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同普鲁士王国发生战争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战争背景
概述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扩展资料:
战争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罗斯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罗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深刻矛盾所引起的。普鲁士力图统一德国并将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竭力削弱法国及其在欧洲的影响。法国则力图根本挫败普鲁士,使它无法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德国,从而保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制止革命运动的发展,防止第二帝国发生政治危机。
普法战争前夕,实行普遍征兵制的普鲁土军队是西欧兵力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北德意志联邦军队(包括德国南部诸邦军队)的兵力战时可达100万以上(其中作战军队69万余人)。战时,各军统一编为若干个集团军。德军炮兵装备有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钢管线膛炮,其有效射程为3.5公里。早在1868—1869年之交的冬季,普军参谋总长毛奇(老毛奇)将军就已拟定战争计划,计划规定对阿尔萨斯和洛林发动坚决的进攻,在总决战中歼灭敌人主力,尔后将其残部逼至比利时边界,并占领巴黎。该计划还规定,一旦,奥匈两国站在法国一方参战,普军将对其采取军事行动。
法军总兵力战时不超过57万人,其中作战军队仅33—34万人。法军步兵装备有沙斯波式击针枪,有效射程为1500米(比德国德雷泽式击针枪射程远0.5倍),还装备有25管“米特拉约兹”炮(射速每分钟达250发,射程为1500米)。但法军青铜线膛炮为前装填,而且射程也远不及德国。法军体制平时不设军、师两级编制(近卫军除外),临战时方仓卒编组,故不能保障部(分)队应有的协调,这是法国军事首脑机关一个重大失误。法国事先没有制定周密的战争计划,而仓卒制定的计划存在着很多错误,如动员和集结部队的时限规定不当,认为德意志同盟将解体的估计与现实不符,等等。鉴于普军在数量、炮兵装备和战斗训练方面均占优势,法军力图抢在敌人之前实行动员和展开,先发制人发动进攻。法军指挥部打算对巴伐利亚普法尔茨实施主要突击,分割北德意志联邦和南德诸邦的军队,从而促使南德诸邦不站到普鲁土一边参战。
普法战争的导火线是普法双方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上的外交冲突。1870年7月2日,西班牙政府提议普鲁土国王威廉一世的亲属利奥波德·霍亨索伦—西马林根亲王继承虚悬已久的王位。拿破仑三世由于俾斯麦挑衅,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对普鲁土来说,这场战争开始时是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的战争,因为普鲁士的主要目标是消除法国设置的阻挠德国实现彻底统一的障碍。然而,普鲁士的侵略计划却为这场战争后来变成掠夺战争创造了前提。
法军编成莱茵军团(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集结在阿尔萨斯和洛林。8月1日前,德军(威廉一世任总司令,而实际上总司令是毛奇)集结于莱茵河中游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间,至8月6日德军人数已达到约50万,火炮1584门。法军没有采取果敢的作战行动,仅同敌人前卫部队进行一些小规模接触。8月4日,德军先头部队在维森堡附近击溃法军杜埃将军的师。8月6日,德军在韦尔特附近重创麦克马洪元帅的第1军,在什皮赫尔恩附近重创弗罗萨尔将军的第2军。8月16、18两日,法军经摩泽尔河左岸维永维尔—马尔斯拉图尔和圣普里瓦-格拉韦洛特两次会战后,撤向梅斯,在此遭到德军7个军和3个骑兵师(16万人)的围困。8月22日,麦克马洪的新编夏龙集团军(12万余人、393门火炮,76门“米特拉约兹”炮)奉政府之命由兰斯出发前往梅斯,为被围于该地的法军解围。德军第3集团军和新编马斯河集团军,迎战麦克马洪,将法军围于色当地域。夏龙集团军遭到痛击之后,于9月2日投降。随军督战的拿破仑三世也作了俘虏(参见色当战役)。色当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崩溃。1870年9月4日,法国宣布成立共和国。特罗胥将军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国防政府”)上台执政。实现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业已消除,德国南部诸邦于1870年“月并入北德意志联邦。但普鲁土统治集团和军国主义集团力图将战争继续下去,以期并吞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获取巨额赔款。对法国来说,普法战争到第二阶段已转变为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人民要求实行普遍武装。“国防政府”企图与敌人勾结,阻止革命运动继续发展,并已着手同俾斯麦举行秘密谈判,此时慑于人民的压力,虽然拖了很久但被迫采取措施以加强巴黎的防务。德军向法国首都推进时如入无人之境,9月19日即将巴黎团团围困。9月23日,德军占领图勒,9月27日,斯特拉斯堡守军投降。全靠人民的爱国热情,法国才得以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包括国民自卫军、自由射手和巴黎及其它要塞守军在内共约一百万人),这给普军指挥部带来了极大困难。所有德军被牵制在各要塞,继续围攻梅斯和巴黎。集结于图勒和布尔歇两地的法卢瓦尔集团军准备前去为巴黎解围。此时,法军莱茵集团军司令巴赞元帅却同敌人进行秘密谈判,这一叛变行为对共和制法国是个打击。结果,法国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1.7万人)在被围梅斯72天后,于10月27日不战而降。德军将由此而腾出的两个集团军压向法国卢瓦尔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两个集团军均被德军主力部队所击败。
由于巴赞叛变,法国政府又无意组织防御和同敌人进行秘密停战谈判,人民饥困交加,巴黎劳动群众遂于10月31日举行起义,但遭到镇压,11月7日,卢瓦尔集团军发起进攻,11月9日,在库尔姆附近击溃敌巴伐利亚第2军,占领奥尔良,但12月4日遭到德军反击,被迫退出奥尔良。1871年1月,法北方集团军在圣康坦附近失利,东方集团军又在贝尔福附近遭到失败。法国战事每况愈下,处境艰危。1870年12月27日起,德军使用502门重炮对巴黎实施轰击。巴黎守军被困4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利用气球(先后有65个气球载164人飞出巴黎)和信鸽与各野战集团军保持联系。
1871年1月22日,巴黎居民再次举行起义。法国政府镇压起义后,同德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于1月26日签订关于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又签订了停战协定。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连同火炮和弹药移交给了德军。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在国民议会批准和约草案之前,德国人获得了将军队开进巴黎的权利,这些军队到3月3日和约批准后才撤出巴黎。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1871)宣告成立(参见巴黎公社起义),这个公社一直存在到5月28日。5月10日,德法两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1871),确认凡尔赛和约草案的基本条款。
结语:普法战争主要结果是,德国实现普鲁土统治下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统一虽是历史上一次进步事件,但它不是通过革命的,民主的途径,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铁血政策”(俾斯麦语)而取得的。除本国国土外,德意志帝国还将波兰和法国部分领土并入自己版图,一个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开始主宰德意志帝国。法兰克福和约的条款十分苛刻,从而使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愈加深化,并最终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的一个原因。普法战争的经验表明,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对于建立庞大的资产阶级军队并使其预先做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具有重大意义,总参谋部在准备和实施作战方面作用极大,编制动员计划和铁路运输计划以及在军事上使用电报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德军依靠上述措施才得以先于对方完成动员和战略展开,从而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军队指挥亦有变化。毛奇不是靠下达集中统一的命令指挥各集团军,而是给各集团军司令官下达个别训令,各集团军司令官则依据训令和本区具体情况机断行事。军队可在宽大正面作战,并可实施包围敌军两翼的机动。大量军队在宽大正面上协同作战的做法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现代战役的特点。普法战争期间,新式作战兵器和较完善的武器装备(德军的火炮和法军的沙斯波式击针枪)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步兵战斗队形继续得到完善,散兵线队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火力的加强大大增强了军队防御的稳定性,给敌方突破防线增加了困难,并提高了战术机动的作用。普法战争后,许多国家都实行普遍征兵制。
争当欧洲大陆霸主的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发生于1870年~1871年。它是普鲁士王国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和扩张领土而有意挑起的。企图保持多年欧洲霸权地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历来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同时还想侵占莱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领土,因而对于普鲁士的挑衅,不但没有回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宣战,结果招来了战争惨败、帝国灭亡的厄运。
普法开战的契机是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1870年7月初,普王威廉一世的亲属利奥波德亲王,应西班牙政府之邀,同意去西继承王位。法国担心普西联合反法,怕他们实力大增,于法国不利,而极力反对。于是,第三国的一项内部事务引发了欧洲两大强国的争斗。战争一开始就预示着法败普胜的必然结局。法国于7月19日匆忙地向普鲁士宣战,皇帝拿破仑三世自以为力量强大,一心计划着集中兵力先敌出击,企图抢先越过莱茵河向法兰克福推进,迫使德意志各邦国脱离普鲁士保持中立,尔后联合奥地利取道耶拿去进攻柏林,最后击败普鲁士。可是,在宣战后为时两周的动员阶段,由于组织计划不周和后勤保障混乱,法国军队集结迟缓,到7月底仅在边境地区集结8个军约32万人,8月初才临时编成2个军团并任命指挥官,而作为法军总司令的拿破仑三世,也迟迟没有走上前线。多年来一直励精图治的普鲁士,在总司令普王威廉一世和总参谋长毛奇将军的统领下,则早已制定了周密的动员计划和作战方案。法国宣战以后,普军利用普遍义务兵役制的优势,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机动能力,很快就在边境地区集结47万人马,并按预先编成的3个军团展开,迅速进行反击作战。1870中8月2日,法军窜入普境并首先发动进攻,但其作战行动却软弱无力。在兵力数量和作战指挥两方面都占巨大优势的普军,立即迎头痛击,很快把法军击退,随之实行分割围剿,迫使法军1个军团退守梅斯要塞,另1个军团逃回腹地夏龙。紧接着,普军发起追击,假意向巴黎挺进,实际上实行大胆的迂回,把逃到夏龙的法国军团压向北面,最后将其围困于色当城。9月1日,两军决战,法军大败。2日,身在军中的拿破仑三世,率领1位元帅、39名将军和8.3万余法军,向普王威廉一世投降。色当之战实际上已经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可是,力图争夺霸主地位的普王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挥军直扑巴黎。从此,普鲁士所进行的战争,已从原先的防御性战争转变为侵略性掠夺战争。普军推进期间,巴黎于9月4日爆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成立第三共和国,组成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但“国防政府”并不想组织抗敌,而是一成立就阴谋策划投降。普军于9月19日包围巴黎。巴黎人民于31日举行武装起义,却遭到镇压。法国各地人民曾奋起抗敌,广泛展开游击战,袭击普军后勤供应线,但在困守梅斯要塞的法军投降后,主力丧失,法国陷入无力反击的混乱之中。1871年1月5日,普军开始炮击巴黎。法军数次突围均未奏效。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28日,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2月28日草签预备和约;5月10日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战争宣告结束。
在此期间,巴黎人民于3月18日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但它只存在72天即遭镇压。通过战争,德意志实现了统一,成为欧洲主要强国;法国资产阶级窃得政权,但被迫割地赔款,丧失了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1. 普丹战争:这场战争在丹麦被称为1864年战争,起因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公爵继承问题。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代表德意志邦联,与丹麦为争夺这两公国的控制权而开战。最终,德意志联军获胜,丹麦被迫放弃对这两地的主权。2. 普奥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于1866年,起因是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在统一德意志的...
普法战争的背景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
德法大战(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战争之一)
德法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战争之一,它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是普鲁士王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背景 德法大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格局非常复杂,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紧张。法国一直试图通过扩张领土来增强...
普法战争还要分第一次和第二次啊
普法战争只在1870年爆发过一次,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的建立而告终。德法两国的第二次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和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创作背景相关联的有什么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
《最后一课》的创作背景
关于普法战争(郭华榕)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碍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普鲁士王国企图打败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英国、俄国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国际环境有利于普鲁士王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西班...
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德国前身)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此次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和普鲁士争夺欧洲大陆的主导权,以及当时强大的法国严重阻碍了普鲁士对于德国的统一。众所周知,德国和法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发达国家。历史上两国就因争夺霸权产生了诸多矛盾并且还为此大打出手,...
普法战争的背景原因及结果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在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目的就是为了德国的统一大业,而第三次就是跟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战争,结果法国战败,德意志统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拿破仑侄子发动色当战役,为什么会举白旗投降?
1870年,法兰西和普鲁士王国之间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争霸权,爆发了一场战争。同年9月,法国同普鲁士在色当发生战役,史称色当战役。这场战役同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战士们相互厮杀,导致了死伤者无数。那么,既然这场战争没有太大的特点,为何又要说起它呢?实际上,这...
英国和普鲁士在历史上曾有过怎样的瓜葛?
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一系列独立的诸侯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大,两国都想成为德意志诸侯国中的霸主,进而统一德意志。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室领地西里西亚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即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矛盾也很尖锐。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国打败瑞典之后继续西进和南下,与日益强大的普鲁士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