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品鉴赏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文学赏析:这首词是中秋佳节之夜,苏轼所写的一首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深切怀念之情。苏轼以形象描绘的手法,构建出一种明月高悬、亲人远隔、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将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理融合在一起,蕴含浓厚的哲学意味。这首词被认为是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高度契合的感怀之作。


词前小序表明,这首词创作于丙辰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担任太守。中秋之夜,他与友人欢聚畅饮,直至天明,创作了这首《水调歌头》,同时也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怀念之情。


苏轼一生以儒家学说为主导,但对道家思想也有所涉猎。每当遭遇挫折时,他便倾向于道家思想,借以解释命运的起起伏伏。这首中秋词正是他宦途不顺时的深刻体验和感悟的升华与总结。


在苏轼的笔下,月亮充满浪漫色彩,能够激发人们的艺术想象力。月亮的圆缺变化,既可联想到事物的兴衰,也可联想到团圆与离散的情感。这种对月亮的深情描绘,集中体现了人类对光明、美好与理想的无限向往。


苏轼是位豪放洒脱的文学家,面对中秋明月,他的思绪如飞鸟般自由翱翔,既有对宇宙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这种融合自然与社会的风格,使得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词的上片围绕望月展开,既表达了豪放的壮志,又体现了超脱世俗的雅量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提出关于明月起源的问题,到对月宫的想象与向往,苏轼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的哲理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广阔的思考。


在创作心理上,屈原、李白和苏轼都曾受到自然景物的激发,创作出表达内心情感的诗歌。屈原在庙堂前的徘徊与李白的酒后放歌,都反映了他们面对人生困顿时的复杂心情。而苏轼在中秋之夜的狂想之曲,是对个人宦途不顺的深刻反思与心灵的释放。


苏轼在词中把月亮比喻为朋友,通过“把酒问天”的动作,展示了他的豪放性格和不凡气魄。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正是他浪漫情怀的体现。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词作不仅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传达出了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词的下片则转向了对离别与人生的感慨。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命运的无常。苏轼通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描绘,将对亲人不能团聚的忧伤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交织在一起。他虽然表达了对月宫的向往,但最终选择了留在人间,与月光下的身影相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留恋。


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的描写,苏轼展现了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心情。这种对超凡脱俗与尘世生活的思考,进一步揭示了他独特的哲学观点与情感世界。


全词以其开阔的胸襟与超脱的气度,展现了苏轼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这首词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思念,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品鉴赏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已赞过 已踩过< ...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赏析是什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全诗赏析】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

《水调歌头》古诗词鉴赏
(9)朱阁:朱红色的楼阁。(10)绮户:刻有纹饰门窗。(11)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12)何事:为什么。(13)长向别时圆:长几位总是,向是在的意思 (14)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另注:(15)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16)丙辰:熙宁九...

赏析水调歌头苏轼原文和翻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词作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词作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的古诗带翻译
作品赏析【注释】:原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鉴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鉴赏 水调歌头 本词调出现较早。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第一章。双调,九十五字,押平声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①,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赏析是什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全诗赏析】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

《水调歌头》是诗词讲析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全诗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