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外来语是否被忽略不计?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3
中文中的外来词

1、幽默,来自英文 Humor。谐 ”,“穆”构成“humor”整体。
2、罗曼蒂克,英文romantic,又称为浪漫,辞典上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3、雷达,来自英语radar,无线电波探测装置。它号称“千里眼”。
4、托福,译自英语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中国人称为考“托福”。
5、雪碧,音译自英语Sprite, 原意为妖怪、精灵。作为一种饮料,译为“雪碧”可谓是煞费苦心。
6、波音,音译自英语Boeing, 指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飞机。
7、霹雳舞,译自英语breakdance, 原意为破袭节奏之舞,是一种源起美国黑人社会的现代舞。
8、可口可乐,音译自英语cocacola,世界著名饮料。
9、马拉松,音译自英语marathon,为42公里195米距离的赛跑。
10、迷你裙,译自英语miniskirt,“迷你”为音译,裙为意译。原意为超短裙。

扩展资料:
外来词翻译方法
1、音译 :直接按照原语言词汇的发音转换成汉语词汇。像汉语翻译规则规定对於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按照意译直接翻译:如斯里兰卡国(Sri Lanka) 美国 “ 纽约 ”( New York ) 原 苏联 领袖“ 斯大林 ”( Сталин )、“沙发”( Sofa )。
2、音译+类名: 芭蕾舞(ballet)、卡车、吉普车(Jeep)。
3、音译+意译:马克思主义(Marxism),“卡片”(card)
4、利用汉字“望文生义”特性进行意译:这种外来词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汉语的纯意译词,即是汉语意译词,例如“电视”;第二种是从来自日语的舶来词,即日制汉语,例如“电话”。它们两者之间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差别,与汉语的意译词差别不大。
5、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如CPI、WTO、ECFA。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来词

1、音译:
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沙发(sofa)”、“迪斯科(disco)”、“克隆(clone)”、“托福(TOEFL)”、“黑客(hacker)”等。
2、半音半意:
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半部分采用意译,如:“呼啦圈(hula-hoop)”、“因特网(internet)”、“道林纸(Dowling paper)”等。
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奶昔(milk shake)”等。

3、音译附加汉语语素:
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如:“高尔夫球(golf+球)”、“桑拿浴(sauna+浴)”、“保龄球(bowling+球)”、“拉力赛(rally+赛)”等。
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打的(打+taxi)”、“中巴(中+bus)”、“酒吧(酒+ bar)”等。其中音译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部分语素。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有的是词缀语素。
4、音意兼顾:
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汉语同音字多,为译名用字的筛选提供了方便。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如:“香波(shampoo)”、“味美思(vercuth)”、“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
5、仿译:
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即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例如:“超人(superman)”、“超市(supermarket)”、“千年虫(millennium bug)”、“热线(hot line)”、“冷战(cold war)”、“绿卡(green card)”等。

梁先生针对我写的《汉语中有70%的外来语吗?——与“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的作者王彬彬教授商榷》一文,写了《现代汉语中众多的日语借词的事实不必回避》一文进行了反驳,梁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了三条主要观点:一,我没有弄懂什么是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二,我曲解了王彬彬的70%的说法;三,我出于民族情绪否定现代汉语中有日语外来词。 去年十二月一日我的那篇与王教授商榷的文章在《搜狐星空论坛》发表后,一直到今天依然争论不断,梁先生自称对此问题比较感兴趣,而且这个话题也属于他的专业,所以能有机会和梁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深感荣幸。必须说明的是我对汉语外来语的问题没有做过专业研究,只能从一个汉语使用者的角度,来谈谈汉语中的外来语问题,所以如果我说了一些外行话,还请梁先生多多指教,那样也能进一步提高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汉语中有外来语吗?肯定有,这一点没有歧义,我也从来没有否定。至于有多少,则众说纷纭,因为在回答有多少的问题之前,必须先确认外来语的含义。查汉语词典,对“外来语”词条的解释是:“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如汉语从英语吸收来的‘坦克’、‘引擎’等。”我们在学校的语文课里,老师对汉语外来语词汇的定义有三点:一是来自别种语言的词汇;二是音译外来词汇;三是来到汉语里时间较短,还没有完全溶入汉语词汇的外来词汇。 上面这三点是我一直以来衡量汉语中外来语词汇的标准,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是也是根据这三点来衡量汉语中的外来语词汇呢?这一点我不能百分百肯定,但百分之九十九可以肯定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中国汉语教科书里,都不把那些源自日语汉字翻译西方词汇的汉语词汇当成外来语看待。中国文人在阅读汉语文章时,也不需要翻阅汉语外来语词汇字典去确认那些汉语中源自日语汉字翻译的外来语词汇,这也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汉语里的外来语词汇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是可以成立呢?是不是一个汉语现实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关于汉语中外来语词汇除了汉语词典的解释和我上面的解释之外,我们国家的语言学界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加权威和统一的解释?还请梁先生多多指教。再从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正在使用的语言,都会不断增加新的词汇,同时有一些不用的词汇渐渐死去。新词汇的形成方式可能有三种:翻译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利用原有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的词汇,随着新生事物的产生而自己创造出新的词汇。那些来自日语翻译的汉语外来语词汇能不能算是固有词汇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不被看成是外来语呢?在日语中是那些区分的,在汉语中可以不可以这样区分? 如果一个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在汉语的使用中已经完全融入了汉语本身,使其成为了汉语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还有必要将这些词汇称之为外来语吗?在汉语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谁能说得清有多少词汇是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当然,从词源研究考证的角度来看,鉴别某一词汇的起源发展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广大的语言使用者来说,有这个必要吗? 个人觉得,在汉语中除了对符合上面三点要求的外来语作出区别外,对于其他已经完全融入汉语的外来语词汇完全没有区别的必要。但是在现代日语中,却很有必要将外来语词汇区别开来,而且日语外来语词典也成了日语使用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之一。 王先生说:“同样一个西方科学术语,到了中国和日本,就被译成两种味道相去甚远的词,最后却是以中译失败,日译胜利而告终。”并且还举了一个鲁迅关于“电话”的通信,以证明“日译”战胜了“汉译”的证据。我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现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王教授的所谓在吸收西方外来语词汇方面,日本的翻译方法战胜了中国的翻译方式的观点是错误的。个人觉得,现代日语中使用片假名来音译外来语词汇的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一种非常失败的翻译方式。 同时也是想告诉王先生,在怎样翻译词汇的方式上面,在过去一百年里,中国国内有过不同的争论,日本国内同样也有过不同的争论。从争论的结果来看,在日本,是用片假名音译词汇的主张成了主流,在中国,是主张根据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翻译外来语词汇的观点成了主流。从这个角度上说,日本的翻译方式并没有在过去一百年里一直战胜了汉语翻译方式。 鲁迅先生是文学巨匠,但并不代表鲁迅所有的话都是真理。鲁迅在书信中介绍的关于“电话”这个词的翻译情况,只能代表鲁迅对这个词所了解的局部情况。考虑到鲁迅当时在日本留学,当时的媒体也不如现在发达,鲁迅不了解这个词在中日两国流行的全貌,也是非常可能的。事实上,在日本和中国第一次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就都存在着不同的几种翻译,而不完全是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中国人都翻译成“德列风”,而日本人都翻译成“电话”。日本不但当时也有人翻译成“德列风”,甚至直到今天还依然在使用“德列风”(“テレホン”或“テレフォン”),中国最起码在五十年前就不用“德列风”了。这能说明,在翻译西方词汇的方面,是“日译法”战胜了“汉译法”吗?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在翻译西方词汇时,就不再参照日语的翻译而直接翻译西方的词汇了。这也证明王教授的所谓在过去一百年里,中国一直是通过日本翻译的词汇来理解西方的概念是不正确的,更加证明王教授所谓在中国和西方之间永远隔着一个日本的观点多么荒唐。 王教授在说明“日译”战胜“汉译”时的另一个证据是,在某些词汇的翻译方面,来自日语翻译的词汇取代了严复翻译的词汇。个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请问,将一个国家翻译出来的词汇和另一个国家的某一个人翻译的词汇来进行比较,这两者有可比性吗?日语翻译的某些词汇比严复翻译的好,这是事实,但不可以因此就说日本的翻译方式战胜了中国的翻译方式。日本的那些词汇翻译的比较好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在了解西的历史上面比中国长,而且词汇在流通过程中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

请问韩国语中有多少是外来语?
答:词汇当中有50~60%是中国的外来语,30~20%是英文的外来语,还有日语的外来语逐渐减少,只剩下5%左右,其中英文的外来语逐渐多了起来,50年后有可能超过中文外来语了.

大量的新词,外来词在汉语中能否长期存在下去?我们接受新词与外来词的...
答:(1)不要滥用外来词。滥用外来词有损于语言的纯洁,能用汉语固有的语素组成词并把意思表达得准确、清楚的,就不用外来词。现在有些人喜欢标新立异,不说店铺说“士多”,不说饼干说“克力架”,不说奶糖说“太妃”,就...

英语中借入的外来词有什么缺陷吗?
答:其实也没什么,我相信,你所知道的大部分是中国过去的,别的国家的,你也没有印象,就像tofu,假如在文章中你就不想就知道是豆腐的意思,就是在现实中单见它,或许你也会往那想,在高中时,英语老师曾说要我们大胆的说...

在汉语日常用语中也有很多日语外来语
答: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相区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有哪些外来词被中文词汇吸收?
答:1、幽默,来自英文 Humor。谐 ”,“穆”构成“humor”整体。2、罗曼蒂克,英文romantic,又称为浪漫,辞典上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3、雷达,来自英语radar,无线电波探测装置。它号称“千里眼”。4、托福,译自...

为什么现代汉语中会有外来词,使用外来词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正因为汉语是一种没有严格意义上形态变化的分析性语言,所以在知吸收外来词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使之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适应汉民族的民族心态和思维方式和习惯。因此,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不仅是不可...

使用外来词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但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字各有义的,字不表义的音译外来词在说汉语的人的心理上较难接受,因而纯粹音译词在汉语词汇里所占的比重很小,通用的为数更少。一时一地曾经流行的某些音译词也往往逐渐为自创的词所取代。汉语里...

怎么看待韩语中大量使用外来语的现象?
答:而韩语本身也是标音文字,不能从字形推测其义。比起中文就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上对英文外来语的直接音译,不免使这门语言更失色不少。另一方面,世宗大王为了使老百姓都能识字,减少文盲同时去汉化而发明了谚文。这样...

外来语对中国的语言有什么影响
答:1.2日语中过剩的外来语现在,日语中,商业广告,招牌,注册商标大多是用外来语表达,普通的文章,日常生活会话,和语和汉语承担着主导作用,特别是近年的信息通信产业的迅速扩大和普及以网络为主导的通过电子通信网,日本人可以...

昨天听别人说,现代汉语百分之七十的词汇源于明治维新后的近代日本,而且...
答:对于汉语中那么区区几个日语外来词,在数量上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概率学认为,小于5%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一般可以忽略,而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就照最近新加坡学者和日本人所说的有2000个,也不足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56000余条词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