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没有起兵称帝?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1

曾国藩作为权倾一时的晚清名臣,曾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又辖苏皖赣浙四省之兵力,其组建的湘军骁勇善战,屡败太平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攻下金陵后,其湘系部署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彭玉麟、郭嵩焘等纷纷劝其拥兵自立,曾国藩却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对联以表明自己无意称帝。甚至太平天国阵营中的石达开也劝他拥兵自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表示:愿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

历史上拥兵自立,称帝为王的将领不在少数,因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忠臣良将也不计其数。在波谲云诡,勾心斗角的政治环境中,权倾一时的曾国藩选择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易中天曾说过:"谋反并不容易,一要有心,二要有胆,三要有力。"曾国藩不称帝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实力不够。

湘军鼎盛时期,兵力有30万众,然而归曾国藩直接指挥的仅有12万人,其中,只有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5万湘军属嫡系部队,其余4万湘军在浙江巡抚左宗棠手中,另外3万湘军由江西巡抚沈葆桢统辖。此外,李鸿章还独立拥有着7万之众的淮军。

然而,早在1854年曾国藩攻陷武昌后,咸丰皇帝就对曾国藩的权利有所顾忌,在伺机予以削弱的同时,也在湘军内部扶植反对派的势力,使其互相倾轧和牵制。因此,李鸿章、沈葆桢以及湘军内部各系都和曾国藩有矛盾,曾国藩一旦起兵自立,到头来拥立他的可能只有曾国荃的5万湘军嫡系部队。

另外,清朝的八旗骑兵也是曾国藩骑兵自立的一大威胁,八旗是清廷的中央军,总兵力有20余万,平时有10月万驻防在京师,成为京营八旗,又称劲旅八旗或禁旅八旗,其余10余万则分别驻守在全国各处战略要地,称为驻防八旗。

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八旗骑兵一直驻守在北方,除太平军的北伐军曾入侵到京师外,八旗骑兵始终未曾南下到长江流域参与剿灭太平军的行动,因此八旗骑兵的主力一直保存完好。

曾国藩的湘军之所以能战胜数倍于己的太平军,关键还在于其强大的水军实力,占据了长江流域,最终才实现了曾国藩制定的"扫清江面,直捣金陵"的军事战略。曾国藩一旦起兵,深入在平原腹地和清军的骑兵主力进行作战,胜算并不大。此外,清廷除了八旗主力外,还有60万的绿营兵,以及众多地方团练,也是曾国藩起兵后要面对的威胁。

明朝吕坤的《 *** 语》中说:"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

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军后已经50多岁了,在和太平军的战役中,又几经生死,也难有称帝的雄心,再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急流勇退,中兴名臣以终,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曾国藩的一生有什么经历?
其四,曾国藩握有重兵,确实有条件向中央闹独立,要权力,但在实践上,曾国藩却一直在接受清廷的命令和调遣,不曾也不可能抗命,因为清政府一直没有丧失对曾国藩的约束力,曾国藩个人的荣辱贵贱全在清廷的掌握之中。如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就被迫自剪羽翼,解散了自己的军队。从中我们看出曾国藩本人虽然没有去削弱清廷统治力量...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的典故
这句话来源于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在和太平天国打仗时输多赢少,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在上疏时检讨时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 有个幕 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皇上看后觉得他尽管老是打败仗,但仍然坚持消灭发匪,反而觉得忠心,反而还表扬了他。

同为晚清四大重臣,左宗棠和曾国藩为何绝交?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朝中流传“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虽有些过于赞誉,但也反映出当时的背景。当时曾国藩拥40万湘军。湘军中出任督抚的二十三人,拥有着清朝军力的半壁江山。但经过如此,一支湘军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实力。朝廷自然对其有所防备。在天京被曾国藩拿下之后,满蒙八旗部队就一...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何会发动一场差点活捉曾国藩的西征?
太平军方面,在指挥上也犯有错误。首先,孤军突进,与后方失去联系。攻克湘潭以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形成被动挨打的局面。其次,在内部团结问题上也没有处理好,在强敌当前的情况下,分散了战斗力。曾国藩在给清朝皇帝的奏章中说:他讯问从太平军中逃出者皆云新老太平军战士“彼此猜忿,初二、初三两日(4月28、29日)...

怎样评价曾国藩
但是太平天国也有过,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之上;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代表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它设计的平均主义的蓝图,是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实质上乃是带有反动性的;第三,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

曾国藩和左宗棠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清代的曾国藩和左宗棠是平定太平天国的两个功臣,当时人称他们是“曾左”。之所以曾国藩在前面,左宗棠在后面,有三个原因:一、因为曾国藩年纪较大,二、因为曾国藩考的科名较高,三、因为曾国藩进入仕途比左宗棠要早。当曾国藩官居卿贰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举人。之后,左宗棠进入仕途,担任...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什么样的?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 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 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 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

历史上如何评价曾国藩 客观的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是个极为让清廷倚重的人。他曾平定太平天国有过,被破例封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在中华文明面临灭顶之灾之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颠覆之际,他以侍郎身份登高而呼“为我孟子孔子之痛哭于九泉”建立湘军,灭掉传统文化的恶魔太平天国运动,此战曾国藩重在运作,其谋略之...

一代名臣曾国藩,除了引领洋务运动还有哪些传奇?
也为中国近代化贡献了无与伦比的力量。曾国藩作为一个汉人,在满清社会中的贡献是卓越的,对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他做到了爱国,主动卸任,将军权交给皇帝,他做到了忠君。开创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他做到了强国!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无愧于他的名字-国藩,一生以国为重!

清后期湘军、淮军等汉军成为主力,为何他们没有联合推翻清政府?_百度...
没有必要!第二,实力尚未达到碾压状态。虽然曾国藩的湘军有30万人马,但是他自己能掌握的仅10万。其余被李鸿章和左宗棠控制。清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付思想控制严密的太平天国贼寇,有困难。但是,分化瓦解湘军将领的战斗意志、反叛一致,手段还是比较多的。那时候,蒙古的廓尔喀骑兵、满清八旗也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