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甲午海战之前,国人是怎么分析中日对比的?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 清末虽然经历了洋务运动,但是只是做了一些样子工程,办了些厂等,没有涉及政治经济体系。 日本经历了比较彻底的维新运动,实现了较近代化的政治经济体系。
.首先分析了战争态势
回忆甲午前,全国海军总吨数达十四万五千九百吨之多,若除去内河舰只,亦有八万五千吨,比日本所有的五万九千吨,尚超过十分之四。光绪十七年,丁汝昌曾率战列舰巡洋舰六艘,东巡日本。
长崎事件
后二年,李鸿章在威海卫大阅海军,舰队声势之盛,日本全国震动而惶恐备战。然未几而甲午一战,中国战败,弱点全露,海军更全军覆没,其故安在?
昔人尝论及我海军而感叹无用,实则未透说彼时环境形势及作战经过也。甲午海战有黄海之主力会战及旅顺,威海卫的两次保卫战。苏联史家曾评断威海卫军战中“中国军队表现了确实的英勇”。
丰岛战后,失去朝群海海权。黄海战役则有比以欧战时日德兰的英德大海战,后以旅顺威海卫保卫战中陆军弃守要塞,遂迫成舰队之惨运。以黄海战役而言,敌舰计十二艘共三万九千四百八十七吨,我丁提督统北洋舰队九战列舰及广甲一舰等,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五吨,实力已差。镇远号时卫护丁汝昌之旗舰定远号,十二寸炮弹打尽,甲板被创极重,三副陈亡,大副全身浴血而督战,员兵死伤甚众。该舰在威海卫战役中力战而被俘,然新舰长杨用霖口衔手枪自杀,死迹殊惨烈。故铁锚之归,由于过去之战史,亦无愧于祖国。因我军舰速力低,大炮旧且少,护甲薄弱,质之比较相差虽大,但仍能力战拒敌。然究其败因,尚不仅于此。
黄海海战
2.谈了几点教训:
第一是政府腐败自傲而不海备。如李鸿章力请于朝,欲购军舰及快炮,均为其政敌及非战论者所阻,如翁同奁等以「日本岂眞敢犯我上国哉,北洋之所豫备,已足破日本之胆,逆料其必不渡海远来」。在朝之土大夫轻敌自傲,不明时势,轻忽海防,尤以军舰用费二千万两移修颐和园,添舰购炮均无望。以多数之简陋本舰以当朝野一致修建之日本新锐之舰,如何言战?
海军章程
第二是军纪不整,当时将领食污及克扣军饷,炮含之炮竟有不堪一放者,购炮的人但求七折八扣,不问可用;威海卫炮台守将压饷三月,战时移运家中,各舰应发饷物,亦有包办及扣发弊实;且军械所职员竟为间牒,出卖中国海重炮械兵数清单及运兵轮情报
第三是军政军令不统一,陆海军不协同作战。李鸿章统北洋海军,曾国荃统南洋海军,闽粤海军等也各自管辖,各不相涉,海军衙门既无统率之权,提督丁汝昌则不能指挥全国舰队,其本人为陆将出身,统帅无人,焉得不败?而陆海军亦无协同计划统筹作战,作战而无统筹战略与统一指挥,败象已显。如炮合竟归陆军节制,炮台疏忽,港防空虚,海军联络无效,处处被迫居劣势地位。李鸿章虽属有心人,但战前战时均未能且不可能统盘有效策划。军备不修,军令不一,自难操胜算。
定远舰
文中最后说回顾过去教训,当此建军时候,正是所着力改革者。但我海防,海防仍不是以言坚固,须努力。
财政比较:清末总体国力来说,清依然超过日本,但是清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1893年财政收入8867万两,而借助近代财政系统,国力远弱于中国的日本,财政收入也达到8804.5万日元,折合
5868.7两白银,利用近代金融手段,决算更是达到了11376.9万日元,仅比清开支少1286万两。同时清财政相当部分消耗在八旗、绿营等已经没有任何实战能力的部队上,每年就达2000万两以上,同时由于疆域辽阔,部队分散驻防,所以军费开支虽然达到4、5000万两,远超日本约23000万两(1892年开支),实际用于机动作战部队的军费,远不如日本。
工业比对:甲午时清有铁路约400公里,1890年日本有铁路2733公里,1896年时为4031公里,仅1894年就开工423公里;1893年日本有轮船680艘,110205吨,1894年清招商局有26艘轮船22900吨,民间轮船寥寥无几;棉纺业1894年清有4家机器纱厂,纱锭13万,日本则有40家机器纱厂,纱锭38万,1891年就实现了大量出口;生丝是清的强项,但是市场占有率已经从70年代41.3%下降到35.3%,日本则从7.2%上升到19.7%;1894年清工业产煤可查产量约54.4万吨,而日本是426.1万吨,出口到中国市场;钢铁、造船、军工等企业,则两国水平接近。
军事力量:
二、海军
清末经过几次海防大议,清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几支近代水师,但是除北洋已经成军外,南洋、福建在中法战争中遭受重创,之后又缺乏资金支援,已经破败不堪,不堪作战,同时南北洋互相对立,也不愿参战。而广东水师虽有两广总督、李鸿章的哥哥统辖,愿意参战,但是除3艘巡洋舰外,其余多为炮艇,无多少战斗力。
双方实际可用兵力清军有铁甲舰2艘,巡洋舰11艘,鱼雷艇12艘,加上炮舰等总吨位41200吨,日军有铁甲舰、半铁甲舰3艘,巡洋舰19艘,鱼雷艇37艘,加上炮舰等59000吨,日军略占优势。同时北洋海军成军较早,各舰到甲午时已经老旧,而甲午前清由于财政紧张,停止外购军舰军火两年,北洋各舰保养、军火都严重不足,而日本有多艘军舰都是战前刚刚完工,装备了新式的中口径速射炮。所以总体实力上,海军也弱于日本。
所以,中国坚信必胜,战前未购置一艘军舰,而日本却在明治天皇带领下,集体饿肚子凑钱买军舰,战时实力远在中国之上。
北洋水师是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当时美国海军是世界第十二,中国北洋水师是世界第九,还不算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加上去话,应该能在前五位了。而且当时不像现在有武器禁令,什么航母是核心技术,我不卖给你,当时的外国人很实在,给钱就卖,所有说中国海军在当时是实打实的强。输了很不应该。
怎么分析不得而知,估计肯定有是天朝上国等等废话,加上洋务运动的丰硕成果在那里摆着,所有说,慈禧奶奶说开打的时候腰杆子里还是有点骨气的。
需要特别说的是,欧美列强的态度。他们那帮白眼狼是扒不得中日开打的。最好两个一起完蛋。
西方列强为什么支持日本?日本独占中国,不会对西方列强的利益构成威胁?谁都想着瓜分中国,可中国毕竟不同于非洲,是史前文明时代,和拉美香蕉共和国也有区别,也不像当时的印度,从来没有统一过。中国在1840年以前是,就是到184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那么强那么大的国家,如果要去瓜分,就得考虑谁有这个实力。一口想把中国咬下,回头把牙硌掉了,这怎么弄?这个时候,小日本“不揣冒昧”地跳出来,我来,我打头炮,西方列强当然求之不得,因为你们俩都是亚洲国家,都是黄种人,属于黄种人的内讧,对于基督教文明没有任何的损失。你们来吧,既然日本愿意做先锋,帝国主义自然怂恿加支持,尤其是英国,表现最积极。
一方面欧美希望战争,尤其希望中华帝国对外战争爆发,因为这不但可以削弱这个帝国的国力,而且还可以检验这个帝国目前的抵抗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自中国务实的官员致力于洋务运动后,帝国的防务实力让帝国主义们有点儿摸不着底了。只是,除了日本人之外,帝国主义们并不希望日本人真的打胜,至少是不能让日本人获得圆满的胜利。因为如果这样,中国人给日本人的好处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中华帝国的版图和市场再大也是有限的。
这个意见是不统一的,实际上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系,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北洋舰队的经费由于被挪用于颐和园的工程,因此北洋已经多年没有买新舰艇了,而日本这时候新购的四条快速巡洋舰,比如吉野,原本是中国向英国定的,后来因为经费不足放弃了,才被日本买走。所以北洋系将领是相对清醒的,也极力避免发生冲突。
但是,当时左右光绪决策的是以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为首的朝臣集团,这些人对国际形势相当朦胧,再加上北洋系多年的吹嘘,给了他们错误的信息,则认为北洋舰队可以一战,悲哀的是,这一派的主张最后占了上风。另外还要说一下的是翁同龢,这个人在阎敬铭之后出任户部尚书,掌管朝廷的度支,因为才具有限,再加上国家财政确实有困难,因此对北洋的经费以驳为主,要知道,即使到今天,海军也是最烧钱的兵种。北洋舰艇长期没有更新,此人责任仅次于慈禧太后。在这种情况下让北洋去与日本开战,确实有点”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意思。不败何待。
以为中国战西洋之不足,战东洋而有余,结果国人大跌眼镜,输给东瀛小国,随后不久即掀起了变法维新的思潮。
当年甲午海战之前,国人是怎么分析中日对比的?
财政比较:清末总体国力来说,清依然超过日本,但是清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1893年财政收入8867万两,而借助近代财政系统,国力远弱于中国的日本,财政收入也达到8804.5万日元,折合 5868.7两白银,利用近代金融手段,决算更是达到了11376.9万日元,仅比清开支少1286万两。同时清财政相当部分消耗在八旗、...
清朝人如何总结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
在《爱国论》中,梁启超把甲午战败的原因归结为国人缺乏爱国精神,而在《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之中,梁启超则是谈论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扮演的角色,认为在这次战争中李鸿章有三件“失机之事”,还总结了十二条李鸿章之咎,把甲午战争失败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为李鸿章的外交失败,这与当代学者的观点是相近的。
论述晚晴时期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探索是如何一步步深化的
这个主张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处于巨大变故中的中国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此为理论依据,后来有了公派留学、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变法、北洋新军、辛亥革命等等对国家出路的一系列探索与尝试。这些...
"甲午海战"的过程与思考
1、 清廷中很少有李鸿章那样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甲午海战"开始前主战派和主和派意见不统一,政治格局不高,对日本的野心没有足够的认识,主战派盲目自大,麻痹轻敌。 2、 慈禧太后为了过自己的大寿,不惜从北洋海军军费中抽取大量的军费,以至于成军后的北洋水师好几年都没有保养维修,更换老旧的速射炮却没有军费。水...
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心态的影响
甲午海战激战前后,日本在天皇的号召下。整个国内群情振奋,战前支持鼓劲,全民备战;战后热烈庆祝,鼓舞士气。而反观当时的中国,老百姓普遍觉得事不关己,认为那是朝廷和军队的事;而且当时晚清政府屡战屡败,老百姓对失败早已习以为常。所谓两军相争,气压三分。由此可以看出,甲午战争,清朝已经未战先...
甲午战争带来的反思
日本也是这样的,甲午海战的输赢对日本关系是非常大的。它不打赢,今后就没有强国的地位。它打赢了以后,就可以利用掘到的这一大桶金,彻底完成它的现代化。美国文化与居安思危。回顾甲午,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中外文化的异同。比如今天很多人都把美国当做全部“世界”和全部“国际”,看待美国,也只看到其浮表的...
甲午战争中国为何会惨败呢?
四、在海战中进退失据。开始北洋水师把日本舰队不放在眼里。被日本偷袭后,不主动出击,失去了将日本舰队各个击破的机会。在大海战后龟缩港内,以求自保,结果全军覆没,一败不可收拾。全国的战略配合更是谈不上,甲午海战已败了一月有余,近在咫尺的山东巡抚的援军还在集合之中,南洋水师更是禁若...
甲午战争后中国各界的反应如何?
1 甲午战争本来就是中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清流党翁同和等人煽动小愤愤光绪皇帝和日本人打仗,打了败仗把责任推到李鸿章和北洋水师的头上,直到今天除了少数专门研究近代战争史的人以外大多数中国人对那段历史其实根本一无所知,完全是道听途说,基本的海战知识都不懂得就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北洋水师是腐败...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以上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影响不利的一面,而这场战争影响有利的一面就是让中国社会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发展进步的一座大山,改变当时中社会的积贫积弱的状态就必须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可以说甲午中日战争是戊戌变法的导火索。我个人认为这场战争不利的一面仅仅是加深了半殖半封程度,...
日本鬼子的由来竟是一副对联
在甲午海战之前,李鸿章前往日本进行外交谈判。谈判结束后,双方共同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记者们基本到齐的情况下,日本人突然展示了一副写有对联的白绢,并带有轻蔑地表示,他们日本人有上联,但无法对出下联,因此只能向汉字的发源地——中国人求助。李鸿章仔细一看,上联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