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力量对比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10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中日力量对比情况?

第一次在百度问答里转悠,看到你的提问,感觉这个问题好回答,但要是回答好却又很难,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面对那段历史时,心会淌血。。。。如今,黄海美国航母又来耀武扬威,难道历史真的会像车轮一样,周而复始吗?
不废话了,先回答你的问题----中日两国之间力量对比: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痛定思痛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磨难。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洋务运动”,虽然由于腐败的政治环境进展缓慢、虽然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狭隘观念进行的局部改革,但是仍取得了相当的进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拥有陆海军六七十万,陆军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洋枪洋炮,尤其以较为新式的淮军最突出,普遍装备了西方最为先进的枪炮,军工后勤也有相当实力。但是这仅仅停留在表面,无论是军官的军事理念、士兵的军事训练,与日本相比,都是瞠乎其后的。先进的装备,交到这些人手里,可有一比:宝剑当锄头、黄金变黄铜。
海军大家就熟知了---北洋舰队。总吨位与日本全国的舰队差不多。但是这仍然停留在表面,北洋舰队的舰龄老化、购置新装备的经费又被挪用于修建“海军训练基地”--颐和园,所以说,到甲午战争开战前,北洋海军犹如一头日渐衰老的“狮王”,去面对一个血气方刚,斗志昂扬的青年雄狮的挑战,如何应对,仅靠其“狮王”的名头是不能充当战斗力的。
提问者可能会问我,为什么只拿淮军的力量与日本对比,而不是日清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那么我回答您:因为所谓的甲午中日战争,实际上就是以淮军一己之力,对抗倭寇举国入侵。我们可以看到,黄海海战失利,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若清政府上下一心,调集南洋和福建的水师参战,未尝不能一搏。淮军陆军作战失利,而其他各军做壁上观,朝中非淮军体系的人大吐口水,不出力也就罢了,却要让送死的人还挨着埋怨。待到北洋水师覆灭、淮军陆军全线崩溃、要塞尽失之时。那些大吐口水的“刚强敢战”之士方才上阵,然而结果更加狼狈,六万湘军“精锐”,连失牛庄、田庄等战略重镇,京师震动。因此,李鸿章野山谷满腹委屈。当然,甲午之败,李鸿章仍然要付很大责任,但是真正应该负责的,是腐败的满清政府、满清贵族(尤其是叶赫那拉那个娘们)。
仅仅从军事角度来回答中日之力量对比,是很有局限性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文化教育、国民素质都是两国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此类的研究著述很多,建议您多多参考。

一、日军实力明显强于清军北洋水师成军的1888年,日本还没有像样的现代化海军。甲午战争前4年,清朝依然占有27000吨比17000吨的海军总吨位优势。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总吨位暴涨至72000吨,全面压倒清军。而实际参战的两国主力舰队中,也是日本联合舰队以4.1万吨反超北洋水师的3.5万吨。而且日军是新舰,北洋水师是老舰,日方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优势。人员就不比了,这对海军没多大意义,而且基本上是与总吨位成正比的。所以,北洋海军远东第一只是曾经的传说,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已被日军以惊人的速度反超了。二、无论战略战术上都是日本强战略上,日本的厚积薄发,精心策划多年,有备而来,处积极进攻态势,全国军民士气高昂,君臣同心协力。清朝认为日本是“蕞尔小国”,麻痹轻敌,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仓促应战,处被动防御地位,士气低弥,君臣将领们各有小算盘,未形成合力。战术上,日军作战设计明确,海陆军配合默契,作战指挥果断,士兵战技术熟练。清军没有像样作战计划,海陆军间甚至陆军内部各部队处各自为战、消极抵抗状态,指挥混乱,除北洋水师外,士兵士气和技战术素质差劲。三、清国理论上国力占优,但实际可动员经济实力两国旗旗鼓相当,但日本实际动员经济力量占优。当时两国都还没有科学全面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后世有些的经济史学家根据两国人口总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推测,认为清朝GDP不仅远超日本数倍,甚至还可能高于欧洲强国。但我认为,这种推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清朝几乎是纯农业国,那些推测的GDP绝大多数是用来吃饭的,转化不成国家办大事的经济实力。实际上,当时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七八千万两白银的样子。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工商业迅速发展,甲午战争前其财政收入已达七八千万两日圆,大约折合五千多万两白银的样子,已经相当接近清朝了。何况,清朝财政支出中庞大官僚体系、治河救灾及平叛等开支巨大且无法节省,更不能忘记太后办寿、修颐和园、修陵、皇上大婚等等甲午战争前惊人的开支。所以,实际上日本可动员的经济实力并不亚于清朝,清朝对日本并不具备某些历史学者所称的绝对经济优势,“蕞尔小国”的称号是清廷过于狂妄自大的表现。再看实际的经济动员结果。当时日本将财政收入的60%用于军费,也即相当于每年3000万两白银的军费用于购舰备战。而清朝财政收入极少用于改善军备,北洋水师1888年成军后就再未购一船,北洋水师的日常维持费应为每年两百万两白银,实际仅五六十万两。科技方面,经历明治维新的日本明显占优,但这一优势在战争中并无太明显表现,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科技实力仍与西方有明显差距,日本和清朝都是靠购买西方先进军舰和武器弹药。甲午战争主要是拼经济而非科技。由于日本投入高且较晚,因此甲午战争中双方进口的武装装备中,日本占明显优势,比如军舰航速更高(采用更先进锅炉),火力更强(最先进的速射炮日对清占95比0的绝对优势)。近年来,有些人借甲午战争鼓吹经济无用论,这纯属扯蛋!这场战争恰恰证明经济才是军事的坚实基础,你看看日本在战前远超清朝N倍的军费投入,就会明白日本的胜利就是拿钱堆出来的,实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四、西方列强基本上对甲午战争持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态度。东亚两强相攻,肯定是西方列强的机会,他们乐见中国因此被进一步消弱,从而带给他们机会,但并不愿意看到日本因此强大而与其在华形成竞争关系。日本在战前舆论公关做得比中国好,在国际上极力宣传中国在朝鲜的“残暴统治”,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的样子,因此国际舆论上特别是美国,对日本稍同情些。但是,从国家政策角度,则西方几乎清一色地保持中立,未对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也未对任何一方采取武器禁运等。但当甲午战争以日本一边倒的胜利结束时,西方列强逐渐转向“同情中国”甚至出面干涉和阻止日本瓜分中国,这当然是为了防止日本成为他们自己瓜分中国的竞争对手。其中,最有名是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强迫日本吐出已吃到嘴里的辽东半岛,俄国为此甚至向日本提出武力威胁。英、美觉得马关条约的开放条款对此不无坏处,因此既未参与干涉还辽,也未阻止,算是中立到底。

当时清朝的军舰是全亚洲最多最先进的,陆军也是人数最多的。可装备再好,人再多,平时训练不到位,作战技能不全面,士兵作战能力低下。可日本虽然人少,装备略差,但士兵训练水平,作战能力比清朝高很多。这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其实根据硬实力而言中国优势,可是亚洲第一。但中国炮弹不好,训练不充分。指挥不好,战略不好。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海军力量对比与国力对比等
甲午战争主要是拼经济而非科技。由于日本投入高且较晚,因此甲午战争中双方进口的武装装备中,日本占明显优势,比如军舰航速更高(采用更先进锅炉),火力更强(最先进的速射炮日对清占95比0的绝对优势)。近年来,有些人借甲午战争鼓吹经济无用论,这纯属扯淡!这场战争恰恰证明经济才是军事的坚实基础...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军舰和日本的军舰对比实力如何?
1.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水师拥有12艘战舰,而日本联合舰队则有11艘。两军的战舰数量大致相当。2. 北洋水师中有8艘是较为强大的铁甲巡洋舰,其中包括定远和镇远两艘,在当时被认为是亚洲最强的战舰。3. 日本联合舰队同样有8艘新式的巡洋舰,其中吉野号是当时先进的高速巡洋舰。4. 虽然...

介绍一下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日两国海军军力对比
加上剩余的南洋水师,总吨位领先,但质量性能上明显差

甲午战争时中日的军事力量对比
1. 陆军:清朝在甲午战争时期,八旗和绿营军队已尽显腐朽,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仅适合用于地方治安维护。真正能战的主要是各省的练军和勇营。战前,中国各省的练勇两军总计三十四万九千七百人。其中淮军约有四万人,装备较为先进,拥有连发步枪、加特林机枪和火炮等当时先进武器。其他部队装备差距显著,有...

甲午中日战争力量对比
当时清朝的军舰是全亚洲最多最先进的,陆军也是人数最多的。可装备再好,人再多,平时训练不到位,作战技能不全面,士兵作战能力低下。可日本虽然人少,装备略差,但士兵训练水平,作战能力比清朝高很多。这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时中日实力对比是差不多还是差距很大?详细一点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共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共17000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72000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还出动乐善...

介绍一下甲午中日战争中 中日两国海军军力对比
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

中日甲午战争军力对比:中国弱在哪?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中日力量对比情况?
不废话了,先回答你的问题---中日两国之间力量对比: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痛定思痛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磨难。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洋务运动”,虽然由于腐败的政治环境进展缓慢、虽然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狭隘观念进行的局部改革,但是仍取得了相当的进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拥有陆海军六...

甲午战争中日实力对比
甲午战争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主要战役来看,都不是败在军事力量对比和武器装备优劣上。以黄海海战为例: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靠近中朝边境的大东沟一带海域相遇,一场震惊中外,对甲午战争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大海战爆发了。投入这次海战的中日舰队实力如下表: 军舰总数 鱼雷艇数 铁甲舰 半铁甲舰 重炮 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