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阿城的《棋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1-09
190111日更第41天:

好多年前,读过阿城的《棋王》。多年后,细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主角呆呆的,以及赢棋后僵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

前几天又读了一遍。人上年纪了,读同样东西会有不同感受。读经典更是如此。第一次读主要是读情节,再读才读细节。就象我们读金庸小说,第一遍只追着故事读,第二遍、第三遍、第N遍才读出故事背后的意味。

《棋王》不长,还不到三万字,也就算个中篇小说,但却有长篇的味道。前两天还看到一个名家说,长篇小说未必指的是篇幅长,现在网文动辄就是几百万字,那只是长的故事,但不是长篇小说。

嗯,说远了。回到《棋王》。小说不长,所以有着极简单的设定,书中人物有名有姓的只有两个,主人公王一生和另一个下棋的知青倪斌――绰号脚卵。其它所有人,小说的叙述者“我”、王一生的师父、家人和对手,统统都没有名字。

另一方面,这么简单的小说却有着极宏观的背景。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和意向性的符号,但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遭遇断层线的时节。这种反差和对比的时代大背景,本来可以写成百万字长篇的,但阿城只是不着痕迹地写了三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知青们坐火车离城,“我”在车上结识了王一生。第二个片段是到了场区后,王一生来找“我”,并和知青中的另一个象棋高手脚卵交手。第三个片段是地区搞象棋比赛,王一生没资格参赛,但在赛后和冠亚季军等九个人盲棋多面打,以一敌九、以盲敌明,横扫千军。

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当然,这就足够了。作者要表达的都表达完了。因为故事已无法再写下去。王一生棋下得再好又怎么样?即使赢了地区冠军又怎么样?他在场站表现不好、出身不好,连参赛资格都没有,以后也不过仍是一个名声更响的棋呆子。在大时代中,他这样的呆子,还能有什么出路?毕竟,象棋圣聂卫平那样由知青而成为一代高手的人凤毛麟角。

阿城隐含在故事后面的话有很多。

比如,下棋的那些高手都是老人:王一生的师父、王一生提到以炮二平六开局的河南高手、地区比赛的冠军,还有脚卵的父亲。老人代表着传统,而传统已经渐渐湮灭:王一生的师父若不是偶然遇到他,家传的棋道就断了;为了生存,脚卵只能用家传明朝乌木棋子贿赂官员;冠军老人说现在棋道颓势。而王一生是个异数和另类。

比如,王一生的棋透着老庄道家的味道,无为无不为而谋势。

比如,王一生对于食物的“吝啬和虔诚”,以及对知青一个月能吃到四十二斤粮食就感到很满足了,只要有棋下就很幸福了。(这和钱钟书在干校期间有书读就够了岂非如出一辙?)

比如,王一生和“我”的家庭背景所透露出的信息。

最后,有个细节,第一次没有留下印象,这次读却尤其感动。王一生的母亲在解放前是风尘女子,也不识字,因为家里穷不同意王一生下棋。但她临死前告诉王一生,在她枕头下有个袋子,里面有她用捡来的牙刷把磨的一幅象棋,但没有刻字。王一生一直带着这幅无字象棋。

好的作品必然有好的细节,在不经意间打动你。

(微信公号:孔见)

关于王一生得《棋王》的读后感?
《棋王》读后感 作者以一个朋友的视觉来描写棋王,王一生以心理分析学来解释,他的本我在大多数时候是超出了自我,由故事的开始,王一生请愿找一个路过的同学下棋也不与他的妹妹道别,他下棋的欲望已经超越了亲情;他下棋可以不吃饭,超越了健康的生活习惯。王一生的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母亲需要拾荒﹑散工...

再读阿城的《棋王》
190111日更第41天:好多年前,读过阿城的《棋王》。多年后,细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主角呆呆的,以及赢棋后僵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前几天又读了一遍。人上年纪了,读同样东西会有不同感受。读经典更是如此。第一次读主要是读情节,再读才读细节。就象我们读金庸小说,第一遍只追着故事读,第二...

《棋王》读后感范文5篇
这是阿城所著中篇小说《棋王》中主人公王生命最后悟出的一句话。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棋王》读后感 初阅《棋王》,吓了一跳,以为鲁迅先生复活了。未曾读过阿城的其他小说,因此对他的语言风格不甚了解,一读《棋王》,慨叹:真是好书! 其实要说模仿鲁迅先生的口吻去写,叫我第一眼就有继续...

读棋王有感
对于《棋王》的写作风格,我实在不想多说,也确实说不出什么新的意思来,只要是看看我写的这篇文字,就知道跟阿城先生一样,我特别的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只是因为职业的习惯,已经大约二十余年没有写作这样风格的文字了。读《棋王》我是动用了特别的神经的,泪流满面的地方有好几处,我在这里要特别引述的是其中两段关于...

关于《棋王》小说读后感5篇
我们的生命断然不会再经历那动乱的年代,人性也断然不会再受到那样的压抑,但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与珍惜,却是这《棋王》最应该告诉我们的。 如果我的青春如《棋王》里那样,我会怎样? 《棋王》读后感 初阅《棋王》,吓了一跳,以为鲁迅先生复活了。未曾读过阿城的其他小说,所以对他的语言风格不甚了解,一读《棋王》...

求《棋王》的读后感,800字――1000字,各位学霸们帮帮我,这几天生病了...
一直以来很想看阿城的《棋王》,然而时间上断断续续地,终于把《棋王》看完。字数不多,大概3万字左右,但是这是一部伟大的寻根文学,阿城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某个时代的精神。李劼先生说同为知青,阿城悟出人生,史铁生悟出命运。《棋王》应当属于阿城的成名之作,也是开启悟道人生的里程碑之作。看完后...

《棋王》阅读感悟
《棋王》阅读感悟 那些晦涩与苦难交织的岁月终是过去了,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痛。阿城是亲历者,所以能以淡淡的笔触勾画出在那个物质,精神皆极度匮乏的时代中的悲喜剧。王一生便是其中的主角。棋呆子从始至终便从未辱没过他的称号,每次出场定要与人厮杀上几盘,象棋是王一生的世界,他在楚河汉界...

读《棋王》有感——固执和知足
        看《棋王》,没人不感到快乐,没人不感到辛酸,这里快乐和辛酸是交杂着的,但缺一不可。《棋王》中的人物都是良善的,这种良善不是慈眉善目。在阿城笔下,良善是一种风度,一种怪人的风度,一种痴人的风度,像《海上钢琴师》里1900说钢琴就那些琴键,全在自己...

看了阿诚的《棋王》,没懂这个结局,什么意思?
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小说语言抛弃了20世纪80年代惯有的语言逻辑转而回归宋明小说的语境之中,朴实而飘逸俊美。《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小说发表后,王蒙撰文高度赞赏了这篇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跪求阿城《棋王》读后感,急~!!!
《棋王》表达了阿城先生对于生存和理想的思考,他以一种平淡的笔触,描写了棋王的人生经历。我们需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面对人生存的境遇。并从中凝练出一种生活理想与艺术。《棋王》不长,仔细读两三遍。仔细阅读人物的对话。结尾也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