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棍.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3
飞棍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
  就是一种幻像!!

  飞棍(RODS)”,一种神秘物体,在人们眼里它来无影去无踪。说它是昆虫,它却拥有160公里的飞行时速;说它是一种飞行器,它却拥有扑动的翅膀和惊人的智能……

  “飞棍”,一种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最近在世界各大网站、媒体频频“曝光”,成为UFO迷们争相探听的热门话题。

  “飞棍”真的有那么神秘吗?其实,人人都可以拍“飞棍”的。


  【飞棍之谜】


  在揭开飞棍之谜前,先来回顾一下飞棍之谜的起因。

  早在1994年,美国独立电视制片人朱斯·伊斯加米拉,就在新墨西哥州罗兹威尔以南拍摄到了一段16分钟的影片,而那里恰巧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飞碟的地方。

  朱斯在所拍摄的录像带上,发现有些不寻常的东西飞过天空。最初朱斯以为可能是飞鸟,但随着一遍遍地重放那段影片,他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从外观上看,朱斯发现的这些东西与张赫宾和王琳后来所拍摄到的物体十分接近,它是圆柱状的物体,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由于这种物体的形状像一根棍子,朱斯就将它命名为“飞棍”。

  朱斯介绍说,起初我以为是鸟,或者是小虫子,因为旁边有很多鸟和飞虫飞来飞去。

  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朱斯开始求教于科学家们,科学家们对于这种物体也无法得出进一步的解释。尽管一些科学家无法解释飞棍究竟是什么物种,但人们却不能排除飞棍是一种人类未知的昆虫。

  朱斯并没有放弃,他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去,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后朱斯陆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录像带,它们是由一些不明飞行物爱好者所拍摄到的。经过仔细地归纳分析,朱斯等人发现,飞棍几乎无处不在,不论是天空、大海,还是树丛,室内都曾经出现它的身影;此外,飞棍这个外形呈圆柱状的物体,身长相差很大,从各地拍摄到的画面来看,它的长度从10厘米到30多米不等。

  1994年,朱斯收到了一盘来自墨西哥的录像带,它可以说是拍摄飞棍的经典之作。画面的拍摄地点是在墨西哥的一个山谷。这个山谷深1500米,洞口直径50米,山洞的走向与地面垂直,洞口相对狭窄,越往深处越宽阔,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质现象。由于这个山谷里栖息了很多燕子,人们也把它叫做燕子谷。每年这个山谷都聚集了一些特技跳伞的爱好者,马克·李奇则专门负责拍摄那些运动员漂亮的特技动作。就是在那里,他也拍摄到了飞棍。

  像任何一位拍摄到飞棍的摄影者一样,马克开始也不相信能拍摄到了一种神秘的物种,但当他浏览完自己所有拍到的画面时,他才发现自己不相信已经是不可能了。“后来我又多次拍到了它们。它们到底是什么?”

  通过马克拍摄到的画面,我们可以清楚地辨别出飞棍与燕子以及昆虫之间的区别。而在其中的一组画面里,我们可以看见飞棍在刻意避开跳伞者,避免与他们接触,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说明了飞棍是有智力的。

  飞棍如果是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话,那么为什么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发现它的活体或是尸体呢?另外,飞棍的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160公里,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是能够达到这种速度。如果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这种生物的话,为什么我们在电影胶片和照片中,都没有找到关于飞棍的记录?

  如果飞棍是一种飞行器,它在无人操纵的条件下,却能自由规避前方障碍物,这又将怎样解释呢?在我们人类所有发明出来的飞行器中,从来没有一个如此小的飞行器能拥有如此之高的智能。

  它们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是一种来自外太空的高智能飞行器?至今还没有人能给飞棍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多方描述】

  西湖边偶然拍下“飞棍”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2年的阴历八月十六,即中秋节次夜。当晚杭州一名生态动态摄像师祝辰洲,在西湖边拍摄“满月下的鸬鹚”。像往常一样,他顺便拍了一段月亮的特写,不经意间,他发现月亮“中间”有一只小鸟瞬间飞过,当时他也并不为意,只感到是个难得一遇的镜头。

  今年4月,一位北京来的朋友看了这段片子后,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他认为,那飞过月亮的就是传说中的“飞棍”!这位朋友恰好看过《探索·发现》栏目3月初播出的一部关于《飞棍:未被公开的UFO档案》的片子,以及美国《神秘的飞棍》录像。

  “飞棍”?对于祝辰洲来说,还是个头一回听说的新名词。但在朋友有鼻子有眼的描述下,祝辰洲也对“飞棍”迸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上网搜到了500余项符合“飞棍”的查询结果,如果输入英文“flyingrods”,更是跳出了43.5万项之多的相符查询结果,还有一个专门的“flyingrods”网站。

  各大网站、媒体中关于“飞棍”的描述

  ★神秘的飞棍

  RODS,一种神秘物体,在人们眼里它来无影去无踪。

  ★不速之客

  2002年秋,一家影视公司在北京云居寺风景区拍摄纪录片时,发现一些闪亮的物体在画面上飞来飞去,速度非常之快,只能在每帧画面上才能看清楚。

  两年后,同样神秘的物体在故宫出现(见上图)。能清晰地看出那个物体是一个白色、有三对对称翅膀、像昆虫一样的物体。

  其实,早在1994年,美国独立电视制片人朱斯·伊斯加米拉就在新墨西哥州罗兹威尔以南拍摄到这种物体,那里恰巧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飞碟的地方。在朱斯的录像带上,发现有些不寻常的东西飞过天空。最初朱斯以为是飞鸟,但经研究发现,这些东西速度非常快,如果不是借助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肉眼根本看不见。朱斯将它命名为“飞棍”(Rods)。

  ★未解之谜

  “飞棍”如果是自然界中一种生物,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人发现它的活体或尸体?“飞棍”的飞行时速为160公里,自然界中没有一种生物能达到这速度。如果“飞棍”是一种飞行器,那它在无人操纵的条件下,怎么能自由规避前方障碍物?“飞棍”会不会是来自外太空的高智能飞行器?至今,科学家也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拍到“飞棍”啦!!!

  我本以为是曝光问题,看了电视才知道原来是“飞棍”!

  ★反应到底多快

  “飞棍”的反应到底能有多快?是像蝙蝠那样靠声波回射还是有视力呢?我敢肯定的是,“飞棍”的反应与它的自身速度成正比,我肯定,飞棍不是由别的什么进化来的。

  ★我哥哥曾经被“飞棍”袭击。

  那时去逛街,一个白色物体快速飞过我哥哥脸上,速度很快,转身一看,我哥哥脸上流血。我怀疑是“飞棍”!

  ★《别了,温哥华》的第20集,第23分52秒,有飞棍经过画面!是从右向左的。大家可以去找找,一定要从片头曲开始计算时间!

  【破解证据】


  【破解证据一:实践篇】

  ★A、用1/45秒速度捕捉到了多翅膀“飞棍”

  ★B、用后帘同步闪光拍摄,拍到的“飞棍”和它的制造者——蜜蜂。1/45秒拍出的是“飞棍”,在拍摄结束时闪光灯用大约1/1000秒凝固了蜜蜂的真实形态。

  这证明飞行中的昆虫(蜜蜂)完全可以在较慢的快门速度情况下曝光成“飞棍”样物体,也知道了蜜蜂可以在1/45秒之内扑翼6次。

  【破解证据二:推理篇】

  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中的“飞棍”,互相是几乎没有重叠的,根据屏幕显示得知,拍摄时的光圈为2.8,自动白平衡,增益为零,快门1/60秒。

  首先了解一下摄像知识: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速度拍摄的,最常用的应该是1/50或1/60秒。也就是说,如果一部摄像机以每帧1/60秒帧的速度拍摄,那么在每一秒钟,摄像机拍摄了一个物体的25个1/60秒的瞬间,同时也有25个约1/40秒时间是没有拍摄的空格。我们先假设如果是一个点状物体,以高速运行时在摄像机上留下的轨迹应该是一段线条(约1/60秒移动的轨迹)和一段空格(约1/40秒移动的距离)。我们从世乒赛录像的每帧画面上就可以找到乒乓球运行的轨迹,乒乓球已经被拍成了长条状,并且经过一点距离,又出现一个长条,这就是无翼“飞棍”。

  再看看有翼“飞棍”。首先,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是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飞棍”只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运行:每秒钟25次的步进式飞行,它还能感知摄像机快门的开/闭时间,在摄像机快门打开的时候停止运动或缓慢运动,而在摄像机快门关闭即空场的时候高速运行。

  ★B、在1/60秒的曝光时间内,有一个小小的飞虫扑翼两次并划出一道轨迹,虫子的飞行速度几乎是匀速的。 如果A成立,那么有理由相信摄像机与“飞棍”是同谋了。

  所以结论B恰恰是“飞棍”惟一合理解释。因此建议拍到过“飞棍”的朋友,察看一下当时的快门速度吧。 再反问一句,自认为拍摄到“飞棍”的人,你怎么就认定用1/60秒凝固了一个高速运行镜头的实体?这一点也正是被绝大部分“飞棍”爱好者忽略的问题。

  回头看看所有的“飞棍”图片,特别是摄像的每一帧图像,就会发现都是符合乒乓轨迹特点的,而“飞棍”翅膀的产生也可以看一段动画示意(可以在网站nature-eye.com看到)。

  【破解证据三:解释篇】

  现在逐条解释一下总结出来的“飞棍”十大特点:

  ★1、从未被肉眼看见。肉眼不能看见有几种可能,如: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极高速运行,全透明等,但大家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就是看到的和拍到的不一样。人眼可以很快跟踪物体飞行,并且对影像的感觉是连续的,不像摄像机是一帧帧拍摄的,所以,人眼可以准确感觉到飞行的小虫,而摄像机拍出的就可能是“飞棍”和“无翼飞棍”。

  ★2、在大量影视片和少量照片中出现。影视片仅仅是在逐帧或极慢速播放时才能看见。“飞棍”拍摄需要“撞”上,所以影视片中被“撞”的机会要比照片多许多,另外,由于一般“飞棍”掠过画面都是以帧来计数的,正常播放在画面上仅仅是一闪而过,人眼很难看清。而逐帧播放时,“飞棍”就出现了。其实,只要正常播放,“飞棍”给人的感觉就是虫!

  ★3、高速飞行,据称有人计算出飞棍时速达到160公里/小时至10000公里/小时。对于一个肉眼没有看到过的,离镜头有多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仅根据拍摄帧数——一个时间参数就算出的速度怎么能作数。那么我如果拍摄一只小鸟,掠过月亮停在一棵树上,是否我就能够算出小鸟从月亮飞到地球的速度呢。

  ★4、具有智能,飞行中可以避开障碍物。虫子或小鸟当然会避开障碍物了。

  ★5、有两种形式,对称翼式“飞棍”和不对称翼式“飞棍”,翅膀的数量是从两对到无数对不断变化。如果拍到的是小虫侧面,就是非对称翼式“飞棍”,如果拍到的是背部或腹部,就能出现对称翼式“飞棍”,不同曝光时间,或虫子的扑翼频率不同,就可以拍出不同对翼数的“飞棍”。

  ★6、没有一张真正清晰的照片或画面,没有任何图像显示该物体有眼睛脚爪,也没人看到它的翅膀和表皮质感。怎么可能要求一张移动轨迹照片出现质感呢!

  ★7、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昆虫、小鸟当然无处不在。

  ★8、从未有活体或尸体被发现。昆虫、小鸟死了后也不可能被拍成“飞棍”。

  ★9、照片、单帧画面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照片、摄像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未经伪造加工的影像就是完全真实的影像”吗?这正是摄像机、照相机跟人们开的玩笑。同样真实的影像还有“火棍”——汽车灯光轨迹,大家看到的就应该比较多了。

  ★10、从未被跟踪拍到。如果被跟踪,拍出来的就是一只小虫或小鸟,只有掠过镜头,拍出来的才有可能是“飞棍”。

“飞棍(RODS)”,一种神秘物体,在人们眼里它来无影去无踪。说它是昆虫,它却拥有160公里的飞行时速;说它是一种飞行器,它却拥有扑动的翅膀和惊人的智能……
“飞棍”,一种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最近在世界各大网站、媒体频频“曝光”,成为UFO迷们争相探听的热门话题。
“飞棍”真的有那么神秘吗?其实,人人都可以拍“飞棍”的。
下面,是杭州摄影师祝辰洲道破“飞棍”内幕:
根据外界种种关于“飞棍”的描述,祝辰洲综合了“飞棍”十大特点,再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与专业知识,把“飞棍”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

破解证据一:实践篇

A、用1/45秒速度捕捉到了多翅膀“飞棍”
B、用后帘同步闪光拍摄,拍到的“飞棍”和它的制造者——蜜蜂。1/45秒拍出的是“飞棍”,在拍摄结束时闪光灯用大约1/1000秒凝固了蜜蜂的真实形态。
这证明飞行中的昆虫(蜜蜂)完全可以在较慢的快门速度情况下曝光成“飞棍”样物体,也知道了蜜蜂可以在1/45秒之内扑翼6次。

破解证据二:推理篇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中的“飞棍”,互相是几乎没有重叠的,我们根据屏幕显示得知,拍摄时的光圈为2.8,自动白平衡,增益为零,快门1/60秒。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摄像知识: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速度拍摄的,最常用的应该是1/50或1/60秒。也就是说,如果一部摄像机以每帧1/60秒帧的速度拍摄,那么在每一秒钟,摄像机拍摄了一个物体的25个1/60秒的瞬间,同时也有25个约1/40秒时间是没有拍摄的空格。我们先假设如果是一个点状物体,以高速运行时在摄像机上留下的轨迹应该是一段线条(约1/60秒移动的轨迹)和一段空格(约1/40秒移动的距离)。我们从世乒赛录像的每帧画面上就可以找到乒乓球运行的轨迹,乒乓球已经被拍成了长条状,并且经过一点距离,又出现一个长条,这就是无翼“飞棍”。
再看看有翼“飞棍”。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是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飞棍”只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运行:每秒钟25次的步进式飞行,它还能感知摄像机快门的开/闭时间,在摄像机快门打开的时候停止运动或缓慢运动,而在摄像机快门关闭即空场的时候高速运行。
B、在1/60秒的曝光时间内,有一个小小的飞虫扑翼两次并划出一道轨迹,虫子的飞行速度几乎是匀速的。 如果A成立,那么有理由相信摄像机与“飞棍”是同谋了。
所以结论B恰恰是“飞棍”惟一合理解释。因此建议拍到过“飞棍”的朋友,察看一下当时的快门速度吧。 再反问一句,自认为拍摄到“飞棍”的人,你怎么就认定用1/60秒凝固了一个高速运行镜头的实体?这一点也正是被绝大部分“飞棍”爱好者忽略的问题。
回头看看所有的“飞棍”图片,特别是摄像的每一帧图像,就会发现都是符合乒乓轨迹特点的,而“飞棍”翅膀的产生也可以看一段动画示意(可以在网站nature-eye.com看到)。

破解证据三:解释篇

现在我们逐条解释一下总结出来的“飞棍”十大特点:
1、从未被肉眼看见。肉眼不能看见有几种可能,如: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极高速运行,全透明等,但大家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就是看到的和拍到的不一样。人眼可以很快跟踪物体飞行,并且对影像的感觉是连续的,不像摄像机是一帧帧拍摄的,所以,人眼可以准确感觉到飞行的小虫,而摄像机拍出的就可能是“飞棍”和“无翼飞棍”。
2、在大量影视片和少量照片中出现。影视片仅仅是在逐帧或极慢速播放时才能看见。“飞棍”拍摄需要“撞”上,所以影视片中被“撞”的机会要比照片多许多,另外,由于一般“飞棍”掠过画面都是以帧来计数的,正常播放在画面上仅仅是一闪而过,人眼很难看清。而逐帧播放时,“飞棍”就出现了。其实,只要正常播放,“飞棍”给人的感觉就是虫!
3、高速飞行,据称有人计算出飞棍时速达到160公里/小时至10000公里/小时。对于一个肉眼没有看到过的,离镜头有多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仅根据拍摄帧数——一个时间参数就算出的速度怎么能作数。那么我如果拍摄一只小鸟,掠过月亮停在一棵树上,是否我就能够算出小鸟从月亮飞到地球的速度呢。
4、具有智能,飞行中可以避开障碍物。虫子或小鸟当然会避开障碍物了。
5、有两种形式,对称翼式“飞棍”和不对称翼式“飞棍”,翅膀的数量是从两对到无数对不断变化。如果拍到的是小虫侧面,就是非对称翼式“飞棍”,如果拍到的是背部或腹部,就能出现对称翼式“飞棍”,不同曝光时间,或虫子的扑翼频率不同,就可以拍出不同对翼数的“飞棍”。
6、没有一张真正清晰的照片或画面,没有任何图像显示该物体有眼睛脚爪,也没人看到它的翅膀和表皮质感。怎么可能要求一张移动轨迹照片出现质感呢!
7、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昆虫、小鸟当然无处不在。
8、从未有活体或尸体被发现。昆虫、小鸟死了后也不可能被拍成“飞棍”。
9、照片、单帧画面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照片、摄像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未经伪造加工的影像就是完全真实的影像”吗?这正是摄像机、照相机跟人们开的玩笑。同样真实的影像还有“火棍”——汽车灯光轨迹,大家看到的就应该比较多了。
10、从未被跟踪拍到。如果被跟踪,拍出来的就是一只小虫或小鸟,只有掠过镜头,拍出来的才有可能是“飞棍”。

介绍大家看看飞棍”解密之——浙江电视台《纪录》专题片:
这个是 Windows Media Player 影片,点击播放
mms://link.neteye.cn/czyasf/zjtv-feigun.wmv

“飞棍(RODS)”,一种神秘物体,在人们眼里它来无影去无踪。说它是昆虫,它却拥有160公里的飞行时速;说它是一种飞行器,它却拥有扑动的翅膀和惊人的智能……

“飞棍”,一种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最近在世界各大网站、媒体频频“曝光”,成为UFO迷们争相探听的热门话题。

“飞棍”真的有那么神秘吗?其实,人人都可以拍“飞棍”的。

飞棍之谜

在揭开飞棍之迷前,先来回顾一下飞棍之迷的起因.

早在1994年,美国独立电视制片人朱斯·伊斯加米拉,就在新墨西哥州罗兹威尔以南拍摄到了一段16分钟的影片,而那里恰巧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飞碟的地方。

朱斯在所拍摄的录像带上,发现有些不寻常的东西飞过天空。最初朱斯以为可能是飞鸟,但随着一遍遍地重放那段影片,他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从外观上看,朱斯发现的这些东西与张赫宾和王琳后来所拍摄到的物体十分接近,它是圆柱状的物体,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由于这种物体的形状像一根棍子,朱斯就将它命名为“飞棍”。

朱斯介绍说,起初我以为是鸟,或者是小虫子,因为旁边有很多鸟和飞虫飞来飞去。

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朱斯开始求教于科学家们,科学家们对于这种物体也无法得出进一步的解释。尽管一些科学家无法解释飞棍究竟是什么物种,但人们却不能排除飞棍是一种人类未知的昆虫。

朱斯并没有放弃,他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去,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后朱斯陆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录像带,它们是由一些不明飞行物爱好者所拍摄到的。经过仔细地归纳分析,朱斯等人发现,飞棍几乎无处不在,不论是天空、大海,还是树丛,室内都曾经出现它的身影;此外,飞棍这个外形呈圆柱状的物体,身长相差很大,从各地拍摄到的画面来看,它的长度从10厘米到30多米不等。

1994年,朱斯收到了一盘来自墨西哥的录像带,它可以说是拍摄飞棍的经典之作。画面的拍摄地点是在墨西哥的一个山谷。这个山谷深1500米,洞口直径 50米,山洞的走向与地面垂直,洞口相对狭窄,越往深处越宽阔,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质现象。由于这个山谷里栖息了很多燕子,人们也把它叫做燕子谷。每年这个山谷都聚集了一些特技跳伞的爱好者,马克·李奇则专门负责拍摄那些运动员漂亮的特技动作。就是在那里,他也拍摄到了飞棍。

像任何一位拍摄到飞棍的摄影者一样,马克开始也不相信能拍摄到了一种神秘的物种,但当他浏览完自己所有拍到的画面时,他才发现自己不相信已经是不可能了。“后来我又多次拍到了它们。它们到底是什么?”

通过马克拍摄到的画面,我们可以清楚地辨别出飞棍与燕子以及昆虫之间的区别。而在其中的一组画面里,我们可以看见飞棍在刻意避开跳伞者,避免与他们接触,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说明了飞棍是有智力的。

飞棍如果是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话,那么为什么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发现它的活体或是尸体呢?另外,飞棍的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160公里,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是能够达到这种速度。如果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这种生物的话,为什么我们在电影胶片和照片中,都没有找到关于飞棍的记录?

如果飞棍是一种飞行器,它在无人操纵的条件下,却能自由规避前方障碍物,这又将怎样解释呢?在我们人类所有发明出来的飞行器中,从来没有一个如此小的飞行器能拥有如此之高的智能。

它们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是一种来自外太空的高智能飞行器?至今还没有人能给飞棍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由于摄像设备本身的取像频率较慢,是它们实际上并不能很忠实的反映出拍摄的图象,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光学假象.如果再加上长焦镜头进行远拍的话,可能飞棍还会变大.

而人的眼睛相对于摄像设备而言更加灵敏,所以,在我们眼里,那些只是普通飞虫.

但是到了相对不灵敏的设备里,它们就成了一根棍,事实上,很多快速飞行的东西都能被拍成棍状生物。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眼看不到飞棍.

破解证据一:实践篇

A、用1/45秒速度捕捉到了多翅膀“飞棍”

B、用后帘同步闪光拍摄,拍到的“飞棍”和它的制造者——蜜蜂。1/45秒拍出的是“飞棍”,在拍摄结束时闪光灯用大约1/1000秒凝固了蜜蜂的真实形态。

这证明飞行中的昆虫(蜜蜂)完全可以在较慢的快门速度情况下曝光成“飞棍”样物体,也知道了蜜蜂可以在1/45秒之内扑翼6次。

破解证据二:推理篇

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中的“飞棍”,互相是几乎没有重叠的,根据屏幕显示得知,拍摄时的光圈为2.8,自动白平衡,增益为零,快门1/60秒。

首先了解一下摄像知识: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速度拍摄的,最常用的应该是1/50或1/60秒。也就是说,如果一部摄像机以每帧1/60秒帧的速度拍摄,那么在每一秒钟,摄像机拍摄了一个物体的25个1/60秒的瞬间,同时也有25个约1/40秒时间是没有拍摄的空格。我们先假设如果是一个点状物体,以高速运行时在摄像机上留下的轨迹应该是一段线条(约1/60秒移动的轨迹)和一段空格(约1/40秒移动的距离)。我们从世乒赛录像的每帧画面上就可以找到乒乓球运行的轨迹,乒乓球已经被拍成了长条状,并且经过一点距离,又出现一个长条,这就是无翼“飞棍”。

再看看有翼“飞棍”。首先,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是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飞棍”只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运行:每秒钟25次的步进式飞行,它还能感知摄像机快门的开/闭时间,在摄像机快门打开的时候停止运动或缓慢运动,而在摄像机快门关闭即空场的时候高速运行。

B、在1/60秒的曝光时间内,有一个小小的飞虫扑翼两次并划出一道轨迹,虫子的飞行速度几乎是匀速的。 如果A成立,那么有理由相信摄像机与“飞棍”是同谋了。

所以结论B恰恰是“飞棍”惟一合理解释。因此建议拍到过“飞棍”的朋友,察看一下当时的快门速度吧。 再反问一句,自认为拍摄到“飞棍”的人,你怎么就认定用1/60秒凝固了一个高速运行镜头的实体?这一点也正是被绝大部分“飞棍”爱好者忽略的问题。

回头看看所有的“飞棍”图片,特别是摄像的每一帧图像,就会发现都是符合乒乓轨迹特点的,而“飞棍”翅膀的产生也可以看一段动画示意(可以在网站nature-eye.com看到)。

破解证据三:解释篇

现在逐条解释一下总结出来的“飞棍”十大特点:

1、从未被肉眼看见。肉眼不能看见有几种可能,如: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极高速运行,全透明等,但大家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就是看到的和拍到的不一样。人眼可以很快跟踪物体飞行,并且对影像的感觉是连续的,不像摄像机是一帧帧拍摄的,所以,人眼可以准确感觉到飞行的小虫,而摄像机拍出的就可能是“飞棍”和“无翼飞棍”。

2、在大量影视片和少量照片中出现。影视片仅仅是在逐帧或极慢速播放时才能看见。“飞棍”拍摄需要“撞”上,所以影视片中被“撞”的机会要比照片多许多,另外,由于一般“飞棍”掠过画面都是以帧来计数的,正常播放在画面上仅仅是一闪而过,人眼很难看清。而逐帧播放时,“飞棍”就出现了。其实,只要正常播放,“飞棍”给人的感觉就是虫!

3、高速飞行,据称有人计算出飞棍时速达到160公里/小时至10000公里/小时。对于一个肉眼没有看到过的,离镜头有多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仅根据拍摄帧数——一个时间参数就算出的速度怎么能作数。那么我如果拍摄一只小鸟,掠过月亮停在一棵树上,是否我就能够算出小鸟从月亮飞到地球的速度呢。

4、具有智能,飞行中可以避开障碍物。虫子或小鸟当然会避开障碍物了。

5、有两种形式,对称翼式“飞棍”和不对称翼式“飞棍”,翅膀的数量是从两对到无数对不断变化。如果拍到的是小虫侧面,就是非对称翼式“飞棍”,如果拍到的是背部或腹部,就能出现对称翼式“飞棍”,不同曝光时间,或虫子的扑翼频率不同,就可以拍出不同对翼数的“飞棍”。

6、没有一张真正清晰的照片或画面,没有任何图像显示该物体有眼睛脚爪,也没人看到它的翅膀和表皮质感。怎么可能要求一张移动轨迹照片出现质感呢!

7、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昆虫、小鸟当然无处不在。

8、从未有活体或尸体被发现。昆虫、小鸟死了后也不可能被拍成“飞棍”。

9、照片、单帧画面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照片、摄像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未经伪造加工的影像就是完全真实的影像”吗?这正是摄像机、照相机跟人们开的玩笑。同样真实的影像还有“火棍”——汽车灯光轨迹,大家看到的就应该比较多了。

10、从未被跟踪拍到。如果被跟踪,拍出来的就是一只小虫或小鸟,只有掠过镜头,拍出来的才有可能是“飞棍”。

飞棍(RODS)”,一种神秘物体,在人们眼里它来无影去无踪。说它是昆虫,它却拥有160公里的飞行时速;说它是一种飞行器,它却拥有扑动的翅膀和惊人的智能……
“飞棍”,一种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最近在世界各大网站、媒体频频“曝光”,成为UFO迷们争相探听的热门话题。
“飞棍”真的有那么神秘吗?其实,人人都可以拍“飞棍”的。
下面,是杭州摄影师祝辰洲道破“飞棍”内幕:
根据外界种种关于“飞棍”的描述,祝辰洲综合了“飞棍”十大特点,再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与专业知识,把“飞棍”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

破解证据一:实践篇

A、用1/45秒速度捕捉到了多翅膀“飞棍”
B、用后帘同步闪光拍摄,拍到的“飞棍”和它的制造者——蜜蜂。1/45秒拍出的是“飞棍”,在拍摄结束时闪光灯用大约1/1000秒凝固了蜜蜂的真实形态。
这证明飞行中的昆虫(蜜蜂)完全可以在较慢的快门速度情况下曝光成“飞棍”样物体,也知道了蜜蜂可以在1/45秒之内扑翼6次。

破解证据二:推理篇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帧画面中的“飞棍”,互相是几乎没有重叠的,我们根据屏幕显示得知,拍摄时的光圈为2.8,自动白平衡,增益为零,快门1/60秒。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摄像知识:摄像机是以每秒25帧的图像进行拍摄,而每帧图像又是以一定的快门速度拍摄的,最常用的应该是1/50或1/60秒。也就是说,如果一部摄像机以每帧1/60秒帧的速度拍摄,那么在每一秒钟,摄像机拍摄了一个物体的25个1/60秒的瞬间,同时也有25个约1/40秒时间是没有拍摄的空格。我们先假设如果是一个点状物体,以高速运行时在摄像机上留下的轨迹应该是一段线条(约1/60秒移动的轨迹)和一段空格(约1/40秒移动的距离)。我们从世乒赛录像的每帧画面上就可以找到乒乓球运行的轨迹,乒乓球已经被拍成了长条状,并且经过一点距离,又出现一个长条,这就是无翼“飞棍”。
再看看有翼“飞棍”。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是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飞棍”只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运行:每秒钟25次的步进式飞行,它还能感知摄像机快门的开/闭时间,在摄像机快门打开的时候停止运动或缓慢运动,而在摄像机快门关闭即空场的时候高速运行。
B、在1/60秒的曝光时间内,有一个小小的飞虫扑翼两次并划出一道轨迹,虫子的飞行速度几乎是匀速的。 如果A成立,那么有理由相信摄像机与“飞棍”是同谋了。
所以结论B恰恰是“飞棍”惟一合理解释。因此建议拍到过“飞棍”的朋友,察看一下当时的快门速度吧。 再反问一句,自认为拍摄到“飞棍”的人,你怎么就认定用1/60秒凝固了一个高速运行镜头的实体?这一点也正是被绝大部分“飞棍”爱好者忽略的问题。
回头看看所有的“飞棍”图片,特别是摄像的每一帧图像,就会发现都是符合乒乓轨迹特点的,而“飞棍”翅膀的产生也可以看一段动画示意(可以在网站nature-eye.com看到)。

破解证据三:解释篇

现在我们逐条解释一下总结出来的“飞棍”十大特点:
1、从未被肉眼看见。肉眼不能看见有几种可能,如: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极高速运行,全透明等,但大家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就是看到的和拍到的不一样。人眼可以很快跟踪物体飞行,并且对影像的感觉是连续的,不像摄像机是一帧帧拍摄的,所以,人眼可以准确感觉到飞行的小虫,而摄像机拍出的就可能是“飞棍”和“无翼飞棍”。
2、在大量影视片和少量照片中出现。影视片仅仅是在逐帧或极慢速播放时才能看见。“飞棍”拍摄需要“撞”上,所以影视片中被“撞”的机会要比照片多许多,另外,由于一般“飞棍”掠过画面都是以帧来计数的,正常播放在画面上仅仅是一闪而过,人眼很难看清。而逐帧播放时,“飞棍”就出现了。其实,只要正常播放,“飞棍”给人的感觉就是虫!
3、高速飞行,据称有人计算出飞棍时速达到160公里/小时至10000公里/小时。对于一个肉眼没有看到过的,离镜头有多远都不知道的东西,仅根据拍摄帧数——一个时间参数就算出的速度怎么能作数。那么我如果拍摄一只小鸟,掠过月亮停在一棵树上,是否我就能够算出小鸟从月亮飞到地球的速度呢。
4、具有智能,飞行中可以避开障碍物。虫子或小鸟当然会避开障碍物了。
5、有两种形式,对称翼式“飞棍”和不对称翼式“飞棍”,翅膀的数量是从两对到无数对不断变化。如果拍到的是小虫侧面,就是非对称翼式“飞棍”,如果拍到的是背部或腹部,就能出现对称翼式“飞棍”,不同曝光时间,或虫子的扑翼频率不同,就可以拍出不同对翼数的“飞棍”。
6、没有一张真正清晰的照片或画面,没有任何图像显示该物体有眼睛脚爪,也没人看到它的翅膀和表皮质感。怎么可能要求一张移动轨迹照片出现质感呢!
7、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昆虫、小鸟当然无处不在。
8、从未有活体或尸体被发现。昆虫、小鸟死了后也不可能被拍成“飞棍”。
9、照片、单帧画面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照片、摄像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未经伪造加工的影像就是完全真实的影像”吗?这正是摄像机、照相机跟人们开的玩笑。同样真实的影像还有“火棍”——汽车灯光轨迹,大家看到的就应该比较多了。
10、从未被跟踪拍到。如果被跟踪,拍出来的就是一只小虫或小鸟,只有掠过镜头,拍出来的才有可能是“飞棍”。

介绍大家看看飞棍”解密之——浙江电视台《纪录》专题片:
这个是 Windows Media Player 影片,点击播放
mms://link.neteye.cn/czyasf/zjtv-feigun.wmv

飞棍——天空之鱼
故事还得从1994年说起,1994年3月5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罗兹威尔以南9公里的地方,职业摄影师乔伊不经意间发现空中有模模糊糊类似UFO的物体。出于职业敏感,他兴奋地扛起摄像机对着天空一连拍摄了16分钟,直到该不明物体消失在天边的云雾之中。但当他播放拍摄到的画面时,事情有点不如预期,画面中的不明飞行物怪得离谱,怎么看都不像一般的UFO。两周后的3月19日,乔伊在刚刚拍摄野外景物的录影带上发现有些不寻常的物体飞过天空。它们速度极快、转瞬即逝,肉眼再仔细看也看不清楚。最初他以为那些可能是昆虫或者飞鸟,随后他反复一遍一遍、逐格逐格地回放那段影片。他逐渐相信镜头里所见到的既不是昆虫也不是飞鸟,可以确定它和3月5日拍摄到的类似UFO的物体是同一种。
乔伊拍摄到的东西就是飞棍,也有人叫它天空之鱼。1994年3月5日,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它拍摄下来的时刻。充满神秘的飞棍到底是什么样子?影像中飞棍的外表为圆柱棍子状,“棍子”两侧有两片或多片膜状物。这种膜状物飞行时会如波浪般不停扭动,有人形象地说飞棍就像一根饮料管,饮料管两边的膜状物就像是它的波浪状“翅膀”。
在以前人们发现的各种UFO现象中,多半看见的是飞碟造型或是各式各样的圆形发光体,而像一根棍子似的长条形UFO还没有被发现过。飞棍和日常所见的飞碟有着质的区别,从运动方式上看,飞碟可以在空中静止停留,也可以突然转向逐渐离去;而飞棍却极为特殊,比一般飞碟更来无影去无踪。它会突然出现,随后又突然消失,如同玩了某种魔法;从出现数量上看,飞碟往往单一出现的情况比较多,而飞棍似乎更爱成群结队、一来就是一大片;从与人类的亲密程度来看,飞碟接近人类的情况比较少,而飞棍则会常常出现在离人群很近的地方。例如,在韩国人拍摄到的一张照片中,飞棍就出现在了离游人不远的树下;从活动区域来看,飞碟的活动区域一般是在高空,而飞棍则是全方位出现,如高空低处、洞穴、树下……甚至在韩国一家电视台播放的影像中,飞棍竟然出现在房间里;从外观大小来看,飞碟大小比较固定,而飞棍则大小不一,这一点在飞棍的身长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关于飞棍的身长众说纷纭,它的身长从4寸至上百公尺不等。到目前为止,人们根据飞棍的身长形状可把其分为3种:第一种是短飞棍,一般身形较短小;第二种是长飞棍,在天空中可看到其长达100公尺以上;第三种是彩虹飞棍,它的形状像彩虹一般“高挂”在天空,长达几十公尺。
飞棍出现的时间并不固定,不论白天黑夜,随时都可能出现而且它出现的区域也很广泛。飞棍在飞行时速度极快,在拍摄到它的影像后,如果正常播放,飞棍会在画面上突然出现,然后又转瞬即逝,只有在用慢镜头播放时才能发现它有些模糊的身姿。
飞棍在全世界出现的次数很多,最近较离奇的一次飞棍现身是在美伊战争期间。2003年4月3月,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福克斯电视台播放了战地摄影师在夜间拍摄到的一段影像,画面上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巴格达一座阿拉伯清真寺上空。高速飞行的不明飞行物急速穿越了天空,可以发现它们长达四五十尺,可以清楚地看见它像一条棍子,棍子两侧长着一组组膜状物,很像飞棍。随后,CNN电视网也播放了同一画面。由于这两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的竞相报道,飞棍从此被全世界所知。
像一道闪电转瞬即逝
作为一种崭新的神秘UFO,飞棍到底神秘在哪里?让我们来看一看媒体的报道和专家的分析。
美国媒体2002年11月曾报道说,摄影记者莫利外出采访气象新闻,拍下一架飞机飞越天空的照片,结果回公司一看,发现照片中竟然出现了不明物体。莫利说,他拍摄时并未注意到这个高速飞行的不明物体。后来照片被提交到美国国家UFO报告中心,专家对此分析后认为,应该排除是某种昆虫的可能性。照片上左侧有一朵白云,可以判断出当时它出现在1500米高空,而昆虫是不可能飞到这个高度的。而且根据它像一根棍子、两侧有膜状物的特点可以确定其就是飞棍。
照片分析专家认为,以前假设飞棍为实体物质的想法也许是错误的,因为它似乎可以随意穿越物体。照片是以1/60秒的速度拍摄的,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飞棍穿过一朵白云时,那朵白云毫无变化,似乎它只是一个看客而没有受到分崩离析的伤害。如果飞棍是实体物质,例如飞机,当它穿越云朵时就会把云撞得七零八落、四散开来,照相机在1/60秒的拍摄速度下会把被撞得四散开来的云瞬间凝固在照片上。照片上显示的现象只有一种,即飞棍的“身体”是无形、透明的,它可以像隐身人一样随意穿越物体。如果此假设成立,那就太可怕了,如此一来飞棍应该拥有自如穿越任何障碍物的能力。假设有人不小心阻挡了它,它可能会穿越那人的身体,就像科幻片所演绎得那般离奇。如果飞棍可以自由穿越物体,那么将来捕捉飞棍的可能性也就没有了,因为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捕捉、也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囚禁飞棍。
飞棍是怎样飞行的?专家在对影像分析后认为,飞棍依靠“身体”两侧的膜状物不断扭动飞行,而不是靠“身体”两翼的膜状物上下拍动飞行。至于膜状物为何以如此奇怪的方式运动则无人知晓,在所有已知生物中还没有发现与之相雷同的运动方式。飞棍是依靠什么作为飞行动力的,也是一个未解之谜。至于飞棍的飞行速度,专家曾对影片分析,把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一个画面慢速播放,然后把数张慢速照片剪接合成为一张照片,可以看到即使这样,照片中飞棍的影像还是非连贯、不清晰的。由此专家推断,飞棍的飞行速度较快,已经超过了任何已知的鸟类和昆虫,达到每小时250公里至1000公里。其最高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也就是说飞棍在以超音速飞行。事实上,在一些拍摄影像中,飞棍在画面上几乎是眨眼就不见了,就像黑夜中的一道闪电般转瞬即逝。
至于飞棍是否有智慧,人们也说不清。有些人对飞棍拥有智慧深信不疑,因为从拍摄的影像资料来看,它们偶尔盘旋在某个物体周围的时候,看起来很像是某种智慧生物。
飞棍现象是真实的还是骗局?有人相信它的客观存在,但如果说飞棍客观存在,为什么没有人亲眼目睹到它的存在呢?我们听说过人类被UFO挟持绑架的经历。而对于飞棍,这方面的消息即便是假消息也没有,仅仅通过照片和录影带可以证明它的存在吗?
飞棍究竟是什么?
在“飞棍真的存在”这一前提下,让我们对飞棍究竟是什么做一下分析。
“昆虫说”。一贯反UFO的流派认为,飞棍是普通的昆虫在作怪,生物界中可能存在着昆虫误被拍摄成飞棍的情况。虽然没有人亲眼捕获飞棍的样本,不过对“昆虫说”推崇备至的人还是搞出了一份飞棍解说图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帮飞棍找出了“老祖宗”。
但飞棍爱好者举出许多反证,两派在网上(特别是为数众多的英文网站上)开始进行连篇累牍的“网战”。两派主要是从照片或摄影的真伪、拍摄技术、生物学等等方面展开的论战。“昆虫说”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利用高超的摄影技巧是可以把一种美洲黄蜂的飞行情形拍摄成飞棍在飞行的;而“飞棍派”拿出的一张美洲黄蜂照片却证明,飞棍可以和这种黄蜂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上。
将两派的争执放到一边,如果假设飞棍是一种昆虫的话,它们的速度太快,而且它们在想离去时就可以突然离去,这样的高速运动方式也不像是地球生物所拥有的。如果它们是地球生物的话,那么时速高达250公里至1000公里的飞行,与空气产生的大气摩擦是否会让它们发生燃烧呢?如果是生物的话,它们为什么会发光,在白天也能让人清晰可见?
有人还提出超自然现象的说法,认为飞棍是外星生命制造的新型生物。说不定在史前时代,它是外星人造访地球遗留下来的外星生物。考古专家曾在阿根廷的史前壁画上发现了很像飞棍的壁画,人们不禁浮想联翩,这是否说明虽然人类在1994年第一次发现飞棍,但其实飞棍在史前就已经存在,是否可以认为飞棍在地球上存在了很长时间呢?飞棍和也曾在远古壁画上出现过的UFO是否同祖同宗?
除了上述说法之外,还有人提出“地球内部生物说”。因为飞棍常在洞穴出现,进而有人遐想是否那些洞穴就是飞棍出入地球内部的通道呢?飞棍从地球内部飞出,显然,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地球内部生物自然与地球表面生物在外形、特点方面有着天壤之别,而且这也与“地球空洞说”、“地球内部文明假说”相呼应。似乎这也是一种讲得通的假说。
破解这一切谜团的关键是捕获飞棍的样本,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活捉到或者找到任何飞棍的实体,所以人们对它仍旧所知甚少。人们尽管可以提出“昆虫说”、“超自然现象说”、“地球内部生物说”等等说法,不过所有的想法或者说猜测都必须经过科学的检验,在此之前贸然得出任何结论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许飞棍和UFO一样,多年探索后仍然是谜团一片;也许,随着关注程度的提高,飞棍在不远的将来可以让人们看到其本来面目

1.没有什么飞棍
2.所谓的飞棍是因为摄像的曝光时间太长了,当物体飞过时留下的残像
3.昆虫吧(我不太清楚)
4.未解之谜,应该说UFO包括飞棍

其实他不是UFO 只是 那些监控器的的桢数太慢‘拍起来不连贯

关于飞棍.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合成照片分析出:两个“飞棍”头的间隔约有一个“飞棍”的距离,也就是说“飞棍”在1\/40秒的摄像空格时飞行了大约一个“飞棍”的距离,由此推论,在1\/60的曝光时间它该移动多远呢?只有两个结论: A、如果“飞棍”是一个多翅膀实体,那么根据照片,它在1\/60的曝光时间里几乎没有动过,也就是说...

飞棍是什么?
飞棍是一种神秘的现象或自然现象。飞棍是一种尚未被科学界明确解释的现象。在许多目击报告中,人们描述看到快速移动的不明飞行物,形状类似于棍状,因此得名飞棍。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猜测。首先,关于飞棍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

飞棍相关报道
今年4月,一个北京的朋友观看这段录像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飞棍”。朋友的灵感来自于《探索·发现》栏目中关于“飞棍”的专题和美国《神秘的飞棍》录像。对于祝辰洲来说,“飞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朋友的讲述下,他的好奇心被激发。他上网搜索,发现“飞棍”相关的...

小飞棍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小飞棍是一个网络用语,通常用于形容食物轻巧、可爱,或者形容吃东西的动作轻巧、可爱。它来源于网络上的短视频,最初是一些博主在分享自己或某人在吃零食时的视频,形容食物“长在他们的天灵盖上”,形容吃零食的人“嘴巴像个小飞棍一样”,吃起来飞快,后来被网友用来自嘲或自夸自...

小飞棍来了是哪里的梗
小飞棍来了是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弹幕中。这个梗主要源自一些游戏直播或者娱乐直播中,观众为了表达对于主播的喜爱和支持,常常在弹幕中使用“小飞棍来了”这个词语。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比如主播表演精彩操作或者达到某种成就时,观众就会刷出“小飞棍来了”的弹幕,以此表达赞扬和鼓励之情...

小飞棍来了是哪里的梗
小飞棍来了这个梗的原版是“小飞机来咯”,出自于欧美,最早是用来哄孩子吃饭的。“小飞棍来了”的梗最早出自外网视频,家长哄小孩吃东西的时候,经常拿着勺子说“小飞机来咯”,以此吸引孩‌‌‌‌‌‌‌‌‌‌‌‌子注意...

"飞棍"是动物还是其它生物
飞棍,又称天竿鱼(源自这种生物的英文名称“Rods”及日本不明生物学家并木伸一郎建议的名称“Skyfish”),是地球上一种未知的飞行物体或生物,速度非常快,肉眼不能看见,只能以照相机或摄录机来捕捉其行踪。飞棍是于1994年3月在美国首度被发现的,当时一名摄影师整理影片时,无意中发现这种东西在片段...

飞棍到底是什么东西?
目前已经查明,飞棍是由于摄像机的刷新频率问题导致的飞虫影像拖尾造成的,跟不明飞行物毫无关系。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用家庭DV在夜间于草丛当中(当然必须有很多飞虫了)拍摄(需要灯光),回来播放,你会发现大量“飞棍”。回答完毕。

飞棍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飞棍”这个目前被各种媒体突然炒做起来的神秘飞行物。由于对这一现 象的资料和证据极其稀少和难以扑捉,甚至于它的存在与否都众说纷纭。对于 摄像和摄影技术来说,任何夸张和超现实的生物和幻景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情。“眼见为实”这句古话在当今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已经不再有任何说服力 。

小飞棍来喽什么时候的梗
小飞棍来喽的意思是开始投喂食物。这是一个外网梗,原梗是“小飞机来喽”。它的含义是“开始投喂食物”,通常用于哄小宝宝吃饭时的游戏。当宝宝不愿意吃饭时,家长可以把食物假装成小飞机的样子,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将食物送到宝宝的嘴里。之后,网上出现了一些博主模仿的搞笑视频,这个梗随之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