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的布防图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三国时期魏蜀吴地图 要有图的

三国指曹魏、蜀汉、东吴。

曹魏的疆域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
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
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蜀汉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孙吴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
东临东海,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三国简史: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夷陵之战之后,魏国有两条战线。一个是在祁山和蜀汉对峙,一个是在合肥和东吴对峙。蜀汉和东吴的边界上基本上没有军事部署。
除此之外,曹魏还留有一定的兵力,防御北方的乌桓、南匈奴和鲜卑等少数民族。

吴蜀与魏,两弱一强,两小一大,两偏一正,势如此也。此政治三角的稳固与否,决定于吴蜀两国的战略策定。其基点,便是吴蜀政治联盟的稳定性。 吴蜀联盟,是必然的联盟,如果表现为一个链条的破损,理所当然的会影响吴蜀两国存亡。因此,吴蜀两国的政治家同时看到了这一点,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历史往往是如此的直拙可笑,吴蜀联盟终败在强大的曹魏(吴灭亡于晋,晋为魏的承袭者)手下。这,并非说明联盟的无效,却更验证了加强联盟的极端重要性。 事情还要从魏蜀吴建国后说起。此时的三国正处在微妙的动态平衡阶段。初期,蜀平定南中,稳定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局势,巩固了蜀国的大后方,为诸葛亮率师北伐,创造了条件。吴国,大将诸葛恪(诸葛亮的侄子)对中国东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战争,避免了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窘境。这样看,吴蜀两国的战略思想和举措相当正确。但,蜀国频频北伐,因荆州问题,两国又生了彝陵战役,蜀国大伤元气,吴蜀联盟已成空纸一文。历史走到这儿,我们不妨做些假设: 假设一:蜀将荆州归还东吴,吴蜀两国形成可靠的政治联盟。在政治互信的前提下,两国共同制定对魏的斗争方针和策略,建立一个军事交流机制和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负责战争指挥。也可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军事联席机构,下设两个军事指挥部,协调步骤,沟通情况,互助互援互为犄角。 假设二:蜀国不数次北伐,吴蜀两国积极发展生产,各自壮大经济实力。魏蜀吴三国,魏占据黄河淮河流域,经济实力最为雄厚。蜀吴各偏安一隅,生产力发展相比较而言,最弱。在经济实力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冒然发动战争,岂不是以卵击石?诸葛亮的七出祁山,七次失利,正好验证了经济实力是战争后盾的这一理论。因此,蜀当派上将固守边塞,以“兵屯”“民屯”等形式,兴修交通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加强战备。此时的诸葛亮,应该发挥其特长,多多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如诸葛驽,木牛流马,孔明灯,等等。吴国亦如此,要着重发展水军的建设,沿长江布防,打造一支海陆兼备的两栖作战部队。这样,吴蜀两国发展十数年,可与魏国一决高下。 假设三:蜀派一上将,向川陇青方向发展;吴将大型舰队沿海攻击,对魏形成战略合围。当万事俱备之时,蜀国方面,选一上将。此将,依我看来,非马超莫属。因马超起于西北,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和睦,素有威信,可于魏之右翼形成强有力的钳牙之势。但蜀不敢用马超,何也?马超者,汉末群雄之一,当与刘备、孙权比肩之人物。曹破马超,马之全族皆灭,只余岱一人。无奈投在刘备帐下,虽封为五虎将之一,但马超也是屈人之下了。马超,人中之虎也。但刘备宁可养虎以废,也不放虎归山,从马超归备后,便至则无可用,马放南山了,超最后抑郁而终。死时,哭诉于刘备:“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是年仅四十七。由此看来,马超被刘备解除了兵权,颐养天年了。即使马超不用,可派马岱打着超的旗号,在西北建立根据地,形成对魏的右翼包抄。吴习水战,素有造巨舰人才和技术。赤壁之战前,荆州水军当最强,时为曹所用,但,战中被毁,荆州为备所据。此时,吴之水军为三国中最强。二三0年,卫温横渡海峡,到了台湾,后来,诸葛直也到过台湾。这说明吴的造船技术有了飞速提高,有了渡海作战的能力。这一时期,吴要积极发展大型舰队,适时机,派一支舰队沿海骚扰魏国,必要时,于山东或辽东半岛实施登陆,配合蜀国对魏形成战略包围。 最后讲一讲,吴蜀为什么要占据西北和东北。历史的看,从汉、唐、宋、元、明、清历代 ,朝庭对北方的战争,是败多胜少,尤其是元清两朝,甚至击败中原汉族朝庭,取而代之。这里面是运气,还是居高临下的气势?这里很难讲清。但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中,也下了一着这样的棋招,先占延安,再出奇兵抢占东北,从北至南横扫千军,完成了统一大业。 http://mail.ahedu.cn/xf2009/%cd%f8%d2%b3/%b3%f5%d6%d0/08%ba%cf%b7%ca/%c8%fd%b9%fa%b7%e7%d4%c6%c6%d7/%c8%fd%b9%fa%d0%ce%ca%c6%cd%bc.html

麻烦采纳,谢谢!

魏、蜀、吴的布防图
吴国亦如此,要着重发展水军的建设,沿长江布防,打造一支海陆兼备的两栖作战部队。这样,吴蜀两国发展十数年,可与魏国一决高下。 假设三:蜀派一上将,向川陇青方向发展;吴将大型舰队沿海攻击,对魏形成战略合围。当万事俱备之时,蜀国方面,选一上将。此将,依我看来,非马超莫属。因马超起于西...

三国时期,吴国是怎么设防的?
吴国设防长江主要分为战略和战术两部分。吴国防线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战线过长,守不过来。吴国前期通过战略外交解决了这一问题。交好蜀国以拖住魏军部分兵力,在交战时可以派遣使节赴蜀,就算不出兵,也可以搞搞军事演习什么的,就算不让北军两线开战疲于应付,也不能让北军全力运转国家机器对抗江南...

魏蜀吴真实实力对比,原来蜀汉最弱,罗贯中把我们骗得好惨
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国人口是蜀国差不多5倍,是吴国的2倍,没有人口就没有兵员,蜀国实力太差。 再看下各国军力对比,当时魏国主要分为三个军团,东线军团负责攻略吴国共有12万军士,主要以寿春作为前线指挥所;西线军团总共有10万军士负责攻略蜀国,在关中布防,以长安作为前线指挥所;北线军团主要分部在...

三国时期,吴国是怎么设防的?
吴国设防长江主要分为战略和战术两部分。吴国防线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战线过长,守不过来。吴国前期通过战略外交解决了这一问题。交好蜀国以拖住魏军部分兵力,在交战时可以派遣使节赴蜀,就算不出兵,也可以搞搞军事演习什么的,就算不让北军两线开战疲于应付,也不能让北军全力运转国家机器对抗江南...

跪求后汉三国时全国地图
刘备袭取益州作战经过要图 关羽失荆州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吴军的战役部署要图 夷陵之战吴蜀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 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示意图 诸葛亮安定南中进军路线示意图 诸葛亮北伐 第一次北伐图 诸葛亮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示意图 诸葛亮五次攻魏进军路线示意图 一出...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后,为啥曹丕攻吴不攻蜀?
夷陵之战东吴布防图 夷陵之战后期,东吴还表现出想要吞并蜀汉的意图,东吴军队陈兵与永安一江之隔的巫山、秭归一线,准备继续向西推进,只是由于赵云的援兵到来再加上刘备的溃兵逃回永安,使得永安的蜀军接近2万人,然而最重要的是北方的曹丕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东吴,如果东吴想要攻打蜀汉,那将是东吴的...

关于诸葛亮的八阵图详解!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赞:地阵...

能抵抗十万精兵的八阵图,此阵法究竟有多么的牛?
由此可见,“八阵图”抵御大军的能力是真实的。“八阵图”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石头防御阵,但是却依照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布阵,阵法每日每时都在变化,让人捉摸不透,所以才能和十万大军相提并论。试想一下,陆逊作为吴国大将,当时一把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之人,他带领大军而来...

夷陵之战初期吴蜀双方对抗的枢纽——西塞要地
夷陵之战初期:吴蜀对抗的焦点——西塞要地 在上一章节中,我们已经深入剖析了《三国志》中的夷陵之战全貌,探讨了双方的战略布局。这场历史战役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焦点在于长江三峡沿线的吴蜀交锋。蜀军以水陆并进之势,沿着江东疾驰而下,而吴军则依托荆门虎牙要塞的险峻地势,构筑起了...

魏国能以一敌二(蜀国吴国)吗﹖
3、所以说,魏国可以以一敌二,虽然说“上将千员,佣兵百万”有些夸张,可是魏国确实在三国中最为强盛,独占鳌头,蜀吴都没有能力独立抗衡魏国,所以两国只能结成联盟,互为援引,才能维持稳定的鼎力局面。一旦其中一国灭亡了,另外一国也就完蛋了,孙权和诸葛亮都明白这个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两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