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两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发展农业和农民增收?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6
如何促进农业发展,让农民增收

第一, 利用区域特色,发挥当地优势,促进农民增收。
乡镇党委、政府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任务繁重。只有对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只有把握区域特色,谋划当地发展方向。还要充分考虑当地条件,确定发展思路。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多作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多听取广大农民的建议,找准当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发挥当地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收。
第二, 注重经济发展,找准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农村地域各异,条件不同,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更是各有千秋。各乡镇应找准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符合农民意愿发展的产业,不可“学样板、套模式”,更不能“麻雀跟雁飞”。只有找准自己的产业,下大力气为这些产业做好扶持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几个重点方面做起,让农民创业有方向,增收有路子,致富有奔头。
第三, 鼓励和培育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农村经济,各个乡镇各有优势,各不相同。但共同的都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无论是工业型的乡镇,或者是农业种植型的乡镇、水产养殖型的乡镇,还是蔬菜栽培型的乡镇,都离不开企业的带动。因而,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村企业的加快发展,拉动了农业产业化,推进了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不但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问题,而且使他们有了可观的工资收入,关键是促进了农民收入来源的多途径增长和快速增长。
促进农民增收要落实措施注重实效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的问题,连续几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今年又对新农村建设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这些好的政策需要落到实处。我们要把认真落实这些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我市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贯彻到平常工作之中。
一是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生产发展,生产发展必须加大投入。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市、县要支持,重点在乡镇”。市、县支持,主要从放宽准入、融通资金方面。重点在乡镇,就要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引导和激励农民创业,为农民构筑创业载体。有工业优势的,可整合资源,建设工业集中区,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有种植业优势的,可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发展种植业的规模效应。有水产养殖优势的,可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扭转过去“光有组织,没有合作”的现象,形成规模化、合作化的市场效应。
二是注重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农民增收,已经从前几年的减免增收转到现在的收益增收,“多予、少取、放活”,现在的重点应该是“放活”了。结合全市农村发展的情况,为了加快农民增收,应该怎样放活呢?首先,应该从土地经营方式上放活。农村的现行状况是“家家有田”,但是我们要打破“家家种田”的局面,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让更多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也就是常说的“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其次,应从金融环境上放活。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资本是不行的,而靠农民原来种田的收益是无法办到的。城市有许多方式的抵押贷款,农村也应创新金融扶持方式,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缓解资金困难,相信农民也是讲信用的,他们会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出更大的事业。
三是创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民增收,也要创新增收途径。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多下功夫,当涂县园艺村今年创办的几十户“农家乐”,在当地“桃花节”、鲜桃“采摘节”期间,农民就增加了几十万元的收入。佳山乡、霍里镇的花卉苗圃业,发展相当迅速,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道路。大公圩的螃蟹从去年开始打入了香港市场,价格得到了成倍增长,养螃蟹的农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博望镇的机床这几年来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不仅销量上升,而且附加值大大增加,企业利润高了,在厂就业的农民职工收入也随之增加了。还有许多农民增收的新方法、新途径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开拓。只有农民增收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就成功了。

  同往年一样,今年的两会,许多代表、委员,无论是在审议报告时,还是在提案建议中,特色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现代畜牧业、小城镇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始终是热门话题。特别是促进农牧民增收成为高频率出现的话语。

  近几年我们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高院现代农牧业取得积极进展。但自然条件差,人均占有耕地少、草原沙场退化严重、农畜产品附加值低、流通渠道不畅,尤其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一家一户农牧民,抵御风险、适应市场的能力差,土地牧场给农牧民的收益并不高,直接影响农牧民增收。

  就青海而言,要增加农牧民收入就要正视问题,不回避困难,敢于实践用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跳出单纯的在农牧业内部寻找农牧民增收途径的小圈子,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理念抓农业。

  农牧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促进农牧民增收,要予以政策倾斜,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标准化农牧业和绿色无公害农牧业;站在“小城镇、大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城镇化进程,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创新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公司性农牧业,抓好先进农业公司的引进,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参与农牧业开发,加大对农牧业经营大户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展成为规范的农业公司、产业龙头,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示范园区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推广新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新方式,着力培育优势品牌,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牧民收入的大幅度提升。

  具体更多的文章,你可以参考:http://www.banyuetan.org/czht/special/DecadeMeetings/snl/nmzs/110307/31515.shtml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两年,整个国际市场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趋紧,国内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四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增产增收,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下更大的力气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政策上更加倾斜,投入上更加有力,全面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这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继续实施对主产区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要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二要大力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把粮食生产摆在突出的位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着眼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生态有保障的粮食后备产区。要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认真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认真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扶持生猪、油料、奶牛等生产的政策。要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的新形势,顺势而为地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把规模化生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特别是生猪、奶牛规模养殖要在短期内有较快发展。要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认真研究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把握产销波动规律,及时完善有关政策,健全促进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三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广开农民就业门路。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着眼于利用农业多种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鼓励优势区域发展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强园艺业、养殖业和茧丝绸等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拓展非农就业增收空间,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家庭工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要注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工工资稳步有序提高,努力让农民从农产品价格和劳动报酬中得到更多收入。 四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多种形式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近些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一些农村出现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变化,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重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各种服务组织的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试点,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支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用水管理和仓储运输等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加快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结合两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发展农业和农民增收?
要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政府工作报告什么时候发
政府工作报告在两会召开时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政府接受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建议,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进行...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形成并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的诞生过程严谨而有序。首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办公厅,甚至市政府办公厅和区政府办公室等各级政府办公机构进行初步起草和准备。经过层层审阅,这些草稿会被政府领导们仔细审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当一切准备就绪后,这份报告会在年度的两会上由政府的正职...

工作报告讨论发言稿
篇一: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发言 各位领导,与会代表: 今天,到*代表参加讨论,借这个机会,首先表达两层意思: 第一,感谢各位代表在*选区推选我为市人大代表。 第二,感谢*人民对我工作长期支持、帮助和理解。 昨天上午,听了*市长作的《工作报告》,感受很多、体会很多、启发很多。 《报告》通篇贯穿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两会与政府工作报告的关系
是紧密相关的。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和决策,往往会被反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全国两会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人民代表可以了解中国政府的工作情况,监督政府职能的履行,推进对于国家发展的决策与实施。

如何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二、三月要开两会。这是全国最大的会。会上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作政府工作报告。然后代表和委员分组讨论这个报告。对报告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其中包括一些修改意见。然后选定部分代表在大会发言,提出其中重要的意见。经过大会秘书组对报告进行修改,再提交...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审议?
在政府工作报告完成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按照各自的地区或专业领域,组织成多个小组,进行深入的分组讨论和审议。他们将对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反映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深入理解和民众的需求。在接下来的重要环节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主席团会对审议过程中的报告进行严格...

全国两会发言稿 关于两会精神的发言讲话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梳理发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保”字出现122次,“稳”字出现64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35次提到就业,提出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定为1100...

急需结合两会的入党思想汇报
两会延续时间长,与会人员众多,内容涉及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每次都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论是总结去年工作,还是布置今年以及“十一五”时期任务,都全面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政府的工作报告和”十一五...

如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两会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是向代表、委员们报告 报告年(如将召开的两会就是报告2016年工作)的工作完成情况,主要指根据前一年向大会报告的下年工作安排,一年来对工作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再是下年度(2017)工作计划。代表、委员们审议,就是审查评议报告的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