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拿下奥斯卡的《极速车王》?点我!
昨日,第92届奥斯卡正式举行。其中入围的唯一一部赛车题材影片《Ford vs Ferrari》(中文翻译过来为《极速车王》),成功获得了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的大奖。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观看影片中,我们很容易就被导演带入到了当年福特大战法拉利那个热血沸腾的赛场。
但《极速车王》毕竟只是一部电影,不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所以在影片中难免会出现很多漏洞或者与史实不相符的地方。
而我们作为一个爱搞事情的汽车公众号,所以接下我就按照影片的顺序,盘点一下《极速车王》出现的一些小槽点。(以下内容涉及严重的剧透,浏览时请三思)
槽点一
影片一开始,李·艾柯尔在说服福特参加赛车竞赛,提出收购法拉利时,列举了詹姆斯·邦德的例子,并播放了两张詹姆斯·邦德幻灯片。
这两张幻灯片分别取自于1964年上映的《007之金手指》,以及1965年上映的《007之霹雳弹》,但福特与法拉利的收购谈判最早是在1963年5月21日。
也就是说李·艾柯尔在说服亨利·福特二世收购法拉利时,最晚也得在1963年。而1963年出现了1964年和1965年才上映的电影画面,明显不合常理。
槽点二
说服亨利·福特二世之后,李·艾柯尔和福特的其他成员来到法拉利工厂准备与恩佐·法拉利进行收购谈判,谈判之前,法拉利接待人员带他们参观了法拉利的生产车间。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车间出现了一辆法拉利330 P3,这是法拉利用来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车型,但这台车是在1966年才真正完成。
前文我有提到法拉利和福特谈判是在1963年,而1963年就出现完成度这么高的法拉利330 P3,显然是不可能的。
槽点三
电影中,福特和法拉利因为车队归属问题谈崩了之后,底特律独立报就发布了菲亚特并购法拉利的消息。
但事实上,法拉利是在1967-1968年才开始和阿涅利(菲亚特集团总裁)的非正式联盟谈判,具体的法律事务也是直到1969年才正式敲定。
其中,菲亚特支付了几十亿里拉后获得了法拉利40%的股权,恩佐·法拉利本人持有49%股权,剩下的则是皮耶罗·拉尔迪和宾尼法里纳,分别拥有10%和1%的股权。
因此,不可能像影片中所描述1963年就登报告示。
槽点四
恩佐·法拉利拒绝福特收购的举动,惹怒了亨利·福特二世。他让李·艾柯尔去寻找能帮他夺冠的人才。于是在影片中就出现了李·艾柯尔找到谢尔比的情节。
在两人交谈中,李·艾柯尔询问谢尔比是如何才能在勒芒夺冠,并表示他是唯一一个获得勒芒的冠军的美国人。
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在谢尔比之前其实就有美国选手获得过勒芒的冠军,比如菲尔·希尔,他在1958年就驾驶了法拉利 Ferrari 250 TR58,夺得了当年的冠军。
槽点五
影片中,肯·迈尔斯因为形象,以及说话太耿直的问题被福特高层利奥·毕比拒绝参加1965年的勒芒,为此只能在工厂听广播播放的赛事信息。
但历史中,他驾驶了序号为1号的福特GT40X赛车参加了勒芒,但因为变速箱的缘故,最终没有完赛。(所以在影片中他才会那么纠结于变速箱的问题)
而当年的冠军车型则是法拉利的250 LM。
槽点六
1966年,福特又一次参加了勒芒。
影片中,因为福特和法拉利的P房是一起的,所以就出现了谢尔比偷计时表,扔法拉利工具箱的零件,以及法拉利警告福特偷偷更换制动系统的戏码。
但在当年,福特和法拉利的P房根本不在一起,法拉利的P房号分别是21 20 28 17 57等,福特的P房号分别是60 59 12 15等,不可能会有相连的情况。
而这么做,估计就是导演为了营造双方之间的冲突、矛盾等戏剧效果,
槽点七
撞车是勒芒中常见的场景,所以在影片出了很多撞车的戏份,其中就有一个画面是一辆白色的18号法拉利250 GTO在与一辆黄色车相撞。
但实际上从1964年开始,250 GT0就正式停产了,所以也不可能出现在赛场。
槽点八
影片中,在1966年的勒芒上,有看到恩佐·法拉利出现在法拉利的P房,并在最后向肯·迈尔斯做了一个脱帽礼。
但事实是,在1966年恩佐·法拉利并没有现身勒芒。
写在最后
尽管《极速车王》在史实部分有些小瑕疵,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的赛车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勒芒的残酷与疯狂,也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赛车手对待赛车,对待比赛的态度。
所以很希望之后,还能有更多纯粹的汽车电影出现。毕竟关于车这个东西,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过年宅家躲疫情,终于把这部片子给刷了。
这部片子质量非常高,导演几乎完美地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赛道上那些稍显原始但又让人肾上腺飙升的赛车画面。在今日刚刚揭晓的本年度奥斯卡中,凭借令人屏息的画面调度,一举拿下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大奖。
两位主演也出色地演绎了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和肯·迈尔斯(Ken Miles)两位在赛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尤其是肯·迈尔斯,这部影片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这位赛车历史上有些被埋没的无冕之王。
不过就是影片的片名似乎有些跑题,无论是英文名还是中文译名,感觉不应该叫Ford vs. Ferrari,应该叫Ford vs. Ken Miles...
作为一个福特粉和阿斯顿·马丁粉,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偏门小故事吧,作为大家观影时的佐料。
有轻微剧透,请酌情阅读。
1、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自始至终都不是福特GT40赛车项目的唯一人选。
这一点强哥有过交代。卡罗尔·谢尔比与福特的相识并不是影片中那样在福特收购法拉利失败之后由李·艾柯卡(Lee Iacocca)登门拜访的。他与福特的结缘,来自于一段近乎空手套白狼的车圈轶事:
卡罗尔·谢尔比在1959年夺冠后因为心脏病结束了自己的赛车手生涯,为了继续从事心爱的赛车事业,他找到了英国AC Cars的老板对他说:我手里有一台福特最新的V8发动机,你给我一个底盘车架,这台车肯定牛逼!然后他回到美国,又找到亨利·福特二世(Henry Ford II)说:我现在手里有一具在欧洲最一流的赛车底盘,你只要给我一台你们的最新的V8发动机,我就还你一个冠军!谢尔比就这样打造出了传奇的AC Cobra。
▲Shelby Cobra 427 50周年复刻版
这段演绎十分传奇,然而事实上,福特并不是谢尔比一开始中意的对象,他看上的是雪佛兰的引擎,不过雪佛兰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克尔维特,因此拒绝与谢尔比合作,谢尔比才转向福特,而此时福特正苦于没有参与运动赛事,而被雪佛兰“今日夺冠,明日大卖(Win on Sunday, Sale on Monday”的营销策略打的市场份额连连下滑,因此李·艾克卡极力说服亨利·福特二世开始参与运动赛车,双方一拍即合。因此,亨利·福特二世其实从1962年就已经决定要进军勒芒了,李·艾克卡与谢尔比也早就成了老相识。
GT40项目最初是交给Lola的首席工程师埃里克·布拉德利(Eric Broadley)进行开发,并且邀请了率领阿斯顿·马丁夺冠的约翰·韦尔(John Wyer)担任车队经理。由于在1964年参赛成绩一直不理想,福特才紧急换帅,将项目交给了卡罗尔·谢尔比。不过后来约翰·韦尔又成立了自己的赛车公司JWA,并使用GT40 MKI以私人车队身份帮助福特又夺下1968和1969年的勒芒冠军。采用海湾石油(Gulf Oil)涂装的赛车也成为经典。后来约翰就转战保时捷了,这是后话。
▲1963 Lola Mk6 GT
1965年项目依然不见起色,3辆GT40 MKI在勒芒全部退赛,谢尔比也遭遇信任危机,不像影片中那样靠着一段演说说服了亨利·福特二世,而是在剧中恶人里奥·毕比(Leo Beebe)的操纵下,将项目拆给了三个团队,由美国的Shelby American和Holman-Moody以及英国的Alan Mann团队共同推进,以确保1966年取胜,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为车型开发了轻量化的7.0L排量V8发动机,取代之前的4.7L排量V8,车型进化为GT40 MKII。
因此1966年福特派出了8台GT40 MKII和6台私人车队的GT40的强大阵容以对抗法拉利的13车阵容。所以在1966年福特的夺冠阵容中,其实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福特厂队的。
▲1966年勒芒起跑线上,遍布着GT40
2、不得不提的阿斯顿·马丁
熟悉汽车的朋友可能知道,20世纪80年代阿斯顿·马丁曾经被福特收购,后来又在金融危机前夕被出售。其实阿斯顿·马丁与福特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就开始了。
正如影片开头所交代和大家所熟知的,卡罗尔·谢尔比在GT40项目之前,是一名阿斯顿·马丁车队的车手,曾经驾驶过阿斯顿·马丁如DB3,DB3S,DBR4,DBR1等等的经典赛车,并且驾驶DBR1赢得了1959年的勒芒24小时全场冠军。
当时福特想要进军欧洲赛场,在收购法拉利失败的情况下,就一定需要一支深谙欧洲赛场精髓的团队帮忙,而在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如果算上超豪属性,纵观整个欧洲,除了法拉利,真正能够与法拉利抗衡的,非阿斯顿·马丁莫属。别忘了,1959年阿斯顿·马丁在勒芒击败的,也是法拉利。
而从阿斯顿·马丁光荣退役的美国牛仔卡罗尔·谢尔比,将两个品牌巧妙地联系了起来。
GT40是基于Lola公司的Lola Mk6改造而来的,因为Lola Mk6搭载了福特的V8发动机,这样改造起来最为方便。而在1967年阿斯顿·马丁也发布了基于Lola T70 Mk3赛车打造的Aston Martin Lola,巧了不是?到后来2008年和2011年,阿斯顿·马丁又联合Lola打造过原型车组别的赛车,就是来自于彼时的渊源。
GT40项目的首任车队经理是来自从1947年大卫·布朗收购阿斯顿·马丁就开始运营阿斯顿·马丁车队的约翰·韦尔(John Wyer)
福特GT40项目的车手阵容高手云集,不少是卡罗尔·谢尔比在阿斯顿·马丁时的队友。比如Phil Hill,Graham Hill,Lucien Bianchi,Innes Ireland,Maurice Trintignant(原谅我名字就不一一翻译了)
而据说在20世纪80年代福特收购阿斯顿·马丁的运作中,也是卡罗尔·谢尔比在暗中牵线搭桥的...
3、无冕之王肯·迈尔斯
作为一个车迷,真的很高兴有这样高质量的赛车故事片向观众讲述肯·迈尔斯的故事。具体的故事就请大家去观影吧。
在大量的资料中,包括肯·迈尔斯的好友,传记记者以及媒体们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当年肯·迈尔斯遭遇的愤慨以及惋惜,正如电影中所述:
“They robbed you.”(他们抢走了你的冠军.)
▲影片截屏
因为如果肯·迈尔斯夺冠,他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夺得戴通纳24小时(Daytona 24H)、赛百灵12小时(Sebring 12H)以及勒芒24小时(Le Mans 24H)三大著名耐力赛事的大满贯车手。而他对整个GT40项目的成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实际上,尽管电影中已经将这一段矛盾冲突演绎得无比激烈,依然不及在现实中那么让人唏嘘。
这里插播一句,影片中为了让对立更突出,肯·迈尔斯没能参加1965年的勒芒,但实际上他去了,与他搭档的是布鲁斯·迈凯伦(Bruce McLaren),对,就是那个现在成为一个品牌的迈凯伦。
影片中临近比赛结束肯·迈尔斯驾驶的1号车仅仅领先布鲁斯·迈凯伦的2号车4分钟,1号车只要放慢速度让2号车追上来就可以。现实中,1号车领先2号车达到4圈之多,这是无论如何都放不了水的呀,然而就在比赛的最后时刻,1号车在一次进站中竟然装错了刹车总成。。不得不再次进站更换总成,4圈的领先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而且肯·迈尔斯当时勉强同意同时冲线的条件是ACO“承诺”比赛中可以认定并列第一,谁知冲线之后就因为“8米之差”被裁定为第二,痛失大满贯。
▲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福特以包揽领奖台的结果成功兑现在欧洲赛场击败法拉利的诺言
而仅仅就在2个多月后,肯·迈尔斯就在测试GT40 MKIV原型车J-Car的时候因为事故身亡,直至今日,都没有人成就大满贯的伟业。
另外分享2个小彩蛋:
4、早期的汽车风洞测试竟然是用毛线的?
影片还还原了早期汽车进行风洞测试的场景。在你的印象中,风洞测试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在缺乏计算机仿真的情况下,想要得到车身表面各个位置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汽车工程师就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影片截图
对,就是在车身上粘满毛线,根据它们随风飘动的方向来确定车身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不过在现实工作中,这样粘着毛线在赛道上开,一是车手驾驶困难,二一个给工程师仔细观测也不方便,用望远镜远远看着显然不靠谱。这项工作一般都是在风洞中静态进行的。
而且在开发GT40 MKI,MKII和MKIII的时候应该都没有用到这个工具,只有在开发全新造型的MKIV的时候才用到了这样的风洞测试方法。
▲福特工程师在风洞中测试GT40 MKIV原型车的造型
5、夺冠喷香槟的开创者——丹·古尼(Dan Gurney)
前面提到福特GT40项目的车手阵容十分强大,其中有一位也浑身都是故事。他的名字也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他就是丹·古尼。他也是一位赛车史上的著名车手,早在谢尔比在为阿斯顿·马丁服役的时代,他就是谢尔比在欧洲赛场的老对头。
后来谢尔比凭借着Shelby Cobra建立了自己的车队后,他就成为了谢尔比麾下的车手。这一点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有描写。
1966年的勒芒中丹·古尼驾驶的GT40 MKII因为机械故障遗憾未能完赛。
1967年GT40夺冠后,由于车身来自英国制造商Lola,夺冠车手是英国人布鲁斯·迈凯伦,被人诟病这不是属于美国人的胜利,于是谢尔比的团队打造了GT40 MKIV。GT40 MKIV采用了全新的造型,并且使用铝制车身,相比GT40减重了30kg,同时派出丹·古尼和A·J·福伊特(A·J·Foyt)这对美国本土车手,一举赢得冠军,成就了美国车手驾驶美国赛车“完美地夺冠”,并且成为历史的唯一,这样的剧本也是没谁了。
▲1967年勒芒24小时GT40 MKIV赢得全场冠军
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可能是丹·古尼拥有的两个“专利”。
一个就是在上面的冲线照片中,大家可能注意到,这台车驾驶员的顶部有一个特别的凸起。这是一个专门为丹·古尼做出的调整。身高1米93的他无论如何都坐不进40英尺高的GT40里,不得已,只好稍稍修改车顶,而这一改,还成为了标志性设计,被称为“Gurney Bubble”,有这个车顶的赛车,就是丹·古尼的赛车无疑了。
而另一个则更具标志性,如今各种赛车的夺冠时刻,车手都会喷洒香槟以庆祝胜利,而这一传统是何时发端的呢?
”我当时激动不已,所以当他们把那一大瓶酩悦香槟递给我的时候,我就摇了摇瓶子,开始向摄影师、其他车手、亨利·福特二世、卡罗尔·谢尔比和他们的妻子喷洒。那真的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不过我都不知道我就这样开启了一项传统,直到今天,这种传统一直在全世界的赛车领奖台上延续。“
对,就是在1967年的勒芒24小时最高领奖台上,丹·古尼的神来之笔,为那天的胜利增加了更多美妙的回忆,也对后来的赛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来丹尼尔·里卡多(Daniel Riccardo)所发明的鞋饮就是进化版本了。
▲丹·古尼在1967年的勒芒领奖台上喷洒香槟
其实福特GT40的故事在世界汽车史和赛车史当中都一直被人们反复的品味。更为传奇的就是在时隔50年之后,福特再一次打造了一台GT登上勒芒赛场并又一次击败法拉利取得了冠军。有关这一段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专栏去继续探索。
一台车连接过去与未来——福特GT的起承转合(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54909)
「回归勒芒!」福特GT如何用一颗Ecoboost V6的心脏续写传奇(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410)
希望上面的这些小故事,能够让各位朋友欣赏电影的时候更有滋有味。
原文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632949/answer/1008609092
文|张星宇
图|网络
来源|知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极速车王》,还是中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如果按照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的英文名字直接翻译的话,《Ford V Ferrari》,“福特大战法拉利”,除了孙悟空大战XXX之外,这么草率的名字不太常见。
注意,名字里没有用Ford “VS” Ferrari,而是在两个汽车品牌中间用的字母“V”,Ford在前,V在后,Ferrari在V后面,不用看,就知道结局肯定是福特赢了法拉利,这么直白的标题也不常见,因为假如有“奥特曼大战葫芦娃”,我都猜不出来最后谁会赢。
一下子从名字上就剧透到了结尾,岂不是没劲?!如果是一个非车迷的观众来看的话,我猜这部电影的尿点恐怕不如《速度与激情》系列给的猛烈,如果是车迷,或者是赛车迷呢?
从剧情的设计来看,它非常符合美国电影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风格,而且不是“在集体中树立典型”的常规手法。故事结构紧凑,而且画面体现出的内容相比《速度与激情》系列更贴近真实,毕竟这是按照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和打打杀杀系列相比,赛车题材的电影并不算多,主要是符合真实故事,且制作精良的不多,比如讲述尼基?劳达与詹姆斯?亨特在F1赛场上较劲的《Rush》算一个,去年韩寒导演的《飞驰人生》也算一个。与这两个电影相比,《极速车王》显然在剧情、画面、故事情节等方面更胜一筹。
当然,电影里有几个要点,也有一些背后的故事,我认为有必要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勒芒——连接欧美厂商厮杀的纽带
上世纪5、60年代,甚至之前,美国与欧洲的汽车制造商表现得非常“和气”,尤其在赛场上,欧洲人玩自己的F1和勒芒,美国人对纳斯卡和戴通纳情有独钟。前者玩的是操控性,后者追求的是动力性,大家井水不会犯河水。
到了60年代,一心沉浸在赛车事业上的恩佐?法拉利,过度追求精益求精,在当时,法拉利的跑车是一流的,赛车也是一流的。比如1962-1964年间制造的39辆250 GTO,到现在依然是顶级收藏家们最渴望拥有的收藏车型之一。
在赛道上,法拉利在1958年终结了捷豹D-Type的传奇时代,并在1960-1965年,连续6年统治着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是当时无人可以撼动的王者。但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汽车品牌福特为什么会跑到欧洲来和法拉利较劲呢?原因也在于恩佐?法拉利。
过度追求赛车研发的恩佐?法拉利,已经无法靠销售自家生产的跑车来维持它热爱的赛车事业,这时候,福特汽车向意大利的摩德纳抛出了橄榄枝,准备收购法拉利。本来时间好事,毕竟恩佐?法拉利又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来继续他的赛车事业。
不过,双方卡在了一个问题上:法拉利要继续玩赛车,而福特不同意。在福特的眼里,他们认为,福特汽车在当时是汽车制造商中的绝对霸主,没必要在赛道上浪费钱财,而法拉利认为赛车事业是跃马品牌的命根子,离开赛道的跃马是没有灵魂的,和毛驴没什么两样。再加上恩佐老爷子本身就看不上美国人,结果很顺利的就谈崩了。这让远在底特律的亨利?福特二世很没面子,于是就立了个毒誓:不惜一切代价,在勒芒赛场上干掉法拉利!
★让美国人在勒芒扬名吐气的福特GT40
从勒芒赛事诞生到现在,纵观历届冠军,基本都被欧洲汽车厂商夺得,宾利、阿尔法?罗密欧、捷豹、法拉利、标致、保时捷、奥迪,都建立过属于自己的王朝时代,三连冠是常事。而美国,并不擅长在具有连续弯道的赛道上比赛。
习惯展现强劲马力的美国性能车,如何在欧洲赛场上赢了法拉利?这就不得不提电影的主角之一卡罗尔?谢尔比了。
谢尔比本身也是一名赛车手,只不过因为心脏疾病的原因,他的赛车生涯比较短,36岁就退役了。退役后的1960年,他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好戏,先写了封信给英国的AC汽车公司(当时英国Bristol Car公司不再给AC公司提供发动机),说如果你能给我一个车身的话,我可以给它安上福特的发动机,然后又写信给福特公司,说你如果能给我一台发动机的话,我可以把他安装在AC的车身上。
这恐怕是在家叫人来吃火锅,自己准备个锅就行的典型例子。两家汽车公司就这么被谢尔比成功地忽悠了,于是谢尔比用一台福特的4.3升V8发动机和AC的车身,打造出了第一辆Cobra(眼镜蛇)汽车,并于1962年的纽约车展上大放异彩。
经过李?艾柯卡的主动上门求助后,谢尔比打造出了福特GT40,它拥有强劲的动力和出色的空气动力学,并且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完胜法拉利取得冠军。此后的三年里,GT40赛车又进行了升级改进,代号为GT MK系列,并在1967、1968和1969年连续击败法拉利赢得冠军。这也是美国汽车厂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勒芒的历史上蝉联冠军。
★赛车史上的丑闻——三车一同冲线
辉煌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光彩的丑闻,就是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由于法拉利赛车几乎全军覆没,比赛即将结束前,前三名已经确定被福特汽车包揽。于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领导层突发奇想,打算让领先的肯?迈尔斯放慢脚步,等待后面两辆福特赛车,然后三辆车一起冲过终点线。这样的画面将呈现出福特汽车在赛场上绝无仅有的辉煌时刻。
不过,这对视取胜为生命的车手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的丑陋之举。无奈,在“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肯?迈尔斯不得不妥协。结果,由于按照赛车行驶距离来判定最终名次的规则,被本应取得亚军的布鲁斯?迈凯伦(出发位置比肯?迈尔斯靠后)捡到了冠军。
由于利益关系,赛车场上也出现过类似的“让车”事件,比如2002年的F1奥地利站,法拉利车队的巴里切罗从排位第一发车并领跑全场,最后一圈时收到车队指令,要其减慢速度,结果在离终点不到100米的地方放过了队友迈克尔?舒马赫,拿到了亚军,为的是保全车队积分。2018年F1俄罗斯站,梅赛德斯-奔驰车队的博塔斯也为汉密尔顿“让车”,为的是让汉密尔顿巩固领先地位。
这些“车队指令”对于车手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无奈商业化的体育,总要做出一些取舍。就拿电影里的福特车队来说,一边是车手为死而搏的冠军席位,一边为的是商品车大卖,谁是谁非?让车到底是否违背体育道德?这一话题至今也无解。
★捡来冠军的布鲁斯,就是你认识的这个迈凯伦
因肯?迈尔斯等着大家一起冲线,而意外捡到勒芒冠军的布鲁斯?迈凯伦,可谓真正走了狗屎运。其实,他是F1车手,而且在1959年获得美国大奖赛冠军时,22岁的他是当时F1史上最年轻的分站赛冠军车手。
1963年,布鲁斯?迈凯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Bruce Mclaren Motor Racing”公司,这家公司就是专门制造超级跑车的公司——迈凯伦。1966年,迈凯伦F1车队车队在摩纳哥大奖赛上首次亮相之后,好事成双,布鲁斯就与另一位车手克里斯?阿蒙携手从肯?迈尔斯的手中“捡”到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
不幸的是,在1970年,布鲁斯?迈凯伦在英国古德伍德赛道测试赛车时遭遇车祸后去世,年仅32岁。
★担当伯乐的李?艾柯卡
当时主掌福特汽车公司销售业务的李?艾柯卡提出,要通过赛车所取得的业绩来展示品牌影响与技术含量,正如他在影片里的一段对话:法拉利赛车“是因为他造的车数量最多吗?并不是,而是因为他的车代表着胜利,他们总是赢得勒芒车赛,人们也想参与到这份胜利当中去。”
与此同时,艾柯卡提出当时的年轻消费者不再喜欢老旧古板的汽车造型,产品需要进行年轻化设计。于是,福特汽车在1964年先推出了野马,后借着恩佐?法拉利与亨利?福特二世结梁子,李?艾柯卡找到了卡罗尔?谢尔比,共同推进福特的赛车事业项目。
“野马”推出后,第一年的销量就达到了42万辆,创下了全美汽车制造业的纪录,并紧接着为福特汽车带来11亿美元的纯利润。后来,李?艾柯卡又成功带动了福特汽车多款车型的销售,并于1970年当上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
不过,亨利?福特二世在1978年把他开除了。离开了福特汽车之后,李?艾柯卡的销售才能继续在克莱斯勒公司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将公司从他刚入职时濒临倒闭的状态,成功挽救,用了5年时间,让公司还清了所有债务,重整旗鼓。
作为赛车题材的电影,《极速车王》尽量做到了事实的还原,但毕竟是电影,需要一些夸张的手法在能表现出故事情节的张力,比如下大雨后速度依然不减,弯前刹车不降档……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很难在勒芒中识别出GT与原型车组的区别,FIA称只有合法的市售车型才能参赛,所以基本上都是GT赛车来进行参赛,而GT组里处于领先的往往都是进行了轻量化的原型跑车。到了60年代,FIA将赛事规则进行了改进,原型车的制造数量极为稀少,而GT赛车是基于量产跑车而制造。换句话说,要么就制造几辆小排量发动机的原型车,要么就制造25辆以上的大排量跑车。
至于为什么换挡极限不超过7000转?姑且作为直男们讨论的话题吧,在我看来,7000也好,8000也好,在这部电影里,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反正它已经拿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值得一看。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贾云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何评价电影《极速车王》?
电影《极速车王》:一段历史与激情的赛道传奇 好莱坞电影《极速车王》以其独特题材脱颖而出,它基于真实事件,讲述卡洛尔·谢尔比与肯·迈尔斯携手打破法拉利垄断的精彩历程。影片剧本历经波折,但最终在美术总监弗朗索瓦·奥杜伊的精心策划下,通过详实的1960年代赛车背景和历史细节,构建出了一部视觉盛宴。尽...
电影| 《极速车王》荣获奥斯卡两项大奖,勒芒传奇值得推荐!
美国西部时间2月9日晚(北京时间2月10日上午),第92届奥斯卡(Oscars)颁奖典礼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等24个奖项逐一揭晓。其中,电影《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一举拿下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效剪辑奖两项大奖。这也是目前赛车主题影片在奥斯卡所...
如何评价电影《极速车王》?
这一部电影给我的感觉还是很刺激的,很适合追求刺激的人看。电影的故事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这部电影聚焦由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带领的一队美国工程师、设计师,以及他旗下的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谢尔比打造一辆全新的赛车,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锦标赛上打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
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是哪部影片?
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剪辑奖的影片是迈克尔·麦卡斯克、安德鲁·巴克兰执导的《极速车王》。该片北美上映3天,票房3100万美元,冲上北美周末票房榜榜首。该片还获得了最佳音效剪辑奖。这部时长长达152分钟的电影以双主角的模式记录了福特在1966年这场被载入史册的完胜,由马特·达蒙饰演设计...
正面刚没在怕,福特只用赛道来诠释
而对于一位汽车媒体人来说,这样一个一年一度电影界大事件中,最关注的是《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 《极速车王》是一部很讨巧的电影,它一方面吸引着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的粉丝,另一方面吸引着福特和法拉利的粉丝,但好像就是没有特别吸引奥斯卡的评委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一共提名了四项荣...
看一部叫做《极速车王》的电影,了解关于福特和法拉利的前世今生
最近的一部赛车电影,让车迷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这部电影讲述了法拉利与福特之间的恩怨,同时也讲述了眼镜蛇(COBRA)之父卡罗·谢尔比和赛车手肯·迈尔斯之间的往事。要论经典程度,这一部由“蝙蝠侠”主演的《极速车王》丝毫不亚于“雷神”主演的《极速风流》。而这一部电影几乎还原了1966年的...
《极速车王》观影指南,连配角都是汽车界的传奇人物
促成《极速车王》故事的发生,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李·艾柯卡。这哥们从福特一名小销售干起,一路爬到了福特副总裁的位置。正是因为其对市场的敏锐性,李·艾柯卡发现了年轻人购车需求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主导推出了风靡美国的Mustang。这款车第一年的销量就高达41.9万辆,创下了当时全美汽车制造业的...
《极速车王》掩盖不了福特的“伟大”
如果你是正经车迷,相信最近一定通过各种途径看过《极速车王》这部电影。一部关于赛车手肯·迈尔斯和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的故事,也可描述为福特与法拉利大佬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从影迷角度来看,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两位男神的共同出演,让影片无可挑剔。但作为福特车迷,看完这部电影之后,...
福特在奥斯卡拿奖?还得感谢法拉利!
??昨天的奥斯卡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虽然《寄生虫》确实好看,但是一部赛车题材的电影却登上了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的获奖名单,甚至还获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这就是《极速车王》。就像题目中说的那样,这是围绕福特GT40赛车和赛车界传奇人物卡罗尔·谢尔比展开的真实故事,那么为什么要感谢法拉利呢?今天...
斩获多项奥斯卡奖,《极速车王》惊现上汽品牌车
2月9日晚,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由马特·达蒙、“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等主演的赛车影片——极速车王,斩获包括提名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效奖等几项大奖。中文片名翻译成《极速车王》,英文片名却与两大主机厂福特和法拉利有关。故事改编自赛车史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