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10年,吉利与沃尔沃的“婚后”生活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5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10年后,沃尔沃的全球销量破了纪录

2010年3月28日,来自中国汽车界的一条消息可以说是震惊了全世界,吉利控股全资收购了沃尔沃的轿车业务。如今距离这个日子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左右的时间,当时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场巨大的赌注,不少人都不看好吉利和沃尔沃的发展,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李书福的这场赌博显然是赢了,吉利成了国内销量最高的国产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全球销量也破了纪录。


201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突破了70万辆,总计达70.54万辆,同比增长接近10%,自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的年销量已经连续6年实现大幅上涨,沃尔沃不仅实现了盈利,并且2019年的总销量也打破了1993年的销量纪录,重现了当年的辉煌,可以说沃尔沃已经完成了复兴。如今沃尔沃的市值已经高达180亿美元左右,比起吉利当年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沃尔沃的价值已经翻了10倍。

沃尔沃的主要市场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2019年,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总销量达到了34万辆,同比增7.2%,占到了沃尔沃全球总销量的48.3%,其中德国销量突破了5万辆,其它不少欧洲国家的销量也打破了1990年以来的销量纪录。
国内市场,沃尔沃同样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15.4万辆,同比增长18.7%,同时沃尔沃在北美市场也有着比较亮眼的表现,美国市场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10.1%。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这10年,国内汽车市场和国际汽车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各大汽车品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吉利和沃尔沃的市场表现来看,吉利和沃尔沃不仅经受住了挑战,并且还大获成功。
收购沃尔沃的这10年,吉利拿出了大量资金来让沃尔沃复兴,而沃尔沃也对吉利进行了“反哺”,吉利和沃尔沃联合成立的研发中心让吉利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短短几年就让吉利拥有了多款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10年后,吉利年销量已经突破百万,沃尔沃的全球销量也破了纪录,不得不让人佩服李书福在10年前的这一个大胆的决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十年前的今天,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汽车手里全资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在2010年的春天,一个现实中“蛇吞象”的故事就很自然的上演了。

至于“蛇吞象”,在当时是舆论的主导,曾经多少人觉得,吉利的收购是沃尔沃噩梦的开始?曾经多少人觉得,吉利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收购国外汽车品牌?曾经又有多少人,对着吉利冷嘲热讽?有几个人在意名不见经传的吉利已经是民营企业中的代表?有几个人在意被福特收购后的沃尔沃其实早已经奄奄一息,是吉利的出现让其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一次,世界汽车或许真正注意到了中国汽车。我们自己或许才真正注意到,不知名的吉利,竟然也能“有点意思”?

我,曾经或许也是嘲讽吉利“蛇吞象”的一员。10年前,吉利的品牌形象确实算不上有多“高大上”,甚至有点低端。甚至到今天,吉利的品牌形象也并未达到高不可攀。在充分汲取了沃尔沃的造车经验,掌握了造车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仍旧主打性价比,是我们国人喜爱的“大众”品牌。除此之外,在销量和体量上,吉利做到了国内一流,甚至世界前列。
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36.2万辆。在车企销量排行榜上,吉利也在获得第四名的基础上,向着前三强冲击。数据显示,从2019年11月开始,吉利单月销量已经多次超过上汽通用。或许2020年,吉利就可跻身车企销量前三。吉利用近乎野蛮的、不可思议的成长速度,证明了自己。

李书福在2010年3月28日的2000多天前,做了一个影响自己命运,也是吉利命运的决定。是决定,同时也是一场赌博。这场赌博里没有电视剧里的鸡汤、狗血,也没有电影里面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与一般家人之间消遣时间的麻将还有些不同。因为,他赌赢了,或许能够使吉利与自己有更好的未来,而赌输了,他就只有倾家荡产。
据吉利2002年的记录,在浙江临海的一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说出了这个在当时吉利人的眼中石破天惊的构想,“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就该做准备了!”。那次会议的中高层中,有杨健,有安聪慧,也有俞学良。

5年后,已经收购英国锰铜股份19.97%的吉利掌门人李书福,来到了北美底特律车展,吉利掌门人李书福见到了福特汽车CFO勒克莱尔,或传达过想要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的想法。2007年6月,吉利成立“V项目”团队。2007年9月,李书福收到了福特方面不卖沃尔沃的回复。2008年6月,法国金融集团洛希尔金董事会确定了,与李书福联手,为其收购沃尔沃的项目再添助力。同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福特作为美国汽车行业巨头,不得不考虑出售沃尔沃。吉利在2009年,与福特汽车多次交锋。终于在同年圣诞节到来的前2天,吉利和沃尔沃同时宣布,双方就收购沃尔沃的主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所以,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是什么奇迹,倒有些“趁火打劫”的成分。从2002年收购想法灵光乍现,到真正收购沃尔沃,用时8年。成功哪里是什么一蹴而就?天上当真有馅饼可掉?都是机会,不好抓的机会。修炼了8年的吉利,抓住了这次机会。
从收购沃尔沃的账面资料来看,吉利用了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2010年3月28日签字,8月2日完成交割,吉利控股集团成为了跨国汽车集团。

上面提到过,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是一场赌博。赌赢了,或有转变吉利命运的可能,赌输了就只有倾家荡产。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查过吉利2009年的营收(2009年营业额140亿元,纯盈利11.8亿元人民币),你就会知道,仅靠吉利自己,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真的是天方夜谭。钱不够,吉利只能“借”。当然,资本社会,通过基金、对赌等方式进行博弈再也正常不过。只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仍旧萎靡不振的话,那吉利将面临资金链彻底断裂的风险。根据当时一些金融机构的分析,在2011-2015年间,吉利控股集团的资金压力一直很大,随时都有破产的可能。在2015年,也就是收购沃尔沃的5年之后,吉利的破产可能性才转而降低。为什么吉利冒着破产的风险,也要收购沃尔沃呢?

这里,我们还要再说一说。2000年,党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其中首次将“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写进了计划之中。自此之后,我国汽车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受到改革开放春风的影响,吉利是中国第一家拿到生产资质的民营汽车企业。自此之后,吉利用低价策略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书福发现,对于汽车制造,决不能只在原地踏步,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打造优秀的产品,一味地凭借低价,解决不了企业长期生存发展。所以,吉利必须要转型。那时的吉利或许第一次意识到,不转型就会逐渐沉沦、消亡。
我国汽车工业基础低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到了2020年的今天,我们的汽车工业依旧不算先进。如何能够迅速掌握先进的技术?有着浙商血统,天生敢闯敢干的李书福,想到了“走出去”。通过收购国际一流汽车企业,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中国汽车企业天生的缺陷。这对于吉利的未来,或许能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

只是,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李书福并没有着急的将沃尔沃紧紧握在手中,而是使用了“放虎归山”的战略决定。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双方互不干涉。事实证明,李书福再一次做对了决定,也押对了宝。时至今日,我们觉得李书福当时的决策是对的,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李书福是背着多大的压力和魄力,才能让沃尔沃“归山”。
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有着不得不收购沃尔沃的理由。当然,他们必须要承担收购沃尔沃的风险。李书福在收购沃尔沃后也说过:“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奇迹?哪里来什么奇迹,看准方向,尊重客观规律,然后扎扎实实推进,老老实实干活,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是啊,哪里来的什么奇迹呢?!不过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迈出这一步罢了……
写在最后:
身为90后的我们,一出生就有电视看,每一顿饭都能吃到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我们这一代人享受到了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像李书福那一辈人,敢于去改变,不安于现状的能力。缺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长远战略眼光。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尽管80后、90后是劳动主力人群,我们站在了老一辈人的肩膀上。我们大部分人缺少那种刀光剑影里拼出来的人生阅历,我们缺少像李书福那样,敢于不留后路的“狠劲儿”。 时至今日,李书福和吉利的成功已经不用再多说,所有曾经看轻吉利的人也终于闭嘴。身为90后的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看懂了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凭什么收购沃尔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与沃尔沃,本在完全不同世界中的两个汽车品牌,却在10年前的机缘巧合中喜结良缘,中国小伙娶了瑞典姑娘,这在汽车界和金融界都是一段经久流传的佳话。

几天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十周年的消息几乎刷遍了我的朋友圈,对于汽车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话题,因为在这十年时间里,吉利发展成为了年销量超过136万辆的中国第一大自主品牌。至于沃尔沃汽车,也从10年前的濒临倒闭负债累累,到成为实现年销量翻番、健康稳步发展的全球型豪华品牌。

都知道了吉利在十年前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但为什么要收购?怎么收购的?收购之后带来了什么?

★ 为什么要收购?

吉利汽车是1997年创立的,虽然到了2009年,吉利的年销量已经突破了33万辆,从单一的吉利汽车品牌发展到了携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大自主品牌的集团,以及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二大自动变速箱公司DSI,吉利汽车正在快速发展中。

不过,李书福的嗅觉是相当敏锐的。福特汽车的连年亏损以及连续卖掉集团旗下的阿斯顿?马丁、捷豹和路虎等豪华品牌,让李书福有了不久可能会对沃尔沃汽车进行出售的预感。

在李书福的眼中,沃尔沃汽车拥有的先进技术、品牌影响力以及庞大的销售渠道,都是能够对吉利汽车发展带来极大帮助的,况且以沃尔沃汽车和福特汽车当时的经营状态,出售沃尔沃是极其有可能的。于是在2007年,李书福动身去了美国的底特律,向时任福特汽车总裁的比尔?福特(亨利?福特的曾孙)说明了来意……

★ 怎么收购的?

在比尔?福特的眼里,一个当时年收入100亿人民币的企业想要收购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沃尔沃汽车,眼前的这个中国人是谁?吉利又是什么?这个中国人大老远地跑到美国,是为了在自己眼前开玩笑吗?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福特汽车大幅度亏损,福特必须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于是沃尔沃汽车出现在了出售名单上,标价60亿美元,这比福特在1999年收购沃尔沃汽车时还少了4亿美元,也就是说,福特宁可做一笔亏本买卖,也要割掉这块肉。这时候,李书福向福特汽车喊了一次报价——35亿美元。

福特肯定心想,听说过三国演义里有个关云长,但这个李书福的大刀耍的比关公厉害多了,一挥就砍掉了25亿美元。这么点钱就想买我的沃尔沃?没门!

吃了两次闭门羹的李书福并未死心,他断定沃尔沃汽车一定会被自己攥在手里。另一边,无人接盘的沃尔沃汽车已经负债累累,2009年亏损超过了6亿美元,福特对于出售这个“拖油瓶”已经到了急不可待的地步,这时候,李书福又出现了:20亿美元,多了一分钱没有。

经营了上百年的福特汽车,从来没遇到过放出这种砍价套路的主,定价高了没人买,想买的人给的价越来越低。算了,那就和这个中国人聊聊吧。

经过一番谈判,吉利以18亿美元外加9亿美元后期运营资金的价格拿下了沃尔沃汽车100%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所有相关资产。“癞蛤蟆”不仅吃到了天鹅肉,而且吃的一根毛都没剩。

★ 10年柴米油盐,日子过得好着呢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连哈佛商学院都将吉利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作为经典案例。不过,在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反对的声音,甚至认为吉利是在拿18亿美元做赌注。

是的,毕竟当时单靠吉利自己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的,通过国内外银行和财团进行了巨额融资,若赢了,是一次成功的杠杆收购范例;输了,吉利汽车这个牌子恐怕也要卖给别人了。

2010年3月28日,李书福与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Lewis Booth正式签字画押,将沃尔沃汽车招致麾下。可是,如何将吉利和沃尔沃这两个在文化、特质、风格,哪儿哪儿都不一样的企业融合在一起?是让中国丈夫吃鲱鱼和肉丸子,还是让瑞典媳妇儿吃大米白饭?

李书福的一句“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让吉利与沃尔沃“美美与共”,既解决了文化的不同,也融合了不同的文化,让吉利和沃尔沃在短短的10年时间就取得了两个企业自各自创立以来均未获得的成就。

★ 吉利的获益

收购后的第二年,吉利就与沃尔沃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包括GMC(中级车型)升级平台、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和GX7安全革新技术在内的三大专利技术,均转让给了吉利。

于是,借助来自于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吉利在2015年推出了首款中级车——博瑞,这是一款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吉利汽车的印象和认识的产品,从博瑞开始,也看到了沃尔沃汽车对吉利汽车进行技术反哺的切实成果。

随后,CMA平台诞生,这个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进行参与开发的全新基础模块平台,不仅让沃尔沃有了XC40这样的全新紧凑级SUV诞生,也让吉利汽车打造出了全新品牌——领克,并且在CMA平台上做好了兼容燃油车型和PHEV车型的准备。除了应用了CMA基础模块架构之外,还在领克05上应用了沃尔沃的2.0T Drive-E高功率发动机。有了CMA平台的经验和基础,吉利学以致用,还完全自主研发出了BMA平台,并推出了缤瑞和缤越。

另外,对于电气化战略的发展,吉利也与沃尔沃汽车做出了充分准备,双方共同打造的PMA纯电动车平台,将应用在吉利和领克两个品牌的纯电动车型上,这是一个可以涵盖了从A0级到B级范围的制造平台,目前已经在宁波杭州湾建造了全新的整车工厂,将来将在那里制造全新的PMA平台车型。

沃尔沃技术和平台模块化的应用,让吉利在研发的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自从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的产品从外形和内饰的设计,到动力系统表现,再到底盘悬挂调校,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保持在自主品牌中领先的水平。

★ 沃尔沃翻身

当然,娶媳妇花钱,养媳妇也得花钱。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之后,虽然嘴上说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但也并不是拿完技术之后就撒手不管让其自生自灭。

从2012年开始吉利就承诺为沃尔沃汽车投入110亿美元用于新平台的开发以及在中国建立工厂,到目前为止,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已经有成都、大庆和路桥三座整车工厂,张家口一座发动机工厂,以及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亚太总部,在欧洲和北美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工厂。10年前的中国员工总数只有188人,现在超过了8000人,年销量也从10年前的30万辆增长到去年的超过70万辆。

美国曾经有媒体把沃尔沃汽车列为“即将消失的品牌”,现在,沃尔沃汽车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发展得更好了。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能把一个来自于欧洲的豪华汽车品牌以及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跨国汽车公司发展好,是不容易的,或者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切,只用了10年。

就在今年2月,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宣布,双方将对业务进行整合,组建一个更强大的全球型汽车企业,虽然整合后仍保留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领克汽车和极星等品牌,但全新的业务集团将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等方面实现更加有效的协同效应,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这似乎也意味着下一个全新十年的开始。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贾云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联姻10年,吉利与沃尔沃的“婚后”生活
答:李书福的一句“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让吉利与沃尔沃“美美与共”,既解决了文化的不同,也融合了不同的文化,让吉利和沃尔沃在短短的10年时间就取得了两个企业自各自创立以来均未获得的成就。★ 吉利的获益 收购...

吉利沃尔沃的十年之痒
答:作为吉利集团掌门人的李书福,早已通过近几年来多次的“买买买”,彰显了其在吉利公司的汽车版图以及国际化布局上的宏大野心。7月23日,浙江吉利集团又以4.35亿元拿下华菱星马公司控股权,但人们更关注的则是吉利与沃尔沃的...

吉利与沃尔沃联姻十年,CMA架构如何搅动车市风云?
答:在梳理回顾吉利与沃尔沃十年合作历程时,几乎媒体都会提及一个词:CMA架构。吉利与沃尔沃联手开发的CMA架构一直被视作是双方合作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也是吉利技术升级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不少人认为,正是CMA架构的诞生让...

吉利打包沃尔沃上市,亲上加亲谁是最大得益者?
答:在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曾提出“放虎归山”原则,即“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理念,这一举措使吉利获得沃尔沃的认同,同时也激活了沃尔沃自身的活力。但10年后双方的再次“联姻”,有观点担心合并后,沃尔沃已不再是沃尔沃了。 其...

吉利打包沃尔沃上市,亲上加亲谁是最大得益者?
答:吉利收购沃尔沃时,曾提出“放虎归山”原则,即“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理念,这一举措使吉利获得沃尔沃的认同,同时也激活了沃尔沃自身的活力。但10年后双方的再次“联姻”,有观点担心合并后,沃尔沃已不再是沃尔沃了...

吉利沃尔沃合并,离世界级汽车大咖还有多远?
答:吉利与沃尔沃“牵手”的10年,双方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吉利也从当年靠帝豪一款车的穷小子,成为了现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第三、布局全球的大企业,这个时候拉上天窗并不意外。实质是奉子成婚 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不仅是水...

十年磨合,吉利与沃尔沃从合作走向合并
答:沃尔沃汽车2019年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98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全年营业利润约为104亿人民币。如今,沃尔沃汽车的估值约为180亿美元(约合1256.2亿人民币),与10年前相比已翻了10倍。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吉利与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背后的故事丨上集
答:?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之前,也就是公元2010年,当时吉利人号称:“迎娶沃尔沃公主”。当时的吉利可不比现在,虽然那个时候靠着金刚、自由舰等车型小有名气,但无奈家境相差太大,想从汽车大户福特手里收购北欧豪华品牌沃尔沃,...

吉利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故事
答:2009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一天,吉利与福特同时宣布,双方就收购沃尔沃的主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当收购沃尔沃进行到最后,李书福把“一个人”的事业变成“400人”的事业,全球包括投行、律所、财经公关等,有400人在为这项并购...

吉利汽车为何近年来名气大增?
答:与沃尔沃联姻,吉利这些年来收获巨大,不仅仅体现在制造、技术、供应商体系等领域,还体现在思维方式,品牌附加值等方面。博越的上市将弥补吉利的SUV短板,与其他国产车对比而言,吉利轿车更强,品牌价值更优。面对这样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