语与指掌的变化,写字得力于一管羽毛。至于垒屋造房,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彻,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然后才明白全人类最文明的美筵绝不是舞动刀叉者流,巧用两支精美的筷子,随心所欲地作相对运动,可见“炎黄斯坦”的原始相对法要早于西方人数千年。
岂只是原始相对法则呢,中国人仅仅从一双筷子中感悟到了太多太多的事物,又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筷子情绪与筷子哲学。毫不夸张地说,纵观几千年中国文明史,还有什么东西比筷子这项发明创造更为伟大的了。倘若笔者把筷子描述为情感的载体和文化的传承,描绘为中国古代“第一发明”,难道会有人非议我的浅陋和偏颇?是的,自从十余年前的某一天笔者食不裹腹、迫于饥寒而咬定筷子作杞人状时,恍然顿悟的我立刻将嘎然咬断的筷子攥在手心,突发奇想的狂人不禁捧着断筷如获至宝。是的,断筷令我当时鬼使神差般玄想着两个有关筷子的寓言。其一说的是:公元前周灭商前世道大乱,各地义将聚会为公推首领而纷争不止。某将当即命众人把餐桌上筷子拿起折之,果然轻折即断。该将复使一把筷子攥在手中竟折而不断,便晓以众人抱团结帮之理。众人因之折服称臣,公推其为周武王,商朝于是灭于西周。其二说的是:古时某大家族因人口众多,常因取食不均而生事端。家长为此特制三尺长竹筷命家人执筷取食。无奈筷长而不能自喂,只能取食喂于对桌之人。家长因而晓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义家规,明理义而使事端烟消云散。“筷子如此不凡,我当为筷子立言立传,为列祖列宗立典立碑!毕竟是凭这寻常而非凡的筷子佐餐四十年,才明白同胞们每逢佳节,置筷思亲的至德。原来人如筷子,而摆开的筷子就是人字啊……”写罢一段似乎天方日谈的文章,笔下更涌动无尽情思。
罗氏物语——筷子情绪
第一双中国筷子始于何年何代,发明于何氏何人,皆已无可考。限于学识和佐证,笔者只能以天方夜谭的方式杜撰筷子的变迁史。尽管历经十余载研究探索,其间亦撰写和发表过数篇关于筷子的文章。其中尤以1998年7月16日发表于《中国改革报》学者论坛栏目中的署名文章《艺术新表现主义的哲学思考》;1996年10月在京城大学所作的“哈罗新表现主义演讲”;以及2000年12月23日发表于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共办的《科学时报》头版文章《第一发表——筷子及其哲学》引人关注。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我毅然勇敢地担负起了罗氏筷子学说的相关责任,不厌其烦地将同胞们咬来嚼去、伸来缩去的筷子们当成研究对象和话题。我明知缺乏任何史料和佐证,却要凭着臆想断言筷子的种种神话,纵然这种推断有着极大的合理性,但究其学术价值终究难免令人置疑。因此,我宁肯寄希望地执笔提出反证的人们加以辨析或共同探讨,否则还得容笔者滔滔不绝地在“罗氏物语”篇中说下去。究竟“筷子情结”又是为何物?
且不说“置筷思亲“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年夜饭前父母总将美味佳肴上插满筷子,请祖辈赏光品尝。中秋佳节倍思亲,往往在缺席者的空酒盅旁置筷为念。幼童上桌入席的第一课即是执筷之法以及使筷子就近夹菜的家训。至今记忆犹新的平生第一次家法,就是因为夹菜位置靠前因而被家父当头一击,便听得两根筷子点击着我硕大的脑门。初学字习文时为节省纸笔,便是仿效家父以筷子醮水在一方石块上涂抹汉字。儿时的寓言又是母亲讲授的“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弯”。母亲不但知书达理,还工于编织与玻璃画。她用来编织棕床藤椅的竹针便取材于几支竹筷,儿子们的毛衣更是用竹筷削成的毛衣针织成,后来我也如此这般把筷子削细切短,串起一堆木珠子,制成了蒙童就读后的第一把土算盘。我想,祖先发明第一把算盘时,大概也是用筷子串珠而成。此后我用筷子缠上布条,制成少儿打水仗时所用的竹筒水枪中的活塞杆,还截成二胡共鸣筒上的小小琴码,或削成小风筝上的细龙骨。但此举未及同妈妈商量便擅自盗用了一小把筷子,还在削龙骨时被菜刀划伤了小嫩手。妈妈操起筷子要打儿子的小手心,这才看到手指上伤口和血迹,竟又伤心得落下泪来。是的,筷子要紧儿子更要紧。她二话没说,买回一根竹子来,用她年轻打工时削过蜡烛芯的双手剖开楠竹,削了大把竹筷子和风筝龙骨。“自己动手做比什么都强。筷子太短竹子才够长,这叫物有所短亦有所长……”听了母训,我们有所悟,因为我见识了筷子,更看到了竹林。被誉为中国楠竹之乡的湖南益阳,到处有成百上千亩竹林,用做竹筷的竹子,还被生产成驰名海内外的竹席竹帘竹器的竹工艺品。大到竹楼竹墙竹床,小到竹凳竹笼竹勺,令竹乡的百姓世代受用。及至我完成初等学业时,正赶上当地政府为发掘继承千百年的竹器工艺而批准竹艺厂招收艺徒,不足14岁的我因具有美术和雕刻基础,被破格录入厂学艺。听技艺精湛的老师言传身教,第一堂课当然是讲竹艺传统。“知道吗,这些竹器原本是我师傅的老师傅的老老师傅传下来的,到底谁是宗师谁也说不清,但第一件产品就是筷子,传说益阳还是竹筷的发祥地呢!”言者无心闻者有益。我至少亲眼所见全国的第一架竹筷机诞生在此地的厂房中,那质量与工效简直令手工劳作的匠人们咋舌惊呆。我看着雕刻机、烙花机之类在筷端上完成的福寿喜字或龙凤花纹,看着成双成对的礼品筷精品筷封入精美的包装盒中,益发感受到工友们夜以继日的辛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赋予竹筷们怎样的情愫。直到某年某月得悉筷子包装盒上添加了“中国制造”的字样,才得知近如咫尺的邻邦国家中除华侨华人,还有着众多喜欢筷子和中餐的洋人。因为在他们看来,筷子是中国人的特殊情结,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所为在日本韩国和新马泰境内,筷子比比皆是,使用筷子的人们在享用中餐时彼此总多一分好感。
筷子的确是这样的不可思议。一个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伟大族群,几千年来总是不离不弃这件国粹。我想其外观不及金樽玉簪银盘瓷碗富丽奢华,而其价值也远不及与之匹配的礼器祭器饰器食器般珍奇昂贵,但人无分尊卑长幼在筷子面前总看似平等。特别是就其实用性而言,委实是大多数日常器物所无法比拟的。然而,筷子就是筷子,尽管因为它的存在而衍生出那么多造化物,尽管由于它的功能而影响到亿万万人的饮食生存,它却安于其名份和地位,扮演一个极为寻常的角色。时至今日,甚至没有人把它奉为中国古代一大发明,更鲜为有人从它的诞生发展过程中去诠释它对于中国文明有过怎样的伟大贡献。
筷子仅仅是筷子吗?如前文所述,岂是一个是与否字能解答的,倘若笔者解析筷子的上述说法能够成立,那么,由于筷子而激发的实用主义原则和理想主义思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投射在国人的精神层面中,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国人的思维和情感。又由于这种世世代代的影响力,转而使人们对筷子赋予了某种人文主义的内涵。就像国人杜撰的生肖,赋予那十数种动物以人格,同时也赋予子虚乌有的龙凤、朱雀、麒麟之类以人格。人既然可以用诸多生肖来比照自身作自我观照,必定也可以将自己的许多造化物藉以自比。其实四大发明、四小发明、四大国粹一度是国人最引为自豪的东西,也一直以这些造化物观造自我,并由此提升自我形象和自我人格。只是由于长期以来将国粹们提升到了不适当的高度,一旦在这些领域中面临着后来居上的西方人,大多数人便顿时失去了荣耀感和自尊,少数人甚至惶惶然妄自菲薄,一改往日唯我独尊的那等仪容。恰恰在这时,筷子们不卑不亢地挺起了脊梁,不但砥柱了中国人的神经,还像阿基米德描绘过的那杠杆,显示出它足以撬动地球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有谁能大略地计算出一个亿万万人口的大国,几千年间鲸吞过多少吨食物,味必这天文数字一般沉重的食物不足以与地球相比。奇迹就在于这么沉重的食物,原本不过以两根袖珍型的杠杆便轻而易举地叼进了嘴巴里。这就是筷子式的逻辑思维,源于筷子情结,却激发成了难以言述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力。无怪于仓颉要把筷子拿将过来构文造字,难怪老子要把筷子拿将过来制爻作卦,假如当代人不把筷子也拿将去精心打造,那能对得起喂他养他的这双筷子、能对得起令他口舌生津精神为之一振的中国筷子吗?至少“罗氏物语”有如筷人筷语,道出也其中的许多真谛。我辈莫如扪心自问,使筷子吃尽的滋味!只是劝君有些些留心,万莫狼吞虎咽般暴食筷子,这直来直去的两根线条可不会随着胃肠转弯。
盛世奇言——筷子哲学
当好端端的白纸上第一次显现“筷子哲学”这一异化于经院体系的新词条时,这支笔便因此履行着义不容辞的注释权和辩护权。笔者何其荣幸,大可写一篇哲文来传承中国人亘古相传的一双筷子。尽写出筷子文化、筷子情结,一如祖先们最初祭祀神灵般将筷子插满三牲,而今尽可将筷子遍插我的灵肉,我宁愿把自己供奉在哲学的神圣殿堂里。
绝没有人敢斗胆冒犯和亵渎先哲。我明白以筷子二字为哲学冠名,确乎会引起大不敬的嫌疑。因为尽人皆知筷子原本不过是区区两条直线,倘若将其从繁复的功能中抽象出来,这两条直线还那么神秘而不可测吗?答案是肯定的。正所谓愈是简单的事物,往往富有极为艰深的道理,筷子的高深玄妙也就在这两条直线之间。笔者因而年复一年地面对这两条直线,试图发掘和总结筷子哲学的确切定义。“直面中国古人发明的两根筷子,从其复杂的材质与功能表象中提取两根抽象的相辅相成的直线。基于其相对运动中平行或交叉排列,因而呈现所富有的哲学涵义,即:1、人与物体在运动中对立统一的关系;2、一组几何线条同周边事物产生互动的联系;3、古代厚德载物伦理与筷子情结教范释义;4、实用美学造型及黄金分割点的形成概律;5、人体工程学与力学杠杆作用原理的应用;6、中国古算数量概念及汉字符形成之推论;7、两条直线导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之意义;8、筷子文化寓意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研究范畴。这八大探讨课题构成了筷子哲学所涵盖的新颖性、潜在性、交叉性、应用性研究领域;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发明”筷子特殊定位的物质属性、实用价值、文化内涵、理念特质;从而确定了本哲学命题的研究方向与目的——全面论证第一大发明筷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与传承,全面论述筷子哲学并弘扬筷子文化这一国粹和瑰宝所象征的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营造祖国千秋盛世而打造品牌和武器。因为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象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特殊品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振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特殊武器。“我不得不写下这么一段冗长凝重的“定义”。好在绝无任何人委托笔者起草教科书中的新八股教条,我也没有理由为了简练而割舍筷子哲学的教义。且不说笔者为了探竟此定义,迄今已耗费了整整15年的心血,真乃“笔下万字文,心血十五春”,未曾成篇,我倒要为自己这番苦心而感动了。
岂只是感动或陶醉,我整个灵肉都为这定义而由衷地震颤了。就凭着我们中国人发明和拥有的这双筷子,就足以表明了中国的伟大。难道还有外人能像超越“四大发明”一般超越中国筷子的造物主么?虽说从制造水准而言,当今日本人使用的日本产漆艺筷、韩国人使用的韩国产不绣钢筷、南洋人使用的南洋产高档塑料筷各有千秋。然而,唯有中国人自产的竹木筷子才富于浓厚的筷子情结、筷子文化与筷子哲学内涵。只是这“哲学”二字,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天经地义般写来道来更何妨。
让我们回到筷子哲学的基本定义上来,从这两条相辅相成的直线中,诠释相关的哲学概念。首先,请允许笔者回到问题的起点,用较为规范的文字表述中国筷子与中国人之间的最基本关系。简而言之,发明于中国古代的筷子,乃是以木竹骨牙或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的中式餐具。使用人以右手或左手的四根或三根手指执筷,靠指关节、手腕、肘臂的协调运动,使筷子按人的意愿和进餐规范,将可供餐用的主食和菜肴送入口中食用。于是乎,关于中国筷的一组相关数字便由笔者推算出来。这组天文数字包括5000年间中国总人口、总食用量、筷子的生产总量。
A、中国5000年概念推算人口数:设定5000年前人口基数为20,000人;每30年繁衍1代。迄今共繁衍166代;每300年基数人口增加1倍,迄今共增加17倍。以此法则推算,可知5,000年前基数人口为20,000人,5,000年后基数人口已达1,310,720,000,累计5,000年间中国总人口为157.9亿人(计算数为157,900,20,000人≈157.9亿人)。
B、中国人口总食菜肴数量:设定人均寿命60年,日均食物1公斤,每人一生60年食用量为21,600公斤,即21.6吨。人均食用总量与人口总量两组数字相乘,共计全体中国人5,000年食用总量为340,964,432,000吨≈3,400亿吨。
C、中国筷子5,000年间生产制作总数:设定中国人均寿命69年,年均使用筷子1双,每人一生筷子使用量为60双。已知中国5,000年人口总量为157.9亿,将总人口数与人均筷子使用量两组数字相乘,共计全体中国人5,000年间使用筷子总量为9474亿双。设定中国筷子总产量为总用量加上10%的库存流转量,即为总产量=总用量9474亿双+总库存流转量947.4亿双,共计生产总量为10421.4亿双≈10,000亿双。
结论是:中国人在5,000文明史中,为总人口159.9亿生产制作了约1万亿双筷子,并用筷子佐餐,输送了3,400亿吨食物!
天文数字啊,若再联想到筷子的其他相关数字,如总产值、总材耗、总重量等,更会令世人瞪目结舌。不妨作一道趣味数学题,计算5,000年间中国筷子总产量的总长度。已知5,000年间筷子总产量为1万亿双、2万亿根,设定每根筷子平均长度为0.25米,则总产量与每根长度相乘,乘积为5,000亿米,又为5亿公里长。已知地球赤道长度约为4万公里,则中国筷子总长度可绕赤道12,500圈。又知地球全部经纬线共计约为120万公里长,则中国筷子总长度约为地球经纬线总长度的416倍!416倍于经纬线总长度的中国筷子。能密密匝匝地将地球捆上12,500个圈……
这就是中国古人发明的、被排斥于伟大发明之外的、能将地球捆得死去活来的筷子么?
这就的集18般功能、若干材质、若干纹样、适应为餐具、礼品、祭器的第一发明筷子么?
这就是衍生出香烛尺笔、筹码八卦、篱笆屋檩、算盘字符乃至中国古算+-×÷><=的筷子么?
而今我们大可将筷子解析为两条相对运动的直线。它是相对的,缺一而不成其为筷子;它是统一的,用两条直线构成一个简单而伟大的造化物;它是运动的,在平行和交叉运动中按人的主观意愿,完成选择、获取、输送、改变对象的方位和存在方式,实现人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中国先民基于筷子,面对两根手指并延伸为两根筷子的狭义相对概念具有浅显而深刻的理解。又基于这两条几何直线的运程运势,以致同周边事物产生着共存与互动的广泛联系.由于佐餐这一生存需求的适应与实现,进而激发和引起改进完善周边事物并创造新型关系的动机与动因,由一事物衍生近似的或可供借代形制的新事物,促进原始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正是由于筷子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群指掌间运用把持,又在民以食为天的土壤中担当作中介和承载的作用,因而在这个礼义之邦的各种教范中扮演着一招一式不可轻举妄动的角色,逐渐形成以筷子为特定文化内涵和民族情结。对于先民崇尚的“厚德载物”之民风而言,其实略将文字易位为“厚物载德”,那倒更真切地反映了天工开物年代以物载德的唯物论思想。可以设想,在造化物如此简陋的初期,民间的每一种工具兵器什物的发明及改进,往往需经由无数人无数次的完善。在人类应用类科学尚没被总结认识之前,祖先在主要餐具造型上何以发明和选定筷子之形制,而不是勺子叉子刀子之类。而手指执筷的部位不取最高亦不取最低,恰巧取于筷子总长度中上部大约黄金分割点的位置,这一定位点取舍的成功概律究竟如何推算,也许后人永远也不得而知。但筷子在手,令指腕肘臂、头颈眼口如此协调合一,又将碗筷餐桌、杯盘菜肴如此统筹兼顾,完全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我为主、以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再观察两根小小筷子在握,居然将指关节、手腕、臂关节这几个力学支点及力距力臂设计得无懈可击。执筷者就餐时操持有度、远近相宜,举重若轻,雅俗无涉,一生中竟能夹食数以吨计的美味,真不知该如何感谢那轶名的发明家,说到筷子的杠杆作用,不能不言及数学大亨阿基米德那句名言。但问天下者谁,能凭藉两条小木竹条敢撬动地球。地球重量虽不得而知,赤道与经纬线长度非不可测量。倘若将筷子视为一根绵长的线,以便织成一个硕大的网袋,大可得地球像西瓜一样兜在网中。假如阿基米德翁九泉有知,他也许更折服于一把筷子能演绎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数量概念及数字汉字雏形字符。如果这一新说能够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真该将中国筷子当作无比珍贵的活化石和人类遗产。这是一笔无比丰厚的人类遗产,筷子代表的两条直线,启迪了多少代人的形象思维与创新思维。这个无穷的“二”,等同于人世间的所有造化物。其线性排列的形式,足可解释为=或‖的二方连续有序排列,又可解释为><×÷的交叉斜置和连断的无序排列-|为重叠与合并现象,井丰卅口中、丁干土上下、又刀力山工、大王父爻木是为基本组合现象。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两条直线成其为“∧”形时的深思,谁在目睹其状后能非议筷子不是圆规的原型,岂能断言筷子式圆规与圆周率面积的概念了无联系呢?至少“兀”的造型同三根曲直的筷子近似。本人创新思维公式,即是成因于一双筷子。在近二十年间一度忙于发明创造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时,我曾试图建立自己的创新思维定律,无意间注视着置于餐桌上的一双呈“十”字状的筷子而顿有所悟。没错,一就是纬线亦是种概念,|就是经线亦是属概念,我将一根手指穿过十字交叉点即是斜线和交叉概念,这三条线和三大概念足以构成万事万物。“筷子定律”由此产生时正逢爱女十岁生日,我连夜挥毫写信,将一个硕大的“十”字画在信中,又以联想法将与“十”相关的概念如星辰路口医院基督教红十字会等,以及筷子定律全然倾注在字里行间。让一个十岁女儿从“十”字颖悟经纬线、焦点状、幅射感、四维时空之类艰深的哲理委实太过勉为其难,其实我想说的还不限于此。筷子所代表的一种本土传统文化,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理念取向和人生取值。毋宁说筷子就是两笔构成的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取向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依存于文化需求和经济需求,冲突于不偏不倚与亦偏亦倚的双重境界,奉行于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复合准则。“人”字能惟妙惟肖于这个取中庸为道、冠“中”字为族群和邦国之根基的古老神州。其实,以人为本才是国人所谓天、地、人中的出发点和归宿,若非是几千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桎梏,全球人文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发祥地原本就在中国。且看华宗汉祖建树的中国“人”,昂首远瞩,挺胸阔步,靠自己两条直立的腿
中国人为什么使用筷子
中国用筷子吃饭,显得很特别。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由来已久。筷子到底出现于何年何月,已经无从考证。以本人愚见,筷子极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原始农业之初的新石器时代,与中国的气候特点息息相关。 至少在秦汉以前,中国北方民众的主食是小米。小米是从谷子中碾出的米,在现今属于粗粮,甚至杂粮。谁都知道,中国北方的气候适合...
中国人最早使用筷子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上还有一套被数十亿人使用过的餐具,它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中国人至少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使用筷子,到公元500年,细长的筷子已经从越南席卷了亚洲大陆到日本。从简陋的炊具到寿司柜台上的竹制餐具,筷子远比你看到的要丰富。传说中的河南殷墟不仅提供了最早的中国文字,而且还提供了已知的第一批筷子—...
筷子怎么来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食物是精美的,中国的筷子是细巧的,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元缺。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长期用筷子吃饭可以使人心灵手巧,聪明玲俐,头脑反应敏捷。有一位日本学者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
“筷子”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间发明的?
筷子在古代传说故事中是妲己发明的,这源于她喂商纣王吃饭的一个故事。
筷子的来历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的?
筷子还与中国的文化和传统紧密相连。在古代,筷子被用作祭祀仪式中的供品,甚至用于计时。后来,筷子又演变成了书写和绘画的工具,促进了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筷子的形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方和圆的形状分别象征着天和地,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的理解。筷子的使用还启发了其他工具的发明,如...
筷子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那筷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呢?
从筷子“首方足圆”的形状看来,它展现了古时候中国人针对全球基本上形状的了解,即“天方地圆”,“圆”代表天,“方”代表碰地。在这类对全球“天方地圆”的认知能力观下,又分裂出了对筷子的一种应用规定:手执筷子时,拇指在无名指的上边,中拇指持正中间,左手无名指则在小拇指的下边,寓意...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西方国家习惯用刀叉进餐,而我们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筷子吃饭,我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用刀叉吃饭,是因为他们的食物大多以西餐为主,面包片、牛排、沙拉等等,相比之下这些食物用叉子和刀吃比较方便。中国的食物就比较符合用筷子的风格。据推测,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古人用勺子和筷子...
筷子的历史
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在古籍《韩非子·喻老》载...
筷子的来历和寓意
1. 中国使用餐具的历史悠久,勺子的使用可追溯至大约8000年前,叉子则约有4000年的历史。至于筷子,其确切的使用起始时间尚不明确,但至少已有3000年之久的传统。直至战国时期,餐叉仍在使用之中,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中便曾发现过捆束的51枚餐叉。2. 在古代,筷子被称为“箸”,其使用可追溯至殷商...
筷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由于中国史书文籍上没有专门记载筷子的产生发明,我们也无从断定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具体时间,。但在古书《韩非子 喻老》中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及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箸”(即助,指帮助吃饭的工具)是秦汉时期对筷子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