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以来思想发展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30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问题

  中国近代史的历程是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从时间上看,虽然只有一百多年,却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化最为深刻,社会动荡最为剧烈的历史时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过多次反对外来侵略和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发生过学习西方的各种变革和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各种社会力量,都对中国命运和出路问题设计了自己的方案,寻求解决的办法。一次战争的创伤尚未平复,另一次战争的火焰又燃烧起来;一次斗争和变革失败不久,另一次斗争和变革又接踵而至。一批先行者刚刚倒下去,又一批仁人志士站起来,中国社会历史在动荡中前进,中国人民在斗争中觉醒。为了救亡,近代中国人在不断地学“西学”。“西学东进”是近代思想发展的总趋势。本文试图在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历史风云中,探明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宏观走向。


  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部分爱国知识分子,随着战争的失败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人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震动。近代中国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西学东进”由此发端,成为当时中国的思想主流。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堪称是“放眼看世界”的进步中国人的代表。中英《南京条约》订立以后,魏源在复仇雪耻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对强国御辱的道路作了比较深刻的探索。他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愿望出发,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集中的表达了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的西学思想。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长期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有一批掌握实权的清朝官僚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的认识到中国面临几千年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样出现了中央以奕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从林则徐到洋务派,西学都是要“师长技”。“制夷”、“自强”的差异只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其本质都是一样,都是从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出发,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与洋务派同一时代的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等,他们主张中国不仅要学“长技”,讲求武备,以对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兵战”。而且应当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战”,更进一步的是早期维新派具有一定的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他们初步的认识到中国极弱不振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他们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他们一致向往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他们的要求和主张,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又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些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变法”主张,很快得到传播,并且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思潮。这股新的思潮向着古老的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冲击。当时的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在反对封建顽固派的同时,也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痛感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因而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革。他们从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和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出发,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借取了进化论等思想武器,在猛烈抨击“恪守祖训”的封建顽固派的同时,也对只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技艺而反对学习政治制度的洋务派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只有变法、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以挽救迫在眉睫的瓜分危机。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国知识分子,逐步看清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面目,举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从而将维新思想发展成为完整的体系,并具体指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维新派的君主立宪的构想是“西学”中资产阶级民权说与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杂交的产物。二十世纪初以孙中山为核心的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他们决心以高昂的革命精神,通过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政治思想集中表述在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全的西学资产阶级。但是,不管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还是资产阶级革命,结果都是失败的。历史至此表明:拯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阶级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新阶级的资产阶级,他们的“西学”,从“师长技”到政治学说,这一切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无产阶级以“西学”中本阶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始了新一轮的救亡运动。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二百万人左右。由于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都坚决和彻底。而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日趋高涨,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的阶段向自为的阶段转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了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从李大钊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陈独秀右倾,王明“左倾”错误到1935年遵义会议、中共“七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被创造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西学)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而圆了百余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救亡梦,诞生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真正的开始迈上了走上富强的道路。


  从“师长技”到部分的,后来是完全的学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再到较为教条的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变成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宏观走向。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决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追求必然是近代中国进步思想发展趋势。

1.农民阶级革命思想
(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借用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创立了拜上帝教。拜上帝教主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号召人民起来共同消灭“阎罗妖”(清朝统治者)。其特点是把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用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的目标是要建立“四同二无”的理想社会。洪仁王干通过《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根本无法实行。

(2)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具有反帝爱国性质,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但应该辩证看待这个口号,“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2.地主阶级改良思想
(1)新思想萌发:随着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和民族危机的出现,龚自珍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奠定了新思想萌发的思想基础。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积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在广州设译馆,编译的《四洲志》和《各国律例》,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他还积极仿造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新思想的特点:既有鲜明的时代变化印记;又有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2)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制度是主体,技术是工具)。其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前期旗号“自强”;后期旗号“求富”。

3.资产阶级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在洋务派中产生了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是王韬、郑观应。他们在经济、文化上的主张类似于洋务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实质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康梁维新思想:其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君主立宪)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提倡西学等进行,实质上是封建主义思想同资本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中心是上海和东京,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三民主义”纲领中,“民族主义”重在推翻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核心)重在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的论战(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关于斗争方式和政权形式的斗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

(4)新文化运动: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前期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是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是主要基地。前期内容主要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但没有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思想,更没有同工农群众斗争实践结合。

(5)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增加了反帝及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内容,在民权主义方面增了反帝的个人和团体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的内容,在民生主主义方面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这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使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4.无产阶级思想: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长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阐述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它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1942年延安整风,既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这次整风,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4)毛泽东思想:它在中共七大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包含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游击战、工农联盟、统一战线、持久抗战、群众路线、党的正确领导等许多层面。但它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两个务必”思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1957年整风:背景是三改造完成后国内敌后矛盾已基本解决;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提出必须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按照“团结—批评—团结”公式进行;内容是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目的是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7)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8)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发展过程有:恢复工作是酝酿;十一届三中已产生;十二大提出特色理论;十三大社初基本路线;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社初基本纲领以及十五大确定邓小理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还包括“一国两制”构想。

中国近代的思想运动有哪些?
答:1、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2、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分别是什么?
答: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

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有哪些
答:鸦片战争后,民族族危机使先进的中国人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洪仁玕提出富国强兵、振兴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思想解放,学习。)
答: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3)维新变法思想: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进行商战;...

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的基本特点
答: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后期则宣传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找到了一个可以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

中国近代思想历程
答: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

近代以来国人思想性格都有哪些变化?
答:我觉得近代我国的国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思想方面,以前可能很多人都会比较保守一点,固步自封,现在的人由于文化交流以及多走出去看世界,思维还有心态上都开放了许多,性格上也比较活泼了 ...

简述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过程
答: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 (分阶级)
答:1.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 (1)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人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提出建设新式海军,开中国近代由爱 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

列举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时间、代表人物、性质和意义...
答: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 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