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协调性功能训练的相关问题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协调性功能训练:

协调又称为共济协调功能是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滑、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协调包括: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率,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方面。协调功能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不协调是形容运动紊乱的一般性术语,通常是笨拙的、不平衡和不准确的。运动、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

一、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1、反射、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性传递特征如下:

(1)单向传递:冲动通过突触时,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传递,而不能逆向传递。

(2)中枢延搁:冲动通过中枢部分较慢,耽搁时间较长,称为中枢延搁。

(3)总和:通过若干条纤维同时把冲动传至同一个神经元或一条纤维有若干个冲动连续传入,就能够引起反射活动,这种现象称为总和。

(4)后放:在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动,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5)扩散:若刺激部位不变,只增强刺激强度,引起较广泛的活动,称为反射的扩散。

(6)易疲劳、易受内环境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2、上位中枢的调节:

锥体系统影响的是人的肌肉力量,肢体的感觉,语言的能力。 锥体外系 协调人的肢体活动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协调性。

3、大脑基底节:

(运动程序发生器)与可随意控制速度的平衡运动的产生有关。对肢体、躯干和头部的运动有重要作用。

4、小脑对运动的调节

5、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6、感觉传入对运动控制的反馈作用

二、运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效果:

动作的学习和提高反应时间突触

三、协调障碍的表现:

1、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这种缺陷可以影响步态、姿势和运动方式。其步态表现为两脚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蹒跚。

常见有以下不同表现:

(1)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力不好;

(2)意向性震颤:震颤发生于随意运动时;

(3)姿势性震颤: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

(4)轮替运动障碍:又称为快复运动不良,完成快速交替动作有困难;

(5)运动分律: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

2、基底神经节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由于基底神经节病变,临床主要是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 其中一类: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如帕金森综合征; 另一类表现为上肢和头面部不自主和无目的动作,这些动作类似随意运动中的一个片断,但肌张力低下,如舞蹈病。

具体表现如下:

(1)静止性震颤:有时称“搓丸”样,明显的特征是随着有目的的运动而减轻或消失。

(2)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4)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性的、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

(5)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测。

3、脊髓后柱(索)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感觉性)

由于后索病变,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传入大脑皮质,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具体表现为:

(1)当闭上眼睛或房间太黑时,由于视觉反馈的减弱,增加了平衡紊乱,可见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易跌倒。

(2)步态异常:两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高抬脚,落地有声,走路看脚。

(3)辨距不良:不能准确摆放四肢位置或不能触及某一特定物体,患者不用眼就不能说出检查者 在其皮肤上所写的文字。



解读协调性功能训练的相关问题
(1)静止性震颤:有时称“搓丸”样,明显的特征是随着有目的的运动而减轻或消失。(2)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3)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4)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性的、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5)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

协调性的训练内容是什么
1、小脑性共济失调 2、大脑性共济失调 3、感觉性共济失调 协调的评定 1、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2、食指对指试验、拇指对指试验、3、握拳试验、拍膝试验、跟-膝-胫试验、4、旋转试验和拍地试验。协调功能训练 一、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 1、与协调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2、动作的频率 3、与...

协调性差怎么训练
1、一定要反复训练,随着训练量的增加,协调性会逐渐得到改善。2、训练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着急,越着急协调性会越差。3、训练时动作一定要慢,只有在慢中才能学会控制。4、训练前要对肌肉进行放松。协调性差一般都是由肌肉痉挛引起,训练前进行充分的放松有助于协调性训练效果的提升。

协调功能的训练
3、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协调性训练是让患者在意识下,训练其在神经系统中形成预编程序,使自动的多块肌肉协调运动形成记忆印迹,从而使患者能够随意再现多块肌肉协调、主动运动形式的能力,而比单块肌肉随意控制所产生的运作更迅速,更精确,更有力。 协调性练习已广泛用于深感觉障碍,小脑性、前庭迷路性和大脑性运动失调,...

身体协调性训练方法
下肢的练习可以采取下肢双侧关节交替屈伸练习,也可以练习上、下楼梯,左、右交替高抬腿或者步行时给患者脚下固定目标,让患者顺着目标进行走,练习患者的控制能力应掌握几个原则:第一、一定要反复训练的原则,随训练量的增加协调性会逐渐得到改善。第二、训练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着急,越着急协调性会越...

怎么锻炼协调性呢
身体协调性以运动器官完整性、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感觉功能敏感度、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功能为前提,再加上长期的训练和学习。方可获得最佳身体协调性。如果上述任一环节出现障碍,身体的协调性便无从谈起,甚至站立、行走、举手投足等基本能力也将丧失。身体协调性训练的基本原理 身体协调性训练的原理和...

怎样练身体协调性
建议打打羽毛球,这样有利于协调性和灵敏度的训练。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柔韧素质和协调性的练习。因为羽毛球运动是上下肢同时运动的一个项目,完成各种击球动作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配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击球动作及质量。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羽毛球...

什么是身体协调性?怎样练身体协调性?
协调性(coordination)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timing)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最困难,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

身体协调性训练方法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耐力,从而提高身体协调性。此外,身体协调性训练还可以通过改善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来提高身体协调性。可以通过瑜伽、普拉提等运动来改善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从而提高身体协调性。身体协调性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功能,改善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的抗疲劳能力,减少运动损伤...

如何锻炼柔韧性和协调性?
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的活动: 1.纵跳 2.前后跳 3.侧跳 4.方形跳 5.转向跳 6.跳跃转向 7.侧向交叉步 8.手脚反向动作 9.站蹲撑地 协调性训练在于要求速度与时间和动作之配合下完成。 协调性和韧性训练在进行灵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柔韧素质和协调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肌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