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共有多少州和郡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东汉末年行政区域划分图(州、郡、县)

链接:http://pan.baidu.com/s/1BgyWu
密码:ihct

这个里面是古代各个朝代的电子版地图,比较全!


答题不易,望采纳,谢谢!

  给你一个详细一点的郡县版本,自己整理的,有平原郡,包括了一些郡县的属地变动。

  青州刺史部 (辖六郡国,六十五县;汉末魏初辖六郡,六十一县)

  齐郡 治所为临菑县(青州刺史部治所)领六县 (建安初年,曹操割齐国临朐县、琅邪郡东莞县、泰山郡蒙阴县置东莞郡。建安十一年,齐国除为郡。汉末,复置广饶县)
  临菑县 西安县 昌国县 临朐县 广县 般阳县

  济南国 治所为平陵县 领十县(光和末,曹操为济南相时,“国有十余县”,应是汉末有所增置;魏黄初元年,国除为郡;割平原郡祝阿县,漯阴县予济南郡,领十二县)
  东平陵县 著县 于陵县 台县 菅县 土鼓县 梁邹县 邹平县 东朝阳县 历城县。

  北海国 治剧县 领十七县 (建安三年,曹操析北海郡七县改属城阳郡)
  剧县 平寿县 营陵县 朱虚县 观阳县 都昌县 下密县 胶东县 挺县 壮武县 夷安县 高密县 淳于县 即墨县 安丘县 平昌县 昌安县

  乐安郡 治所为临济县 领九县(本初元年,乐安国除为乐安郡。建安十八年,曹操置乐陵郡,割乐安郡境内湿沃县故地予乐陵郡,改名为漯沃县。)
  临济县 千乘县 高菀县 乐安县 博昌县 蓼城县 利县 益县 寿光县

  平原郡 治所为平原县 领十县(建安十一年,平原国除为郡;建安十八年,曹操分平原郡、乐安郡与勃海郡数县置乐陵郡,平原郡改属冀州。)
  平原县 高唐县 般县 鬲县 祝阿县 湿阴县 安德县 乐陵县 厌次县 西平昌县

  东莱郡 治所为黄县(曹魏时移治掖县)领十三县(建安中,析东莱郡置长广郡,不久复并入东莱郡。建安三年,黔陬县别属城阳郡)
  黄县 掖县 卢乡县 曲成县 惤县 当利县 葛卢县 黔陬县 长广县 不其县 牟平县 东牟县 昌阳县


  *城阳郡 治所为东武县 领十二县(建武十三年 城阳国除并入琅邪郡;建安三年,曹操析琅邪郡、北海郡、东莱郡、东海郡等地置城阳郡、利城郡、昌虑郡。城阳郡改属青州刺史部)
  东武县 莒县 诸县 姑幕县 壮武县 淳于县 高密县 昌安县 平昌县 夷安县 安丘县 黔陬县

  *长广郡 治所为长广县 领五县 (后复入东莱郡)
  长广县 不其县 牟平县 东牟县 昌阳县

  *乐陵郡 治所为乐陵县 领五县(曹魏时属冀州)
  乐陵县 厌次县 漯沃县 新乐县 阳信县


  ps:(关于北海郡,剧县在建武二十八年起就为北海郡治所,平寿县到后魏时才为北海郡治)

  下面是各行政官员,暂时找到这么些

  青州牧 孙桓(黄龙元年 遥领) 诸葛诞(甘露元年 遥领) 卫瓘(泰始年间)
  青州刺史 田楷(初平,兴平年间) 袁谭(建安年间) 卫瓘(泰始年间)

  平原郡
  平原相 阳球(汉灵帝年间) 荀爽(中平末) 刘备(初平,兴平年间)

  平原县
  平原令 阳球(汉灵帝年间) 刘备(初平,兴平年间) 辛毗 (建安年间)

  高唐县
  高唐令 刘备(初平年间)
  高唐尉 刘备(初平年间)

  鬲县
  鬲令 袁毅(晋初)

  祝阿县
  祝阿令 任嘏(曹魏时期)

  安德县
  安德令 刘长仁(曹魏时期)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地方多事。灵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十三个州部为:司隶校尉部(治雒阳)、徐州刺史部(治郯县)、青州刺史部(治临淄)、豫州刺史部(治谯县)、冀州刺史部(治高邑)、并州刺史部(治晋阳)、幽州刺史部(治蓟县)、兖州刺史部(治昌邑)、凉州刺史部(治陇县)、益州刺史部(治雒县)、荆州刺史部(治汉寿)、扬州刺史部(治历阳)和交州刺史部(治龙编)。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又分凉州置雍州刺史部。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天下共有105个郡国,到汉献帝建安时期已经增加到137个郡国。

三国时期实际上是延续的东汉的行政区划,总共有十三个州,州下设郡,下面我给你详细说一下:
1、司隶(辖106个县):相当于明清的直隶,首都洛阳所在地,有两个巨型城市洛阳和长安,分别由河南尹和京兆尹管理,下设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左冯翊、右扶风。
2、豫州(辖98个县):下设颍川、汝南、梁、沛、陈、鲁六郡;
3、冀州(辖104个县):下设魏、巨鹿、渤海、常山、河间、中山、安平、清河、赵九郡;
4、兖州(辖80个县):下设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八郡;
5、徐州(62个县):设东海、琅琊、彭城、广陵、下邳五郡;
6、青州(62县):设济南、北海、平原、乐安、东莱、齐六郡;
7、荆州(111县):东汉原设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七郡;赤壁之战后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阳、襄阳、南乡归曹操。这就是后来所谓的荆襄九郡。
8、扬州(92县):设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六郡。这就是东吴的基本领土,所谓的江东六郡。
9、益州(114县)设汉中、巴郡、广汉、牂柯、越巂、犍为、益州、永昌八郡,这就是蜀国的基本领土,听名字就知道是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
10、凉州(98县)设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十个郡,是董卓的老巢,也是后来马腾、马超父子的根据地;
11、并州(98县)设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九郡;
12、幽州(90县)设涿郡、广阳、代郡、上古、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十郡,辖区已经到了今天的东北和朝鲜的部分地区;
13、交州(56县)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已经包含了今天广东、广西和越南了。
三国大致上是:蜀国占了益州和荆州的一部分,吴国占了扬州、交州和荆州的一部分,其他都被魏国占领。

拓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东汉末年: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中央政府接受宗室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并规定州牧地位在2000石的郡太守之上,直接统辖所属各郡。州遂正式成为郡县上面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其中按周振鹤先生的观点,州是高层政区,郡是统仙政区,县是县级政区。

汉末总共有13个州,分别是司州(治所在洛阳)、冀州(治高邑)、徐州(治郯县)、青州(治临淄)、兖州(治昌邑)、豫州(治谯县)、幽州(治蓟县)、并州(治晋阳)、凉州(治陇县)、荆州(治汉寿)、扬州(治历阳)、益州(治雒县)、交州(治龙编)。

194年从凉州分出雍州,至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时共计14州。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天下共有105个郡国,到汉献帝建安时期已经增加到137个郡国。


三国时期:魏国(220~265)共有司州、冀州、豫州、徐州、青州、兖州、凉州、雍州、并州、幽州和荆州(仅包括东汉时期荆州襄阳、南阳和益州东北角的东三郡)、扬州(长江以北部分),公元263年灭蜀后获得益州,又增设梁州,前期12州,后期有14州;蜀国(221~263)只有益州1州;吴国(222~280)有扬州(长江以南部分)、荆州、交州,公元264年从交州分出广州,前期3州,后期4州;280年西晋统一后合并荆州、扬州南部与北部,总计有19个州。

三国时期曹魏有大约90个郡国,孙吴有43个郡,蜀汉有22个郡,,天下总计155郡(国)。西晋统一后共设置了162郡。

-------------------------------------------------------------------------------

附:三国时期地图

---------------------------------------------------------------------------------------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魏有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十州全竟以及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扬州的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
吴国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扬州的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交州的全境。
蜀只有益州。
三国 十三州一部各郡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蜀有
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九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於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等七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於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於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於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於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属魏地;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约於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属吴地。约於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曰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等九郡,下辖104县,属吴地。约於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

魏有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十州全竟以及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扬州的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
吴国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扬州的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交州的全竟。
蜀只有益州。
三国 十三州一部各郡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蜀有
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九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於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等七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於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於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於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於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於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属魏地;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约於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属吴地。约於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曰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等九郡,下辖104县,属吴地。约於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

三国时期的徐州,是现在的哪些地区,请高手解答!
三国时期即东汉末年的徐州范围:琅邪郡、东海郡、楚国、临淮郡、泗水国、广陵国。徐州作为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黄海以西,涉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地为红色粘土。徐州是古“九州”之一,范围大致在今淮海地区。徐州者。《释名》曰:徐,舒也,土气舒缓也。其地东至海,...

汉末时期的三国,太守级别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于禁和乐进左将军和右将军也才是亭侯)。这也难怪关羽会如此看重自己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了,实在是因为这个爵位含金量真的一点都不低!太守是汉末三国时期常见的一个地方职位,那么这一时期的太守级别有多高?看似权柄很重,对应的级别其实并不高,比如吕虔在出任泰山郡太守的同时兼任骑都尉(张辽在投降...

东汉末年州的数量只有十三个 隋朝时期州的数量为何多达三百多个_百度...
“现在的郡县比过去多了很多倍,有的地方不到百里方圆,居然设立了好几个县,有的地方户数还不及一千,竟然要由两个郡来管理。”因此,他建议要彻底整顿行政区划,而整顿的原则是“存要去闲,并小为大”。隋文帝很赞赏他的建议,隋文帝没有再延续东汉末年以来“州—郡—县”的三级制,而是去掉...

请问三国时期的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州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

汉末三国时期的州牧和刺史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的印象里,大汉帝国的地方行政系统应该分为三级,相当于现在省的州,相当于地级市的郡,相当于现在县的县。但是如果把时间追溯到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大汉朝的地方行政体系只有郡县两级,州只是作为地理名词存在,并不是行政区划。而且和我们的认识不同郡的行政长官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员。这...

三国时期荆州九郡的地方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哪个省的大小
东汉时的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关羽封为汉寿亭侯),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 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建安十四年, 刘备领荆州牧,移治 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移治 江陵。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东汉荆州原辖七郡: ...

三国时期荆州九郡的地方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哪个省的大小
2. 荆州在东汉时期的辖区涵盖了今天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份的一部分地区。3. 刘备在汉末被任命为荆州牧,并将治所从公安迁移至江陵,这一地区后来成为三国争夺的焦点。4. 原本的荆州包含七个郡,后来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增加了襄阳和章陵两个郡,形成“荆襄九郡”的...

从古到今徐州行政区划的演变(请知道的同志们帮个忙啊,要交作业)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

汉代有十三州可我算了算为什么有十四州
东汉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益州、幽州、并州、交州共十二个刺史部,外加司隶校尉部,一共是十三部,俗称为十三州。另外,京城及其周围地区所属的司隶校尉部地位相当于一州,所以在三国时期改名为司州,但只有司隶校尉部、司隶、司州三种说法,称为“司隶州”是错误的,...

三国里的山东徐州是现在哪儿
到了汉末时期,州治迁移到下邳,位于今天的江苏邳县东边。进入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将徐州州治移至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徐州的管辖区域大致涵盖了现今江苏的长江以北区域以及山东南部地区。在东汉时期,徐州作为重要的州级行政区划,其州治经历了多次迁移,从最初的郯县到汉末的下邳,再到三国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