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的历史沿革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6

秦汉置历阳县,晋置历阳郡,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冬,在历阳郡置和州。据《舆地纪胜》:“北齐图霸功,拥正阳侯渊明以归,王僧辩来迎,会于兹地,二国协和,故更名为和州”。
陈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五月辛巳,南豫州改治历阳(今历阳镇),废和州。太建十一年十一月,北周恢复和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和州为历阳郡(治历阳),属扬州刺史部。
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改历阳郡为和州(仍治历阳,今历阳镇),设历阳、乌江(仍治今乌江镇)2个县。贞观元年(627年),和州属淮南道区域。天宝元年(742年),和州改为历阳郡(仍治历阳)。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历阳郡改属淮南节镇(治扬州)。二载十二月,历阳郡复名和州。
五代吴国时,和州(治历阳,今为镇)设历阳、乌江(治今乌江镇)2个县。武义二年(920年),和州改属德胜军(治合肥)。南唐因之。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壬寅,后周克淮南改德胜军为保信军(治合肥),和州属之。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宋代后周,和州(治历阳)属淮南道。至道三年(997年),改淮南道为路(治扬州)。熙宁五年(1072年),和州改属淮南西路(治扬州)。德佑元年(1275年)二月戊辰,和州降元,改镇宋万户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和州镇宋万户府(仍治历阳,今历阳镇)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淮西江北道(后定治合肥)。十四年,和州改立安抚司。明年升为路。二十八年正月,降和州路为州,改属庐州路(治合肥)。
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吴王朱元璋部攻克庐州,升为庐州府(仍治合肥),改属江淮行省(治庐州府)。和州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撤和州,明年复立和州,撤销历阳县入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直隶和州直隶南京。
顺治二年闰六月(1645年8月),直隶和州(治今历阳镇)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康熙元年十二月(1663年2月),直隶和州属江南省安池太道(治池州府,今贵池市区)。六年七月(1667年8月),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雍正十一年十二月(1734年1月),直隶和州属庐凤道(治凤阳县,今府城镇)。十三年七月(1735年8月),改属庐凤颍道(仍治今府城镇)。同治四年六月(1865年7月),直隶和州属安庐滁和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1908年6月),改属皖北道(仍治今府城镇)。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改和州为和县(仍治今历阳镇)属安徽省。3年6月2日,和县属安庆道(治怀宁,今安庆市)。17年8月,废道,和县直属安徽省。
另外有辽宁的和州,元初置,寻省,故治在今辽宁省锦西县境。



建州的历史沿革
答:东汉建安元年 (196 ) 析侯官县北乡置建安县,驻地今建瓯,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属会稽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 )置建安郡,治建安县,驻地建瓯。晋元康元年(291)属江州。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建安郡属闽州,州治福州,后属丰州,州治福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

梧州的历史沿革
答:梧州是岭南古都。虞舜时代(前2255~前2207年),全国划为12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属百越地。周安王十五年(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梧州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兵临五岭,挥师南下,开凿灵渠,进军岭南。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

汉州的历史沿革
答:今广汉市古为雒县,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辖13县。雒县因雒水(即今石亭江)流经县境而得名,故城在今北外乡境五里巷。至隋代,雒县县城始徒今雒城镇。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此为益州,刺史治雒。新莽时期(9--23年),改益州为庸部,部牧驻雒县。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答:1954年6月23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12日成立焉耆专署。1954年6月23日撤销焉耆专署,分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焉耆、和静、和硕三县)和库尔勒专署(辖库尔勒、轮台、尉犁、若羌、且末五县)。1960年12月,库尔勒专署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由焉耆迁址库尔勒。

徽州的历史沿革
答: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平镇方腊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1367)外 ,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

哈萨克斯坦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答:1936年12日5日,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初分16州。1950年代,塔尔迪库尔干州并入阿拉木图州。1960-1971年间,北部的阿克莫林斯克(Akmolinsk)、科克切塔夫(Kokchetav)、库斯塔奈(Kustanay)、北哈(North Kazakhstan)、巴甫洛达尔(Pavlodar)5州合并,为切利尼边疆区(Tselinny kray )。这里...

衡州的历史沿革
答:公元220年,孙吴于长沙郡西南部设衡阳郡,治地在今湘潭市区,下辖蒸阳(今衡阳县)、重安(今衡南县)、湘南(湘潭市)、湘西(今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湘乡、益阳等县。此为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郡。西晋置湘州,治衡阳,辖今韶关、连州、郴州等地区。南北朝时期,衡州分为湘东郡、湘州...

秦州的历史渊源
答:秦州一般指的是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秦州历史沿革 西汉时置绵诸、上邽2县。唐为秦州上邽县。元为秦州成纪县。明废成纪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隶属甘肃省陇南道(不久改称渭川道);...

中州文化·中州文化源远流长·疆域沿革
答:河南道辖陕州(灵宝一带)、虢州、滑州、郑州、颍州、许州、陈州、蔡州、汴州、宋州、濮州。河北道辖怀州(今获嘉、修武一带)、相州(今汤阳一带)、卫州(今新乡、汲县一带)。山南东道辖泌州(今泌阳、桐柏一带)、邓州(今南阳一带)。淮南道辖光州(今光山一带)、申州(今信阳、罗山一带)。唐末以后,中国历史...

和州的历史沿革
答:秦汉置历阳县,晋置历阳郡,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冬,在历阳郡置和州。据《舆地纪胜》:“北齐图霸功,拥正阳侯渊明以归,王僧辩来迎,会于兹地,二国协和,故更名为和州”。陈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五月辛巳,南豫州改治历阳(今历阳镇),废和州。太建十一年十一月,北周恢复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