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使用的”掷弹筒”是什么东西?
我国的军事机关:中央军委是最高军事领导机关,下辖联合参谋部、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装备发展部、训练管理部、国防动员部、军纪委、政法委、科技委、军委办公厅;
战略规划办公室、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军委审计署、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十五个职能部门。
扩展资料:
军事机关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设有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的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它的组织体制,按基本组织结构分为总部体制、军兵种体制、军区体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守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最有力的保障者,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变得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存在,军人的重要性更为突显。
我们对军人这个职业都很崇敬,正所谓”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和大多数职业一样,人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除了其特殊之外,还因为军人这个职业被赋予了很多的职责与使命,他们总是出现在千钧一发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想成为军人,要有着无比坚韧的意志和非常强大的执行力。
御敌于国门之外有他们。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军人是国家主权最坚实的保卫力量。以史为鉴,和平都是用热血与汗水换来的。军人平时要进行非常艰苦的训练,他们挥洒青春与汗水;战争发生时勇往直前,为保家卫国,敢于付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
抗洪抢险有他们。前有1998年的大洪水,现有当下的大洪流,成千上万民众大迁移。是军人用双臂扛起了沙袋,一次又一次跳入滚滚洪流,用无比坚韧的臂膀扛起责任,很多军人为此付出了年轻又宝贵的生命。
地震救灾有他们。汶川地震的一幕幕至今大家还记忆犹新。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又是军人冲在了最前面,冒死抵达灾难现场,救死扶伤,灾后重建,一样没落下。反应之迅速,处置之及时,令许多外媒赞叹不已。
疫情一线有他们。如果说非典是过去时,我们已经渐渐谈忘。那么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状肺炎病毒确实让我们紧张了一把。纵观全球,如此之多的人口,如此之短的时间,将新冠状肺炎病毒控制在可控范围,着实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疫情来临之初,冲到最前线的又是我们的军人和医生,各大军区的军医一批接一批地赶赴疫情一线,舍己救人,夜以继日地与病毒在搏斗,最终控制住了疫情的爆发。
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日本军方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班的火力。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在日军服役长达25年,直到日军二战战败为之。
但是大正十年式自身性能不佳,它的射程太短(不到200米),这让士兵无法在较为安全的距离使用它,另外它的精度也不佳,这使得它很快就被后来八九式掷弹筒所取代。
八九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也是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八九式也是日军二战中主要装备的掷弹筒,也是本文的主角。
设计初衷
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 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
对于1929年的日军来说,他们的小队(排)一级火力较弱。虽然每个小队配有二挺射击精度很高歪把子轻机枪,但是该枪实战射速很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火力。
虽然这种装备的日军在山东和装备更差的中国北伐军的交手中占了上风,迫使中国军队撤出济南。但是对于日军将要面对的其他强大对手(比如英美苏),日军步兵小队火力颇有不及,而且短时间也是无法赶上和超过的。
掷弹筒的作用大约相当与现在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可以由单兵携带打击敌人隐蔽火力点或者以小集团存在的敌人有生力量.
在二战和之后的多次战争中,并不存在多少像电影中一样几百几千人挨着人密集冲锋的场面。绝大部分的战斗都在己方炮火或者装甲车辆的掩护下,以班或者排为单位的小分队形式出击.这种作战由于人数少且分散,用枪械武器打击这些目标是比较困难的,越战中美军平均每杀伤一个越军要发射1.5万发子弹.
相反,掷弹筒这类武器就很不同,它发射榴弹的杀伤距离可以达到十多米米(使用特殊榴弹可以达到20米)。由于发射距离很近,命中率很高(日军老兵命中率高达95%),如果是集团目标一发榴弹往往可以杀伤十多人。和索马里摩加迪沙的巷战中,黑人民兵由于火力不及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而频繁发射RPG火箭筒弥补一样。日军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解决步兵排,只能通过非常规手段解决。
掷弹筒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增强步兵火力的武器,很快被加入现役,在日本军队使用长达二十多年。在中国战场甚至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整整使用了三分之一个世纪。
掷弹筒的主要优点
1. 重量轻,易于携带,可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世界同口径的迫击炮一般至少要超过6公斤,八九式掷弹筒只有不到3公斤,居然比一把步枪的重量还要轻的多,非常适合单兵携带。
九一式手榴弹也不过0.45公斤,一个弹药袋装弹八发也不过3.6斤,加上掷弹筒整个作战系统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还要轻的多。由于重量轻,掷弹筒小组不会像迫击炮组或者重机枪组一样由于负重大--无法及时随一线步兵作战。实战中,掷弹筒小组甚至可以随着步兵冲锋。
2. 威力不错,造价低
一般来说,掷弹筒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一发榴弹如果落在人群中可以杀伤数十人,这个威力对于50毫米口径来说还是不错的。
掷弹筒对待技术成熟的日本来说,造价只有步枪的四分之一,而九一式榴弹和普通步兵手榴弹基本相同也是极为廉价。如此的价格相对掷弹筒的不错的战绩来说,简直是太便宜了,在二战期间仅仅国民政府就制造了4万多具,大量装备国军部队。
3.可以发射化学武器
大家都知道日军在二战中曾经普遍使用化学武器,直到今天还有数十万枚化学炮弹留在我国东北没有处理。日军中一般把化学武器叫做“决胜武器”,他们认为化学武器对于防守非常顽强但是基本没有装备防毒面具的中国军队效果极佳(日本士兵每个人都配有防毒面具),可见其重要性。在最为艰难的攻坚战或者防御战中,日军采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大量使用化学弹头。在1937年的凇沪会战中日军首次使用掷弹筒发射催泪性气体和喷嚏性(呕吐性)气体,造成中国守军很多士兵失去意志。到了1938年的武汉会战期间,由于日军遭遇国军多次围歼和更为顽强的阻击,日军使用毒气更加肆无忌惮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造成中国士兵的大量伤亡。
整个八年抗战的某些战役中,中国军队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伤亡在化学武器上。
而掷弹筒属于排一级一线支援武器,可以根据战场的需要,非常及时的释放化学武器进行战术打击,非常方便。
日军在中国的使用
二战中的日军 大量装备这款武器,每个日军步兵小队(相当于中国的排,人数在50人到70人之间)都配备一个机枪小组(有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小组(有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班。
每个掷弹筒一般由一个掷弹筒发射手和一个弹药手构成,对于一些日军的精锐部队,每个小组会多增加一个弹药手以保证弹药的充足和预防战斗中该小组可能有的减员。
八九式掷弹筒使用的弹药是九一式手榴弹,它和二战中日本步兵普遍携带的单兵手榴弹九七式手榴弹性能基本相同。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外有纵横刻槽,将弹体分成50块(中国人俗称甜瓜手雷),爆破部装有TNT炸药6.5克,杀伤半径为8米(相当不错了)。
八九式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大家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掷弹筒射手和弹药手携带的弹药数量居然相同,这些因为弹药手还有保护射手的义务,除了弹药以外他还要携带一把步枪。
发射时 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
掷弹筒是日军小队火力的支柱,据说日军大多数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的400米内命中率高达在85%到95%,十分惊人。进攻战中,日军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国民革命军的机枪火力点。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军在抗战八年中并非如同所谓的大日本武士一样动不动就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为狡猾方式作战,
实战中,日军一旦遭遇国军较为坚固的重机枪或者轻机枪火力点,立即停止进攻随地隐蔽。等待跟随部队前进的掷弹筒小组准确的将其打掉。在淞沪会战中,中央军18军14师42旅的36挺重机枪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掷弹筒打掉了32挺,剩下的也没有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当时的国军重机枪手回忆,他们一般只能打几百发就要转移阵地,不然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准确的打来。而一挺近100斤的重机枪转移起来谈何容易!一旦国军的机枪火力被摧毁,日军立即以重机枪火力压制住国军火力,随即立即以优势兵力发起冲锋。由于对于掷弹筒极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掷弹筒日军甚至连怎么作战都不知道了。
而在防御作战中,日军以掷弹筒和机枪火力协同。首先以重机枪火力压制住国军战士的冲锋,然后在对方手榴弹的距离之外用掷弹筒对冲锋的国军战士进行准确的杀伤。国军战士如果起身会遭到机枪火力的杀伤,俯身隐蔽又被掷弹筒杀伤。由于掷弹筒榴弹破片的杀伤半径可以达到8米,经常造成国军战士的严重伤亡。这也是八年期间中国军队阵亡一百多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军的仿制和使用
国民政府早在1934年的就开始仿制日本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但是由于其性能一般,并没有大量装备部队,只是培养了一批相关的技术人员。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国军在早期的华北争夺战和淞沪南京会战中见识到了日军掷弹筒的厉害,又没有有效的对抗手段。国民政府进行仔细研究以后,认为对付日军掷弹筒最好还是以牙还牙。由于国军方面有仿制大正十年的技术底子和一整套设备,所以很快在1938年仿制了出一款新式掷弹筒,它是大正十年式为基础改进品,命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
它的主要性能和日本大正十年大体相当,和日军主要装备的八九式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区别在于民国二十七年式采用滑膛式精度较差,它的射程也只有250米,虽然比大正十年式要远100米,但是远不及八九式的600米射程。不仿制性能更为优秀的八九式并不是国军不想仿制,而是自身的技术力量不够,同时由于战争的对于掷弹筒的需求的迫切性让兵工企业也无法从容的研究。
整个抗战期间,国军的军工企业生产了4万多具掷弹筒,还有多达150万枚的榴弹(平均每门三十多枚榴弹)。虽然该掷弹筒技术比较落后,但是仍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军在火炮上面的严重不足,深受国军基层士兵的喜爱。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仿制和使用
虽然八路军早在平型关战役就曾经和日军掷弹筒交过手,但是真正认识到它的厉害还是在百团大战的关家垴战役中。当时日军数万军队为了报复百团大战而发动了大扫荡,其中冈崎大队(600多人)与崛田大队(200多人)二个营孤军深入八路军腹地,在关家垴被八路军优势部队团团围住。
彭老总下令129师务必全歼这股日军,不然从师长起全体军法处置。结果这支没有重武器只有几挺重机枪和几个掷弹筒的冈崎大队,居然凭借关家垴的优势地形居然挡住了129师长达三天的强攻,并且造成八路军的严重损失,其中25团、38团负伤的有1570人,牺牲500多人,其他参战的还有第772团、第769团等都有相当的伤亡,伤亡总数超过3000人。日军伤亡也很重,冈崎大队长自己被击毙,日军能够作战剩下不到百人。
关家垴战役中,日军的掷弹筒虽然弹药不足,但是对密集冲锋的八路军战士造成的伤亡仍然非常严重。在日军掷弹筒的打击下,部分八路军连排最后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战士。战后八路军高层人员开始重视掷弹筒的作用,经过详细分析以后,他们认为对付日军掷弹筒最好办法只能是仿制相同的装备(这点和国军方面的认识相同)。
同时掷弹筒重量轻且威力大,之前准备时间又短,非常适合八路军展开的游击战。当时八路军由于中期的扩编,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比起抗战初期已经有很大的下降。大多数八路军士兵战前没有超过十发发的实弹射击(部队子弹缺乏,战斗都不够,哪来练习),这样的士兵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观点来说,连民兵都不能算。同时八路军的步兵装备主要是步枪,手榴弹和少量轻机枪,虽然也有少量迫击炮但是炮弹奇缺。这样的装备是无法和装备精良的日军在远距离作战的,所以八路军只能采用近距离突袭作战的方式,以削弱敌人火力的优势。
当时的日军士兵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八路军是不到150米不开枪,在这突发的枪声面前如果不迅速作出反应,那么几分钟以后,八路军就已经端着刺刀冲到你眼前。
这种方法一度非常有效,八路军甚至用一部分新兵手持长矛埋伏在路边后配合主力部队冲锋(步枪数量不足),消灭过日伪军一支百人的运输队。但是,日军在后期调整了战术,大量使用掷弹筒以克制八路军的密集冲锋。由于掷弹筒射速很快,优秀射手每分钟可以达到20多发,在八路军战士冲锋的几分钟内,掷弹筒已经可以射出大量的榴弹。一发榴弹杀伤半径就有八米左右,一发榴弹往往就可以造成冲锋的八路军士兵数人的伤亡。一段时间八路军伤亡较为严重,其中伤亡于掷弹筒下的高达35%。
八路军高层鉴于此,于1940年10月下令,要求八路军军工部门立即仿制。当时接到命令的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鼎很快依靠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缴获的日军掷弹筒的原物,于1941年4月仿制出第一款自己的掷弹筒,一共有40门,八路军方面称为五零小炮。在五零小炮的研制期间,八路军的军工人员克服了许多旁人看来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让各方都大为震惊。吃到苦头的日军甚至惊呼,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拥有先进设备与外国专家。
其实整个研制过程极为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原料和加工方法。
首先说说原料
当时八路军的根据地在落后的中国也是属于贫穷的地区,掷弹筒体所需要的钢管根据地根本无法得到。而自行制造就需要大量的钢材和较为复杂的工艺。当时根据地无法炼钢,唯一的钢材来源是通过拆卸日军控制的铁路的钢轨。
拆卸工作一般由当地的民兵和老百姓完成,之后将钢轨和八路军军工部门换取步枪和手榴弹。日军由于钢轨的丢失曾经多次沿着铁路发起扫荡和屠杀,这个原料来源也是不容易的。
解决了弹筒材料的问题,弹药材料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弹药对于原料的需要量更大,我们得到钢轨数量又非常有限,不可能使用钢轨作为弹药的材料。设计人员再三考虑,决定用太行盛产的白口生铁为原料。但是传统工艺生产白口生铁是当地农民用土法冶炼出来的,含碳量高,铁质非常脆,一经机器加工弹体就会发生碎裂,无法使用。刘鼎部长在留学德国的冶金工程师陆达和技术工人孙兆熙的反复试验的基础上,使用国外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传统焖火技术相结,解决了弹体脆弱的问题,1941年就生产了4万枚掷弹筒榴弹,尽可能的满足前线的需求。
再说说加工技术
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加工技术的问题又凸现了出来。制造 掷弹筒体也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没有点焊焊接技术,锻接粘合造出的弹筒又无法经受高温等,设计人员都用惊人惊讶的想象力将其解决,并且通过多次改进加快了生产速度。另外,日军八九式掷弹筒是为了增加精度是有膛线的,榴弹上也有相应地有紫铜制的弹带。根据地的技术力量无法制造膛线,也没有紫铜资源(平时战士作战连子弹铜壳都要尽量捡回来)。设计人员经过研究,决定效仿国军的民国二十七年式,放弃线膛结构,采用滑膛结构。但是又借鉴国军掷弹筒射程近的缺点,将五零小炮的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应加厚,保持了500米的射程。后来八路军又对五零小炮进行了多种改进,生产出精度更高的按式发火掷弹筒,60毫米口径掷弹筒,甚至还有可以用来平射打碉堡的掷弹筒,总之成为了自己的一个系列产品。
从1941年处到抗战结束的1945年,仅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各厂就生产掷弹简2500具、炮弹20万发,装备近30个团。其中129师等八路军主力部队基本做到每个战斗班配备一个,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和日军之间的火力差距。
新四军则和八路军不同,由于水乡作战的特点,新四军以生产迫击炮为主,掷弹筒生产数量较少。整个抗战期间,新四军只生产了400个掷弹筒,掷弹筒榴弹的产量有2万发。
整个抗战中,八路军的军工部门面对根据地极为恶劣的条件,仍然不屈不挠的创造性的完成了 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研制的过程中,技术工人张师傅试验榴弹时牺牲,魏振样老师傅明知有危险也坚持试验,被炸断了右手。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刘鼎部长也亲自参与了试验,还遇到了严重的炸膛事故,如果不是战友及时的掩护刘部长也很可能受重伤。八路军军工人员的英勇和无畏实在令人钦佩。
抗战后和淘汰
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其实就迫在眉睫。
国共双方互相争夺华北和东北的日军控制的据点,国军在山海关以内占到了很大便宜。由于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是一个极端反共人士,他并没有遵守日本参谋本部秘密下达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向八路军投降,从而充实八路军实力,让国共内战更为激烈,日本坐享其成的命令。而是命令侵华日军一律向国军投降,如果遇到八路军强制命令投降,日军就必须立即抵抗。美国也使用飞机帮助国军抢占大城市,结果全国除了张家口以外的大城市全被国军占领,不过八路军也占领了大多数华北的中小城市,得到了相当的日军装备。
至于在山海关外,由于苏联使用武力禁止国军早于八路军进入。十多万八路军抢占东北以后,接受了大部分的关东军装备和四十万满洲伪军的的装备,实力大增。其中苏联转交给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八路军就得到步枪2万支,机枪1000挺,150门火炮和数百万发各种弹药。还有在苏军协助下,八路军解除锦州伪满一个守备旅的武装,就得到了步枪3000多支,机枪200多挺,火炮数十门,还有100多箱炮弹和500万发子弹。整个东北八路军在入关几个月内就得到步枪超过12万支,得轻重机枪3500余挺,得掷弹筒近千支,并得各种炮492门。
1947年国军装备4万具掷弹筒,于重轻机枪之比是1:2,而解放军只有5000具,约是国军的1/8,这一年解放军生产掷弹筒榴弹16万发,主力部队每个班都配备一个掷弹筒。
到了1948年随着前一年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在1946年7月到1948年7月的两年时间中,解放军总共缴获国军步枪九十万余支,机枪六万四千余挺,迫击炮八千余门,步兵炮五千余门,山炮、榴弹炮、加农炮一千一百余门,掷弹筒近二万支。通过歼灭国军后缴获和自己控制的东北大型军工厂的大量生产,掷弹筒的数量和国军基本相当,全年生产榴弹十几万发。到了1949年,解放军在三大战役歼灭国军近二百万主力,在掷弹筒的数量上也大大占了优势。
虽国军方面然战败,但是整个内战期间,国军方面共生产掷弹筒8万多具,榴弹60多万发。但是随着内战的结束,到了1950年底,掷弹筒及其弹药开始退出解放军装备序列。
到了朝鲜战争时期,入朝的大多数部队都撤销了掷弹筒班。比如38军每个步兵连撤消掷弹筒班,增设1个60迫击炮排(3门制)。但是由于60迫击炮数量不足,对掷弹筒实战性能的肯定。38军步兵连取消掷弹筒编制后,仍然有少量的掷弹筒被基层干部以“战损”名义,悄悄留了下来。据史料记载,三次战役后,38军113师仍有少量的此种装备。
掷弹筒为什么被淘汰呢,主要还是其自身的缺陷所致。
掷弹筒的主要缺陷在于其瞄准和精度上。掷弹筒没有类似于迫击炮一样的精确瞄准器,它只能进行概略的瞄准。简单的来说,就是射中不射中,主要靠的是射手的感觉和经验。虽然在有经验的老兵手中可以做到每发必中,但是如果由没有经验的新兵来发射,很容易造成每发都不中的情况。
日军到了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争的后期,由于老兵大多在之前的战斗中阵亡,新兵无法又有效操作掷弹筒,大大减弱了步兵的火力。当时就有日军高层建议取消掷弹筒的观点。
另外,掷弹筒的虽然有膛线,但是炮管很短,会造成精度不够。而发射掷弹筒时必须一手扶住筒身,射击的后坐力难免会导致手的震动,造成筒身在发射一瞬间的抖动,使得精度的严重下降。
还有,随着迫击炮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击炮的价格和重量逐步和掷弹筒接近(苏联人在二战期间生产了多达82.5万门迫击炮),加上迫击炮有射程和精度上的优势,掷弹筒的淘汰看来是在所难免的。
解放战争中使用的”掷弹筒”是什么东西?
掷弹筒是日军小队火力的支柱,据说日军大多数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的400米内命中率高达在85%到95%,十分惊人。进攻战中,日军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国民革命军的机枪火力点。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军在抗战八年中并非如同所谓的大日本武士一样动不动就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为狡猾方式...
解放战争影片中解放军用形似铁桶发射器发射炸药包的是什么武器
(1)飞雷筒,又名抛射筒。以机油筒外皮之半卷成30至50公分口径之筒,内部平铆起来.底部用厚木嵌入,中心挖成15公分至20公分直径之圆槽,深约10至15公分。用时内放发射黑药,槽有小孔通外面发火机,飞雷木翅或铁翅四只夹—木盘,盘中有孔,内装导火索及雷管,盘上用布包或铁皮装炸药,用绳捆于...
战争用的投弹同筒是啥?
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主要装备二战中的纳粹德国和日本军队,口径在50MM以下,单兵携带,不占编制。德国掷弹筒口径50毫米,弹头重1千克左右,射程250米左右,射速25发\/分,杀伤半径在5米左右。日本掷弹筒口径50毫米,有两种型号,主要区别在于抛射筒长度,侵华日军主要装备抛射筒为254毫米的掷弹筒,...
战争用的投弹同筒是啥
准确的名字叫掷弹筒,二战期间主要应用在中国战场,是日军班级装备,每小队两支,中国军队也有仿制。掷弹筒也叫膝上型迫击炮,日军主要有两种:大正十年式和八九式。进攻时,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随一线部队冲锋,对敌军的机枪阵地构成严重威胁。淞沪会战时,国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就吃过掷弹筒的大亏。防守...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种武器
也称炸药抛射筒,最初叫"飞送炸药",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土制炸药包。这种又称炸药抛射筒的武器的主体就是一个空汽油桶,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20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的距离上。这种武器口径绝对惊人——桶有多粗,口径就有多大,巨大的...
看了很多战争片,这个是怎么发射出去的?
这东西其实就是用汽油桶做炮管然后把炸药包发射出去。解放战争的时候解放军用过。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也有过类似的
...是有解放军用形似铁桶的发射器发射炸药包的是什么武器?
那是TNT投射器,最多好像可以把20公斤TNT投掷到150米,主要靠冲击波杀伤敌人,爆炸后会把周围的人震的口鼻出血,国民党士兵把它叫做没良心炮。好像是一个俘虏的国民党工兵发明的。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投弹筒属于一种特殊的武器,抗日战争前期的时候,投弹筒的确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投弹筒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投弹筒的射程不如步枪,只能跟随前线部队一同冲锋,容易成为对方狙击手的目标,《亮剑》中赵刚就一枪击毙了一个日本投弹筒兵。投弹筒的杀伤范围只有5米,杀伤力也比较有...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抗日战争中日军大量装备了掷弹筒,用得非常普遍和频繁,因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一提起掷弹筒,大家就会首先想到抗日战争中的日本。日军使用的掷弹筒是“式掷弹筒”, 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等优点,被美、苏等国称为“日本陆军极具创意的一种步兵支援武器”。式...
抗战中日本人用的掷弹筒是迫击炮的一种吗?
1. 投弹筒在理论上属于一种轻型的迫击炮,它通过炮筒中的炸药推动炮弹前进,以攻击远处的敌人。2. 尽管投弹筒能够发射炮弹,但其威力和射程与真正的迫击炮相比存在差距。3. 二战时期的迫击炮重量通常在150公斤以上,例如日本的150mm中型迫击炮,重量达到了722公斤,需要用汽车运输。4. 在影视剧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