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作家杰克·伦敦的事迹介绍
主要作品:《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一共写过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狼的儿子》,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白牙》,长篇小说《海狼》、《铁蹄》和《马丁·伊登》等。
杰克·伦敦1876年生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的家庭。因家境贫困,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当过童工,装卸工和水手等,后又在美国各地流浪。靠劳动所得曾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因贫困被迫退学后加入过阿拉斯加等地淘金者的行列。
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他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受到过马克思、斯宾塞、尼采等多人影响,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跳动着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成名后逐渐陷入极端个人主义和空虚中。
扩展资料:
杰克伦敦创作特点
在杰克·伦敦的作品中,时常能感受到英雄主义情结。对生命本身的崇拜,对生命、生存的意义追求原始形态与精神自由。在杰克·伦敦的作品中,主人公与严酷的荒原融为一体,生命在这里往往会呈现出原生状的。
原始的形态,释放出与庸俗世界水远不可能熟悉的裁然相反的渴望,一种奋发的、跳跃着的甚至是狂暴的情愤。对待死亡有着不轻言屈服的英雄主义气质。这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宏斯一样的自由与激情的结合体,进发出生命最原始的呼唤——顽强的生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于1876年1月12日在旧金山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个星相家,叫威廉·亨利·詹尼。母亲弗洛拉·韦尔曼是一个召魂降神的巫人。杰克·伦敦还未出生,父亲便抛弃了妻子不知去向。后来,母亲又嫁给流落在旧金山的破产农民约翰·伦敦。因此,小杰克改名为杰克·伦敦。他们一家人为了生活,经常搬家。老伦敦先后干过木匠、泥瓦工,还开过杂货铺、养鸡场、小农场等,但赚钱不多,勉为家用。杰克·伦敦自幼得不到母爱,他是由黑人乳母珍妮·普仑提斯太太喂养大的。杰克继父的长女伊丽莎对他也挺好,一直照料他,直到他逝世。杰克的童年是黑暗的,没有丝毫欢乐的回忆。在小杰克10岁时,全家定居在奥克兰城。小杰克起早摸黑地上街卖报,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但小杰克对书有一种天生的喜好,不管多么忙,多么累,他总要找一些书来读。他读的第一本书是华盛顿·欧文的《阿尔罕伯拉》。此后他常到奥克兰公立图书馆去借阅各种书籍,他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季伯林、左拉、福楼拜、托尔斯泰等的作品,后来还读了尼采与马克思的哲学著作。
杰克·伦敦不满足于一辈子给资本家当奴隶,去挣那些不够吃饭养家的工资。年幼的杰克有强烈的冒险欲望。后来,他在私捕牡蛎的海盗帮里入了伙。他从乳母那里借了300元钱,买下一条小帆船,偷袭海湾中的私人水产养殖场,做起了贼。当时牡蛎价格很高,杰克赚到不少钱,不久就还清了乳母的钱。当时,小杰克才15岁。后来,他又在渔警队干过,去抓那些违法者。杰克干得很认真,终因不满上级贪污受贿的卑鄙行为,辞职不干了。后来,他又去当水手,去日本沿海捉海豹。7个月的海上生活让杰克着了迷,回来后干了临时工,打算明年仍旧出海,但却错过了机会,其他人驾着“玛丽·汤玛斯号”早出发了。杰克很后悔,依然做临时工。后来,听说那一条船连人带船都遇难失踪了。当时,旧金山的《呼声报》举行了征文比赛。母亲鼓励小杰克参加,他竟然以一篇《日本海上的飓风》获得第一名与25元奖金。小杰克开始想当一名作家了。但是多次退稿使他失去了信心。他仍在麻纺厂工作。
后来,美国经济大萧条达到顶峰,很多工人失业。杰克·伦敦跟随请愿工人去华盛顿集会请愿。但到达华盛顿的却没有几个人了。杰克·伦敦流浪街头,以乞讨度日,后来因此被捕入狱。出狱后,杰克·伦敦回到奥克兰。这时他才19岁。
杰克·伦敦回到奥克兰后进入奥克兰中学学习。在此,杰克·伦敦为校刊写了不少故事,但只过了一年就辍学了,杰克·伦敦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读完了三年的中学课程,顺利地考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杰克·伦敦不愿放弃这个学习机会,他一边在洗衣店工作,一边写稿维持生活。但功课太重,杰克·伦敦不得不停学。他又想依靠写作求得生路了,但过了三个月,稿子全部退回,杰克·伦敦不得不放弃写作。当时在北方克朗一带发现金矿,掀起了淘金热潮。在姐姐伊丽莎的支持下,1896年,杰克·伦敦加入了淘金大军奔向北方。那里荒凉寒冷,没有人烟,旷野中只有狼的嗥叫。恶劣的生存环境,许多人得了坏血病,金矿也没有找到,杰克·伦敦不得不回来,但是,他却带回来一笔无价的财富。杰克·伦敦写的旅行札记中记录了大量活生生的北方故事素材。但是工作依然没有着落,而且继父不久前死去,全家人的重担落在了他身上。
杰克·伦敦一边找工作,一边写作。虽然稿件都退了回来,杰克·伦敦仍然坚持写作。终于,加利福尼亚的《大陆月刊》采用了他的一个短篇《为赶路的人干杯》,杰克·伦敦第一次得到5元的稿费。不久,《黑猫》杂志出40元钱,要杰克·伦敦写一篇小说。从此,杰克·伦敦的生活出了现转机,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他开始专心写作。从1900年开始,杰克·伦敦发表了一连串的短篇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到北方淘金的队伍与太平洋上水手的生活。《寂静的雪野》写了淘金者的患难与共的友谊。《北方的奥德赛》写了一个印第安酋长历经多年的跋涉,终于找到夺去自己妻子的白人,酋长痛报前仇,但是他的妻子却已不再爱他。在杰克·伦敦一直认为写的最好的《老头子的同盟》中,作者揭露了白人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掠夺,赞扬了印第安人的反抗斗争。1900年至1902年,杰克·伦敦发表了《狼的儿子》等三部短篇小说集,通称为“北方故事”。
简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查尼”。美国作家,著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等50多本书。商业作家的先锋。
个人背景
杰克·伦敦的身世是有争议的。一般认为他的父亲是星象学家威廉·查尼。伦敦在成人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而且威廉.查尼本人不承认伦敦为其子。当时的市政纪录及出生证明都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时候被毁掉,于是无可查证。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DNA亲子鉴定。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结果。
早年生活
杰克.伦敦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小时候家境贫困,早上三点必须起床贩卖早报,放学后继续贩售晚报。他主要是靠自学成材的,学费必须靠自己赚取。他自述自己的文学写作热情最初来自维达的长篇小说西格纳。小说中一个没有上过学的意大利农民的小孩通过努力最后成为名歌剧作家。
1893年他签约上了捕鲸船“索非亚·苏德兰”,一直到达日本海岸。当他回到美国时,美国正处在工人运动造成的一片混乱中。伦敦先在纺织厂和城市铁路发电站作了一阵苦工。然后他加入了凯利工人军队(Kelly's industrial army),成为一名职业流浪工人。杰克·伦敦的作品充份展现粗犷的气息,有人认为“充满元气和力量”,亦有人认为“粗糙、变化少”。
综述
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他那带有传奇浪漫色彩的短篇小说,往往描写太平洋岛屿和阿拉斯加冰于雪地的土著人和白人生活,大部分都可说是他短暂一生的历险记。他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多格化的题材,以及强烈显示出来的作家的独特个性,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热爱生命》就曾受到列宁的赞赏,直到逝世的前几天,列宁的手里还捧着它。
《热爱生命》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
“童年——少年”时期强烈的读书欲望
杰克·伦敦幼时家境困苦,可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理想却是难以遏制的。他的读书欲望十分强烈,因此,为了兼顾生活与学习,杰克·伦敦从10岁起就不得不半工半读,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 不满 9 岁时,杰克·伦敦就已经熟读了华盛顿·欧文写的西班牙旅行记《阿尔汗伯拉》。他还读了一些从雇工那儿借来的一毛钱一本的小说,他抓到什么就读什么。杰克·伦敦11岁离开牧场来到奥克兰,在免费的公共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能借到的第一本书。到16岁之前,他一直是做工——读书,读书——做工。
这时候,杰克·伦敦产生了强烈的出去冒险的欲望,于是,他结识了一些劫蚝贼,入伙干起了劫蚝的勾当,接着又反过来加入了追捕劫蚝贼的水上巡逻队。后来,他搭上一艘海船,到日本沿海和白令海一带捉海豹,沿途经过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与这些海上的见闻后来成了他写的南海故事的素材。惊涛骇流中的海洋生活是艰苦的,但他没有忘记读书,在返航驶入旧金山湾时,他已经读完 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第一次写作获得了头等奖
1893年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杰克·伦敦在找工作期间偶尔写一些习作。当时,旧金山的《呼声报》举行了一次征文比赛,杰克·伦敦在母亲的鼓励下,尝试着写了一篇《日本海上的飓风》,结果获得了头等奖,奖金25元。只受过小学教育的杰克·伦敦第一次显露出他的创作才能,这要归功于他平时的勤奋学习--他认真阅读文学大师们的优秀作品,并且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
次年,杰克·伦敦开始到美国各地流浪,从加利福尼亚到波士顿,然后从加拿大回到太平洋沿岸。在加拿大,他因流浪街头而被捕入狱,受到短期徒刑的处罚。杰克·伦敦的美国东部的流浪生活使他切身体会到出卖体力劳动的生活悲惨。
阿拉斯加的“北方故事”和第一篇小说的发表
1896年克朗代克发现了金矿,杰克·伦敦加入了涌向阿拉斯加的淘金队伍。他不仅没有淘到金砂,反而得了坏血病。但在长途跋涉中,他听到很多故事和传说,并作了笔记,这些经历和见闻后来成为他创作的最好素材。
虽然时常过着流浪、冒险和艰苦劳动的生活,杰克·伦敦的读书热忱却丝毫未减,他读过大量欧美作家的作品。他细心阅读着,努力学习吉卜林和斯蒂文森的写作方法,随时把心得体会和读到的精彩文笔写在笔记本上。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努力自学到的知识和写作能力却胜过了从高等学府毕业的文科学生。
杰克·伦敦的父亲去世后,为了负担家庭生活,他又开始打零工。在找工作的时候,杰克·伦敦写成了《顺流而下》,可是稿子给退回来了。在等待退稿的日子里,他又写了一篇两万神出鬼没的连载小说,不料也给退回来了。尽管稿子次次都被退回,杰克·伦敦却仍然挤出时间来写作,继续写新的题材。最后《大陆月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为赶路的人干杯》,稿费只给了5元钱。不久,《黑猫》杂志又出40元要他写一篇小说,这样,总算有了转机。
为了在创作上取得进一步成就,杰克·伦敦开始阅读各方面的名著:在哲学方面,他读了康德、黑格尔、斯宾塞、尼采与马克思的著作;在进化论方面,他读了达尔文、华莱士和赫胥黎的著作;在经济学方面,他读了亚当·斯密兹的《原富》;他还继续读了许多欧美文学名著。
立足文坛,赢得声誉
从1900年起,杰克·伦敦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开始在美国文坛上立足。这之后,他根据在英国的见闻写成了《深渊中的人们》,在欧美读者中引起震动;同年,《荒野的呼唤》问世,畅销美国及其他国家;第二年,他又写出了名著之一《海浪》,接着是《白牙》。1909年,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发表。
1913年以后,杰克·伦敦的创作明显开始走下坡路。后因经济上的挫折和家庭纠纷,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酗酒成瘾。1916年,他同其代表作《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一样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在美国作家中,杰克·伦敦可谓是多产的, 他在16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0多篇短篇小说和19部长篇小说,加上其它文章,他的全集达49卷。杰克·伦敦以自己的创作实力在美国文坛赢得了声望。
杰克·伦敦的读书法
小纸条成了百宝囊
凡是到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厨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初到他的房间里的人还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装饰品呢。
实际上,这些小纸条并不是空白的。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杰克·伦敦从来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看镜子上的小纸条;在踱步休息时,他一边回忆小纸条上的内容,一边到处寻找启发创作灵感的词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时也一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时随地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由于他这样锲而不舍地搜集、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把材料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再加以灵活运用,因此,他写出了一部部光辉的著作。
杰克·伦敦之死
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在他的豪华牧场里服用过量吗啡自杀。他的死,为作家自杀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自杀作家的名单:莫泊桑、弗吉尼娅·伍尔夫、海明威、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海子等。人们在谈论作家自杀现象时,总是企图从作家的痛苦、孤独与绝望中体会出某种哲学蕴含,这种过度阐释有可能将作家自杀这一复杂现象简单的诗化了。
当然,人类毕竟处于向死而生的境地中,生命的有限性使人类无法放弃对死的思考,而作家更加专注于人的内心世界,对自我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更加强烈,对现实世界更加敏感和苛刻,所以,作家的自杀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一个精神事件、心灵事件。
私生子出身的杰克·伦敦对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的信奉与其童年的苦难记忆有关。正是由于尝尽了穷苦困顿、颠沛流浪之苦,杰克·伦敦内心中从不公平、不平等的社会处境中突围的冲动才显得格外强烈。与其无助和软弱地等待,不如与命运殊死一搏。杰克·伦敦的生活是高度紧张的,他一生都在寻求从底层中出头,从厄运中成功。他11岁就外出打零工谋生,14岁因为参与偷袭私人牡蛎场而被抓获,被罚做苦工。后来,他又做了一名水手,开始了航海生涯。18岁的他参加了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基林军”,又在进军组织遭取缔后恢复了流浪生活,在监牢与街头之间生存。20岁时他考进加州大学,又因穷困而退学,同姐夫一道去阿拉斯加淘金。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底层生活的深切体验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他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中,主人公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淘金者,他在荒原上与一匹病狼遭遇,淘金者最终用强大的生命意志赢得了这场搏斗,放射出生命的光芒。杰克·伦敦没有赋予这位淘金者一个具体的名字,“他”是一个脆弱而又坚韧的抗争者。杰克·伦敦描述这段生命奇迹的意图并不在于塑造一个“强人”,而是着力表现人在绝境中所爆发出来的生命能量。在小说开篇,杰克·伦敦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这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B活过并经历痛苦B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错B即使输掉了最后的赌注。”“我一定要达到目的。一切都有希望。我要成功。我就靠一种力量的感觉提起了勇气,抛下嘈杂的地狱,走上甲板去,甲板上的雾气在夜色中像鬼影般飘过,空气很是甜美,纯洁,宁静。”这是杰克·伦敦在《海浪》中写下的一段话。在杰克·伦敦看来,生活的目的是在粉碎障碍、战胜挫折中实现的。
但是,一旦站在了成功的巅峰之后呢?
马丁·伊登通过个人奋斗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最终以自杀了结一生。杰克·伦敦这样写道:“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让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睡去,一睡不醒。”杰克·伦敦用作品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揭示了这样一重悲剧,即一个人在困境的时候,可以靠梦想坚持下去,而一旦走出困顿获得成功,生命的意义便成为一个问题。苦难可以使人的内心很强大,而成功却能够毁灭一切。
一个人在从底层向上奋斗的过程中,驱使他不断进取的是成功的光环和出人头地的荣耀。而一旦拥有了金钱、声名和权力,终极性的问题便摆在了面前:人一生的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期待的生活只能生长出不尽的绝望来。正如苏格拉底所言:“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梦想的空白和理想的缺席是致命的。诗意总是在生活过程的延伸中滋生,一旦失去了彼岸,失去了烛光和灯塔,失去了召唤和倾听,生活的诗意便会飘散得干干净净。
成名之后的杰克·伦敦陷入了金钱的泥沼,写作粗制滥造,批量复制了一些低劣之作。他的生活也充满了堕落气息,在购置游船、建造豪华别墅中,打发着内心的无聊。而这无聊增长到极限,死亡便成了唯一的选择。杰克·伦敦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40岁的生命。这一结局,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也是对空虚生活的一种否定,更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永远被悬置的发问。杰克·伦敦用死亡的方式背叛了他的成功。他可以忍受痛苦和磨难,却不能面对快乐和舒适。
尼采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告别苦难之后,杰克·伦敦创造力和写作质量迅速下降,在失去精神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生坚守强者信念、超人哲学的杰克·伦敦在空虚和孤独面前变得异常脆弱。他被自己所创造的成功事业打败了。杰克·伦敦仿佛在用自己的死告诉人们:文学注定是一项受苦的事业,过于舒适和奢华的生活是它的末日。
关于杰克·伦敦的名言
1.凡是使生命扩大而又使心灵健全的一切便是善良的;凡是使生命缩减而又加以危害和压榨的一切便是坏的。
2.得到智慧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青春去买。
3.青年总是年青的,只有老年才会变老。
4.世界上是先有爱情,才有表达爱情的语言的,在爱情刚到世界上来的青春时期中,它学会了一套方法,往后可始终没有忘掉过。
5. 爱情待在高山之巅,在理智的谷地之上。爱情是生活的升华。
这里有
介绍以下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广泛流传,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杰克·伦敦于1876年1月12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破产的农民家庭。他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只能靠勤奋和毅力自学成材。标志着杰克·伦敦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他的报告文学《深中的人们》。这部作品是...
用50字左右介绍一下杰克伦敦的生平
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海上,跋涉雪原,后通过半工半读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生活经验之丰富在世界作家之中是不多见的。他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多格化的题材强烈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杰克·伦敦作者简介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中,我们有幸收录了美国杰出作家杰克·伦敦(London.J.)的作品。杰克·伦敦生于1876年,逝于1916年,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璀璨明星,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他诞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尽管生活艰辛,但这并未阻挡他文学才华的展现。从1900...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人物分析
杰克·伦敦(Jack London)是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他的作品以描写野外生存和探险为主题,深受读者喜爱。他的成名作品《野性的呼唤》、《白牙》等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文化上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杰克·伦敦的成长经历和他的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
关于杰克·伦敦有哪些介绍?
杰克·伦敦于1876年1月12日在旧金山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个星相家,叫威廉·亨利·詹尼。母亲弗洛拉·韦尔曼是一个召魂降神的巫人。杰克·伦敦还未出生,父亲便抛弃了妻子不知去向。后来,母亲又嫁给流落在旧金山的破产农民约翰·伦敦。因此,小杰克改名为杰克·伦敦。他们一家人为了生活,经常搬家。
杰克伦敦麦田里的守望者
杰克·伦敦,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1876年,逝于1916年。他在一个没有固定职业和居所的家庭中长大。24岁时开始写作,尽管英年早逝,年仅40岁,但在短短的16年时间里,他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3个剧本和多篇随笔和论文。他的作品包括《马丁·...
杰克·伦敦的个人轶事
凡是到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厨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初到他的房间里的人还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装饰品呢。实际上,这些小纸条并不是空白的。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
马丁·伊登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尤为显著,他承继了马克·吐温的传统,为后来的文豪如海明威等人提供了影响。在斯梯芬·克兰和弗兰克·诺里斯等前辈相继辞世后,文坛一度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充斥着一些仅以写作谋生的平庸作家。然而,杰克·伦敦以传奇般的人物形象,以其新颖的主题和雄浑的风格,打破了...
外国名人故事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
杰克·伦敦的介绍
杰克·伦敦,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旧金山。20世纪初西方辱华作家的急先锋。他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又无固定居所的家庭中长大。24岁开始写作,去世时年仅40岁。从1900年起,他连续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小说,讲述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故事,揭露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