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变化史?中国人口变化史?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3
中国人口历史变化

一、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中记载的人口数据有:秦朝2000万,西汉末近6000万,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清朝前期3.6亿,清朝晚期4亿,建国初5亿多……。这组人口数据说明,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二、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三、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

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

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

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政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

两千多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2、大起大落。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代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如西汉前期、8世纪前期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数十年至百余年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10‰。其中的恢复阶段还可能出现更高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在人口锐减时,一二十年间可以形成高达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负增长率可以高达50‰-100‰。

3、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自商、周至公元初,达到6000万。第二阶段,自东汉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达到1.2亿。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第五阶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复,至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的新高峰。第六阶段,经过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长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高速增长,70年代后虽速度减缓,近年仍已突破了12亿大关。二、三阶段翻番的时间为1300年,第四阶段为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而第六阶段只有40年。

4、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由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权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地主阶级人口总是以比农民和全部人口更高的速度增长,因而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随着王朝的延续而越来越高。

5、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汉族和农业民族的增长一般高于非汉族和游牧民族,因而汉族和农业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汉族以外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增长的不平衡。

1、春秋战国

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这一时期(前481年—前453年)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奠定后来传统农耕文明基础的时代。期间各诸侯国的人口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前230年时中原各国总人口达到约3000万。此后一直到秦末民变之前持续不断的增长。

2、秦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之后持续不断的领土扩张,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国总人口约3000万。估计此年的世界人口有2.0亿,秦代人口占据世界15%的比例。

3、汉朝

汉太祖元年(前202年)在楚汉战争之中取胜的汉王刘邦称帝,天下重新统一,建立汉朝,据当代学者估计,人口约1650万。占此年世界人口的8.66%。

4、三国时期

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

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

5、晚唐时期

黄巢之乱时(875年—884年),期间超过八百三十万人死亡。唐哀帝天复三年(907年)全国合计20,000,000人。

6、明朝时期

明朝建立并逐步统一全国后,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休养生息使得全国的农业在蒙元时期长期大规模战乱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加上洪武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填充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无人烟之地和垦荒使得期间人口稳定成长。

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约有6054万人,其中民户6175.0万,军户325.0万。

7、清朝

明末清初四十余年期间的频繁战争和频繁的瘟疫灾荒饥馑疾病使得再次遭受一次浩,康熙初年,全国社会已稳定,社会生产普遍恢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的五千余万增加到一亿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8、中华民国

台湾人口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人口为517,568,000,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扩展资料:

人口登记的萌芽期: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口史



资料一
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4-14 发表评论>>

约公元前 2205一前2198年(夏禹时代)传说有1350万人

约公元前1115-前1079(西周成王时代)传说有1371万人

公元前684年(东周在三十三年)传说有1184万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估计2000万人

公元2年(西汉元始二年〕 5959万人

57年(东汉建武中元二年) 2100万人

75年(东汉永平十八年) 3412万人

88年(东汉章和二年) 4335万人

105年(东汉元兴元年) 5325万人

122年(东汉延光四年) 4869万人 140年(东汉永和五年) 4915万人

136-141年(东汉永和中) 5386万人

126-144年(东汉顺帝时) 4915万人

144年(东汉建康元年) 4973万人

145年(东汉永嘉元年) 4952万人

146年(东汉本初元年) 4756万人

156年(东汉永寿二年) 5006万人

157年(东汉永寿三年) 5648万人

220-265年(三国时期) 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

280年(晋太康元年) 1616万人

581--600年(隋开皇中)约4450万人

607年(隋大业三年) 4601万人

605--618年(隋大业中) 890万户,约合4450万人

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4844万人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 5291万人

1080年(北宋元丰三年) 3330万人

1110年(北宋大观四年) 4673万人

1195-1223年(金章宗明昌六年---南宋嘉定十六年) 7681万人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5883万人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6054万人

1403年(明永乐元年) 6659万人

1491年(明弘治四年) 5328万人

1578年(明万历六年) 6069万人

1651年(清顺治八年) 1063万人

1656年(顺治十三年) 1541万人

1659年(顺治十六年) 1900万人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2034万人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 2041万人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 2041万人

1711年(康熙五十年) 2462万人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2502万人
1724年(雍正二年) 2611万人

1726年(雍正四年) 2639万人

1734年(雍正十二年) 2735万人

1741年(乾隆六年) 14341万人

1742年(乾隆七年) 15980万人

1743年(乾隆八年) 16445万人

1746年(乾隆十一年) 17189万人

1751年(乾隆十六年) 18181万人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19034万人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20047万人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21083万人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22102万人

1775年(乾隆四十年) 26456万人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 27086万人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28182万人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29110万人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30148万人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31049万人

1805年(嘉庆十年) 33218万人

1808年(嘉庆十三年) 35029万人

1822年(道光二年) 37245万人

1826年(道光六年) 38028万人

1829年(道光九年) 39050万人

1834年(道光十四年) 40100万人

1839年(道光十九年) 41085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

1840年(道光二十年) 41281万人(湖南、福建未计在内)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42134万人

1851年(咸丰元年) 43216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

1910年(宣统二年)十八省人口,民政部统计是33118万人,邮局调查是43842万人

1911年(宣统三年〕 37767万人(清朝最后一年)

1912年(民国元年) 35572万人

1913年(民国二年) 43200万人

1919年(民国八年) 42767万人

1918-1919年(民国七至八年) 45265万人

1920年(民国九年) 44715万人

1921年(民国十年) 44338万人

1922年(民国十一年) 44715万人

1923年(民国十二年) 43609万人

1924年(民国十三年) 40000万人

1925年(民国十四年) 48550万人
1926年(民国十五年) 48550万人

1927年(民国十六年) 45778万人

1928年(民国十七年) 45184万人

1929年(民国十八年) 43893万人

1933年(民国十九年) 44400万人

1931年(民国二十年) 43893万人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48830万人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47353万人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43586万人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46215万人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46136万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43840万人

1944年(国国三十三年) 46492万人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46100万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54877万人

1950年 54682万入 1951年 55748万人

1952年 56891万人

1953年6月30日24时 601938035人

1954年 59484万人 1955年 60818万人

1956年 62123万人

1957年 65663万人

1977年 80000万人

1978年底 97523万人

1982年7月 1031882511人

资料二

夏.商:1 355万人口。
西周 2000万左右。
西汉 5959万人
唐代 8000万左右。
清代乾隆 20809万,至道光 增长到近4亿人。
民国 40000万左右
现代 13亿
现在历史教科书上写的是
从西汉平帝二年(公元二年)到东汉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人口从五千九百五十九万人,下降到五千六百四十九万人。从隋大业三年(公元六○七年)到唐天宝十四年(公元七四○年),人口从四千六百○一万人,上升到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人。南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年),七千六百八十一万人。元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五千八百八十三万人。明洪武二十六年(一三九三年),六千零五十四万人。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六千零六十九万人。清代以前的一千六百年间,中国的人口数字一直在三至七千多万人的水平线上徘徊。强盛时代的汉朝,一百五十余年里甚至出现负增长。隋至盛唐的一百三十余年,人口也只增长了百分之十五。清朝入关四十年后,即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中国人口突破一亿大关,达一亿零一百七十一万人。又过了一百一十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还多,达二亿九千七百万人,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一百九十二。清朝结束时的一九一二年,中国人口达四亿○五百八十一万人。这个数字即使保留到二十世纪末,也仍然可以使中国无愧于世界超级人口大国的称号。当然,历史发展的天平已经倾斜,巨大的人口数字不再只是一种荣耀而日益成为沉重负担,那是另外一个议题。中华民族跃升为世界上最大、任何国际势力都不容小觑的族群,清朝的功绩是直接和不可磨灭的,远非汉、唐能与之比肩。

参考资料:根据《中国人口报》
战国 4500万
秦 4000万
西汉初年 1500万
西汉元始二年(2年) 6300万
东汉初年 2700万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 6500万
魏黄初元年(220年) 2200万
魏灭蜀前 3000万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3500万
东晋 1600万
刘宋 2000万
萧梁 2100万
北魏 3000万
陈 1500万
隋大业五年(609年) 5800万
唐武德五年(622年) 2500万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8500万
唐开成、会昌年间 6000万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3000万
北宋崇宁、大观年间 12600万
辽乾统年间 900万
西夏贞观年间 300万
南宋初 5650万
金初 2830万
南宋嘉定年间 8060万
金泰和年间 5600万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7500万
元至顺元年(1330年) 8500万
明洪武三年(1370年) 6000万
明崇祯年间 20000万
清康熙年间 16000万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31150万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38310万
清咸丰元年(1851年) 43610万
清光绪六年(1880年) 36450万
清宣统二年(1910年) 43600万

注:
未标年号者为估计数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887810.html?si=4

从人口的变化史可看出中国的灾难历史。

中国历年人口数量是多少?
中国自2008年至2020年的人口数量变动如下:2020年:14.11亿(1,410,929,362人)2019年:14.08亿(1,407,745,000人)2018年:14.03亿(1,402,760,000人)2017年:13.96亿(1,396,215,000人)2016年:13.88亿(1,387,790,000人)2015年:13.8亿(1,379,860,000人)2014年:13.72亿...

中国建国时人口多少?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交通拥堵、居住条件恶化、就业困难、贫困问题加剧。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迅速减少。特别是“吃饭问题”,即粮食不足以养活迅速增长的人口,成为人口激增带来的首要问题。参考资料:中国人口数量的发展轨迹显示,...

请问有没有知道中国近现代各主要历史时期的人口总数和变化情况??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口从1840年就有4亿人,到1949年,大概增长到5亿人。在这100多年内,增加了一亿人。这段时间内,中国人口增长非常缓慢。1840年==4.1亿 1937年==4.5亿 1945年==5.4亿 1982年==10.3亿 1990年==11.3亿 1996年==12.2...

中国60 70 80 90 00 10人口数量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历史上,中国始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长期保持在20%左右。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12张图)
前四张图表基于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中国人口史》,呈现了人口增长曲线和六个阶段的变迁。后八张图表则来源于中国历史网上一篇未署名的文章,深入追溯了历代人口的波动。这些数据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规模的变化,如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人口骤降、西晋至十六国时代的人口复苏、唐朝的人口巅峰与安史之乱...

中国历年人口一览表
6. 北宋时期,公元1110年,全国人口有4673万人。7. 元朝时期,公元1290年,全国人口有5883万人。8. 明朝时期,公元1578年,全国人口有6069万人。9. 清朝时期,公元1764年,全国人口有20559万人。10. 清朝时期,公元1844年,全国人口有41944万人。11. 民国时期,中国人口大约为四亿,到1949年中国人口大约...

中国人口数变化
中国人口数变化 答案:中国的人口数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在近代以前,中国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然而,自20世纪初开始,由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近年来,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人口增长趋势有所放缓。详细解释:1. 历史上的缓慢增长:在封建社会和近代以前,由于生产力...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三、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

解放前中国总人口是多少?解放后,49年-78年中国总人口是多少?
第五个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尽管国家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但由于之前生育高峰期的人口进入生育年龄,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第六个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出生率得到控制并稳步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中国人口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

中国人口变化史?中国人口变化史?
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5、晚唐时期 黄巢之乱时(875年—884年),期间超过八百三十万人死亡。唐哀帝天复三年(907年)全国合计20,00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