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有什么?
东乡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日常习俗】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东乡族邮票东乡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
东乡族人民也很讲礼节,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讲究卫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除老年妇女外,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敬重。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保持全身洁净。每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
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宗教原因,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风俗习惯
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包办婚姻为主。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婚姻法》法定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饮食习俗】
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 东乡族手抓羊肉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东乡族热情好客,以鸡待客是东乡人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
【婚恋习俗】
东乡族婚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基本上由父母决定,男女青年不得谋面相谈,大多通过媒 东乡族少女人中间传话。一般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做见面礼。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订婚手续,即送彩礼。届时,由男方及其父亲,叔伯、媒人、陪客共携彩礼赴女家。
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茶叶、红糖、糕点等,一是经媒人事先议订的衣服,现金及耳坠、手镯等。东乡族有些山区还有订婚送馒头的习俗。男方家将当年收下的小麦磨成白面蒸成馒头,每个约1公斤,顶部预先抹点姜黄,用刀稍稍切开,蒸熟后,雪白的馒头顶部如开黄花,预示亲家来年五谷丰登。
婚礼当天,新郎与娶亲队伍来到女方家。请阿訇念结婚证词。如此婚姻才被社会所承认。到新郎家门前,新娘要由送亲的兄弟抱下马车进院子。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贺。宾客中一人带头呼“哈利”,众人和之,并按拍节击掌或拍手臂,腿弯曲成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大多为新郎英俊,新娘美丽, 东乡族婚恋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等赞美之词。
婚礼高潮期间,人们 还戏谑性地将新郎的父亲或叔伯等长辈脸上抹锅黑,翻穿羊皮袄,腰系铃铛,头顶破帽,手脚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骑毛驴“亮相”,人们称之为“戏公公”。 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新婚之夜,戏闹的小伙子们手持早已准备好的枕头,朝炕角上蒙着面纱的新娘砸去,护卫新娘的女友们则组成一道防线,将砸过来的枕头反砸过去,哄笑呼叫,场面十分热闹。然后,女友们揭去新娘面纱向众人“亮相”,并打开箱笼,出示珍贵的嫁妆。至此,夜深人静,新郎、新娘便进入洞房花烛的梦乡。
【迎客礼节】
东乡族具有注重礼节和热情好客的传统,去那里作客尤如贵客莅临,长辈要出门迎接。如果是穆斯林客人,还要互致“色俩目”问候,然后按辈分和年龄依次让进大门。客人上炕时须脱鞋,主客居中,以示首位,其余则按辈分和年龄分坐两侧。主人首先献上盖碗茶,盖碗很讲究,都是绘以飞龙、花草的细瓷烧成的,茶水清香并加以白糖或冰糖,主人不断殷勤地为客人添水,客人喝茶的短暂功夫,炸好的油香或烙好的油饼托盘而上,请客人品尝。
主人接待贵客,一般不和客人一起上炕饮茶用饭,而要站在地上烧水、倒水、端盘招待客人,主人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品尝完油香或饼之后,随之而来的“拉哈哈”,更会使客人增加食欲,“拉哈哈”是东乡族的拉面或刀切长面条,盛在碗中的面讲究放得有条理,宽细匀称,再客气的客人也得吃两碗。 另外,吃“鸡娃”是东乡族招待客人的盛宴。东乡族人吃鸡十分讲究,鸡宰完煮熟,分成十三块,要求分得恰如其分,以鸡尾最为贵重,必须给最年长或最尊贵的客人食用,这是对客人最大的敬意。男客由男主人陪伴,妇女要退避,女客要主人坐陪。
东乡族招待客人还吃手抓羊肉,吃肉的方式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叫“平和”。首先,了解哪家出售羊,再确定时间,推出一位茶饭手艺好的人家作东道主。羊煮熟后,由执刀者将羊的各个部位分得公平合理,肥瘦搭配,即便是由大到小的羊尾也要根据来客人数适当分割,首先由长辈动手“口到”(吃),然后大家就可以围坐在炕桌边饮茶吃肉了。吃手抓羊肉过程中,东道主把汕香和饭亦端了上来,真诚地请来客尽情享用。待客时,对有名望的客人忌直呼其名,而要以其祖籍的地名、村名称呼、或用其他尊称,否则就是不礼貌。 不论来客的多少,主人在地与招呼客人时,总是把客人的鞋放好。客人下炕时;主人主动俯首取鞋,为客人提供方便。客人告别时,主人会谦虚地说“茶饭做得不好,请不要见笑”。并将家中土特产让客人带点尝尝。
东乡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日常习俗】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东乡族邮票东乡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
东乡族人民也很讲礼节,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讲究卫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除老年妇女外,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敬重。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保持全身洁净。每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
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宗教原因,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风俗习惯
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包办婚姻为主。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婚姻法》法定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饮食习俗】
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 东乡族手抓羊肉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东乡族热情好客,以鸡待客是东乡人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
【婚恋习俗】
东乡族婚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基本上由父母决定,男女青年不得谋面相谈,大多通过媒 东乡族少女人中间传话。一般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做见面礼。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订婚手续,即送彩礼。届时,由男方及其父亲,叔伯、媒人、陪客共携彩礼赴女家。
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茶叶、红糖、糕点等,一是经媒人事先议订的衣服,现金及耳坠、手镯等。东乡族有些山区还有订婚送馒头的习俗。男方家将当年收下的小麦磨成白面蒸成馒头,每个约1公斤,顶部预先抹点姜黄,用刀稍稍切开,蒸熟后,雪白的馒头顶部如开黄花,预示亲家来年五谷丰登。
婚礼当天,新郎与娶亲队伍来到女方家。请阿訇念结婚证词。如此婚姻才被社会所承认。到新郎家门前,新娘要由送亲的兄弟抱下马车进院子。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贺。宾客中一人带头呼“哈利”,众人和之,并按拍节击掌或拍手臂,腿弯曲成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大多为新郎英俊,新娘美丽, 东乡族婚恋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等赞美之词。
婚礼高潮期间,人们 还戏谑性地将新郎的父亲或叔伯等长辈脸上抹锅黑,翻穿羊皮袄,腰系铃铛,头顶破帽,手脚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骑毛驴“亮相”,人们称之为“戏公公”。 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新婚之夜,戏闹的小伙子们手持早已准备好的枕头,朝炕角上蒙着面纱的新娘砸去,护卫新娘的女友们则组成一道防线,将砸过来的枕头反砸过去,哄笑呼叫,场面十分热闹。然后,女友们揭去新娘面纱向众人“亮相”,并打开箱笼,出示珍贵的嫁妆。至此,夜深人静,新郎、新娘便进入洞房花烛的梦乡。
【迎客礼节】
东乡族具有注重礼节和热情好客的传统,去那里作客尤如贵客莅临,长辈要出门迎接。如果是穆斯林客人,还要互致“色俩目”问候,然后按辈分和年龄依次让进大门。客人上炕时须脱鞋,主客居中,以示首位,其余则按辈分和年龄分坐两侧。主人首先献上盖碗茶,盖碗很讲究,都是绘以飞龙、花草的细瓷烧成的,茶水清香并加以白糖或冰糖,主人不断殷勤地为客人添水,客人喝茶的短暂功夫,炸好的油香或烙好的油饼托盘而上,请客人品尝。
主人接待贵客,一般不和客人一起上炕饮茶用饭,而要站在地上烧水、倒水、端盘招待客人,主人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品尝完油香或饼之后,随之而来的“拉哈哈”,更会使客人增加食欲,“拉哈哈”是东乡族的拉面或刀切长面条,盛在碗中的面讲究放得有条理,宽细匀称,再客气的客人也得吃两碗。 另外,吃“鸡娃”是东乡族招待客人的盛宴。东乡族人吃鸡十分讲究,鸡宰完煮熟,分成十三块,要求分得恰如其分,以鸡尾最为贵重,必须给最年长或最尊贵的客人食用,这是对客人最大的敬意。男客由男主人陪伴,妇女要退避,女客要主人坐陪。
东乡族招待客人还吃手抓羊肉,吃肉的方式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叫“平和”。首先,了解哪家出售羊,再确定时间,推出一位茶饭手艺好的人家作东道主。羊煮熟后,由执刀者将羊的各个部位分得公平合理,肥瘦搭配,即便是由大到小的羊尾也要根据来客人数适当分割,首先由长辈动手“口到”(吃),然后大家就可以围坐在炕桌边饮茶吃肉了。吃手抓羊肉过程中,东道主把汕香和饭亦端了上来,真诚地请来客尽情享用。待客时,对有名望的客人忌直呼其名,而要以其祖籍的地名、村名称呼、或用其他尊称,否则就是不礼貌。 不论来客的多少,主人在地与招呼客人时,总是把客人的鞋放好。客人下炕时;主人主动俯首取鞋,为客人提供方便。客人告别时,主人会谦虚地说“茶饭做得不好,请不要见笑”。并将家中土特产让客人带点尝尝。
畲族人有什么风俗习惯?
一、习俗 1、婚姻 在畲族社会里,无儿的家庭多行招赘,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这样维持几年之后,才...
大家来说一说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呢
大家好哇,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潮汕地区,这里靠近海边,有着丰富的美食,小吃尤多,富有地方风味和美食特色,以及有着有趣的过年特色风俗,下面我给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家乡的年味美食以及特色风俗吧。 年味美食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特色小吃,丰富多样,也代表了当地的习俗。而潮汕地方更是有很多精致、有特色、美味的小吃...
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 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仡佬族人创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 衣食住行与山林息息相关, 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有些人家对古树巨石顶礼膜拜, 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献酒、肉、糍粑祭奠, 祈保子孙安康。每逢旱、...
在你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请写一写。
2、抲年鬼 旧时,浙江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抲年鬼”的风俗。“抲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抲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抲年鬼”者,都为街头乞丐或无业游民,头戴...
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
瑶族的习俗特点
瑶族的风俗特点如下:1、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和红薯为主。2、瑶族的房屋建筑因地而异,形式多样。3、瑶族男女都喜欢蓄长发等。4、瑶族的婚姻风俗是嫁女又嫁郎。5、瑶族人喜欢唱歌,如:堂歌,打铜鼓、抛绣球等。6、丧葬风俗上多实行土葬,现在实行殡葬改革,试行火葬等。
列举一下过年的时候家乡有啥好的风俗习惯呢?
我家乡在河南豫东平原,过年有很多风俗习惯,大体说来进入腊月就开始有“年味”了,小孩子开始放鞭炮,二十三要打扫房间,送灶神上天,二十三到除夕之间要置办年货,蒸肉包、枣山(主要是供奉先人用)、炸油条等,除夕上午要出族里墓地“请神”(即请逝去的先人回家过年),然后要在中堂挂上写着祖先牌位的...
土族风俗
多年来,土著人一直在为争取留在祖先的土地上、拥有自然资源和传统生活方式而进行斗争。1923年,加拿大易洛魁6个部落的原住民代表到日内瓦,要求出席国际联盟的会议 土族的婚礼和习俗 土族的婚礼和习俗 结婚前一天,男方在下午请两名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纳什金(即娶亲者)带上娶亲的礼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装、首饰,拉...
苗族生活习俗
只要你为首族人民做了好事,逢年过节,或是遇到结婚造房,他们就把你请到家里,杀鸡宰鸭,款待一番。吃饭时,由家长成同族中最有威望者用筷子把鸡、鸭心拈给你。但是,你不能马上吃掉,必须按苗家的风俗习惯,同在席的老人分享。否则,你就失去了苗族人民的信任。在苗寨,有时会看到一对对青年男女...
我要民间习俗资料(简单一点的)
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返回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