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4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词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秦皇是位列第一的。在百度百科中,①、完成华夏大一统,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②、建立郡县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度;③、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④、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请注意,是水系,不是水利);⑤(个人外加一点)迄今为止,中国最先进的政治制度(现代的民国、共产均不是华夏文化的产物)。

一、天下为公

十三岁继位的嬴政,头上顶着母后赵姬和仲父吕不韦,国家的治理权实际掌握在这两人手中。吕不韦的治国理念体现在《吕氏春秋》中,政治主张实际上是儒家,主张“众封建”。通俗的说,就是周的封建制最终导致了诸侯国之间争相伐战、吞并,改良为“众封建”----诸侯国更多、更小,以此来防范诸侯之间的战争。很显然,这是儒家主张封建、恢复周礼的改进版,大同小异。而赵姬则宠信嫪毐,肉欲的享受是一切,为满足嫪毐一切“皆有可能”,最终给嬴政有添了一位假父嫪毐。秦国的治理权掌握在这两人手中,离五世法治已经渐行渐远。

公元前238年,嬴政加冕亲权的开始,同时也是假父嫪毐、母后赵姬、仲父吕不韦彻底交出国家治理权,先手被刑治、罢免的开始。回望2000多年前的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实在是惊心动魄。对始皇帝嬴政而言,可谓是一步险棋。退而等待,假父嫪毐、母后赵姬VS仲父吕不韦之间的争权夺利必然不断升级,“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始皇帝嬴政完全可以凭借“法定继承人”、凭借嬴氏王族集团、凭借年青等等有利条件,先稳固自己、后逐步销减。选择激烈的、同时也是极度危险的方式,是政治上的勇敢、也是天下为公的气度。火星四溅的激烈,虽然最终也不可能动摇嬴氏王族的执政权力,但嬴政自己的生命是没有保障的。此,没有国家公器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发生了。在中国历史上,报国家还是报皇位的纠结,从来就屡见不鲜。

在兼并六国一统华夏的进程中,甚至在秦末“农民起义”、刘邦项羽楚汉争天下中,九原防范匈奴没有变、归化南越入中华文明没有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在始皇帝嬴政的眼里,嬴政可以没有、赢秦皇族可以没有,华夏真正意义上的一统不能有丝毫动摇。南越王赵佗的“……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说明了一切。

二、功勋卓著

华夏大一统是多民族中央集权,是废除井田制开创郡县制,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其中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华夏大一统都是名不副实的。大一统不是强权可以实现的。武力超群的罗马帝国,没有实现一统,反而在帝国覆灭的同时,成星片状破裂,甚至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旧呈现碎片状态。大一统也不是文化可以实现的,雅典文化不璀璨嘛?然而雅典文化又是那么的脆弱,在武力面前如灰尘一般,随风飘散。由此可见,华夏大一统既是质的质变、也是文的质变。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是质,修驰道、修灵渠、沟通水系是质。三公九卿制度是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是文。

大秦帝国的武力为秦粉推崇,即便是秦黑也无能黑大秦帝国的武力。然而,大秦帝国更辉煌的其实是文化。

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军事有太尉,内政有丞相,御史大夫协助皇权并监察国家事务。文武兼备+监督检查。

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其中的廷尉负责司法。有必要说明的是,大秦帝国的司法是一个体系,廷尉府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廷尉府有权裁决一切疑难案件。在廷尉府之外的(也就是法外的)有个宗正,执法范围仅限于皇室,族法的残酷、执法的严厉远远超过秦举国执行的商鞅之法。举例来说,商鞅之法是讲证据的,没有证据无法执行刑罚。而宗正的皇室族法,对皇室成员,嫌疑很大的、影响国家权力稳定,而且既不能证明有罪、又无法证明其无罪,往往秘密处死。正因这种特定的、甚至极端残酷的赢氏族法,秦自孝公嬴渠梁到始皇帝嬴政,赢秦皇室极少有皇室成员内乱导致国家政权散乱的。客观来说,皇室私事事小,国家公器事大。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仅仅是一种治国制度,始皇帝嬴政期间建立的这个制度,一是唯法是从,族法严酷远超国法;二是军事、内政、监察为国家三柱,各自按法治运转;三柱之上的皇权既有统领全国的超然权利、又有族法的严酷约束;三是驰道、水系的国家设计、施工,在那个生产力环境下,驰道、水系既是军事建设、也是民生建设,四是文字、交通、衡器的统一,并创立了秦篆和隶书,使得这种统一不仅仅是强权性,更具备时代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如同科技必然首先体现在军事领域一样,文化的先进性也必然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创新。始皇帝嬴政的以上种种,任何一条单独拿出来,在后世2000多年的各个朝代中,包括汉、唐,都无法做到。始皇帝嬴政对华夏民族的贡献,煌煌到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三、律己善良

始皇帝嬴政期间,文臣、武将,个个得以善终。作为开国皇帝,作为一个有超然建树的皇帝,能同时做到善待文武大臣,实在是一个奇迹。

我们知道,效率是必须以牺牲平衡为代价的,和谐是必须以牺牲效率作为基础的。建树超然的皇帝,必然伴随着杀伐决绝,没有杀伐决绝的手段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建树超然。正是这样的内在规律使然,历史上各朝代的开国皇帝,或杀伐决绝、为稳固国家政权不惜一切,如汉刘邦、如宋赵匡胤、如明朱元璋,铲除异己是冷血到极致;或温和敦厚,顾忌亲情而耽误国家,如隋杨坚、唐李世民;李世民在位期间曾三次自杀,死后武则天控制国家政权并最终登基君临天下。

始皇帝嬴政是跳出这种内在规律的唯一开国皇帝。超然建树之下,依然做到了善待文武大臣。严于律己、尊重公权法治是原因之一,品德高尚、能力超然是原因之二。之三,则只能是未解之谜了。历史上总有伟大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常人、常理无法解释的通。

四、瑕不掩瑜

始皇帝的能力超群,甚至历史上至今无人可以望其项背,我以为也许正因如此,始皇帝客观上对大秦帝国的轰然倒塌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其一,能力太过超群,导致王翦、李斯等一大批文臣武将的光芒被弱化,甚至被压制。好处是有个超然领袖的统领,这一批文臣武将的能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坏处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自我独立性渐渐消失。甚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的职能也相对被弱化。如蒙氏蒙恬蒙毅,无力在始皇帝嬴政病逝隐瞒消息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揭露真相以示天下;如大才李斯人格分裂,走向他自己前半身功业的对面。始皇帝嬴政的猝死,其领袖能力有多大、举国的茫然就有多重。从这个角度上说,能力太过超群成了缺陷。

其二,事业心、或者是功业心太重。客观的说,无论兼并六国一统华夏,还是统一后的种种国家建设,其本身都是好事、都应该做、甚至都是越早完成越好。但是,民力是有限的、民众作为普通人的惰性是合情合理的。始皇帝嬴政疯狂的事业心、或者说是功业心,既没有顾忌秦国民众150多年“艰苦奋斗”后的休整与合理享受,又没有顾忌民众的普通性,这也许正是直接导致民心项背的关键所在。

其三,被韩非的《韩非子》所诱惑,加之始皇帝嬴政天生的能力超群太过,秦国150年的法治,客观上在悄悄的向势治滑落。《韩非子》被历史上誉为集法家大成者,我以为恰恰相反,《韩非子》是中国古典法治的掘墓人,而且是堡垒从内部攻克的那种。所谓“法家三派,法、术、势”,其中的术治派、势治派,既不属于法治的范畴,也是害远大于弊。术治为例,追求不择手段的控制官吏。官吏需要管理,但不择手段的祸害必然让管理不成为管理,必然成为阴谋横行。而法治的第一特性是公开,术治的不择手段本身就违背了公开的原则,显然不属于法治的范畴。作为现代人,我们追求公开、公平、公正,但是我们更知道,失去公开,就根本不可能有公平和公正。所以,违背公开原则的术治、势治,必然同时违背了公平、公正;没有公开、公平、公正,还是法治嘛?潜规则下,都是人治。

在始皇帝嬴政的执政中,无论是九原驻军防范匈奴,还是南海驻军保证南海为华夏所有,这些举措本身是及其英明的,但是这些举措都依赖始皇帝嬴政的一锤定音,基本没有三公九卿什么事,无论故意还是条件使然,这已经属于势治了。

秦始皇,是中华民族的奠基人。无论是国家一统、还是文化一统,都是自大秦帝国起!自秦始皇起!

哪个铁血强悍、文化昌盛的时代,是华夏民族的骄傲!

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2、西方对秦始皇的评价 在西方,人们常把秦始皇与罗马帝王恺撒相提并论。大体说来,罗马帝国与秦统治时期的人口、面积差不太多。但比罗马帝国统治时间短,恺撒死后,帝国分崩离析。秦王朝则不然,这是秦始皇独具影响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个世界杰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几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

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呢?
答:因此,对于秦始皇的评价需要客观、全面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不能简单地对其进行肯定或否定。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却是复杂而多面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分析 从政治层面来看,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这些举措对于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

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呢?
答:第一,秦始皇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战争,死亡远远小于春秋时期的死亡数,扫平六国统一当时所有已知区域。郡县制为华夏民族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提供了蓝本。第二,当时杀的不是儒生,近些年来的考古证明了这些都是后世儒生黑他的,所杀的都是方外术士。第三,修建了长城、阿房宫。秦始皇征集了大概300万民夫...

如何客观地评价秦始皇,简洁一点
答: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有什么正面和负面评价呢?
答:2: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为巩固统一,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负面:1: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繁重的徭役和赋税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3:他制定了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4: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如何正确的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他为何一直被人抨击?
答: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这是对待历史人物的正确态度。像秦始皇这样一位影响巨大的历史人物,对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开创,对今后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秦始皇的许多作为,也为后人所抨击,后世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结束了...

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伟大的祖龙。历史对秦始皇的评价有正、负两面,我们先看正面的评价:统一天下,结束了战乱,为后世立下几千年的规范。华夏自古就是统一的。在夏朝以前的部落制时代,各部落推选出最杰出、强大的首领担任天下共主,黄帝、尧、舜都是这样产生的。之后的夏、商、周,其实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周朝...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什么?
答: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大致有五种观点:1.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2.认为秦始皇过大与功.3.认为秦始皇功过各半.4.认为秦始皇功大与过.5.认为秦始皇没有什么过,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而又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搞清秦始皇的是是非非,我要求同学们把各自收集的资料都摆出来.对历史人物的功过...

秦始皇评价
答: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实行了暴政和奢侈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统治方式和手段存在很多问题,但他的功绩和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怎样评价秦始皇的性格?
答:一、意志顽强、气质敏锐、刚烈果敢、不顾情面。二、求贤若渴、礼贤任能。三、知错就改。四、雄才大略、有进取心。五、刻薄寡恩,嫉恨。六、残暴、多疑、贪婪、报复、骄横跋启、好大喜功。七、喜谈厌过。八、迷信。秦始皇性格形成原因 生性多疑,为了保证他的绝对权力和统一国家,他专制独裁,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