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原因及解决办法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28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怎么解决

1.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的问题。
2.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问题。
3.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问题。在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过程中,社会就业的问题。
4.劳动者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完全一致的问题。
5.国际贸易竞争对国内企业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失业问题。
6.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的问题。

  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薄弱、消费下降、投资过度、对外经贸依存度过大、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这些重大问题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5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7,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2: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2007年1月2日,美国《商业周刊》载文指出,经过20年的经济增长后,中国仍有2亿贫困人口,现已到分配财富、缩小繁荣差距的时候了。中共中央、中国政府已深感“三农”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于去年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深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的唯一办法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富起来。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一场新变革的中心,只有通过变革实施农村土地私有化和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和发展,才能根治“三农”问题和让农民翻身致富,推动中国走向以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06年的51%;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7%。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如果能建立可靠的、综合性的、长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那么就必然能降低预防性储蓄水平,并能保障较强消费需求,推动内需经济的发展。

  须知,当前中国财政已经完全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已多次指出了这一点,强调现已到了全面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时候了。中央必须下决心从整体上加以尽快尽善地解决。解决全国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不能再采取修修补补的方式,必须痛下决心从全局上解决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利用现有强大的财政和外汇储备,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并且提高全国的工资水平,特别是工人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全国人民的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应和GDP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成正比。中国的2亿贫困人口脱贫了,广大农民富了,工薪阶层钱包鼓了,中国的内需必然旺盛,市场必然繁荣,中国必然从外贸依赖型经济转向内需为主型经济,中国经济才能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10%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200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45%,2006年达到50%。这种比例前所未闻。日本二战后发展的最高峰时期GDP增速已超过10%,但其投资占GDP的比重也未超过34%。中国投资过度的问题若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隐患,潜伏着泡沫经济的危机。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仅以二氧化硫的排放为例,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排放者,随之而来的酸雨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已严重困扰着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国政府已意识到环境严重污染,不仅带来经济上的问题,也带来健康上的问题和政治上的问题,现已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中国需要的是绿色GDP的增长,而不是以高耗费、高污染为代价的GDP增长。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必须从投入和法规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大力治理污染,否则中国经济是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的。

  四、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

  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现已高达60%。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也迅速扩大。据官方统计,中国2006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76万亿美元,增幅达24%,其中出口为9691亿美元,增幅达27%,进口为7916亿美元,增幅为20%,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2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将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出口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将再创历史纪录。这不仅进一步导致中国经济的不平衡,而且也影响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不平衡,影响到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关系,势将再度引发美国、欧盟等对中国的不满和施压,从而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这不仅会造成中国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危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总之,中国对外经贸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关系的一大包袱,现在是到了必须严加控制和逐步解决的时候了。再拖下去,势必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爆中国的经济危机。这是中国政府必须百倍警惕、严加防范的。
  [某人也是山建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薄弱、消费下降、投资过度、对外经贸依存度过大、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这些重大问题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5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7,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2: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2007年1月2日,美国《商业周刊》载文指出,经过20年的经济增长后,中国仍有2亿贫困人口,现已到分配财富、缩小繁荣差距的时候了。中共中央、中国政府已深感“三农”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于去年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深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的唯一办法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富起来。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一场新变革的中心,只有通过变革实施农村土地私有化和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和发展,才能根治“三农”问题和让农民翻身致富,推动中国走向以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06年的51%;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7%。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如果能建立可靠的、综合性的、长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那么就必然能降低预防性储蓄水平,并能保障较强消费需求,推动内需经济的发展。

须知,当前中国财政已经完全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已多次指出了这一点,强调现已到了全面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时候了。中央必须下决心从整体上加以尽快尽善地解决。解决全国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不能再采取修修补补的方式,必须痛下决心从全局上解决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利用现有强大的财政和外汇储备,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并且提高全国的工资水平,特别是工人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全国人民的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应和GDP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成正比。中国的2亿贫困人口脱贫了,广大农民富了,工薪阶层钱包鼓了,中国的内需必然旺盛,市场必然繁荣,中国必然从外贸依赖型经济转向内需为主型经济,中国经济才能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10%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200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45%,2006年达到50%。这种比例前所未闻。日本二战后发展的最高峰时期GDP增速已超过10%,但其投资占GDP的比重也未超过34%。中国投资过度的问题若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隐患,潜伏着泡沫经济的危机。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仅以二氧化硫的排放为例,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排放者,随之而来的酸雨问题和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已严重困扰着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国政府已意识到环境严重污染,不仅带来经济上的问题,也带来健康上的问题和政治上的问题,现已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中国需要的是绿色GDP的增长,而不是以高耗费、高污染为代价的GDP增长。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必须从投入和法规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大力治理污染,否则中国经济是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的。

四、对外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

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现已高达60%。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也迅速扩大。据官方统计,中国2006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76万亿美元,增幅达24%,其中出口为9691亿美元,增幅达27%,进口为7916亿美元,增幅为20%,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2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将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出口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将再创历史纪录。这不仅进一步导致中国经济的不平衡,而且也影响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不平衡,影响到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关系,势将再度引发美国、欧盟等对中国的不满和施压,从而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这不仅会造成中国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危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总之,中国对外经贸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关系的一大包袱,现在是到了必须严加控制和逐步解决的时候了。再拖下去,势必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爆中国的经济危机。这是中国政府必须百倍警惕、严加防范的。

1.贫富差距,多数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因经济问题而改变个人品性及本质,思想行为目标由理想化改变为经济派的现实主义。社会整体经济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由是非改变为利弊,如老人倒地扶是道德问题,不扶也没关系,扶了被讹就亏大发了,这样的思想不是本质问题,而是经济社会对人们的思维影响。社会体质的改变,也是国家发展方向的问题所导致,除非回到毛爷爷那时候。
2.经济成命脉,成为一个优势点的同时也会成为国家和社会最薄弱的一点,经济发展越好 经济水平越高,国民生活水准也会随之提升,而这样的国家和社会体系更容易成为经济战的标靶,民众更不愿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本,自然以安逸度日为首选,国家也更需要和平发展的环境。战争及争端更会禁忌国家的对外事物应对手段。重武强兵以强民心,穷兵黩武以弑外敌,国内发展经济的同时用战争创造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战养战的方式争取最安定的发展环境。

再好的经济怕打仗,再强的军力怕搁置。
经济再好为国为民,军力再强安国保家。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从欠缺到完善的过程,总体来讲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断克服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又不断改变生产关系的过程。火的应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第一次实践。人工取火发明运用以后,人们可以驱赶围歼和狩猎野兽,刀耕火种等等,从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初级阶段,也就是进入公有制社会。在人类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冶炼技术,冶炼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推动了种植业与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农用工具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种植成为当时人类主要的生存条件。冶炼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中级阶段,标志着漫长的公有制社会走到了尽头,从此进入私有制社会。人类的追求永远是无止境的,蒸汽机的出现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引发产业革命,随之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时代,进入生产力大发展大解放时期。蒸汽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掀开崭新的一页,她必将更高更快的迈向高级阶段,也就是进入平衡制社会。

近代史的发展,全球曾出现过两大阵营,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大阵营和社会主义社会大阵营,并构成了相对矛盾的两极社会。目前,这两大阵营正处在相对矛盾的相互转换之中,并呈现多极化的态势。

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资本相对整个社会起到主导地位的社会,也就是私有制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为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开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了一段历史时期之后,由于资本的不断积累所形成的资本垄断条件下,出现了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崩溃,大批工厂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致使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混乱与苦难之中。随后,工人阶级掀起了反剥削、反压迫、反资本垄断的斗争。最后,随着一系列<<反垄断法>>的出台,缓解了资本与社会的矛盾,也标志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走到了尽头。从此,资本主义社会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矛盾的相互转换中,由前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也叫福利资本主义社会。总起来讲就是进入了社会起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反垄断法>>确无法彻底解决资本与社会的相互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民所有制相对资本私有制起到主导地位的社会,也就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马克思的劳动“剩余价值”理论为开创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道路。“劳动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了一定的历史时期之后,‘大锅饭’的弊端完全显现出来,资源配置混乱,重复建设,三角债,生产力落后等等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不复存在,人们生活在贫寒与落后之中,使整个社会主义大阵营陷入了恐慌与被动。柏林墙的倒塌,前苏联的解体,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等等表明公有制的计划经济走到了尽头。近一个世纪的试验打破了从圣西门开始的梦想,于是人们又无可耐何的开始重新审视亚当·斯密。

自产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并相对矛盾运动,量变质变,当全球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成度的条件下,必然由相对矛盾的两极社会转变为统一的社会。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注;(1805年是第一次欧洲大战,1914年是第二次欧洲大战,1991第三次欧洲大战以和平放式‘汇率战’过渡,随后欧洲走向统一,欧元诞生并正式使用。1840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2006年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样以和平放式过渡,以后我们全球大约将在2023年走向统一,民族、民权、民生并将获得全面解放,全人类将正式进入高级阶段,也就是进入平衡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就是把私有制的自由的市场经济与全民所有的计划经济统一起来,把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与马克思的“劳动剩余价值”统一起来,把所有的独立的经济个体的‘纯利润’(劳动剩余价值)转变成资本剩余与全民剩余的统一。所以,在统一的社会里,就是资本家与全体公民共同享有‘纯利润’各占50%,全体公民共同享有‘纯利润’50%的平均分配,也就是劳动者在获得工资的基础上又会获得人人均等的一份收入,孤寡老幼与失业者也不再一无所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再成为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的阶级,本质上消灭了剥削。统一的社会就是资本家与全体公民共同合作,共同生产,共同享有利润的社会,使资本与社会出现相对平衡。所以,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共享利润的平衡主义社会。

平衡主义社会就是把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对的优势统一起来,同时又消灭相对劣势的社会。资本垄断将不复存在,经济危机将永远的从人类社会消失,金融投机将失去土壤,生产力不断发展解放,资源配置不断得到优化。"大锅饭''的弊端也将永远的离开我们,并切使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紧密的统一起来,使每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得到全面自由协调发展,整个社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全面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象“畅通的水渠”一样畅通无阻,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以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在平衡主义社会里就能够真正实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她必将成为我们全人类美好的未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1.贫富差距,多数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因经济问题而改变个人品性及本质,思想行为目标由理想化改变为经济派的现实主义。社会整体经济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由是非改变为利弊,如老人倒地扶是道德问题,不扶也没关系,扶了被讹就...

2.试述中国经济形稳势升的表现和面临的挑战。
答:1、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贸易摩擦的加剧、国际市场的波动等都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2、国内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国经济虽然总体上保持了稳...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于世界经济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2、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国内市场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3、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困境?
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如下: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2、城乡、...

贫富差距对国家有哪些影响,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悬殊,用不到的资金如何循环...
答:贫富差距过大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社会不稳定:贫富差距过大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满,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2. 经济不平衡:贫富...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风险挑战及其原因
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风险挑战:1.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和传统制造业产品出口受阻,对外贸易和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出口订单和贸易量下滑,出口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是...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答: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首先,国际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疲弱,还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这给中国外贸出口带动很大影响。2014年5月,美国“国债”突破16.7万亿美元“债务上限”;10月,美国政府17年来首次停...

除了人口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哪些严峻挑战请陈述其危害?_百度...
答: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 我们目前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际来看,自美国金融危机和...

中国持续向好的经济前景将会面临哪些挑战?
答:才能够让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获得优化,最终影响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如果在未来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让普通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工资,才能够让整个社会的经济获得更健康的运行。

我国人口现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和对环境治理的能力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资,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还没有纳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加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