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之战,是他在解决成蟜谋反、嫪毐叛乱、罢免并逼死吕不韦,独掌大权之后开始的,在李斯、尉缭等人的辅佐下,从公元前236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为止,差不多用了15年时间,秦国并为此制订了灭亡六国的顺序:先灭韩国与赵国、然后是楚国与魏国,最后是燕国与齐国。
一、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韩国是六国中最弱小的国家,而且离秦国也最近,秦国灭亡韩国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从公元前231年到公元前230年为止,首先是韩国南阳郡守投降献地投降,然后在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率军攻入韩国都城新郑,俘虏了韩王安,随后占领韩国全境,并将韩地设置为秦国的三川郡,于是韩国灭亡。
这一年,刘邦27岁,正是青壮年时期,刘邦年轻的时候并不喜欢种地,也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四处游侠,先是准备投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但是信陵君在公元前243年就去世了,于是刘邦就投靠了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在张耳门下当门客。
这一年,韩信刚刚出生没多久,也许只有一两岁,还处于在母亲怀中吃奶的年龄。
这一年,张良估计只有20多岁,虽然身为韩国贵族,但是韩国已经衰弱得厉害,张良的家族世代为韩国国相,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都是韩国国相,父亲张平在公元前250年去世,之后张良家族就不再是韩国国相了。
张良一直想匡扶韩国,但是有劲无处使,这个时候的韩国实力只相当于秦国的一个郡,而且秦国的国力还在蒸蒸日上,末代韩王安在公元前238年即位为韩王,8年后韩国就灭亡了,这是大势所趋,虽然韩王安也做了一些事,比如派韩非出使秦国,希望能延缓秦灭韩,但韩非被杀也没有阻止秦国灭亡韩国。
韩非都能不能做到的事,张良当然也做不到,这个时候的张良也许连韩国正式的官职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国灭亡韩国,而无能为力。
这一年,萧何28岁,虽然他后来当上了秦朝沛县县令的主吏掾,差不多就是一个小秘书,但在秦统一六国前,萧何在干什么没有人知道,他的家世也没有人知道,沛县在当时属于楚国,也许萧何是楚国一个普通的基层小吏,但这也是猜测。
这一年,项梁还在楚国,他的父亲是楚国大将军项燕,项梁的出生年不详,作为大将军的儿子,也许项梁在楚国任职呢,这个时候秦国是把楚国当成第二阶段灭亡的国家,秦与楚暂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倒也相安无事。
这一年,项羽才3年,还是虚岁,作为项燕的孙子,暂时还在吃奶的年龄。
这一年,范增已经48岁了,他也是楚国人,虽然范增很有才能,但是当时的范增是闲赋在家的,并没有什么门路当官。
二、公元前226年秦灭赵
秦灭赵之战是从公元前226年到公元前222年,持续了4年时间,秦统一天下,最难打的就是赵国,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45万大军,但是赵国仍然存活了下来,到赵国灭亡,这中间有40年的时间,赵国同时还是名将辈出的地方,战国四大名将被秦和赵瓜分不是没有道理的。
公元前228年,秦国名将王翦受贿赵国丞相郭开,设计害死了赵国名将李牧,几个月后,秦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灭亡,但是赵国公子嘉带着一批人逃到了代地,直到公元前222年,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军灭代,俘虏赵国公子嘉,赵国才彻底灭亡。
这一年,刘邦已经31岁,由于在张耳门下当门客,所以经常往来沛县与外黄,刘邦除了喜欢结交英雄豪杰之外,就是与一帮朋友喝酒吹牛,作为外黄县令张耳的门客,在当时的天下,基本上没有刘邦的用武之地,或者还不到时候。
这一年,韩信才6岁,作为一个小孩子,韩信平常的生活就是在父母的教导下学习和读书。
这一年,张良估计25岁左右,韩国灭亡后,张良很有可能参与了公元226年发生在韩国旧都新郑的韩国贵族反秦事件,结果被秦国残酷镇压,然后张良就开始流浪天涯的生活,被秦国通缉,而韩国贵族在新郑的叛乱,导致韩王安被杀。
这一年,萧何32岁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也许闲赋在家,也许在楚国当个小吏吧。
这一年,项梁仍然在楚国当官,项羽7岁了,正是上学的好年纪,作为楚国贵族,项羽当然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一年,范增52岁了,还是闲赋在家,无所事事。
三、公元前225年秦灭魏
公元前225年,秦军用声东击西之计,诱使魏国将40万主力放在河北防守秦军,然后王贲率领秦军突然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然后引黄河之水灌溉大梁城,随后城破,魏王假被杀,魏国灭亡。
这一年,刘邦32岁了,魏国一灭亡,张耳也当不成县令了,也被秦国通缉,于是刘邦就只能逃回家乡沛县,在那里待着。
这一年,韩信7岁了,还是个小孩子。张良26岁左右,还在继续逃亡生涯。萧何33岁,范增53岁,都是闲赋在家。项梁、项羽仍然待在楚国,开始要应对来自秦国的军事进攻了。
四、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秦灭楚之战持续两年,从公元前225年开始,到公元前223年结果,第一次秦始皇指派年轻的将领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但被楚国大将项燕打得大败,于是秦始皇请出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王翦用一年时间消磨了楚军斗志,才打败项燕,灭亡了楚国。
这一年,刘邦35岁了,还是无所事事,在家乡到处混。韩信9岁了,还在读书识字。张良28岁左右,继续逃亡中,萧何35岁,范增55岁,还待在家中无所事事地过着普通生活。
改变最大的要算项梁与项羽了,由于项燕战死,楚国被灭亡,所以项梁与项羽也开始逃亡了,他们逃到了楚国的最东边,隐姓埋名。
五、公元前222年秦灭燕
荆轲刺秦王之后,秦王嬴政就想要灭亡燕国了,公元前226年秦将王翦率军攻破了燕国都城蓟城,也就是今北京城西南一带,但是燕王喜和太子丹都逃到了遥远的辽东,在秦军的追击之下,燕王喜杀太子丹向秦国求和,这个时候的燕国也只剩下残余势力了,秦军未再进一步追击,只到4年后才彻底灭亡燕王喜。
六、公元前221年秦灭齐
齐国被灭是六国中最容易的,齐国在战国晚年基本上啥也没做,反而还跟秦国结盟,在秦灭其他五国时,齐国就这么看着,到最后,秦军灭亡了其他五国,齐王建才感到恐慌,于是把军队主力布置在西部国境上,而秦将王贲则率军从北边的燕国进入齐国,齐国迅速崩溃,秦军直接攻占了齐国都城,俘虏了齐王建,齐国灭亡。
齐国灭亡后,秦国就统一了天下,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刘邦36年,随后不久就成秦国沛县泗水亭长,相当于村治保主任,继续与他的一帮朋友混日子,直到直到秦始皇去世一年后,刘邦才出来发起反秦战争。
这一年,韩信才11岁,仍然还是个孩子,不过从韩信佩戴刀剑,同时又熟读兵法来看,韩信的家族可能是没落的贵族,在当时平民百姓可没有受教育的权力和能力,同时也不会啥也不做戴着把剑到处晃悠。
这一年张良30岁左右,自从韩国灭亡之后,张良一直在逃亡,尽管他家是韩国贵族,但一直东躲西藏,同时利用家中仅有的一点钱财准备策划刺杀秦始皇,这一段时间张良的主要任务就是物色大力士,同时盯着秦始皇的行踪,终于在3年之后,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同时制作了一百多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进行了一次刺杀行为,但并没有成功,从此张良继续逃亡,直到他遇到刘邦。
这一年萧何37岁,当秦国统一天下后,萧何当上了沛县县令的主吏掾,差不多就是一个秘书,同时萧何结识了当泗水亭长的刘邦,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跟随刘邦参与反秦战争。
这一年范增已经57岁,直到秦末天下大乱时, 范增才感觉到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来了,于是走出自己的家,投靠了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随后就成为项家军的智囊,但是后来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不再信任范增,于是范增辞官回家,还没到家就在路上生毒疮发作而死,活了74岁。
这一年项梁带着项羽以及楚国灭亡后幸存的项氏族人一起逃到了吴中,同时在当地招兵买马,暗中发展势力,同时项梁一直带着项羽,教项羽读书写字,练习武艺,但项羽啥也不愿意学,只想学兵法,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这为后来项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但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初,项梁和项羽只能继续逃亡,16年后才开始起兵反秦。
刘邦、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这些在反秦或者楚汉战争中大出风头的人物,在秦灭六国期间,不是年幼,就是没有能力影响大局,秦灭六国的内在原因是秦国一家独大,外面原因就是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是这些人能够影响的,只要秦始皇在世,这些人都不可能影响当时的局势,秦始皇去世之后,这些人才开始冒出来,影响了当时的历史。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秦始皇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消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只用了短短的九年,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得了天下。
上边提到的这些人,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是标标准准的楚国人,张良是韩国人,韩信有可能是从韩国逃亡到楚国的人。
一
我们先从年纪最大的范增说起,他出生于公元前277年,生活在现在的安徽。秦始皇开始统一六国的时候,他已经五六十岁了。
那么范增为什么没有跳出来反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呢?那是因为楚国是封建制国家,楚王用的人都是贵族出身的。并且楚国境内有景、昭等大姓贵族与楚王作对,双方用的都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贵族。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增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范增能够读书,说明他肯定不是穷人。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士人或者破落贵族,没有办法得到楚王的重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被秦王消灭。但他作为楚国人,对秦国是从内心深处不认可的,对于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接受。
因此当项梁项羽叔侄发动起义后,范增马上就赶过来投奔了他们。并且得到了项梁的重用,还成为了项羽的亚父,帮助项羽消灭了情况。
二
项梁这个人在楚国灭亡的时候还比较年轻,难当大任。他的父亲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但面对正处于巅峰的秦国大军也无可奈何,最后兵败后自杀。
项伯和项梁这些人只能带着年幼的项羽流亡江湖,小心翼翼地躲开秦王的追杀。等形势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他们就开始了四处搞串联,反对秦始皇。
在秦国灭亡前,很多六国的贵族活动是比较频繁的。他们原本在山东六国有自己的封地,小日子过得很好。秦国消灭了六国,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每次他们时刻都准备着复国。
项梁一边在准备着串联造反,一边在培养着年幼的项羽,并且还在物色着自己的核心团队。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他们一直都在默默的潜伏等待时机。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以自己的核心团队为班底,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了消灭秦国的主力军。
在项梁战死以前,年轻的项羽一直就陪在身边。项羽自杀在乌江边的时候也不到三十岁,因此在秦国消灭处的时候,他更年轻,啥也干不了。
三
萧何出生于公元前257年,楚国沛县人。秦始皇消灭楚国的时候,萧何已经30多岁了。从历史资料能不能看出,萧何是一个文化人。
萧何很有可能之前就在楚国的地方上做一名小吏,楚国灭亡后,就在楚国推行了郡县制。这时候这时候就需要选拔一批官吏出来,萧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
再加上萧何的工作经验很丰富,他就变成了县令的副手。既然萧何都成了秦国的官吏,自然就不好意思去起兵反秦了。况且他是一个文人,舞刀弄枪的那些活他也干不了。
就算是在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也不敢领头造反。攻占沛县后,萧何就把带头大哥的这个位置让给了刘邦,自己甘愿当一个副手。
四
张良的父亲原本是韩国的丞相,他们家是韩国的贵族,世代都在做官。秦国消灭韩国的时候,他的年纪并不大。
但这时的张良已经控制了自己家族的财产,并且发誓要为韩国复仇。张良变卖了全部的家产,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在这期间,张良肯定也和山东六国的贵族有过不少的接触。但结果都不令他非常满意,最后他决定自己亲自来培养杀手刺杀秦始皇。
史料明确记载韩国的贵族曾经发动过针对秦始皇的叛乱,叛乱最后失败,也导致了韩王安被流放。张良很有可能就参与了这场叛乱,但是他比较机灵,跑得快。
张良物色了一个大力士,用大铁锤击杀秦始皇。刺杀失败后,张良开始流亡江湖,他跟项梁项羽叔侄非常熟悉,很有可能早年就有联系,都在秘密地从事反秦事业。
五
这些人中最神秘的莫过于韩信。资料记载他出现的地点就在淮阴,他很有可能是贵族后代或者是破落贵族。当然也有人推测他是韩国的贵族,韩国灭亡后,家人带着他逃到了楚国。
韩信善于用兵,说明他识文断字。也就是说早年间他的父母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并且还把家传的宝剑留给了他。
但随后韩信的家庭肯定出现了大变故,迅速衰败。韩信就成了不上不下的流浪汉,不会干活不会经商,只能到处混饭吃,肯定也遭了不少的白眼。
但韩信这个人身上还有不少贵族气质,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永远都看得起自己。但他没有能力组织一次强大的军队,只能给别人领兵打仗。
也就是说,韩信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做一个打工皇帝,而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
因为当时秦灭六国时,他们都还年轻,甚至才刚出生,所以没有办法去帮助六国来抵抗秦国,而且当时还没有名不聊生的情况发生。
所谓智谋,勇猛在实力差距面前都是浮云。只能说他们在强秦面前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聪明如张良能做的也只是雇个杀手去刺杀嬴政,他们能发挥是趁着秦国极度衰败的时候才有机会。所以只能等嬴政死了,胡亥.赵高乱国的时候才敢出来。秦始皇没死他们敢动吗?就拿项羽还说,项羽牛逼吧,他那牛逼哄哄的8000项家精兵带过去跟白起,王翦碰一下试试。你还破釜沉舟,不想回就如你所愿,全部就地歼灭。
当时秦始皇灭6国的时候,这些人都非常小,项梁一直帮楚国抵抗秦国,最后失败,所以没有办法帮助你。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这一年张良30岁左右,自从韩国灭亡之后,张良一直在逃亡,尽管他家是韩国贵族,但一直东躲西藏,同时利用家中仅有的一点钱财准备策划刺杀秦始皇,这一段时间张良的主要任务就是物色大力士,同时盯着秦始皇的行踪,终于在3年之后,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同时制作了一百多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进行了一次刺杀行为,但并没有成功,从此...
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那么秦末纵横天下的楚汉英豪们当时在干什么...
项羽:读书、学剑和兵法项羽小韩信1岁,当时应该正由叔父项梁教其读书。但没学多久,便不想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又没学多久,他又不想学了,说想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又教其兵法。相比之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张良活得最有目标,萧何活得最茫然,韩信活得最困苦,项羽活得最充实。...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项羽当时在干些什么?
项羽也是楚国名门贵族后裔,在秦国灭楚的时候,不仅失去了母国,而且连爷爷项燕也战死沙场,项羽这个时候只有跟随自己的亲叔叔项梁逃到了会稽郡,(如今浙江一带)当秦始皇东巡的车驾到了浙江的时候,项羽也青春意气风发的年龄了,他并没有像张良那样为了国仇家恨找秦始皇报仇,而是在一家酒馆看着大街上...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汉初三杰和西楚霸王在干嘛?
此时距离韩国灭亡已经12年之久,又过了些年,张良才出来帮助刘邦平定天下,所以说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张良在努力计划刺杀秦始皇。3、萧何那时候在刻苦学习。萧何跟这帮人不同,他是个非常普通平凡的人,一没有张良那种国仇家恨,二没有韩信那种远大志向。早年的萧何就想要好好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学识...
谁有《史记》上关于韩信、张良、刘邦、萧何等人的原文资料啊_百度知 ...
及魏王豹反,使韩信将兵击之,因举燕、代、齐、赵。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於杞。武王伐纣,封其后於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汉初三杰已经成名了吗?
反正秦始皇灭掉六国的时候,刘邦的反应是不大的,对他们家的影响也不大。我们再看看汉初三杰中的韩信、萧何和张良是在干什么?韩信公元前231年生人,只比项羽小1岁,比秦始皇小28岁。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韩信也就是不到十岁的娃娃。韩信应该也是出生在贵族家庭当中,很大可能上他的父亲也是在战争中...
张良、萧何、韩信辅佐刘邦显神通,为何项羽一个也用不好?
由此引发了项羽对范增的疑心。项羽这个人我们总说他自负,其实他内心也是怕这怕那,于是他架空了亚父,不让他参与重大事务,这就导致范增非常生气。范增是在70岁高龄时,参与了项羽和项梁二人组建的联盟,项梁战死以后,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着项羽,都这个年纪了,他还有什么倒戈的必要,不如回家养老了。
萧何杀韩信的原因是什么?
项梁死后,被项羽接受,但项羽不肯听从韩信的计划。一怒之下,韩信去了刘邦的部队。但是,在刘邦的军队里,他同样没有得到重用,成了一个仓库里的小官。在刘邦的军队中,他得到了夏侯婴和萧何的赏识,却没有得到刘邦的器重。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刘邦不予理睬。韩信愤然离开了刘邦的军队。萧何知道后,立即去...
刘邦说的哪句话,张良听懂了活了韩信却没听懂?
从刘邦的这句话来分析,显然萧何、张良和韩信,属于刘邦创业团队塔尖上的三人。但若从这三人跟刘邦的关系来看,萧何的地位最超然。早在刘邦还当亭长,这个芝麻大的小官时,他就跟萧何认识了。当刘邦反秦后,又是萧何把他推上了“沛公”的位置,虽仅仅是个虚名,可千万不要小看这类虚名。
韩信,张良,萧何,陈信中哪两人原本是项羽的手下
应该是韩信,陈信(平)萧何是随刘邦沛县起兵,是刘邦的嫡系,排除张良曾拜韩司徒,后改投刘邦,与项羽交集不多,排除韩信曾加入项梁的起义军,项梁死后曾跟随项羽,在项军内仅任炊事兵与守门官,后改投刘邦。陈信?是陈平吧。陈平:西汉开国功臣,屡以奇计辅佐刘邦定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他曾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