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帽子叫啥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0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么?

周朝天子的礼冠叫作冕,冕板前后挂着用玉珠串成的“旒”,一串玉珠为一旒。
最高级别的礼冠前后各有十二旒,每旒要串十二颗玉珠。虽然皇帝的帽子垂下的珠子很多,但也足够皇帝看清道路。

点击查看更多《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

东汉舆服的情况,从明帝永平改制,恢复、损益周代六冕开始,由于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有载,其所撰各志(包括《舆服志》在内)被后人与范晔《后汉书》合刊而得以保存,再参以流传下来的大量的汉代画像资料而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皇帝的六冕中,最尊贵者为大裘冕,但其旒数不详,且服用场合也有限,仅用于冬祭昊天上帝和五帝时服用。次于大裘冕者为衮冕,冕为十二旒,前后邃綖,就间一寸,每旒缀白玉珠十二颗,与周代缀五彩玉石略有不同。再次者为鷩冕(九旒,享先公、飨射时服用)、毳冕(七旒,祀四望山川时服用)、絺冕(五旒,祭社稷五祀时服用)、玄冕(三旒,祭群小祀时服用),各有等差。其中影视剧中出现最多,而被滥用了的,就是衮冕。由于“衮”是指“画卷龙于衣”,故而服用衮冕时,戴十二旒冕,着玄色衮衣和纁色下裳,故而俗称“龙袍”。但衮冕所用的场合,其实也不太多,仅在祭祀先王,以及一些顶级的隆重礼仪场合(如冬至、元旦的大朝会)时才服用。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

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扩展资料: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冕旒



古代皇帝的帽子:冕旒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扩展资料:

古代头部服饰的介绍

1、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全部盖住。

2、冕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

3、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冕旒



周朝天子的礼冠叫作冕,冕板前后挂着用玉珠串成的“旒”,一串玉珠为一旒。最高级别的礼冠前后各有十二旒,每旒要串十二颗玉珠。虽然皇帝的帽子垂下的珠子很多,但也足够皇帝看清道路。



皇帝的帽子称为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冕板前后垂有“冕旒”(liú) ,又叫流苏。
根据冕旒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xì,鞋)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皇帝的帽子称为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冕板前后垂有“冕旒”(liú) ,又叫流苏。

皇帝头上的帽子叫什么
1、古代皇帝上朝时头上戴的帽子,称为冕冠。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较高的礼冠。2、冕的顶部叫“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涂黑漆,以示庄重。...

帝王戴的帽子叫什么
1. 帝王戴的帽子称为冕旒,是汉族古代朝代礼冠中最为尊贵的类型。2. 冕旒的顶部有一块名为“延”的长形冕板,象征天圆地方,前后檐悬挂着代表贵贱尊卑的珠玉串。3. 冕旒又名冕冠、旒冠或平天冠,是汉服礼服的一部分,与冕服相搭配。4. 清朝剃发易服政策后,冕旒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失。5. 冕旒...

皇帝头上的帽子叫什么
冕冠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又叫流苏,根据冕旒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

皇帝头上的帽子叫什么 古代皇帝头上戴的是什么
1、古代皇帝上朝时所戴的帽子称为冕冠,也称作“旒冠”,民间通常称之为“平顶岩天冠”。这种冠服连同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共同构成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祀等大典时的着装。冕冠是这些礼冠中等级最高的一种,象征着帝王的分量和权威。2、冕冠的顶部称为“綖板”,其形状前圆后方,寓...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么冠
1.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2. 冕弁:包括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3. 冕版:指冕顶之板。4. 冕服:包括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5. 冕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这些帽子在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其中,冕冠的外表...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么
1.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称为冕旒,是古代中国礼冠中的一种。2. 相传冕旒的制度始于黄帝,至周代时变得完备。3. 冕旒为礼冠中最珍贵者,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在参加重大祭祀活动时会佩戴。4. 旒是用五彩丝绳串成的,每根丝绳上贯有五彩玉块,玉块的排列顺序为朱、白、苍、黄、玄,每块玉之间相间...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什么
1. 古代皇帝所佩戴的帽子称为冕旒,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2. 冕旒的具体形式为冕板顶部有一块长方形的延,前后垂挂着彩线穿组的珠玉串,即冕旒。3. 冕旒的数量和材质根据穿戴者的身份和所参加的典礼而有不同。例如,天子的衮冕使用12旒,而不同等级的官员则根据规定佩戴不同数量的旒。4. 旒是用...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什么
1.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称为冕旒,这是他们身份和权力的象征。2. 冕旒的样式是冕板上垂挂着一串串玉珠,这些玉珠的数量和排列都是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规定的。3. 旒的数量会根据仪式的性质和皇帝的身份有所不同。例如,皇帝在重要典礼上穿戴的衮冕和大裘冕会使用12旒,而其他官员则根据自己的地位选择不...

皇帝的帽子叫什么
皇帝的帽子叫冕旒。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

皇帝的帽子叫啥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