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的功过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7
刘铭传的重大事迹


  聂士成
  聂 士 成(? ~ 1900 )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岗集乡聂祠堂)人。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宜为命。聂士成自小好行侠仗义,曾有一夏姓商贩被匪徒追杀,聂母设法将其藏匿,幸免于难。聂归家后热情相待,结为好友。不久,夏弃商从军,入湘军袁甲三部当兵。咸丰九年(1859年)升任哨官驻临淮关,写信邀聂一同从军,从此,聂士成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

  聂士成从军后正值清廷镇压捻军起义,因作战英勇被补为把总。李鸿章创建淮军时,因籍贯关系聂士成被拨入淮系,隶属于淮军宿将刘铭传,后因在镇压东西捻军时屡建战功,累迁至总兵、提督,并被授予力勇巴图鲁勇名,与王孝祺、章高元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入侵台湾,聂士成奉命率部渡海援台,数度战胜法军。法军溃败出台湾后,聂士成被调往北洋,率庆军驻守旅顺,1891年北洋水师大阅后被调往芦台统领淮、练诸军,在任内因成功镇压热河“教匪”起义,擒斩“匪首”杨悦春,被赏穿黄马褂,易勇名为巴图隆阿。后改任山西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治军。聂士成常率轻骑,巡阅东三省边境,考察地形,并将中俄、中朝边境上的山川险要,邻国的要塞驻军分布绘制成地图,以便知己知彼。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大规模向朝鲜派兵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令聂士成率部随提督叶志超奔赴朝鲜,因聂士成平时治军严谨,管带有方,而其本人又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聂部在甲午战争中有别于一般的清陆军部队,聂军作战顽强,杀敌勇猛(可参看本站北洋文库中的东征日记),聂士成因功被授直隶提督(原直隶提督叶志超在甲午战中贪生怕死,被清廷下旨斩首)。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改革陆军军制训练新军,直隶北洋陆军改为武卫军,聂士成所部马步军三十营按德国军法操练,编为武毅军,作为武卫前军驻芦台,与宋庆、董福祥、袁世凯所部并称武卫四军。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聂士成率部镇守天津,7月5日聂军与义和团合力围攻紫竹林租界,与敌激战八昼夜。7、8日间美、法等国援军赶到租界内,9日凌晨八国联军6000人开始向驻守八里台的聂军反扑,由于兵力悬殊,聂军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聂士成沉着指挥,与联军激战2个多小时,后因弹药匮乏,聂士成率部突围至八里台附近,此时聂士成双腿均已负伤,营官宋占标劝他退下,聂士成奋然横刀跃马挺立桥头督战,并向左右说道“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话音未落,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聂士成腹部被弹片击中,肠子流出体外数寸,聂士成依旧岿然不动,这时又被子弹洞穿头部、胸部,聂军门血流遍体,壮烈殉国。

  聂士成英勇作战,威武不屈,为清军所称颂,为联军所畏服,据外人记载:“华军虽重,皆不足虑,所可畏者,聂军门所部耳;盖聂军有进无退,每为各军之先;虽受枪炮,前者毙,后者又进,其猛处诚有非他军所可比拟者。”后来在聂士成殉国处树立了纪念碑,碑上镌刻:“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化作怒涛飞海上;精忠留碧血,看此地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正气凛然”。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于大潜山下,11岁时,父病故,因家聘停学,耕读兼贩私盐,养家湖口.成年后躯体魁梧,勇谋过人,贩私盐者多以他为首,曾受官府追捕.
1854年(咸丰四年),刘铭传18岁,其母周氏被一富豪欺诲,他追数里找那富豪评理.富豪持刀威胁,被铭传夺刀毙下劈下马背。铭传自知闯祸,遂揭竿而起,召集无业乡民,在大潜山北建立旱圩,筑堡扎寨。1856年(咸丰六年)夏大旱,庄稼无收,农民断粮,邻近的金桥集上有富户屯粮不卖,激起民愤,粮被哄抢。官府追查时,有人说是刘铭传领头干的。官府派人追到刘家,未找到刘铭传,便放火烧毁刘家房屋,刘母惊吓而死。刘铭传自此为家,训练团练,商议参加太平军。传说祭旗时大风吹折旗杆,在寨参赞军务的塾师刘盛藻扬言这是“上天不助”,遂罢。后接受六安州官皱笥劝告,改听官府调遣,对抗太平军。曾随清军功六安,援寿州,被授千总、都司衔。1862年(统治元年),李鸿章募淮军援江苏,铭传率练勇至上海,号“铭字营”,在南汇招降太平军吴建瀛、刘玉林等众4000人,与太平军在上海外围屡站,升副将。次年进攻苏南常熟、江阴、无锡等地,以提督记名。加头品顶戴。1864年春,攻陷常州。获“虢季子白盘”(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
1865年(同治四年),随曾国藩镇压捻军。驻河南。连站于瓦店、扶沟等地,升直隶提督。又援湖北,陷黄陂,战颖州(今阜阳),当时捻军以马队为主,刘铭传平原追击不能得手,向曾国藩建议筑长墙为堵,曾遂命令自河南至同东运河,筑起长墙。捻军首领张宗禹率部攻入陕西,任柱、赖文光率部攻山东。自此,捻军分东西两部,互相呼应,曾国藩剿年捻失败。清廷命李鸿章代曾。刘铭传奉命专攻东捻军,大小数十战。1867年(同治六年)春,捻军退至湖北伊隆河,刘铭传与湘军将军鲍超约期合击。铭军提前出动,被捻军包围,大败。部将唐殿魁战死,刘铭传也坐地待毙。鲍超率军赶到,向捻军发起攻击,刘铭传才得突围。铭军在信阳休整,补充军械人马,又追击捻军进入山东。刘铭传复于沿运河至胶、莱一线筑长墙,将东捻围困于山东。是年秋,刘铭传设法收买捻军叛徒为内应,枪杀任柱,捻军溃散。赖文光退至扬州被俘,东捻失败。清廷论刘铭传为“首功”,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刘铭传以伤病请假,回乡休养。
1868年(同治七年)春,张宗禹率西捻军进攻河北,突袭北京。清廷震恐,下急诏令刘铭传出山赴援。刘铭传以迟缓未出被责。及至东昌,会诸军进攻盐山、沧州、德平,仍用筑长城之策,将捻军围困到运河之东,纵横合击。捻军损失惨重,张宗禹在山东茬平战死,西捻失败。刘铭传封一等男爵。刘铭传青少年时,功名心颇重,他曾等家乡的大潜山,叹道:“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可是当他“功成”名就后,却经常在诗中写道:“三十人为一品官,多少憎忌少人欢。”“官场贱武夫,公事多掣肘。”“为嫌仕宦无肝胆,不惯逢迎受折磨。”“解甲回乡去,入山种翠微。”“莫如归去好,诗酒任疏狂。”1869年(同治八年)春,刘铭传再次以伤病辞职回乡。次年,天津教案发生,英、美、法7国军舰集结天津炮台,京城震动,清廷命刘铭传出山,赶赴天津接统铭军,加紧备战。教案备战。教案平息,又命刘铭传督办陕西军务,率军镇压回民起义。清廷命刘铭传监督、密报左宗棠的军事行动,引起左宗棠怨恨。刘铭传又称病辞职回家。
乡居期间,刘铭传把早年镇压太平军、捻军时的文书一把火烧掉,埋头博览群书,尤其注重阅读有关西方科技文化的书籍,对世界形势形势及国家局势十分关怀,常说:“中国不变西法,罢科举,火六部例案,速开西校,译西书,以厉人才,不出十年,事且不可为矣!”1880年(光绪六年),因沙俄侵占新疆伊梨,刘铭传逢诏进京议事备战,他极力主战,并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陈述欧、美、沙俄、日本修造铁路的情况,以及中国修造铁路以利军事、经济、民政的迫切性,并提出初步规划。这个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的关于修造铁路的意见,遭到朝廷守旧派官僚的激烈反对。刘铭传气愤之下又一次辞职还乡。他在家乡立义庄、办义学;与张树声、周盛传等合办肥西书院;倡修家谱、俯志、县志,助修大潜山、紫蓬山寺庙及巢糊姥山塔、合肥城内包公祠等;并陆续修建了刘老圩,在圩内建造“盘亭”,陈列“虢季子白盘”,供亲友参观。字号“大潜山人”。
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首先侵略越南北方,又派海军中将孤罢率领远东舰队侵入中国东南沿海,企图侵占台湾为质,迫使清政府屈服。4月,清廷急诏刘铭传进京,授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上《海防十策》奏折,被采纳,遂赴台抗法。
1884年(光绪十年)8月初,法舰4艘在司令利士比率领下进攻基隆,刘铭传指挥守军开炮还击。不久,炮台被法舰猛烈炮火击毁。刘铭传将守军转移至后山,待法军登陆后,指挥守军分路出击,击毙法军官3人,擒斩1人,打死打伤法兵百余人,缴枪数十杆,帐篷10余架。残敌逃奔回舰。中国军队首站告捷,军威大振。
法舰转功福建马尾港,中国南洋舰队覆没。10月初,法舰分两路猛攻台湾基隆和淡水。刘铭传在基隆与敌激战,接到淡水守军告急。刘铭传将基隆守军撤至后山严守,并将基隆煤矿设备拆卸转移,然后亲率主力驰援淡水。10月8日,敌舰猛轰淡水炮台。炮台在猛烈还击后多被击毁。由于河口事先被守军以巨石堵死,法舰不能深入,遂派陆战队千余人上岸,分路进攻。刘铭传指挥守军埋伏,待敌军接近,突然分5路杀出,毙伤法兵300多人,法军大败逃回。法军开炮掩护,反自击沉小轮1艘,70多人落水。中国军队取得大胜。法舰封锁台湾海峡。法军司令孤拔亲到越南战场调兵千余名来台增援,接着以数千名法军分头猛攻基隆河及后山一线守军阵地。刘铭传指挥守军与敌展开激烈的阵地战。聂士成等率援军2000多名从台东登陆,翻山越岭赶至基隆前线,投入战斗,稳住了阵地。至1885年(光绪十一年)3月,法军死伤近千人。而始终局限于基隆一隅之地,陷于进退维谷的困境。孤拔派舰攻占孤悬海中的澎湖列岛。3月下旬,法军在镇南关、谅山大败,中法停战,不久法军退出台湾。刘铭传领导的10个月抗法保台战斗,取得最后胜利。
1885年(光绪十一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巡抚。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刘铭传悲愤至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日病逝。清廷谥“壮肃”,加太子保衔。归葬肥西金桥吴家小院墙。刘铭传能文善诗。著有《刘壮肃公奏议》10卷,《大潜山芳诗抄》1卷,《盘亭小录》1卷,另有遗诗数百首未及印行而散失。

刘铭传的功过
不久,炮台被法舰猛烈炮火击毁。刘铭传将守军转移至后山,待法军登陆后,指挥守军分路出击,击毙法军官3人,擒斩1人,打死打伤法兵百余人,缴枪数十杆,帐篷10余架。残敌逃奔回舰。中国军队首站告捷,军威大振。

清朝二十四功臣有哪些人?
1.多尔衮——大清开国第一臣 2.洪承畴——背明降清、功罪难评的清朝宰辅 3.范文程——辅佐二帝的开国名臣 4.鳌拜——恃功专横、朝纲独断的权臣 5.吴三桂——出尔反尔、起兵反叛的逆臣 6.明珠——得陇望蜀,功过参半 7.张廷玉——历仕三朝、名垂青史的名臣 8.隆科多——盛极而衰的顾命大臣...

大清国二十四功臣是哪些人?
清朝二十四臣是纪连海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排列的,分别是:多尔衮、隆科多、鳌拜、于成龙、明珠、年羹尧、汤若望、刘墉、纪晓岚、和珅、刘铭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奕欣、林则徐、丁汝昌、邓世昌、谭嗣同、魏源、袁世凯。1、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

乾隆皇帝的二十四功臣图里竟有谁?
高斌乾隆十年授命协办大学士,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嵇曾筠乾隆年间官位为文华殿大学士。嵇璜,嵇曾筠之子,乾隆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王杰乾隆五十一年,命为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次年拜东阁大学士。傅恒乾隆年间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乾隆年间累官至东阁...

请问传说中的清末淮军五虎上将都是谁
淮军视乎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如果要个排名,就以当时的官职,在淮军的地位,以及历史知名度排名的话淮军第一将非刘铭传所属,早期刘铭传就带领以其命名的“铭字营”追随李鸿章,是旧淮军中的老牌主力营头,镇压太平天国后他也照例封为陕西督军,真正让刘在青史留名的是在中法战争中任台湾巡抚,在没...

抢过李鸿章,骂过左宗棠,曾国藩一见他就头疼,他是晚清官场老流氓_百度知 ...
在僧格林沁死后,他意外地表现出人性的一面,冒着生命危险找回上司的尸首,这让他在朝廷的功过评定中得以免于严惩。然而,失去靠山后,陈国瑞的命运急转直下。他因嫉妒刘铭传的战绩而偷袭,却反被击败。曾国藩接手后,以其劣迹和失势的现状,对其进行了裁军减饷的处罚。尽管如此,他并未因此收敛,反而...

百家讲坛现在没有了,请问纪连海的正说清朝24臣已经讲了哪些大臣?_百度...
多尔衮——大清开国第一臣 2.洪承畴——背明降清、功罪难评的清朝宰辅 3.范文程——辅佐二帝的开国名臣 4.鳌拜——恃功专横、朝纲独断的权臣 5.吴三桂——出尔反尔、起兵反叛的逆臣 6.明珠——得陇望蜀,功过参半 7.张廷玉——历仕三朝、名垂青史的名臣 8.隆科多——盛极而衰的顾命大臣 9...

正说清朝十二臣图书简介
余沐所著的《正说清朝十二臣》是中华书局“正说历史”系列中的一部力作,于2005年4月1日出版。该书详尽地讲述了鳌拜、于成龙、明珠、隆科多、年羹尧、刘墉、纪晓岚、和珅、曾国藩、李鸿章、刘铭传、袁世凯等十二位清朝重要人物的生活事迹和个性特点,旨在纠正公众对他们的误解,普及历史知识。书中的内容...

民国十大汉奸是谁
1、张景惠:字叙五,满族,辽宁台安人。奉系军阀首领。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汉奸,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2、王克敏:字叔鲁。中国近代政治人物,1937年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之一。3、梁鸿志:于1882年出生于福州城里,祖籍福建长乐。抗战期间,梁鸿志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伪...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民元三年,为削弱地方势力,清廷设立将军府,任命将领,有的在驻地建立府邸。然而,袁世凯去世后,将领职位泛滥。段祺瑞,字芝泉,曾祖父与刘铭传有交情,他早年丧亲,投身军旅,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赴德国深造后任威海随营教官。小站练兵后,段誉为“北洋之虎”。辛亥革命时,他有反正之意,虽被召回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