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经之三十三:是“取去”的得救还是“撇下”的得救
【太24:29】“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
文意注解 从本节可知,主“公开”的降临,是在大灾难期结束之时;并且在 降临时,天象会有极大的变异(参亚14:5~6;珥2:31;彼后3:10)。
灵意注解 天象的变异有时也象徵世间局势的动荡,朝代与邦国的兴替(参结32:7~8;摩8:9);惟此处应指自然界的剧变。
话中之光 日、月、星辰,都是豫表基督;当实体一来到,就不需要那些影儿了(参西2:16~17)。当基督一显现,一切光体都要黯然失色了。
【太24:30】“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文意注解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那时”乃指“大灾难一过去”(参29节)之时;“人子的兆头”必然是一种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主耶稣亲自来临的记号,因为它是“显在天上”,故是一种神秘且超自然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个“兆头”,可能就是在天空显出“十字架”,因为当文士和法利赛人求看兆头(“神迹”的原文)时,主耶稣曾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除了约拿的兆头(就是豫表十字架)以外,再没有兆头给他们看(参12:38~41)。
“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地上的万族(tribes)”是指在犹太地的以色列各族,他们都要悔改哀哭(参启1:7;亚12:10~14)。
“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人子”是主道成肉身、受苦的称号;当主降临时要,特别显出“有能力”和“有大荣耀”两种情形,这是因为主耶稣要用口中的气(能力)灭绝那敌基督,并用降临的荣光(大荣耀)废掉它(参帖后2:8)。
“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那时, 不再隐藏在空中云里,乃是驾云降临。
【太24:31】“ 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方原文作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
文意注解 “ 的选民,”指在外邦(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参赛45:4;65:9;49:22;申7:6)。
当主降临时,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参帖前4:16),要将地上所有属他的人都聚集在他面前。
话中之光 (一)荣耀的基督一显现,就要吸引万民归向 ;传福音最好的办法,乃在于将基督彰显在人们的面前。
(二)只有属基督的才能归于基督,今天我们的所是和所作,有多少成分是属于他,而在永世里要归于他的呢?
【太24:32】“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
文意注解 “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指生命显出生气勃勃的样子的时候;意即已经进入春天,因此离夏天不远了。
灵意注解 “无花果树”豫表以色列国,它因不结果子曾被主咒诅(参21:19),故其枯乾豫表以色列亡国,今树枝发嫩长叶,即豫表以色列复国。
“夏天”乃与冬天相对,冬天象徵灾难期间(参7~21节);夏天象徵国度复兴的时代(参路21:30~31),这时代要开始于主的再来。
话中之光 (一)“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基督乃那充满万有者(参弗1:23),万有都在表明基督,因此,我们应当学习从万有中认识基督。
(二)基督乃是在生命中作王(参罗5:17), 的国度必然是满有丰盛的生命;我们信徒得的生命越丰盛(参约10:10),就越有分于神的国度。
【太24:33】“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
文意注解 “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这一切的事”指过去两千年来,凡主的豫言所已经应验的事。
“也该知道人子近了,”原文无“人子”一词,所以即将临近的,应是指“夏天”,即国度。
灵意注解 主的话提示我们,只要一看见以色列复国的事发生,便知主的再来和国度的实现已经临近了。
【太24:34】“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
文意注解 “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世代”此字原文有“好些年代”的含义,并且圣经中的“世代”,往往不是指人生存在世的年数,而是指世人在神面前的道德光景(参申32:5;太11:16;12:39,41,42,45;23:36);换句话说,世人的邪恶淫乱、乖僻弯曲有多长,世代也有多长。因此,“这世代”可以延伸而指直到主再来的整段时代。
“这些事都要成就,”“这些事”则包括主再来之前的事。
主所说的话必要成就,以色列复国的事既已应验在主后一九四八年,因此他再来的脚步声也已隐约可闻。圣徒且切莫将主这话等闲看待。
【太24:35】“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文意注解 “天地要废去,”“天”字的原文为单数,表明与地相对的天;将来有一天,旧的天与地都要被废去(参彼后3:10;来1:11~12)。
“我的话却不能废去,”主的话永远安定在天(诗119:89),必要成就。
【太24:36】“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文意注解 “那日子,那时辰,”指主再来与末日审判的日子。“没有人知道,”若有人宣称他知道主豫定在某日某时再来,根据这里的话,可以断定他必是假先知无疑。
“子也不知道,” 是站在虚己、顺服父神的地位上(参约10:30;14:28),甘愿不知。
话中之光 (一)虽然种种豫兆,都显示这世代的末日已迫近,主正再来,但究竟在那一天、那一时辰主就降临,除天上的父神之外,谁也不知道。
(二)计算那日子、那时辰,乃是不敬虔的行为,注定必然失败。
(三)主耶稣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宁愿有所不知;有时候,神不让我们知道的事(例如:主来的日子是在那一天;启10:4七雷所说的是什么等),便不可勉强求知,以免中了撒但的诡计,以为自己也“如神能知道”(创3:5),而吃了“善恶知识树的果子”。
【太24:37】“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
文意注解 “挪亚的日子怎样,”“挪亚的日子”有如下的特点:
(1)世人败坏邪恶(参创六5~13);(2)照常吃喝嫁娶(参38节);(3)不以为洪水会突然临到(参彼后2:5);(4)不信从方舟的救法(参彼前3:20)。
“人子降临也要怎样,”由于本段经文是针对新约信徒的教训,因此主的意思乃在说明,信徒有可能像世人一样,只沉迷于肉身的需要(即照常吃喝嫁娶),而不知准备好自己去面对主再来时的审判(不知不觉洪水来把他们冲去)。
【太24:38】“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
文意注解 “人照常吃喝嫁娶,”“吃喝”指维持肉体的生存和魂的享受;“嫁娶”指延续肉身生命和魂的喜乐。
灵意注解 “挪亚进方舟,”豫表人藉着相信耶稣基督,得以在他里面享受十字架的救赎,免去受神忿怒的审判(洪水)。
话中之光 (一)不信主的世人,只顾为肉体安排(“照常吃喝嫁娶”),追求属地的享乐,却硬心不肯接受救恩(“进方舟”)。
(二)我们这在末世的信徒,应当时刻活在基督里面,以免被神审判。
【太24:39】“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文意注解 本节表示主要在人们不知不觉时突然降临,施行审判。
话中之光 凡是与基督无关,基督以外所有的人事物,都要被洪水冲去;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不会被冲去的东西。
【太24:40】“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文意注解 “两个人在田里,”“两个人”与下节的“两个女人”相对,故当系指男人。
“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取去”原文的意思是“带着放在身边”;“撇下”就是没有带走的意思。“取去”与“撇下”,何者是好,何者是坏,要看是谁把他们取去或撇下;因前面一节说到人子降临,故可断定被主取去是福,被主撇下是祸。
灵意注解 “两个人”何指,必须根据主耶稣在这段话(参24:32~25:30)里的意思来判定。过去大多数解经家认为系指所有的世人(包括得救的和未得救的人),而被“取去”的一个是指得救的人被提,被“撇下”的一个则指未得救的人被主丢弃。但我们认为这种解法相当不妥,理由如下:
1.在紧接着“取去一个,撇下一个”的比喻之后,主说:“所以你们要儆醒”(参42节),表示这是对门徒(得救的人)的警告,若不儆醒,就有可能被撇下。
2.得救的人才能儆醒,未得救的人不可能儆醒。
3.“你们的主”(参42节)表示他们和人子有主仆的关系,惟有得救的人才能作 的仆人。
4.“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参48节),这话表示他从心里承认主人与他的关系,一般人会口是心非,口里承认或许靠不住,但心里承认便应当没有问题。
5.另有第廿五章多处经节,也明显可看出,主指的是得救的人;容待下章里才提说。
总而言之,当主再来的时候, 要先隐秘地来在空中云里,把活着信徒中的得胜者提到云里,与主同在,这就是被“取去”的意思。至于不够儆醒的信徒,仍要被撇在地上经历为期三年半的大灾难,然后才见主面。注意,主在这里是教导人要儆醒,“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并不是说被提的人刚好一半。
话中之光 (一)今天,信徒们在外表上好像都一样,也同样为生活而劳苦,但主知道谁是爱 的(参林前8:3)。
(二)我们固然应当劳苦作工,但必须是“在主里面”的劳苦,才不是徒然的(参林前15:58);否则,劳苦作工,仍有被主撇下的可能。
(三)服事主的工人,固然是在建造,但必须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如果建造的工程错了,有一天都要被火烧掉(参林前3:10~15)。
(四)作仆人的,在田里作工、回家伺候主,都是我们应作的本分(参路17:7~10),问题是:我们服事主的动机和态度究竟如何?
【太24:41】“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话中之光 (一)种田和“推磨”,都与粮食有关;信徒在教会中最主要的工作,乃是彼此供应灵粮。
(二)不单弟兄们有责任供应灵粮(在田里作工),姊妹们也有分于这个事工(“两个女人推磨”),在教会中不分男女(参加3:28)。
【太24:42】“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那一天来到。”
文意注解 “所以你们要儆醒,”“所以”是承接上文,表示取去与撇下的分别,不在于是否得救,乃在于是否“儆醒”。如果取去的条件是得救的话,主耶稣就不用在此劝 的门徒要儆醒。儆醒的意思乃是不粗心大意,天天以等候主来的态度生活工作,一举一动、所思所念,都是为着迎见主、讨他喜悦。
“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那一天来到,”若是知道主在那一天来到,就不必天天儆醒,只要等到最后那天儆醒即可;但因为不知道那一天会来,所以才必须天天儆醒。
话中之光 迎接国度首在“儆醒”;凡对主的再来漠不关心的,就是不够儆醒的。
【太24:43】“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
文意注解 “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贼的特点有二:(1)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来到;(2)专找值钱的东西偷去。
灵意注解 “家主”豫表信徒;“家”指我们的灵、魂、体,以即我们的行为和工作;“贼”豫表主耶稣, 的降临乃像贼一样突然来到;“挖透房屋”豫表察验我们得救以后的一切。
主再来的时候,乃是出乎意外地突然临到,并且只取走生命成熟的信徒。
话中之光 (一)宾路易师母说:“基督徒生活的第一日起就是儆醒。”我们当对于仇敌、世界、自己,常常的儆醒。
【太24:41】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太24:42】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
我认为是"取去"的得救,因为那时是基督再来的时候,得胜的基督徒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被主所取去,符合被提的事实,被撇下的还没得胜,要继续在地上,若他们有后来得胜的,比如殉道的,仍然得救。
我再从另一处圣经。
【创5:24】以诺与 神同行, 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这处圣经讲以诺被主同行,被主取去,是到主那里的意思。英文译本都用了take一词,所以结合被提具体的情况和圣经两处用词,我觉得是"取去"的得救。
西游记总共多少回
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了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作品写于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
西游记概括
一行上山直至如来佛之雷音寺,拜见如来。阿傩、迦叶奉如来命去检取佛经,但趁机索取礼物,唐僧未备,拿到无字经书。唐僧再来求佛,阿傩、迦叶得到唐僧的紫金钵后,方传真经。●第九十九回观音菩萨查僧所受之灾,见距九九八十一之数尚缺其一,故令揭谛再生一难。遣送四众的八大金刚接到观音法旨,遂使腾云的四众坠落于通天...
八十一难中二十难简介
白龙马建议猪八戒去找孙悟空,猪八戒智激孙悟空后,孙悟空回心转意,与猪八戒一起回到宝象国,打败妖怪,救了唐僧。之后,师徒和好如初。孙悟空经此一事,变得更加睿智。 14、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 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遇到了太上老君的童子化为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银角大王变成道士,哀求唐僧搭救。孙悟空无奈之下...
以西结33章30一33节的解释
以西结33章30一33节的解释如下:以色列人即将从巴比伦得救,返回故乡,以及随之而来巴比伦的毁灭,这样的画面在《启示录》的异象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个比喻用来说明神的以色列民与也被称为巴比伦的邪恶势力作最后的战斗,接着是巴比伦的覆灭和教会的光荣得救。见耶50:1注释。耶和华的所在。以西结在预言...
请问以佛教文化的观点:人死后有轮回么?
这个「乐」,非指声色犬马的肉欲之乐,是指人有智能、能追求佛法,而得解脱的乐。佛经称人有九种不易得到的九难。「正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法难具,正见难生,信心难发,合会难俱,自在难逢」(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十三论品)。品梵网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涅盘经二十三:「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西游记的有关资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100字左右
观音赐号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孙悟空被带上观世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
希伯来书6章的解经4-8节是什么?
这样的警告又怎样与本书其他记载( 7:25 等)以及遍布新约的得救把握经节( 罗 8:29-30、 弗 4:30 等)相调和?比较好的方式可能是把这类的经文当成是警告,是上帝提醒真基督徒不犯背道之罪的一种方式。上帝透过这类经文的提醒和圣灵的帮助,让真基督徒避免背道的危机。许多解经者对这一段有...
西游记的资料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