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马三立的水平比侯宝林高,但是在天津杂耍园子攒底的人为何是侯宝林?
文无第一。所以比较这个没什么意义,就好像说贾平凹和余华谁写的好一样,其实就是各花入各眼的事。
就相声特点来讲,马三立占了“怪”,侯宝林占了“帅”。从相声本身来看,马三立的相声以说为主,靠的就是语言的魅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来逗笑观众。马三立的小包袱不多,但他的铺地平垫得稳,把观众抓住之后再给你个大包袱,让观众乐翻天。
所以马三立的相声让人记得住!没事琢磨下就是可乐。比如“逗你玩”,“挠挠”,张二伯自尽等等。
侯宝林的相声好在他的学唱,这一点是马三立不具备的。侯宝林从小学戏,有不错的京剧底子,天生嗓子也好,所以他的柳活是一大特点。
这点在观众那里还是比较讨巧的,因为观众看着新鲜:一个人可以学各种戏曲,有意思。
在“逗”的方面,马三立略胜一筹,在唱的方面侯宝林比较强。综合看两人差不多。之所以侯宝林能攒底,我想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唱。以前都是大鼓书攒底,相声最多倒二。
因为相声是让观众乐一乐的,而大鼓可以带给老观众“享受”。他们可以闭着眼摇头晃脑听完一段熟悉的鼓曲然后回家。而侯宝林柳活好,既让观众过了听唱的瘾,也能乐一乐,两头都占,效果肯定也不错。
马三爷的相声和候大师完全两个路数就像央视的相声和天津曲艺茶馆里的相声,风格迥异。两位大师的我都非常喜欢,特别是马老,相声里带着一股子“坏”,特别有味道,这一点倒是侯耀文的相声有这么一点点“坏”的味道。
马大师还有一个贡献就是,儿子马志明,基本完全继承了马老的风格,可惜就是天时地利问题,没有那么的火,除了在天津。候大师的相声很创新,节奏特别好,听起来很舒服。
加上他的地位,所以录音录像的资料能被看到的就更多一些,质量也好。说来也有趣,一个天津出生地扎根在了北京,而另一个北京出生的倒是留在了天津卫。这都是命。
侯宝林对相声有贡献,一个就是让相声得到了“看重”,一个是通过净化让相声活了下来。这都很重要!侯宝林在相声历史上的重要性比马三立大,但就相声本身来说就是各有千秋,没有谁高谁低。
二人的路数不同,侯宝林的路数讲究通俗火爆,让他20多岁就能名满天下。而马三立的路数则是文哏的典型代表,需要一个时间的积淀,演员不到一定的年龄这个劲头儿不容易让人信服,所谓的压不住台,而观众不经过一定的熟悉和文化程度的提升也不太容易理解其中的滋味。也就是说侯宝林更加火爆,马三立更加隽永,其实二人综合水平不相上下,但是马三立多了一些回味也就多了一丝不可言说的妙处,这种绝妙更是随着技艺的纯属越发的精彩,可惜侯大师的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魅力却会有所下降,毕竟嗓子不如原来亮了,唱的武器就不像原来那么犀利。
举一个马三立文哏的例子吧,朋友们可以听听夸住宅这个节目,马三立版本的夸住宅是融合了暗八扇在其中,几乎没什么包袱,完全是展示说功,其他人的夸住宅,以郭德纲的为例,内涵很多碎包袱,比如高搭天棚三尺六一类。其实碎包袱版本正是马三立创作的。在一次演出中,因为台下观众文化不高,所以并不能接受马三立偏温的风格,无奈之下马三立临时塞入了大量的碎包袱避免了一次演出失败,结果也成就了现今演员的一个经典版本。
总之,候马二人风格的不同,导致二人成名有先后,但是马上限高,可以不断上升,而候不太有进步的空间,观众更容易接受候,而对于马派需要一定的听龄和文化素质。所以在解放前全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人民大众也没有那么多条件听相声的情况下,侯宝林受欢迎的程度确实比马三立高的多,甚至于马三立在当时的五档相声中只能排在末流。
马三立不是比候宝林的水平高,而是候宝林与马三立如果相比较他不配。候宝林一生唯有靠着京剧蒙骗人,靠着把京剧相声带进剧场,靠着拼命自己吹捧自己,靠着拼命打压贬低同行,靠着一天学没上过说话恶心死人的走大音儿(播音员都讲究口语化),靠着投机钻营走上层路线,靠着卖弄词句故弄玄虚(如雷服喏尔其实大家都知道)靠着压制排挤能耐太大的人(如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他压制了几十年),靠着巴结拉拢文人(如薛宝琨)为自己获取不正当地位、影响和利益。不错我也曾人云亦云的说过候宝林的相声多么好的话语,但仔细观察分析,极慎重的得出候宝林是天津观众唯一捧错的京剧相声“大家”。论相声的本质属性——幽默候宝林差之千里。他要在幽默性上有真正强大的实力,也就不会把京剧相声带进剧场了。
没用,侯宝林是不守规矩京剧师父不要了说不了京剧才说的相声,就那两句咿呀的也就愣高雅,比现在春晚说方言的姜大师强点有限,侯宝林还得腆着大脸占徒弟马季的段子,马三立可干不出这事儿,要论辈分拍照的时候侯宝林,杨少华可是站着马三立可是坐着。退一万步讲,现在重复听的老相声段子自己扫一眼播放量就明白了,一等相声说得可乐,听完一匝么有滋有味。二等相声说得可乐但俗得通透。三等相声说得一般,学得不赖。四等相声说得不行愣高雅,五等相声说得不可乐长得可乐,现在就剩在媒体面前吹老一辈儿的牛13了。
水平高不代表他就可以成为攒底的人,这还需要有权利和机会,虽然马三立的水平比侯宝林高,但是侯宝林抓住了机会,所以能够成为攒底的人。
同是相声大师,为什么马三立的影响力比侯宝林要弱?
但辈分不代表名气和成就,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一点似乎也存在于这两人之间。很长一段时期内,侯宝林的名声都要比马三立更大,侯被称为“相声大师”。而马三立直到晚年才被尊称为“相声泰斗”,大师是跟水平有关的,泰斗凭的还是辈分和资历;政治待遇上,侯宝林也明显比马三立要强,虽然这...
马三立和侯宝林对比,谁的相声功底更高?
3. 马三立对相声艺术的贡献不仅在于继承,更在于发扬。他继承和发扬了马氏相声,赢得了“无人不宗马”的美誉,其艺术生命之长和技艺水平之高,在晚年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4. 侯宝林大师在相声界的贡献同样卓著。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了相声艺人的地位,使相声成为攒底的曲艺形式,对相声界做出了...
同样都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和马三立,谁的艺术成就更高?
6. 马三立老师的相声艺术特色鲜明,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有所反思。他的艺术成就被广泛认可,被誉为“相声泰斗”。7. 总的来说,侯宝林和马三立两位大师在相声艺术上各有特色,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技巧各不相同,都为相声艺术的...
为什么马三立的影响力和行业历史地位似乎比侯宝林弱?
侯宝林与马三立的艺术生涯跨越了不同时代,侯宝林活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相声作为新艺术形式,充满创新与活力,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迅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而马三立的艺术生涯则更多地承载着传统与变革的双重使命,他在艺术上强调传统相声的传承,同时融入时代元素,以平易近人、贴近...
侯宝林和马三立谁是大师?
相声行业有句话叫“无人不宗马”,意思是,说相声的都把马三立相声或者马氏相声当学习榜样。话并不算夸张,虽然马氏相声的风格形成时间可以上溯到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甚至更早的马三立外祖父恩绪,但将马氏相声发扬光大并形成巨大影响力的还是马三立。相声大师侯宝林,也称语言大师。这大师,远比艺术家要高...
马三立的相声,凭什么能成为相声界的经典?
曲艺理论家薛宝琨这么评价马三立——相声就是马三立,马三立就是相声!还有别这更高的评价吗?有!侯宝林的得意门生马季曾评价一位老艺术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人也是马三立!马家之所以不够显赫,无非是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钻研相声,这也是人家艺术水平这么高的原因。马三立不光牛,而且牛的...
马三立的辈分是多少?
马三立是侯宝林的师叔,所以马三立比侯宝林的辈分高。相声发源于清咸丰年间,虽有传承,但有缺陷,清末明初,从第四代起,就定下了,德,寿,宝,文,明,的辈分;马三立虽然只比侯宝林大三岁,但是属于“寿”字,比侯宝林的“宝”字大一辈,所以说,马三立是侯宝林的师叔,马季的师爷,姜昆的师祖...
马三立侯宝林辈分谁高
马三立辈分高。相声发源于清咸丰年间,虽然有传承,但有缺陷,清末明初,从第四代起,就定下了德、寿、宝、文、明的辈分。马三立和侯宝林虽然只相差三岁,但是马三立属于“寿”字辈,比侯宝林的“宝”字大一辈,所以说马三立是侯宝林的师叔,马季的师爷,姜昆的师祖。
马三立在相声里的辈分为什么这么高,我觉的他应该跟侯宝林的辈分差不多...
如果你没有根儿,你就吃亏,比如侯宝林大师,他就没有根儿,他不是相声八德的后代,是一个孤儿,所以他拜师的话,以他的年龄来说,他只能拜朱阔泉这种级别的为师,不能直接拜朱阔泉的师傅焦德海,因为年龄差得太多。但是马三立就可以这么干,别看马三立只比侯宝林大2 3岁是同龄人,马三立的爹马德...
马三立和侯宝林谁的辈分高
马三立辈分高。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国相声演员。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