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文言文答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2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B、劝:受到勉励.译文:做官的思想就会受到鼓励.(2)①表现的是简政措施;⑤表现的是 *** 要重视信用;⑥是表明减轻百姓徭役对治国的益处.(3)A、“王肃的反对而罢休,曹真专权后和王肃关系也很紧张”错误,从原文第二段的具体内容可以得知,是曹爽专权后和王肃关系紧张.故选A.(4)①禄厚:俸禄丰厚;费鲜:开支就会少;劝:鼓励.句子翻译为:官员很少,但是俸禄丰厚,那么国家的开支就会少,做官(或从政)的思想就会受到鼓励.②息疲民:让疲惫成不堪的百姓得到休息;稼穑:耕种.句子翻译为:努力(或致力于、追求皆可)积蓄财物让疲惫成不堪的百姓得到休息,(甚至)比减少徭役让他们辛勤耕种更重要.③傥:倘若;令:法令;期:按期,如期.句子翻译为:臣(我)认为从今以后,倘若再征用百姓,应当明确征用的法令,让他们一定要按期(或如期)服役.答案:(1)B (2)C (3)A(4)①官员很少,但是俸禄丰厚,那么国家的开支就会少,做官(或从政)的思想就会受到鼓励.②努力(或致力于、追求皆可)积蓄财物让疲惫成不堪的百姓得到休息,(甚至)比减少徭役让他们辛勤耕种更重要.③臣(我)认为从今以后,倘若再征用百姓,应当明确征用的法令,让他们一定要按期(或如期)服役. 附参考译文:王肃字子雍,他的父亲是王朗.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伐蜀国,王肃上疏说:“以前志书上有记载,‘千里运送军粮,士兵面有饥色,要等到砍柴打草以后再去煮饭,士兵们不可能隔夜吃饱’,这说的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军的情况.现在又加上连绵大雨,山高坡滑,士兵们被地形所迫不能前进,粮食相距遥远很难供应,这实在是行军的最大忌讳.百姓知道皇上因为下雨造成道路艰难的缘故,让士兵们休息,以后有战事,再趁势使用他们,这叫做‘心甘情愿地冒险,百姓就会舍生忘死’了.”曹真于是停止发兵.又上疏陈述政事的根本:“应当撤销那些没有事干的职位,减少不需急发的俸禄,取消不事耕作而食者的费用,裁减办事拖沓的官员.官员很少,但是俸禄丰厚,那么国家的开支就会少,做官的思想就会受到鼓励.各自施展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不会相互依赖.让官员们陈述政绩,公开地考核他们的功绩,他们能否胜任本职,皇上选拔官员就会心中有数.景初年间,大建宫室,因此百姓误了农业生产,官府又不守信用,处以死刑仓猝.王肃呈上疏奏说:“大魏承继百王的君位,百姓很少,战争没有停息过,确实应当让百姓休养生息并让他们过上长久的安宁日子.努力积蓄财物让疲惫不堪的百姓得到休息,(甚至)比减少徭役让他们辛勤耕种更重要.现在宫室没有建成,建国的大业没有完成,由水路调运粮食,辗转供应.所以民工被劳役弄得很疲惫,农夫离开他们的田地,种粮的人少,吃粮的人多,陈粮已经吃完,新粮没有接继得上.臣恳切地希望陛下发出福音,下达圣明的诏书,深切地怜悯服役者的疲劳,多多同情广大民众的生活不充裕,挑选那些身体强壮的人,让他们服役一期就更换,让那些服劳役的人都知道休息替代会有一定的日期,那么就没有不高兴去做事的,即使劳苦也不会埋怨了.这样粮仓里会有多余的粮食,百姓会有剩余的劳力,用这样的办法来建立功业,什么功业不能建成?信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国家的大宝.臣认为从今以后,倘若再征用百姓,应当明确征用的法令,让他们一定要按期服役.假如有事要继续征用,宁可再另外征调,也绝不要失去信用.凡是陛下临时执行刑罚的,都是有罪的官吏,是应当判处死刑的人.可是广大百姓不知道他们的罪行,认为是处理仓猝.所以希望陛下将他们下交执法官员,让执法官去揭露他们的罪过.正始元年,王肃调出朝廷担任广平郡太守.因有公事征召他回朝,任命他为议郎.当时大将军曹爽独揽大权,任用何晏、邓飏等人.王肃与太尉蒋济、司农桓范谈论到当时的政治,王肃严肃地说:“何晏这类人就是弘恭、石显之流,还用得着称道他们吗?”曹爽听说后,告诫何晏等人说:“你们都应当谨慎!公卿已将各位比作前代的恶人了.”王肃因与祭祀宗庙的事有牵连而获罪被免官.后来担任光禄勋.。

2. 《魏书˙王肃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 9题。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

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

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

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

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

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

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 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

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

”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

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

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

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

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 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

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取材于《魏书˙王肃传》)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韵雅畅,深会帝旨 会:符合B.不觉坐之疲淹也 淹:时间长C.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引:推荐D.蒸民未阙一餐 阙:同“缺” ,缺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卿何为而来徐公何能及君也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然性微轻佻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高祖很同情他。

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昨天郊野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没有下一点儿雨。C.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沿途有关丧葬的事情,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

D.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不久王肃被任城王上书弹劾,说王肃阴谋反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王肃少年时聪明善辩,博览经史,在父亲兄弟被萧赜杀害之后,从建业投奔了魏高祖。 B.王肃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劝高祖大干一番事业之后,高祖图谋南方的心思变得急切了。

C.高祖因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肃等惊惶不安,也决定陪皇帝停食三天。D.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以诚相待,深得民心。

他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10.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不少于200字)(1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

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教 不 本 于 学 校 士 不 察 于 乡 里 则 不 能 核 名 实 有 司 束 以声 病 学 者 专 于 记 诵则 不 足 尽 人 材 谨 参 考 众 说 择 其 便 于 今 者 莫 若 使士 皆 土 著 而 教 之 于 学 校 然 后 州 县 察 其 履 行 学 者 自皆 修 饬 矣。 ” (取材于《续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6.C(引:被领到)7.D(转折连词,然而) (A 第一个“因”,理解为“于是”或“趁机”均可;第二个“因”介词,凭借;B第一个“何”为疑问代词,什么;第二个“何”为疑问代词,“怎么”。

C第一个“焉”为语气助词;第二个“焉”,代词。)8.B(京城内下的雨小些) 9.C 10.(10分)能结合文中内容谈理解,3分;能结合作品谈理解并有所认识,4分;语言通顺,3分。

11.(5分)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修饬矣。 (“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可断可不断)附:文言译文(一)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

王肃年少时聪明善辩,阅读经籍史书,有着远大的志向。事奉萧赜,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等。

王肃自称《礼记》《易经》是他的。

3.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好了,给点分啊。



王肃文言文答案
(1)B、劝:受到勉励.译文:做官的思想就会受到鼓励.(2)①表现的是简政措施;⑤表现的是 *** 要重视信用;⑥是表明减轻百姓徭役对治国的益处.(3)A、“王肃的反对而罢休,曹真专权后和王肃关系也很紧张”错误,从原文第二段的具体内容可以得知,是曹爽专权后和王肃关系紧张.故选A.(4)①禄厚:俸禄丰厚;费鲜:开支...

鲁肃字子敬文言文答案
仓促 C.乘犊车,从吏卒 从:随从 D.目使之去 目:用眼睛示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3分)A.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

《魏书˙王肃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翻译)
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文言文阅读答案带翻译
10、B(A、盛文肃没有看诗;C、得到的答复与自己的推测大相径庭;D、御史揭发的是夏有章)附译文:译文:盛文肃以尚书右丞的身份为扬州知州,简静持重,对人少有称许。其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擢授郑州推官,路过扬州,文肃忽然称赏他有才能风度,第二天设宴招待他。有人对有章说:“盛公还...

鲁肃代周瑜阅读答案
(2)从这个文言文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我们不能以旧眼光来待人,应该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别人,这样才可以观察到一个变化的人。原文: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

中考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1. 中考课外文言文五篇(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附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 (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孙吴四英将文言文答案
1. 文言文《孙吴四英将》解析,嘿嘿 原文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孙权曰:"肃才宜佐时...

文言文考题
1. 初一下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一、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 犬吠(feì)可爱者甚蕃(fán) B 伸颈(jìng) 沿溯(sù)阻绝C 亵(xiè) 飞漱(sù)其间 D 少顷(qǐng) 绝巘(yǎn)多生怪柏 二、加黑字注音有误的是( ):A 桓侯不应(yìng) 陶后鲜有闻(xiǎn) B解(xiè)狐 属引凄异(shǔ...

三字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文言文 三篇 翻译及其阅读答案 第一篇 1、解释下列加点字(括号前一个字) 在京师诸(几个 )塔中最高 人怪(感到奇怪)而问之(这件事) 2、翻译下列句子 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看着它不正并且向西北歪斜 吹之不百年,当正也---风吹它,不用一百年,会正的 3、“人怪而问之”,写众人的疑问,其目的...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1) 良多趣味(真的,实在) (2)林寒涧肃(寂静)(3)属引凄异(连接)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树,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2. 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