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居关中一隅的北周是如何战胜北齐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8
屈居关中一隅的北周是如何战胜北齐的?关陇势力的崛起。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国内利益体系出现剧烈动荡。首先,随孝文帝南迁的鲜卑贵族同洛阳汉人世家形成以拓跋元氏为首的洛阳胡汉官僚势力。而洛阳胡汉官僚势力的出现日益取代原本备受推崇的北方六镇军人阶层,这促使六镇军阀最终起义暴动。另外,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极大的缓和了胡汉矛盾,促使当时遍布中原的汉人世家坞堡势力开始逐步接纳并进入北魏统治集团。
然而作为当时北朝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六镇起义引发国势动荡,虽最终被鲜卑化羯人后裔尔朱荣所击败。尔朱荣是北魏契胡人将领,其先祖本不是鲜卑贵族,但因作战勇猛而备受历代拓跋信任。此时尔朱荣平定了当时天下第一劲旅的六镇军阀后,更扬名天下。
然后后来尔朱集团败亡于高欢集团后,北魏第一权臣的位置易手。凭论军事能力,尔朱集团并不弱人,但若加上智谋则远远比不过高欢这些胡化汉人了。当时的高欢身居晋阳,完全掌控和继承了六镇军阀的大多数实力,并获取了河北坞堡势力的支持,对北魏孝武帝的洛阳政权构成极大威胁。
为能抗衡高欢集团的威胁,孝武帝一方面大力边练洛阳禁军,一方面四处扶持地方上的皇党大吏。虽然区区两年实力大增,但不知藏拙而为高欢集团所忌惮。于是高欢抢先下手,率六州北镇与河北坞堡军队极速攻洛,一战而克之。不得已,孝武帝仓皇西逃宇文泰所在的关陇地区。当时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孝静帝,将宇文泰挤压在关中一隅,威风凛凛,好不霸气。然而仅仅40年,一个多世代的时间里,高氏集团却最终被关陇覆灭,直教人大跌眼界。
那么究竟为何,高氏集团在同关陇集团的对峙中,从几乎权倾中原的一手好牌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呢?这其实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因为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在这段时间里都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高欢拥立孝静帝建立东魏,促使东西魏彻底分裂后,当时的周边外交格局是对高氏集团极其有利的。北方的柔然在拓跋南下入主中原后崛起,这个由拓跋家奴隶建立起来的漠北草原,从一开始就对拓跋敌意甚浓。但六镇起义后,柔然应北魏皇室邀请协助尔朱荣平定六镇之后,同尔朱荣兵团上层交好,虽尔朱集团最终为高欢所灭,但其上层却被高欢继承下来了,这道与柔然的关系亦被传承下来。柔然因此与高欢交好而屡屡进犯北魏正溯的孝武帝势力范围。
同柔然与西魏有世仇而与东魏有世交不同,西魏西边的吐谷浑秉承着的是战国时期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吐谷浑为削弱西魏,与远方的柔然、东魏、南梁皆有往来,并通过和南梁在蜀中、江陵的贸易网络发展商贸经济。南梁虽并未主动北伐,亦未刻意打压西魏,却也在两魏之间来回牵制。但由于吐谷浑的存在,南梁实质上也被拉入了围困关陇的四方联盟中来。
然而外交形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发生异变的来自北方。柔然当时的统治边缘有一个叫做高车的国家,这本是不远接受柔软统治的敕勒部族所建立的国家,奈何最终为嚈哒所破,还是归于柔然麾下。但内心的不甘和被柔然压迫的苦楚导致他们举兵攻伐柔然王庭,此时的柔然大汗是曾投降北魏,却在六镇起义后东山再起的柔然贵族阿那瓌。不过并未等到柔然大军挥动,同为敕勒的阿史那部就已经平定和收编了叛军。然而这个锻造出身的柔然奴隶部落在表战功的同时亦向柔然请求下嫁王庭公主,被驳斥。这个自称突厥的阿史那部随即造反,并转而联络西魏权臣宇文泰,求取拓跋公主成功。
以阿史那部首领,阿史那土门看来,柔然王庭也不过是拓跋元氏的一个奴隶而已,自己赢取拓跋公主自然更能彰显地位。于是突厥和西魏结成联盟对付柔然,并很快击溃之。柔然消亡之后,东魏已经演变为北齐,此时的北齐实力依然强劲,这就导致突厥继续延续和西魏的联盟对抗北齐。
南方同样发生了有利于西魏的变化,南梁侯景之乱后,陈朝失去了川蜀、江陵等地,实力大减的南朝随即采取了和突厥一样的做法,连接弱周以抗北齐。此时的宇文家族已经篡拓跋而自立了,西方的吐谷浑亦因西魏攻占蜀中而丧失贸易通道,国力大减且孤立无援,已经不足为惧。不过外交格局的演变仅仅是一个方面,关陇集团和高氏集团内部的亦同样发生变化。
西魏初立之时,存在尔朱光入关中讨逆时遗存的北镇军团、宇文泰经略招揽的关陇河南河东的世家坞堡势力、孝武帝西逃躲避高欢带来的洛阳胡汉官僚势力等。这些势力来源虽各有不同,但却在西魏强势威胁之下,求同存异,并最终形成各有分工的利益联合体。而孝武帝本身作为北魏正统,亦成为宇文泰手中的一面旗帜。面对四面强敌邻伺的局面,宇文泰先后攻占汉中、川蜀、襄汉等地,使得其威望大增,最终成功篡权。新朝的建立在内部平稳之下,最终促使成为从龙功臣的关陇门阀成型。
不同于宇文泰的开局艰难,高欢在北魏末年的丰富阅历为东魏北齐前期的强盛奠定了先天基础。高欢出身六镇之中的怀朔,同六镇势力本为一体;曾为尔朱荣亲信将领,击败尔朱集团后很顺利的接手了这股势力;曾长期身居洛阳,拥立孝武帝的经历也促使其在洛阳胡汉士族之中存在相当影响力;高欢乃胡化汉人,其宣称为渤海世家高氏在河北的旁支,亦使得河北世家坞堡对其的支持。高氏集团内部虽然存在更多矛盾,却被高欢以一己之力融汇集成为一体,北魏和北齐前期的强大全赖于此。不过当高欢死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当时的高氏集团是以晋阳军方和邺城官僚的二元统治体系。高欢一死,其自高澄高洋虽顺利继承权位,却因长期身在邺城监视孝静帝元善见而缺乏对晋阳军权的把控能力。高欢原配楼昭君按照北方胡人风俗继承了晋阳军首领之位。楼昭君执掌军权的同时,惧怕北齐因皇位更迭而将军权转移给儿媳,因此屡屡挑动晋阳方面干涉邺城朝政。为了反击晋阳北镇军阀的掣肘,高澄高洋开始倚重孝武帝在洛阳编练的禁军,拱卫邺城。另加大扶持河北坞堡军事力量以抗衡晋阳军阀的威胁。
就这样,西魏北周方面日益形成了利益高度一致的关陇门阀集团,而北齐则在高欢死后日益分裂成为晋阳北镇、邺城禁军和河北坞堡三大军区,陷入了无尽的内耗之中。
综上所述,内政外交的同时变化,促使了原本屈居关中一隅的关陇势力逐渐强大并最终压倒了曾经雄霸中原的高氏集团。北齐的贪腐内耗、政治昏暗同北周的政治清明、内斗局限几次宗亲的小规模叛乱形成鲜明对比。此消彼长之下,攻守之势异也。

屈居关中一隅的北周是如何战胜北齐的
综上所述,内政外交的同时变化,促使了原本屈居关中一隅的关陇势力逐渐强大并最终压倒了曾经雄霸中原的高氏集团。北齐的贪腐内耗、政治昏暗同北周的政治清明、内斗局限几次宗亲的小规模叛乱形成鲜明对比。此消彼长之下,攻守之势异也。

关中一隅的北周是如何打败北齐的?冠龙电力的崛起
地处关中一隅的北周是如何打败北齐的?冠龙势力的崛起。~今天的社论给大家带来新的解读~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国内利益体系出现严重动荡。首先,鲜卑贵族和随孝文帝南迁的洛阳汉人形成了以拓跋元氏郡为首的洛阳胡汉官僚势力。然而,洛阳出现的胡汉官僚势力越来越取代了北方六镇受人尊敬的军事阶层,促使六镇军阀...

北齐和北周双雄对峙,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北周呢?
从西魏时期开始,西魏北周的制度改革创新使西魏北周的效率要高于东魏北齐,最终让北周胜过了北齐。下面展开说一下其中的逻辑。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对峙形势:西弱东强,刚性约束促使西边要创新 在西魏东魏分开、双方开始竞争以后,早期的西魏是处于下风的。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西魏地处的是河西、关中、陇...

为什么北周面积比北齐大,却还是陷于劣势呢?
在齐周两方瓜分魏国的遗产中,北齐可谓占尽优势,占据的多是肥沃的关东平原,人口稠密、农业发达,而北周的核心统治区域却局限在关中谷地,北部看似辽阔的陇东高原却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故而在初期根本无法与北齐抗衡。如果上述内容还不足以直观地表现出齐周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从数字上进行比较:北齐立国...

拓跋廓是什么人?他的出身如何
由于西魏偏居关中一隅,因此实力远不如占据中原及河北的东魏,所以宇文泰为了巩固西魏政权,推行关中本位政策,实行府兵制,推崇尚武精神,使得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可以与东魏长期对峙。接着宇文泰就成了八柱国之首,为西魏军队最高军事统帅。齐王元廓则成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受柱国大将军独孤信...

周朝历史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华北。581年,杨坚簒北周,改国号隋。 三、武周: 唐载初元年九月(690年—7 0 5 年 )是武则天在位时间,自号“圣母神皇”的武则天——中国历史是唯一的女皇帝,革“唐”命,改国号为“周”,为了与周朝区别,史称“武周”、“南周”。 武则天从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

鼎盛中原的奠基者是谁?
为了笼络当时仍有一定实力的士族阶层,武德七年(624年),恢复被隋朝废除的中正官,依照北周、北齐之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以本州高门士人充任。不过,大中正在很大程度上是名誉职务,用人权主要还在吏部。而吏部用人的主要途径则是创立于隋朝的科举制。这一时期的科举制,与隋朝大体相近,但进士科显得更为重要,通常主持...

隋朝第一个皇帝叫什么
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公元577年攻破北齐,统一北方后,南北对峙的天平已明显向北倾斜,可惜他却英年早逝于578年去世,年仅36岁。继位的北周宣帝宇文赟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更是在继位一年之后自称“天元皇帝”传位于不满六周岁的太子宇文衍(后改名阐),史称周静帝,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其中天元皇后...

唐朝人口少于隋朝是什么原因
原因:由于隋炀帝苛政;开拓南方,损害北方豪强利益;实行科举,损害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等等原因,引发关陇贵族、世家豪强的强烈不满,隋末爆发大规模动乱。虽然都披着农民起义的外衣,但是这些反抗武装的领导人,却多数是豪门贵族——李密、李渊、窦建德、徐茂公、程知节……这些动乱一次一次被隋朝扑灭,又...

历经三姓的鲜卑只为统一,那是如何让杨坚偷去成果的?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一统北方。此时的北周不仅占据北方,还占据巴蜀、云贵之地,而南陈只剩下江南一隅之地。北周武帝宇文邕雄才大略,一生戎马倥偬,同时能和将士同甘共苦,作战身先士卒,以此局势若非宇文邕英年早逝,北周统一天下之时时间问题。公元578年,宇文邕死于北征突厥的路上,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