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的中国特色
全是废话科教兴国的启示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①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包含或体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是真正的哲学。(2分)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正确地反映了我国当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分)③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唤起人们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可以提出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分) 试题分析:材料中“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就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对材料中的一些列思想进行定性,“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属于正真的哲学。然后结合书本知识回答“真的哲学为什么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最后再总结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点评:本题考属于直问直答型题目,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从设问出发,切不可答非所问;回答时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同时应结合材料来分析答题,切不可完全用书本的知识来回答问题。
采取“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有限战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在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实力明显落后。
其一,中国科技人员总数1860万人,排在世界前列,但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不足500人,与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相差无几,而韩国、新加坡均在1000人以上,美、日、英、德均在2000人以上。
其二,科技投入低。1994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经费为196亿元,合22.53亿美元,仅为美国的1607.5亿美元的1/71,为日本的1/29,德国的1/16,法国的1/11,韩国的1/24;还低于中国台湾省(25.4亿美元)和印度(23.27亿美元)。
其三,中国发表的科技论文在国际上排在12位上下。每年仅有3万多件专利问世,而发达国家则多达数10万件。作为科研创新基础的仪器设备已严重老化,实验装备水平停留在70、80年代水平。中科院有53个所没有得到任何仪器更新的支持。以上情况表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只能采用“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有限战略。不可能全面赶超,大多数领域采取跟踪战略。所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性研究要按照“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中国具有优势领域中有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又滞后于国内经济建设。如果,科学技术再没有大的发展,则必然更加滞后于经济建设,因而必将制约今后的经济发展。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实现科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为突出这一战略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规定:“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在当前一个时期,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创立新的技术和方法。”这就要求:
发展高技术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掌握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作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要把增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的活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兴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是一场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到本世纪末,中国要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过去,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长入经济的过程脱离了市场,造成了科学技术与市场脱节,因而科学技术进步运行的速度较慢,成效不大。其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下靠权力下达计划,企业的生产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新技术的采用和新产品的开发,使科技人员的知识逐渐老化,企业创新的能力逐渐减弱。在科学技术领域,虽然能推出新技术,但企业却难以吸收和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全面推向市场,这样调动了企业为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市场经济又把政企分开,使科技开发机构和企业都成为独立法人,他们可以直接结合。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唯一场所,这又使企业和科研机构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结合关系。
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按市场规律来推进研究与开发,并为市场需要服务,使科技体制成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这种改革必须符合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即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机制。这样,就能使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统一起来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既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又是一个目标。目中国科技人才面临一些问题,正在严重制约着科技的发展。应当认真加以分析和解决。比如:基础研究存在走下坡路的趋势,孕育着基础研究重大突破的环境正在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科研经费长期短缺,仪器设备更新速度慢,青年人才难以稳定等原因,近几年来自然科学一、二等奖明显减少,系统性的重大理论建树,科学前沿上的突破已很少。1983—11989年,共颁一等奖13项,二等奖58项。而1990—1993年,共颁一等奖1项,二等奖28项。仅此一项的一等奖还是植物区系分类方面的工作,系属长期积累的结果。1993年在国际发表科技论文,美国为40万篇,中国仅2万篇。
近些年来,科技事业、科技工作对杰出年轻人的吸引力继续减弱,科技队伍新鲜血液的补充越来越困难。中科院对43个单位抽样调查表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流失率达38%,大学本科学历流失率27%,有的单位年轻人的流失率高达80%。若不采取特殊措施,到本世纪之交,人才断层将成为严重的现实。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科研工作的清苦,收入又低,难以使年轻人才稳定。职称定岗、学位点固定不变没有活力机制,也难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人才政策还存在一个误区:把希望寄托在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上。结果是更多的人才竞相出国,留学不归。倒不如下决心改善自己培养的科研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因此,应当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人才政策。应当看到这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科技投入的总体强度还弱,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指标,即R&D与GND的比例偏低,多年来徘徊在0.5~0.7%左右。1994年,中国的这个指标仅为0.5%,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仅处于中下水平。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很多。其一,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其二,未形成全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其三,科技投入政策与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利用市场机制吸收各类资金的能力相当薄弱;其四,科技资金投入中,各种矛盾冲突、责任不明确。如风险承担、技术作价等问题。没有形成有活力的机制 。
长期以来,企业未形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力。产业界自身很少有研究和开发机构,使产业界在中国科技投入中所占份额至今仍不到30%。而在发达国家,产业界这一比例高达60~80%。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关键是,根据国情建立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这个体系由有效政策的吸引,有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作保证,真正实现既有政府投入,也有企业投入;有拨款,也有贷款;有资金直接投入,也有政策的间接投入;有国内资金,也有海外投入。通过各方面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
科教兴国的中国特色
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实力明显落后。其一,中国科技人员总数1860万人,排在世界前列,但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不足500人,与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相差无几,而韩国、新加坡均在1000人以上,美、日、英、德均在2000人以上。其二,科技投入低。
简述坚持科教兴国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4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5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6 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国家: 坚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
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进展。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行动与成就。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2、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提高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教兴国...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探索领会这一战略决策的理论内涵、运行机制和实践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有哪些
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 展,是我们党的一贯指导思想和方针。十六大报告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发展: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建设,并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 改造传统产业,...
国家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
中国实施的国家战略
4. 乡村振兴战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国家实施可持续...
中国科学兴国战略提出后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时间是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薯肆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姿桥。1988年,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把...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国战略中国取得的成就
国家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经过多年努力,教师待遇得到提高,特别是通过实施“广厦工程”,教师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努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通过考核将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稳定了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既不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
科教兴国的意义
2、科教兴国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