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壳之少女》英文版的艰难发行过程说起,聊一聊个人对游戏本地化的看法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本文主要内容出自笔者的知乎回答 丁兆驿:如何理解游戏的本地化?,有改动)

《Kara no Shōjo》,中文名《壳之少女》,这款在日本和大陆相对小众的galgame,却在最大的visual novel英语交流社区VNDB上,与《fate stay night》和《clannad》等作品并列人气榜首页,即便其最早的英语版本连声优配音都没有。

对于这个游戏能上VNDB人气榜首页,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其意义。VNDB,全称为The Visual Novel Database,是全世界最大的Visual Novel英语交流社区,现有12万注册用户,网站号称其有着全世界最全的Visual Novel的英语版本信息,现已统计近两万多部作品。在这样的作品中,《壳之少女》能脱颖而出,其难度可见一斑。

《壳之少女》在欧美visual novel爱好者里有着众多受众,并且评价也很高,这在个人看来是个不小的惊喜。相对的,这款游戏在国内大型ACG交流网站Bangumi的排名就没有这么高。

这款游戏在英语地区流行的原因,除了包含日系推理要素的英语语言游戏异常稀缺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游戏的本地化工作非常到位。

接下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专门针对英语市场的,卖官方英文galgame的网站——mangagamer.com/。这个网站原先是由overdrive社开拓海外市场所建造的,为了分摊成本,于是又拉了几个游戏公司,一块开卖本地化的galgame。

overdrive社作品《kira☆kira》海报

度过困难的起步期后,mangagamer成功的在英语地区打出来一片市场,并靠着其影响力,拉拢到一批日本本地的galgame公司参与到海外市场的开发,其中包括《壳之少女》的制作商Innocent Grey。

Innocent Grey(以下简称IG社)是一家专门制作galgame的公司,最早凭借一部《恋狱月狂病》,以其独特的和风和猎奇推理的风格在业界崭露头角。

IG社在加入mangagamer之后,打算将其旗下最出色的作品《壳之少女》发售一部英文版。但是最困难的问题出现了——游戏摆在那,找谁翻译啊?

最早的时候mangagamer是找的日本人做的英文翻译,结果因为翻译质量太差,被一群欧美死宅喷的妈都不认识,后来不得不外包给专门的英语翻译承办。

而IG社是个小公司,本身难以承担专业翻译公司高昂的费用,但是又不能直接投放日文版售卖。最后,IG社将目光放在了一个名叫“TLWiki”的民间组织。

跟国内的“汉化组”类似,在欧美,也有许多的“fan translation group”存在。这些“民间英化组”是由一些游戏粉丝构成,为了更好的宣传游戏,这些人会将游戏里面的文本翻译成英文,用于私下传播。其中“TLWiki”是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galgame“英化组”,曾经参与过《chaos;head》,《remember11》等作品的翻译。

TLWiki拿到IG社的合同的时候,并没有爽快地接下单子。相反,很长时间这个英化组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这也不难理解,一个民间游戏粉丝团体,突然收到一家来自海外的,之前并没有任何交集的商业公司的合同,很难不去怀疑这家公司背后有没有其他的算计——谁知道这家会不会是来蹭白食的,甚至会不会是来钓鱼执法的?

直到通过mangagamer中介,TLWiki确认IG社确实有开拓海外市场的打算,才接下了这个颇有风险的单子,跟mangagamer一齐参与到游戏的本地化工作中。

解决了翻译的问题,IG社又开始面临另一个难题。

在日本,游戏公司想要找声优参与游戏配音,是要跟专门的声优事务所签合同的。一般这类合作合同里,声优公司会保留其声优产品的所有权,并且不允许声优产品未经允许用于其他的商业用途。

换句话说,游戏公司想要拿着声优参与的作品售卖海外版本,是需要声优事务所点头的,除非游戏公司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就已经讨论好海外版的相关事宜。很明显,一个galgame小厂当初不可能想到,将来有一天这游戏要卖给美国佬。

眼看翻译工作就要完成了,跟声优事务所的协商却迟迟没有进展,IG社咬了咬牙,做了个极为大胆的决定——不是不能用声优嘛,那干脆把配音全砍了!开卖non-voice edition!

是的,不论是角色之间的对话,还是H配音,通通都没留下,谁敢想一部2008年出的galgame,竟然要自废武功,阉割成上世纪的sound novel。

终于,经历千辛万苦,2011年6月29日,堪称史上最强大的“阉割版”游戏开卖了。这时,距离这游戏的日版发行时间,已经过去了3年之久。

《壳之少女》美版的普通版盒装。

好在游戏的反响挺不错。虽然没能查到具体的销量,但是看到IG社之后还出了《恋狱月狂病》和《虚之少女》的美版,估计IG社在其中还是捞了把油水的。IG社后续也解决了声优的问题,配发了《壳少》的声音补丁(不过,这又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两年......)。

尽管游戏本身的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个游戏的本地化结局倒是不错,欧美玩家拿到了游戏的官方英语版本(虽然开始的版本没有配音,应该挺不爽的...),参与本地化的三方也都拿到了好处,皆大欢喜。

现在回看这个游戏的游戏本地化,真可以说是步步惊险,说是走钢丝一点都不为过。

如果mangagamer没有打开英语市场,《壳之少女》的本地化就无从谈起;

如果IG社没有进军海外的打算,毕竟开拓海外市场风险巨大,偏安日本一隅未尝不可;

如果TLWiki为了规避风险没有接下翻译,IG社很可能因此也会放弃该作的翻译;

如果声优事务所的问题没有得以解决,那么后续作品的发布估计也会遥遥无期;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岔子,这游戏的英文版,估计只有黄了的份。

甚至连结局都好似上天眷顾一样,本来欧美地区visual novel爱好者群体并不算主流,其是否有能撑起一部galgame的英文化成本的规模,谁心里也没有数。

《g线上的魔王》steam销量合计,不到一万的销量以及较低的价格能否抵消游戏的翻译成本,我反正是不信的......

近年来,随着中文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注意到这个有待开发的新兴市场,于是开始着手进行旗下游戏的本地化,给游戏提供中文语言甚至中文配音。

这是个好事情,绝大多数玩家并没有足够的外语阅读能力,如果游戏能够提供中文语言的选项,对于这些人群将是极大的便利;就算对于有外语能力的玩家来说,多一个选项总归也比没有强。

但是有一些玩家,不知道是不是过于着急的缘故,对游戏本地化的流程和工作量不够了解,就对游戏开发商提出各种各样,一时难以满足的要求,有时候甚至会动用自己的权利去要挟。

虽然这已经是很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了,但我心里对这件事一直难以介怀。这也许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绝不是最好的方式,毕竟这是透支自身信誉,并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高风险行为。

没有任何事物是理所应当的。某款游戏能有出色的本地化,是因为这个地方有着足够的购买力,能够补偿本地化的成本并盈利。对于一片未知的市场,开发商如果敢于探险淘金的话,其开拓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许,但如果开发商选择观望的态度,也没有什么好指责的。

何况对于不同规模的游戏开放商以及不同的游戏类型来说,一个游戏的本地化成本也是不同的。大型开发商或许可以先承担几个本地化的亏损,但对于中小型开发者来说,销量如果没能抵消游戏本地化的成本的话,对于没有足够财力的游戏开发商来说看也许是致命的。

原先中国大陆也有许多游戏引进商,后来他们几乎全部倒闭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与其采用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不如双方都各退一步,玩家一方放弃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改为支持有中文的游戏,让更多的开发商看到这个市场的潜力,加入进来。

也许我比较理想主义,也许我很naive,但我愿意为热爱的东西付出努力。

毕竟,我一个凡世俗子,平头草民,能遇见现在所热爱的一切,本是三生有幸,哪敢奢求过多呢?

与君共勉。

文末彩蛋:

有能力的同好们,可以尝试一下一些galgame的官方英文版(不算steam版)。

为什么呢?

因为~~美~版~没~码~~

哼哼~~~

由《壳之少女》英文版的艰难发行过程说起,聊一聊个人对游戏本地化的看 ...
最后,我强烈推荐尝试官方英文版的galgame,因为相比于其他版本,它可能保留了更多原汁原味的内容。无论是为了体验独特的游戏文化,还是为了支持本地化,选择《壳之少女》英文版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毕竟,每一款精心本地化的游戏,都是开发者对全球玩家的一份诚意之作。

由《壳之少女》英文版的艰难发行过程说起,聊一聊个人对游戏本地化的看 ...
《Kara no Shōjo》,中文名《壳之少女》,这款在日本和大陆相对小众的galgame,却在最大的visual novel英语交流社区VNDB上,与《fate stay night》和《clannad》等作品并列人气榜首页,即便其最早的英语版本连声优配音都没有。对于这个游戏能上VNDB人气榜首页,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其意义。VNDB,全称为The Visual Novel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